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倍政府极力寻求所谓“对华外交突破”未果的情况下,日本媒体16日大肆报道的一则“中国外交官秘密访日”的消息引起舆论关注,也引得中日官方在同一天都对这一消息作出了回应。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或许令很多人心存疑惑,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选在这时候释放这种消息其实背后有着很多目的。 据日本共同社16日下午报道,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当天记者会上证实,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官员为寻找打破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僵局的方法而在10月上旬前后秘密访日,与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进行了非正式磋商。菅义伟表示:“日中之间在各种级别进行对话和沟通,这是事实。”但就有关磋商内容,菅义伟表示考虑到具体事务和与对方国家的关系等因素并没有作答。 16日早晨,日本时事通讯社和共同社就纷纷披露有关“中国外交官秘密访日”的消息。时事通讯社的报道称,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最近秘密到访日本,并和日本外务省高官举行会谈。这次中国外交官来日的目的是协商如何打开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而陷入的僵局。 报道中声称,秘密访问日本的是中国外交部亚洲司的官员,具体时间可能是在10月上旬。双方磋商的主要内容是为日中首脑会谈进行协商,为实现上述目的创造环境。 共同社16日的报道除披露“中国外交官秘密访日”的消息外,还表示日中关系并未因此出现改善的征兆。报道称,中国访日“密使”虽然与日本政府有关人士进行了非正式协商,但是针对钓鱼岛等问题没有实质进展,协商以“平行线”而告终。双方也没有约定下一次磋商的时间。报道称,这名中国“密使”是外交部专门负责日本外交的司局级官员。他在日本访问期间,曾经就如何创造包括日中首脑在内的高级别对话的环境,与日本方面进行了意见交换。结果,中国“密使”在磋商中指出,无法接受日本政府声称“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原本就不存在主权争议”的立场,提议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主权问题。但是日本方面也反复坚持没有争议的原则立场。结果双方没有达成妥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此报道回应称,“我看到了有关报道。中日两国外交部门之间保持着沟通。至于具体报道情况,据我了解是不存在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刘军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方面渲染“中国派遣外交密使访日”,是为了制造一种“中国着急缓和对日关系”的假象和气氛。在正常的外交沟通中,司局级以下官员的沟通是事务级的,在这个层面上中日其实一直没有中断过。所以也没有日方所谓的“密使”一说。日方渲染“秘密访问”,是想缓解面临来自国内的“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压力。但是中方坚持的是,不能没有前提条件、不讲原则,为了缓和而缓和。 据悉,由于日本企业界给安倍政府带来的压力,今年以来日本方面频频派员访华。7月末,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访问中国。8月上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伊原纯一也访问了中国。但共同社援引日中关系消息人士指出:“现阶段日中双方均不存在可举行首脑会谈的氛围。两国间分歧很大。” 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名誉教授凌星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现阶段可能很难改变“钓鱼岛无主权争议”的主张,但日本政府内部开始出现“不存在领土问题,存在外交问题”的主张。今年在中日间举行首脑或双方正式会谈可能性不太大。 共同社16日晚间披露,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承认,年内或将难以实现日中、日韩首脑会谈。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因钓鱼岛问题和随军慰安妇问题等陷入冷却状态。原定今年在韩国举行的日中韩首脑会谈难以实现,因此实际上已经失去中日韩首脑之间的接触机会。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11月份日本百名企业家代表团将前往中国访问。刘军红对《环球时报》表示,中日关系的解冻正从民间开始。尤其是日本经济界等不了,因此安倍需要找个“台阶”。 日本媒体称,首相安倍晋三倾向于放弃在17日开始的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间进行参拜。究其原因,除了为改善与中韩的关系进行布局外,也包含对担忧日中对立愈发尖锐的美国的顾念。有观点认为,虽然安倍坚持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但仍在谋求建立实现与中韩领导人会谈的环境。 据日本媒体10月10日报道,多名政府相关人士已经证实,虽然不准备在例行大祭期间参拜,但安倍正在就私人出资支付“真榊料”一事进行协调,方式将与4月春季例行大祭期间相同。首相身边人士透露,尽管供奉“真榊”仍会引发中韩的抱怨,但也不会采取比春季例行大祭期间更低规格的应对措施。 报道说,就参拜时间点的选择而言,比起8月15日“终战纪念日”,安倍一直以来都更加重视例行大祭。因为在例行大祭期间,那些昭和战争的战殁者也将作为殉国尊神(靖国大神)得到祭祀。安倍曾经对身边人讲,“由于是以一国领导人的身份哀悼战殁者,因此要参拜就应该在例行大祭的时候去”,但是此次大部分的观点都认为这样的“安倍色彩”将被淡化。 报道指出,从战后历代首相的参拜日期看,都是选在4月的春季大祭、8月15日“终战纪念日”以及10月的秋季大祭期间。如果此次首相放弃在秋季大祭期间参拜,那么只能认为,今年将不再有参拜。 报道认为,对日本首相作出判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是美国对于参拜问题的警惕。美国政府已经通过多方渠道向日本方面转达对于首相参拜的担忧。在叙利亚、埃及等问题迫使美国不得不动用外交实力的背景下,美国真心不希望日中之间再生嫌隙。 报道认为,自去年底第二次担任首相后迟迟无法实现的与中韩领导人的会谈也被认为是促使安倍决心不在秋季参拜的一个原因。安倍的盘算是想把不参拜作为一张“外交牌”来打,实现与中韩关系的改善。按照政府相关人士的话来说,就是促使中韩也迈出步子,创建实现首脑会谈的环境。 报道称,对于有望长期执政的安倍来说,即使这次不参拜,以后也仍然有很多机会。首相的智囊们如此表述安倍外交的战略:一旦日中首脑会谈得以实现,未来首相只要继续保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姿态,日本就可以稳攥靖国这张外交牌。 安倍会见主席诡计多端:中国三招令其苦不堪言 安倍主动而简短的会见习主席,是一颗口蜜腹剑的糖衣炮弹,不能就此与日缓和,理由如下: 一、安倍日本对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用精神分裂法攻击中国人的思维系统,给中国的战略决策制造误判、策略方针在与日交往中失灵。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修身、立家、治国、平天下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维、逻辑系统、思维和行为惯性(礼仪、形象优先程度甚至超过战略优先)。举例讲吧,占了别人的理亏、吞了别人的避让,可日本不同,却更为嚣张,用谬论代替、塑造逻辑,歪管用什么办法吞占,只要行为发生,成为“事实”,就是我“小日本”的。 把强征慰安妇说成自愿、把侵略说成“未定论”、把战败投降说成主动停战……我们讲,人与人之间论理的前提是基于共同的平台,并有共同的思维或逻辑核心,而中日谈判缺乏的就是二者。因此,在不继续牺牲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中日谈不拢,因为缺乏共同基础。 二、战术为战略服务,战略为国家服务,这是国际普遍规则。日本在战术上不断抛出所谓的“橄榄枝”,口口声声讲“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日本国际关系”、“中日首脑必须实现会谈”、主动在G20 峰会上与习主席简短会谈……都是把不谈、谈不拢的责任归责于中国,在国际上行抹黑中国、损害中国形象(中国注重形象)之实,战略上步步升级: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之后、继之的是参与国际维和、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突破和平宪法、强军并重点放在所谓的“西南诸岛”……战术与战略的不同一性(表象)实质彰显了小日本的狡猾性、策略性!试问:中国会中套、中招吗?日本的逻辑就是---绝不会就此罢手! 三、小日本围堵、甚至侵略中国的战略尚未调整和放弃。经济上,谋划“自由繁荣之弧”(与大东亚共荣如出一辙),在美国通过战争破坏中国能源市场的同时,小日本通过免除贷款、提纲新贷款、投资等方式破坏、侵占中国的传统出口市场,企图扼杀伟大复兴中的中国经济;文化上,将侵略历史从教科书中删去,刻意塑造军国文化,就连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日本企业在中国上海承建的工程造型形似一把军刀插入上海的心脏,好在中国在此旁已建起了形似金箍棒的超高型建筑…… 军事上,日本加强日美同盟及安保条约的同时,建立了与中国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有岛争的国家菲、越、印的协同联动机制,并向其以贷款(不用付现)形式出售先进武器,武装之,行包围中国之实。政治上,中国领导人出访到哪里,安倍像跟屁虫似的随后跟到哪里,专挖中国墙角。 四、中国对日应当采取的战略 1.把遏制、直至根除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中国安邦治国的永久不变的战略。小日本,是个海洋国家,资源贫乏,经济的发展使其扩张成为必然趋势。如果这种扩张属于纯经济范畴,那无可厚非,但是,综观日本各领域,纵观历史,小日本机体内的每个环节、每个器官都贯穿着侵略的血液和基因。因此,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全方位、各领域的遏制、并直至根除日本军国主义! 2.小日本侵略色彩浓厚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冲突。因此,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可谓是明智的选择,是一种战略决策。尽管,十八大报告中没有将海洋强国置于文化强国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未来的“海洋强国”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打造升级版的海洋强国战略。 需要提及的是,在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要培植中国的海洋文化,打造中国的海洋文明,促使中国的海洋文明与日本的海洋文明的融合,有选择的消化、吸收日本的海洋文明。文明的融合,是降低对抗和战争风险的有效途径,文明融合,犹如釜底抽薪! 3.目前适宜的对日策略应是,经济上继续降温,遏制日本对华出口,对日旅游投资,应把经济的温度降到冰点,当安倍经济学收效甚微时,即是小日本重新调整战略的时候,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文化的、外交的、军事的手段,逼小日本回头
寓意深刻:中国一再拒绝日本讲和到底意味什么 对于日本来说,长期以来习惯了用虚伪的谎言迷惑世界,日本政府的虚张声势、颠倒黑白,善于搞舆论战,我们也是多次见识。将中国正常的钓鱼岛海空巡逻视为“入侵”,动辄战机起飞、拦截远在百余公里外的中国巡逻飞机;污蔑中国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舰艇、飞机,对中国的正常海上活动说三道四;不断制造“中国威胁”假象。在中日关系中,日本想要怎么定位与中国关系似乎全凭日本说了算。钓鱼岛危机一路走来,打破钓鱼岛“搁置争议”在先,其首相、外相利用一切双边、多边的场合装样子,以寻求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在后。对中国步步紧逼是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主要表现。 就地理位置来说,日本与中国是近邻,日本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致使安倍对华外交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安倍强硬的对华政策令其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民意支持,但这毁掉了日本重要贸易伙伴的互信与开放,进而危及安倍经济政策的成效;另一方面日本的发展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但是日本的扩张战略又无法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尽管安倍对中国对华外交政策左右摇摆不定,但他仍寄望于保持与中国“政冷经热”的局面。 众所周知,通过对话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中国的一贯的主张。而日本拒不承认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主权争议,这是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最大的根本性分歧,并且这种分歧是由日本对历史的错误认知和现实的战略误判引起的。中国没有在主权问题上让步的可能性,要牺牲主权来维护中日关系,中国是一万个不可能的。 日本对中国的”求和“是假,将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诬陷给中国才是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华外交一直是两面三刀,中日关系改善的目标就永远也无法得以实现。正如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所讲:““人与人的交往讲究一个‘信’字,而国家更是无信不立。”领导人会面不是为了握握手,照照相,而是要解决问题。如果日本想安排解决问题的会面,就不要再耍嘴皮子,摆样子,而是要迈开步子。中国的建议,是立足于解决中日关系的高地,防止钓鱼岛争端继续恶化;中国的警告则是希望日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的装样子,混淆视听,破坏本已支离破碎的中日关系的恢复。在中日官方往来日渐疏远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好感度也已经陷入低谷。这导致了两国互信基础的丧失,可以预见的是中日两国依然会维持一段“斗而不破”的局面。 中央拒绝安倍访华!北京突然下令对日本全面报复 《朝日新闻》的23日早刊再次爆出一条独家新闻:安倍晋三首相的外交参谋谷内正太郎内阁官房顾问,与谷口智彦内阁审议官将在6月28,29日再次访问中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日中关系正常化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很疑惑,谷内正太郎内阁官房顾问不是刚刚秘密访问了中国,怎么又要访问中国了?我从另一个角度谈安倍外交。我曾经在饭岛内阁官房顾问秘密访问朝鲜时曾经谈到一件事情,在北京的日本驻华媒体都有在北京机场守候的习惯,等待重要政治人物出现。 因为来往日中两国的飞机航班有很多,媒体一般会向航空公司要乘客名单,看看有没有重要人物访华,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包括去年钓鱼岛国有化以后,日本外务省的河相周夫特使等秘密访华,日本媒体都是用这个办法获得密使访问的第一手资料。这次《朝日电视》的记者清楚地拍到谷内正太郎内阁官房顾问的行踪,这样才有了日本政府承认曾经有密使访华的事实。 但是有个疑问,在密使访华暴露以后,日本媒体对这条新闻都没有详尽的报道,之后才才有了谷内正太郎与戴秉国前国务委员的会谈消息传来,与其他中国方面的要人会谈消息到现在都没有公布。为何要公布戴秉国的消息呢?其实在去年钓鱼岛国有化以后,中国与日本一直在试图修复两国关系,当时的民主党政权不但没有修复关系,而且还把戴的私下谈话内容,作为正式会谈内容公布,使得两国关系变得无法收拾。 笔者曾推测谷内会与王毅外长会谈,双方没有公布,但是我知道在小范围内,谷内与王毅外长进行了会谈,在座的有日本驻华公使垂秀夫(政务参赞)。这位垂秀夫是日本外交官中的中国通,在华大使馆中就是走上层路线,本次内正太郎内阁官房顾问秘密访问中国也是他的打理的结果,据他说本人在喝醉酒时说:自己是中国有关方面重要关照对象,可见他的活动能量的巨大。 那么谷内正太郎内阁官房顾问的访问中国目的是什么?据日本内阁透露不确定的消息,就是为了安倍访问中国做准备。而这个访问中国不是正式访问,是突击式突然访问。 笔者曾提到,第一安倍内阁中(安倍首次当日本首相),安倍第一个外访的国家就是中国,而当时的外务省实际负责人就是谷内正太郎,而且当时访问获得了中国方面的大力协作,其中中心人物就是当时国务委员的戴秉国。 但是这次情况与上次有很明显区别,上次日中外交虽然因为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变冷,但是两个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没有受到影响,本次完全不同了,日中间因为领土问题的激烈对立,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对立,甚至局部战争的传言也时有耳闻。 这种紧张的两国关系,也引发日中两国之外其它国家的担忧,要求日本改变现在的做法,不但美国有提出,而且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多次提及。 安倍虽然在中国周围的包围外交一直进行,可是日本国内要求安倍做出和解的姿态的意见也是很强烈,因此安倍本人也考虑马上要到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或许做出的一种突然访问中国的效果会比较好。 日本现在的考虑有点像上个世纪中苏边境冲突以后的苏联,想访华来探中国的底。可是安倍忘记了一点,柯西金访华得以成功是要获得中国方面的同意,否则会不会飞机飞到赤塔再飞北京这么折腾。 而安倍这次在G8首脑会议中曾经想顺道访问中国,因为在高峰会议前的东欧四国访问是事先就有的计划,但是高峰会议结束以后,安倍在北爱尔兰访问,以及在英国金融街的演说行程都是令人费解,这两个访问都是事先没有决定,事后突然增加,为何会这样? 据日本内部消息,日本方面想在G8高峰会议以后,原本计划返回日本途中,突然访问中国,在北爱尔兰的日本政府专机就曾经接到命令,准备从贝尔法斯特直飞北京。 可是安倍访问中国并没有带礼物去北京,而是只是想在北京做一个和解的姿态,在G8高峰会议期间,安倍就曾经说:中国这样一直对日本对抗下去将会影响中国经济,所以我们也要与中国进行会谈。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发展,安倍的挣扎空间越来越小了,也可以说日本在中美之间投机的空间越来越小,安倍假惺惺访问俄罗斯被普京蔑视,访问朝鲜,小金也不买账,让安倍碰了一鼻子灰。安倍无奈之举,只好把牌压在菲律宾这根稻草身上,在钓鱼岛危机爆发之后,东亚杀出几匹黑马,让美国战略设计者始料未及。 按照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部署,是要以挑起中日战争为序幕的。为什么一定中日要爆发战争呢? 一是中日都是亚洲的大国,是引领亚洲发展的发动机。中日爆发战争,亚洲经济基本瘫痪,亚洲危机在继欧洲危机爆发之后全面爆发,美国印制的大量美元可以趁虚而入,收购亚洲的资产,主导亚洲的经济,彻底控制亚洲,达到重返亚太、殖民亚太的战略目标。 二是中日都是美元大客户,储备有大量的美元和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中日爆发战争,既可避免中日撇开美元而直接货币贸易,稳固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又可驱使中日的美元回流美国避险,甚至逼迫中日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处于棋手位置,在中日之间实施所谓的战略再平衡,掌控中日。 不过,战略意图只是战略意图,如果不具备战略实力去实现,那么这个战略意图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在钓鱼岛危机爆发之后,东亚杀出几匹黑马,让美国战略设计者始料未及。 第一匹黑马是朝鲜,朝鲜具备了核打击能力,而且具备了导弹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这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这意味着,不用中国出手教训日本,朝鲜就可以具备这种打击能力。 明眼人都知道,日本的安全能力是有致命后门的,那就是日本的领空不设防。美国为了牢固控制日本,故意阉割了日本的航空工业,让日本领空不设防。日本防空导弹最先进的是爱国者导弹,日本的战机也都是购买美国的,日本的C4ISR系统,依靠美国。弹丸之地的日本,就是再强,也会在大规模导弹打击面前瞬间瘫痪。 第二匹黑马是俄罗斯。日俄南千岛群岛之争,在中日钓鱼岛矛盾激化之后,一直被有意冷藏。但俄罗斯不乏战略大师,深刻理解中俄在东亚关系是唇亡齿寒。美日如果占据优势,那么俄罗斯在东亚就处于危险状态。所以,俄罗斯加强南千岛群岛的建设,让美日始料不及。 第三匹黑马是韩国。韩国在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之后,头脑日渐清醒。认识到靠美国这个干爹,是保护不了韩国的发展安全的。真要保证自己的发展安全,必须紧紧依靠中国这个亲爹。因为和中国这个亲爹关系好,不但经济上发展受益,而且才有朝韩关系和缓的可能。否则,时刻面临美国的敲诈勒索,无可奈何。所以,韩国加强了独岛的防卫和主权宣示,让美日始料不及。 从东亚博弈的情况看,中俄朝韩已经构成了对日的统一战线,这是让美日始料未及的。所以,日本安倍假惺惺访问俄罗斯,企图以蝇头小利贿赂普京总统,让其放弃中俄的对日统一战线,而加强与日本的合作,被普京总统蔑视拒绝。安倍访问朝鲜,企图以蝇头小利拉拢年轻的金正恩,结果小金也不买账,让安倍碰了一鼻子灰。 安倍无奈之举,只好把牌压在菲律宾这根稻草身上,期望菲律宾能够担当起从南海牵制中国的重任。一个连导弹都需要购买的国家,一个连军舰都造不出来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和冷兵器时代国家有何差别?所以我一直说,菲律宾不是美日的战略棋子,而是战略包袱。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发展,安倍的挣扎空间越来越小了,也可以说日本在中美之间投机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因为中美不再给安倍可以投机的空间,安倍已到了在中美之间必须二选一的时刻吗,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