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最新无人机震撼亮相:竟引国家副主席参观

2013-9-16 08:4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日向媒体提供信息称,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该院研制的两型海鹰无人机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莅临展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日向媒体提供信息称,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该院研制的两型海鹰无人机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莅临展台参观海鹰无人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朱昌杰等陪同参观。

  据介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共有无人机、微燃机电站等17个项目参展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涉及电力电气、信息与光电技术等5个业务板块。其中,HW-210和HW-220两型海鹰无人机以实物产品参展,在博览会上吸引大批参观者关注,也成为本次博览会备受瞩目的亮点展品之一。

  今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HW-220型海鹰无人机急赴震区进行航拍,获取到0.1米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地震灾区的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及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持。

  博览会期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还在参展现场进行高层推介和对接活动,接洽中外客户团组20余批次,广泛征集合作意向,为该院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积累信息。

  据美国媒体报道,随着中国军工科技的飞速发展,解放军无人机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正在向无人攻击机倾斜发展,目前已经获得突破,研制出来的“龙之眼”瞄准吊舱可以重创大型敌舰,比如日本“出云”号直升机航母。

  同时俄罗斯媒体还表示,目前中国无人攻击机已经进入了实战部署阶段,并且有相关的各类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战法出台,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侦察、攻击一体化的作战方案。在作战当中,特别针对了日本日前下水的“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做了相应的打算。据此可以看来,当初北京在“出云”号下水时的表态就已经有了关于击毁该舰的作战方案了。

  同时,国际军事机构《简氏》发表文章表示,“龙之眼”的问世让中国在无人攻击机领域获得了具备精确打击的实力以及超强的火力,在周边海域完成了威慑敌方战舰的效果。

  俄罗斯媒体称,中国很早以前就已拥有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包括从以色列引进的“哈比”反雷达无人机,以及由数百架国产旧式战斗机(如歼-6战斗机)改装而成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通过遥控飞行撞向目标,即采用“自杀式”攻击方式,严格来说,它们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攻击机。

  俄罗斯媒体臆测,中国在无人攻击机武器系统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两款新型瞄准吊舱:“龙之眼-1”和“龙之眼-2”型吊舱。这两款瞄准吊舱采用尖端技术,具备电视、红外和激光3种制导模式。

  “龙之眼-1”的激光测距范围为300米到1万米;“龙之眼-2”的激光测距范围为300米到8000米,测距误差均只有5米。这两款吊舱的红外热成像仪像素都比较高,采用红外制导模式时性能也很出色,可确保无人机锁定战舰、建筑物、坦克和单兵等各种目标。中国无人攻击机具备了与美军“捕食者”无人机类似的定点清除能力。

  俄罗斯媒体还臆测,“龙之眼”瞄准吊舱的另一特点是重量轻。“龙之眼-1”的重量为60多千克,而“龙之眼-2”的重量只有不到20千克,这意味着无人机可搭载更多弹药,从而具备重创大型战舰的能力。

  报道称,从这些信息可以研判中国无人机的侦察和攻击能力。以进行过武器投放试验的“翼龙-1”型无人机为例,其最大续航时间20小时,最大航程4000千米,最大载荷200千克,配有2个武器外挂点。如果该型无人机携带“龙之眼-1”型吊舱,那么可以省出130多千克的载荷用于搭载弹药,包括威力较大的制导导弹或炸弹。

  近日,中国“利剑”无人攻击机滑行视频曝光,媒体称我国“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验证机已经开始,频繁进行地面滑行测试,意味着该机正在进行首飞前的准备工作。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外媒报道,被称为“利剑”的中国首架隐身无人机由洪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联合研制。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首次地面测试在去年12月进行。报道称,“利剑”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隐身无人机技术的国家,该机目前已经做好进行试飞的准备。报道称,该型无人机为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执行作战任务而设计,它还可以被用来沿着漫长的偶尔引发争议的边界执行侦察任务。报道还称,中国的隐身无人机是继美国X-47和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机之后,现有的第三种该类型无人机。“原型机的公布让中国在一系列发展隐身无人机技术的国家中走在了前列,印度、伊朗、以色列、意大利、瑞典和俄罗斯也在发展自己的隐身无人机项目”。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也有报道称,报道称,该机采用单发动机和前三点式起落架,采用了和美国多种无人机以及B-2相似的飞翼布局。文章称,无可置疑的是,中国成为最新一个展示喷气动力、低雷达特征的攻击无人机原型机的重要航空航天强国。

  谈到“利剑”今后是否能作为舰载机部署到在航母时,杜文龙表示,这款无人机以后进行加改装,在舰上进行试飞或者今后进行作战的可行性非常大。尤其从航空母舰舰载机的基本发展趋势来看,一定是有人的隐身战机和无人战机搭配使用,因为在整个海上作战环境中,航空母舰的空间最珍贵,如果能够让这架无人机变得更小,意味着在同一艘航空母舰上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机,这样能让战机出动数量和规模有大幅度的提升。

  杜文龙说,今后海上作战环境太复杂,如果发动由海向陆的攻击行动,在不了解对方防空体系的情况下,要是没有无人机,突防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即使能够突防进去,代价也太高昂,如果有人机被对方击落的过多,攻击行动会遭受大的损失。把有人和无人的优势结合到一起,让无人机和有人机在不同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非常奇妙的组合。今后,中国航母也期待这种新型无人战斗机的出现。

  实际上,在今年五月份左右,网络上出现了一组“利剑”无人攻击机在地面上滑行的图片,当时就引起了网友和军迷的广泛关注。而《汉和》的这篇文章也综合了一些网络观点,认为“利剑”无人机在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它的尾喷管没有做遮蔽设计,而是直接暴露在外面。

  《汉和》还将此与美国的X-47B以及欧洲的“神经元”无人机的发动机尾喷管进行了比较,指出西方这些无人攻击机都是采用了内置式的尾喷管,设置了涵道弯曲,缩小了反射面积,同时降低了喷口的温度。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另一方面降低了红外特征。以此为依据,这篇文章就认为“利剑”从这个隐身设计上还远远达不到与欧美无人攻击机匹敌的程度。文章同时还强调,目前还不清楚“利剑”使用了多少比例的复合材料。但在这些方面,中国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因此隐形能力不可能相提并论。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利剑”并未定型 尚处于原理样机的阶段

  从网络上看到的图片中可以发现,所谓的“利剑”无人机很可能还处于原理样机的阶段,甚至连工程样机的程度都达不到。既然是原理样机,或者是说初期的工程样机,那么它想要试验的应该是一个整体技术或者说是技术道路的可行性。因此,在技术设计的一些细节上往往不会给予过多的考虑。只要有一个可靠的平台,能够把要试验的核心数据体现出来就已经足够了。

  类似的例子,以前在美国的一些原理性试验机上也可以看到。比如当年美国曾经试验过前链翼的战斗机,在原理样机的构成当中,大量使用的是一些现有战斗机的现成部件,例如把当时F-20战斗机的前机身直接搬了过去。

  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因为试验的主要对象是前链翼,而其他的方面怎么样无所谓。从这个角度理解,“利剑”作为一个尚处于原理样机或者说是初期工程样机阶段的无人机,在一些地方出现所谓的设计粗糙也是正常的。这并不能衡量这个战机最终的技术水准。

  无人战机的最大优势是“损失得起”

  从战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如何能有效的、可靠的突破对方的防空火力。在这个过程当中,科学家和设计师们想了很多的办法。从最初的高空高速,到后来的低空突防加电子干扰相配合,再到四代机的隐身设计。到了现在,无人机显然是一个另辟蹊径的东西。因为它采用的是一个适度的突防能力,同时也“损失得起”。这个“损失得起”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不会死人,所以人力上损失得起;第二个层就是价格,会比有人战机低的多,所以经济上也损失的起。

  如果把无人机设计的精细无比,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按照最理想的状况来设计,那势必会造成这架飞机的造价成本过高,反过来影响无人机这个“损失得起”的优势。

  因此,对于这种“损失得起”的无人战机而言,并不是技术水平越高就越好,而是需要达成一个技术水平和造价的适度平衡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谓“利剑”在细节设计上过于粗糙的这种说法,恐怕也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的无人战机 并不是真正的无人战斗机

  《汉和》这篇文章还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首先,它界定了无人战机目前的发展水平。关于无人战机,之前大家基本都是将无人战斗机和无人攻击机两个名字混用。但就目前发展的技术水平来看,《汉和》的表述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文章清一色的采用的是“无人攻击机”这个词。

  也就是说,无人战机目前的发展水平,还只能达到无人攻击机的程度,要实现空战的功能,成为真正的无人战斗机,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文章还为目前的世界无人战机的研制,勾勒出了大体的框架。文中提到的无人机包括美国的X-47B、美国空军的X-45C,还包括中国的“利剑”、欧洲的“神经元”,以及俄罗斯米高扬飞机设计局设计的Skat无人攻击机。基本上把目前世界上这个无人战机研发的现有的计划和型号都涵盖了。

  同时,还提炼出来了这些飞机的一个基本的特征,除了大家平常看到的外形、隐身等等这些特征之外,它还讲到,现在这些无人战机使用的都是现役战机的发动机。这个现象,代表着这些战机的实际体量、重量,大小,比我们之前看到的许多的侦查用的无人机,特别是中近程的侦查无人机要大的多。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的挂载武器,执行专业的攻击任务。

  作为无人战机来说,最核心的技术并不在于隐身、发动机、电子设备、机载武器,而是它的智能化水平。当智能化水平达到足够程度的话,隐身战机就可以实现无人战斗机的功能。而当智能化水平还处在目前阶段的时候,无人战机仅仅能作为无人攻击机使用。美国的《大众科学》杂志曾在揭示未来无人机特点的时候讲到:美国X-47B实际上是自动的而不是智能的。这就意味着未来无人战机的核心是智能化。智能化水平有多高。你就能执行什么样的任务。就现阶段来说,由于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大量信息的处理还要依靠人脑,也就是靠操作员来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关键点,那就是远程通信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一架无人战机最核心指标,已经不再是隐身发动机、飞行速度、载弹能力、作战半径等等,而是智能化和通信的可靠性、保密性。

  从这个地方可以联想到,除了《汉和》提出的这些在顶尖无人战机研发上竞争的对手之外,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潜在的对手,那就是日本。日本在去年提出过六代机的概念,明确提出了六代战机应该可以控制若干架无人战机执行攻击或者是战斗任务。这个理念也是处在一个较新或者较高的水平。而日本无论是在人工智能还是在通信技术都有一定的积累。结合目前日本雄心勃勃所谓将自卫队变成自卫军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日本作为未来无人战机的一个有利竞争者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战机从有人到无人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可能会把之前传统战机当中处于竞争核心的一些技术相对的淡化和弱化。比如发动机技术、隐身技术、传统的机载电子设备的技术和机载武器的技术等等。而突出了一些新的竞争核心点:人工智能,以及远程通信。这样的一个变化实际上对任何一个航空大国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给后来的航空大国提供了机遇,使他们能够跨越以往发展传统战机的阶段,在一个崭新的领域展开竞争。

  “一队隐形无人机从美国核动力航母上弹射起飞,扑向东亚某个重要目标;同时,数架外形相似的无人机也在悄悄接近美国航母……”这样的场景,很可能成为中美未来在西太平洋上角力的新模式。5月14日,美国海军X-47B舰载隐形无人机,从“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母弹射起飞。几天之后,被称为“利剑”的隐形无人机在中国一处试验基地现身。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称,“利剑”与X-47B相差不远,“中国正在向大师学习”,发展自己的隐形无人机。有军事分析人士对《世界新闻报》指出,“利剑”无人机成熟后,将使中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反介入撒手锏”。其他国家妄图利用“航母加无人机”战术对付中国时,将不得不顾忌“利剑”。

  谁也看不到的撒手锏

  “战略之页”称,外界最近一直在关注被称作“利剑”的中国隐形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被拍到在进行地面滑行测试,这通常被认为是在首飞之前要经历的环节。两年前,“利剑”被拍到的时候,还只是模型,然后出现了原型机,现在它已经进行试飞前的滑行测试了。德国《明镜》周刊网站称,“利剑”的外型酷似欧洲和美国的隐形无人机,这表明中国军队正在大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

  报道称,中国展示先进武器的方式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展示先进武器,一般会先在不知名的网站上贴出粗糙模糊的图片,然后慢慢进入西方媒体的视野并引起轰动。过去一段时间里,情况一直是这样。例如,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歼-31隐形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以及航母“辽宁舰”。现在,中国首款喷气式隐形无人战斗机也是以这种方式亮相的。“利剑”隐形无人机突然现身,一时让西方和俄罗斯摸不清它的出身。

  “战略之页”天真地猜测,中国研发“利剑”无人机,或许是通过复印X-47B的图片,也可能是借助十年来的“互联网情报刺探工作”获得了相关数据。而俄罗斯工信使网则认为,“利剑”的整体布局与俄方早前公开的“鳐”式无人机攻击机的模型非常相像。一些俄罗斯专家认为,“利箭”的整体布局与俄方早前公开的“鳐”式无人机攻击机的模型非常相像。他们由此猜测,俄中双方可能在无人机领域保持着合作关系。报道称,俄通社-塔斯社曾在2008年8月报道称,“米高扬”工程中心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有来自其它国家的研究机构感兴趣,俄方不排除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继续推进“鳐”式无人攻击机项目。无论出于何种心态,俄罗斯专家猜测“利剑”与“鳐”有渊源,也算是对中国隐形无人机战斗力的一种肯定。

  军事分析人士对《世界新闻报》表示,大型化的隐形无人战机,集成有各种尖端技术,一般国家是不太可能与别国分享的,中国的“利剑”无人机显然是自主设计的结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3 , Processed in 0.0454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