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外交部强势回应黄岩岛局势 警告别再挑新事端

2013-9-12 09: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敦促菲律宾不要挑起任何新的事端,并表示黄岩岛的情况中方最清楚,菲方所称中国在黄岩岛铺设混凝土块情况完全是捏造事实。   据报道,菲律宾海军总司令阿拉诺10日称,菲方正讨 ...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敦促菲律宾不要挑起任何新的事端,并表示黄岩岛的情况中方最清楚,菲方所称中国在黄岩岛铺设混凝土块情况完全是捏造事实。

  据报道,菲律宾海军总司令阿拉诺10日称,菲方正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在黄岩岛铺设混凝土块问题,是否拆除混凝土块的最终决定将由菲政府而非军方作出。

  洪磊在当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襟E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敦促菲律宾不要挑起任何新的事端,并表示黄岩岛的情况中方最清楚,菲方所称中国在黄岩岛铺设混凝土块情况完全是捏造事实。

  据报道,菲律宾海军总司令阿拉诺10日称,菲方正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在黄岩岛铺设混凝土块问题,是否拆除混凝土块的最终决定将由菲政府而非军方作出。

  洪磊在当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黄岩岛的情况我们最清楚,菲方所称情况完全是捏造事实。需要强调的是,中方在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活动均属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洪磊表示,中方敦促菲方不要再挑起任何新的事端,并与中方相向而行,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和恢复中菲关系作出应有的努力。

  近日,菲律宾方面曾表示,中方在黄岩岛上建设混凝土设施。9月4日洪磊说,菲方所称情况并不属实。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根据当前形势,中国政府公务船在黄岩岛海域保持正常巡航,维护黄岩岛主权和该海域的秩序。这是中方的正当权益,无可非议。

  菲律宾与美国将在本月18日展开为期约3周的年度两栖登陆演习,两军官兵约2300人,以强化联合作战作战能力。菲海军声明,代号为“Phiblex 14”的演习地点广及三描礼士、丹辘、甲美地、班巴加等4省以及大马尼拉地区。

  演习内容包括双边海上安全和领土防御作战,。军种涵盖陆海空军,美国陆战队第13远征队和第3远征旅。除了两栖作战、空对地作战、幕僚人员策划训练、野地训练和人道援助及小区亲善等。“Phiblex 14”演习规模不算大,但是明显针对中国要求收复南海岛礁的部署。

  上月底美国防长哈格尔和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会晤后说:“美国不寻求在菲律宾设立永久军事基地。这代表冷战意识的回归。作为密切的盟国,美菲两国正在建立新型两军合作模式。”双方将协议允许更多美军、舰船和航母经过具有战略意义的菲律宾群岛水域,美军将重返苏比克湾。

  美菲防长确认;对于南海问题,美国将遵守两国早年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无论是否因为争议海域或领土争端,一旦菲律宾受到中国攻击,美国必定会介入。美菲两国声明力保东南亚的航行自由。特别关切解放军南海的部署和活动。另外,菲军五年内采购美国多种海空军武器设备。

  美军掌握信息战新的模式,可以减少对第一岛链苏比克湾苏比克湾基地的依赖。他们计划在第二岛链的关岛以北近200公里的塞班岛扩建机场,满足战斗机、空中加油机和大型运输机升降,可望制衡中国在亚太区的军力。

  关岛作为空军前线基地,支持美军太平洋舰队,但它受到中国弹道导弹威胁;塞班岛可作为美军备用基地,布下双保险。

  若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最可能与哪个国家硬碰硬,恐怕要数菲律宾了。因为已经做好了和中国全面对抗,硬碰硬的准备。

  特别是这两年菲律宾已经开始全球搜索军事武器,比如美国援助的两艘,甚至可以说三艘因为美国正准备提供菲律宾第三艘“汉密尔顿”巡逻舰,日本提供的海岸巡逻艇、波兰生产的多用途直升机,现在菲律宾正在考虑购买法国一艘二手军舰,其目的就是提升在南中国海的军力欲中国硬碰硬。

  近日有媒体报道,为了应对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国军队之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正在采购已服役26年之久的“拉塔帕热斯”号巡逻艇,该艇很有可能是其购买的第一艘法国舰船。

  海岸警卫队发表声明称,这艘长54.8米的巡逻船售价600万欧元,预计将明年4月前抵达菲律宾。这份声明称,这艘巡逻艇配备有两门大炮和两挺机枪,海岸警卫队在采取前期进行了检查,该船还能继续服役20年。

  同时菲律宾也正在于法国政府就购买四艘长约24米,一艘长82米的舰船进行“最终协商”。同时菲律宾还与日本达成了一项援助协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已经采购10艘多功能巡逻船。

  而最近也有媒体报道,有媒体报道,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将从3000万美元提高到5000万美元,同时还可能为菲律宾提供第三艘汉密尔顿巡逻舰,以帮助菲律宾增强国防力量抗衡中国。这次提供的军事援助金额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援助。自2002年迄今,美国已经向菲律宾提供了加之3.1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装备。

  加上之前有媒体认为,在菲律宾考虑购买西班牙海军于今年2月份退役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打算在南海问题上和中国摊牌大干一仗。

  在日美的帮助下,以及菲律宾在全球搜索军事武器,无疑是想在南海问题上和中国抗衡到底,想在南海上与中国摊牌。但笔者认为,菲律宾这种做法只能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警告的“勿在南海问题上误判形势,否则只能自取其辱”。确实是这样,毕竟中菲之间的实力不在一个层次,同时美日并不会为菲律宾与中国摊牌的。

  惊呆!美国海军上将竟然要这样分割中国南海

  美国国安局前局长、退役海军上将英曼(Bobby R。 Inman)26日在台北表示,亚太地区相关国家和地区可“参考欧洲北海模式”,共同开发南海、东海的能源资源,惟此举应由中国大陆主导,美国仅能从旁协助,不可强势介入。

  据台湾《旺报》报道,美国国安局前局长、退役海军上将英曼(Bobby R。 Inman)26日在台北表示,亚太地区相关国家和地区可“参考欧洲北海模式”,共同开发南海、东海的能源资源,惟此举应由中国大陆主导,美国仅能从旁协助,不可强势介入。

  由台湾有关单位主办的“2013年亚太安全论坛”国际会议,26日在台北登场。美国国安局前局长、目前在德州大学任教的英曼应邀开幕专题演讲,主题为“亚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对亚太地区的未来,英曼特别提出“能源资源”的问题。他说,和平与繁荣是大家都想看到的区域发展,为此,他建议,亚太地区有关国家和地区可“仿效北海模式”,先从南海开始共同开发资源。

  英曼称,南海也许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起点,接着可进一步扩大到东海,他鼓励以北海做为范例,“北海经验让不同国家共享经济利益”。同时,英曼还认为,此模式应由中国大陆来主导,整个过程,美国不应介入支配,但美方可提供技术援助或建议,惟主导者应由亚太国家和地区来担任。

  俄罗斯之声报道称 东盟授权军方就与中国有争议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问题制定统一立场。调节领土争端问题,是第6届东盟国防部长会议的主题之一。本次会议在文莱举行,这个小国和马拉西亚、菲律宾、越南都与中国存在南海争端问题。与此同时,台湾也认为对这些岛屿享有主权。

  军方首次对《南海行为准则》单独进行研究。其实,东盟10国和中国已经有10年时间未能达成共识。东盟防长会议的召开,正好和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庆祝活动同时进行。

  为了庆祝纪念日的到来,中国外长和东盟10国外长将于8月29日在北京举行会晤。但是,如果文莱防长会议不能就与中国的领土争端达成统一立场的话,本次会议或将蒙上一层暗淡的色彩。俄罗斯政治研究与分析中心主任安德烈·维诺格拉多夫对文莱会晤的可能结果表示怀疑。

  他说:“我认为,在东盟第6次防长会晤上就南海局势问题达成统一立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排除。在这一区域,东盟若干国家的利益巨大,而且世界列强、首先是美国和中国这些玩家的期望值过高。每一个国家都力图在东盟找到自己的盟友,为限制竞争伙伴的自由而进行团结。”

  这样的分歧使中国和东盟在8月2日举行的外长会晤上不能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各方将这一问题推迟解决,因为这个问题过于重大。

  一年前,东盟成员国已经就与中国有争执的《南海行为准则》问题初步达成了一致立场。但柬埔寨在最后一刻拒绝认为中国是南海紧张的源泉。而这一点,恰恰是菲律宾和越南所坚持的。一些专家认为,在这些国家的背后是美国人。不排除,是北京利用自己对金边的影响力,冻结了东盟制定统一立场的举动。那么,南海问题将如何解决?安德烈·维诺格拉多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我认为,让步只能在相当遥远的未来达成。而且,毫无疑问,不是以政治为基础,而是以经济为基础。因此,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中国人所提及的公式是不能接受的。即,在承认我们主权的情况下,让我们来共同开发争议海域。”

  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确认了这一立场。他宣布,中国永远都不会拒绝自己在海上的合法权力和利益。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目前被中国所控制。但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却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预计,中国-东盟外长于8月29日在北京会晤后,将受到中国主席的接见。这将是首次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流。那么,礼宾活动能否充满具体的内容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各方在寻找南海岛屿争端让步中哪怕能向前走出半步这样的结果。

  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中国新领导层将如何发展这种关系,中国在这一方向将做出怎样的政治、军事、一体化亦或是经济上的抉择,哪些领域将成为中国政治中的优选方向?南海地区“岛屿问题”的激化又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何种作用?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卢贾宁写道。

  东盟极化:中国在十国中的“敌”与“友”

  东南亚地区联盟(简称东盟)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区域性“断面组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该组织处于其近邻-不断发展的中国和远方“伙伴”美国的影响之下。东盟在秉承“内部多元化”、尊重成员国任何意识形态和经济选择的同时,还展示着独立性和自治性。但是,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还远非可以用和谐相称。

  本地区的“岛屿之争”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涂上了负面的政治色彩。与此同时,中国在东南亚区域政治中亦存在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强大的一体化(东盟与中国、自贸区)项目和次区域(“大湄公河”)项目越来越走入到影子当中。

  在本地区局势紧张的背景中,既有中方的过错也有中国对立面的问题。对于后者来说,正如一些西方专家所言,这些冲突是东南亚统治精英抵抗中国入侵的情绪化和保护性的反应。

  公平说来,这种反应并不是“所有统治精英”、而仅仅是部分东盟国家精英的反应。本地区在中国和美国要素的压力之下,正发生着显而易见的政治两极化。从一方面来说,由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组成的“反华之级”正在强化。而且美国全球情报分析机构(Stratfor)在对2013年的预测中也指出,做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坚定不移反对派”的越南和菲律宾,将越来越“支持美国商界和军事在本地区的存在”。看来,这种预测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亦存在力挺中国的组合,其中包括柬埔寨、泰国、老挝和缅甸。而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尽管暂时还未曾宣布自己对北京是敌意还是忠诚,但从政治角度看,还是和中国的敌对方更为接近些。

  再有,在一些专家2013年的分析中对缅甸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大多数分析师倾向认为,中国在这个国家传统的影响将逐渐被美国所排挤。不排除,中美之间对这个国家的争夺将变得加剧起来。也许,在“沿中缅边界地区会出现民族关系紧张的局面”。

  在“中国”和“美国”忠诚团队的基础中,对这些“老大哥”也附带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诉求。哪一个更多、哪一种更少,这是一个另外的问题。但毫无疑问,从中短期前景看,本地区的两极化将成为东南亚地区局势甄定的要点之一。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增长性影响是本地区新的政治特质,这种特质引发该地区的回复性反应。也许,此前以胡锦涛为主席的中国领导层并没有精确计算这种反应的烈度。

  比如,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相蓝欣认为,中国宣布在“南海地区拥有核心利益”是一种战术性错误。学者认为,这样的声明可以让中国的敌对方将中国政治家的说辞解读成对南海进行全面控制、并显现出一种“在东盟南部方向进行扩张”的意图。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不自觉中成为胡锦涛在东南亚区域政策中的“人质”。这位学者这样认为。

  一些专家甚至谈到,中国新领袖也许已经掉入到某种“陷阱”之中。因政策的继承性,习近平必须继续执行“胡锦涛针对南海岛屿的强硬路线”。这样,在东盟一些国家中的反华情绪会自动强化。

  很难对“陷阱”是否存在做出精确的评价。但是,一些事实对维持强硬路线给出了直接的证明。众所周知,习近平已经宣布,中国对“局部战争”有准备,并宣布有必要建立“强大的海上军事强国”。这也间接证明了在本地区存在“国家核心利益”的论点。

  与此同时,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2012年也曾发表正式声明,认为美国在南中国海地区同样拥有“重要的国家利益”。美国希望,“所有想开采本地区资源的国家都将遵守海上自由航行原则,并根据国际法来解决所有争执问题。”

  中国与东盟:是否存在新的“版本”

  换句话说,中国新领导层的问题不在于,要在岛屿问题上走“回头路”。问题在于,要将“岛屿之辩”翻转到另一个层面。力图建立起制度性和政治性的条件,已平行解决两大“赛道”上的问题,即对领土问题上的矛盾进行讨论,同时在“中国-东盟”框架下发展系统性的相互协作。

  众所周知,南中国海的冲突局势已经存在半个世纪了。在这场令人沮丧的历史中有过不同的阶段,其中也包括中越之间因南沙群岛问题于1974年发生的武装冲突。但是,早前发生的一切都没有达到试图寻求国际法庭或者国际海事法庭进行仲裁的程度。

  2012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东盟会议上,菲律宾和越南代表团(在美国的发起下)已经采取了此类步骤,试图将有关“中国在本地区入侵”这样的论调纳入到最终文件当中。峰会的主办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将此项议案冻结。在东盟45年的历史上,首次未能通过峰会宣言。原因是这些国家在针对中国在本地的政策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从关系正常化角度看,第二条“赛道”对于中国来说颇为重要。北京必须将其作为战略性的、某种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核心政策的路线来竭力推动。这里所指的是,发展有中国参与的经济一体化项目,支持其它业已形成的机构和对话机制。

  除政治和经济上的杠杆之外,为落实自己的新政策,中国领导层也许会启用华侨影响力这样的资源。在东盟国家,华侨族群人数庞大,高达约2500万人,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的730万人、泰国的57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等等。

  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考虑到两大国家在经济上、在政治军事上和其它方面的需求,东盟正一年年的变得越来越富有吸引力。但是,很难说会出现北京或者华盛顿决定要将10个国家全面“吞并”的局面。从可预见的未来看,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这样的前景均不可能出现。

  但与此同时,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吞并”东盟的可能性是完全现实的。比如俄罗斯区域学专家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3 , Processed in 0.0453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