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称,在过去的十年里,在西方国家卷入中东与中亚地区冲突之时,中国则在不懈努力,以期成为东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海上强国。 在建设海上力量方面,中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战略,在构建阻止美国及其他海上力量进入黄海、东海及南海能力的同时,通过部署航母及五代隐形战机,来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构建国家在太平洋及印度洋上的力量投射能力。 中国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进行海上力量建设。 首先,中国试图阻止美国及其他海上力量进入黄海、东海以及南中国海,从而(1)建立与美国上世纪在加勒比海一样的地位——美国蓝水海军正是从加勒比海开始取得全球行动能力的;(2)控制自然资源与受争议海域岛链,如南沙群岛与钓鱼岛岛链;(3)必要时,具备在无美国干预的情况下武力统一台湾的能力。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不断对抗和骚扰该地区亚洲及美国商船及军舰,表明了其在这方面的决心。 其次,中国希望通过部署多用途航空母舰与第五代隐形战斗轰炸机,提高国家在国际舞 台上的地位,并构建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力量投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中国对非洲与中东地区进口的矿产与石油的依赖也日益增加;同时,增长中国保护其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的能力也是中国的责任,毕竟中国不愿将这份责任委托给其他国家。 中国海上力量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便是构建区域拒止能力。虽然涉及多个层面,但中国当前正围绕两个主要平台构建拒绝止能力。 这两大产要平台分别是,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ASBM),以及逐渐扩展且现代的潜艇攻击舰队。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总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透露,东风-21D已经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这意味着东风-21D导弹已经能够运行,但尚不能进行部署。 此外,台湾地区消息人士则声称,中国至少已经部署了20枚反舰弹道导弹。无论是现在还是在不久的将来进行部署,美国海军都相信,中国已经拥有了支持的东风-21D导弹部署所必需的天基情报、监视、侦察、指挥与控制组织,以及必要的地面处理能力。 而且,中国还部署了大量非天基传感器和监视设备,它们能够为东风-21D的部署提供必要的针对信息。鉴于最近有报道称,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为2600公里,因为当它们在中国大陆沿海行动时,必定会引来海军规划者的担心。 而且,中国的潜艇计划一直非常活跃。在冷战时期的多数时间里,中国所操控的都是过时的苏联时代的沿海潜艇。20世纪90年代,中国购买了俄罗斯的一艘“基洛”级柴电潜艇,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每年都会下水两艘国产的“宋”级柴电攻击潜艇。 中国也已经研制并下水了采用高科技的“元”级柴电攻击潜艇,该级潜艇或许配备有无声的不依赖空气推进(API)的系统。 此外,分析家认为,中国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下水“商”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进一步增强中国已经强大的潜艇舰队。中国人肯定已经注意到,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反潜艇作战能力已明显衰退。 不过,中国海上能力构建注定要超越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范畴,进入武力投射阶段。 当前,中国航母计划及其第五代新型战斗轰炸机是国际热点议题。解放军海军随时都将让其首艘航母,即前乌克兰“瓦良格”号航母下水试航。 该艘航母最初属于苏联,相对于欧洲航母而言体积较大,但比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小三分之一。此外,中国已经公开确认,其国内正在建造第二艘较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很可能于2015年下水。中国已计划或正在建造第三艘常规动力航母,且两艘核动力航母的建造也在酝酿当中,计划将在2020年完工。 舰载机与航母同等重要。歼-15将会是解放军海军舰载机联队的主要战斗轰炸机,该战机目前构造,在规模与性能上,与美国海军已退役的F-14“雄猫”战斗机不相上下。 鉴于歼15“空中鲨鱼”舰载机从“施琅”号的滑跃起飞重量,其射程有限。 不过,据信,中国在航空学与航空电子设备上的进步,以及即将完工航母上的弹射器发射系统,可使未来歼15性能与美国海军F-18“超级大黄蜂”相同。中国也可能研发一套舰载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这将是一项重大的研发成果。 5月中旬,网络上出现的一张图片,显示了一架小型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飞机的一部分,该飞机设计显然是受到了E-2“鹰眼”预警机与苏联未完成的Yak-44的启发。 为了正确地看待中国的航母计划,随着美国“企业”号航母于今夏退役,美国将仅有10艘航母,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承诺,相比之下,中国则很可能在亚太地区部署5艘航母。 中国海上能力的增强甚至在西方媒体也受到注意,这些媒体已对中国第五代双引擎隐形战斗轰炸机——歼-20“黑丝带”——进行了重大报道。歼-20战斗机体形比美国空军F-22“猛禽”大,两战机性能相当(尽管一些美国观察者宣称,歼-20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将成为美国舰载机前线——更相似)。 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抵达北京会见中国国家前主席胡锦涛,当日,歼-20原型机在成都东南部的一个飞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约为一刻钟。 这一“巧合”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信息,也为歼-20战机在全球晚间新闻节目赢得了一席之地。 这些发展迅速的高端技术成就明显使许多西方观察家们感到惊讶。他们一致认为,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低估了中国军工产业的能力及其扩大武装部队——尤其是海军,并对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决心。然而,现在,人们应该更清楚地看到:由英美海军统治200年多年的海上体系将面临重大挑战。美国如何回应中国的挑战,将关系到本世纪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 如果图片证实为真,那这是一连串新型先进武器中的最近曝光的一个,包括从隐形战机到隐形无人机等等,最近三年来中国已经多次给世界惊喜了。但这可能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国海军在公海上对任何其他国家的海军力量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中国能在这方面缩小差距,哪怕是一点点都将加大改变全球力量平衡局势(一直以来只有一艘航母的印度,也同样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拥有多航母)。 中国两种型号国产航母曝光 加拿大媒体报道,中国上海的长兴岛造船厂已经完成国产航母的分段模型。而大连重工船厂目前也正在建造一个类似的航母模拟分段。消息显示,中国航母建造计划正稳步推行。据悉,未来国产航母很可能会采用弹射起飞,包括蒸汽弹射器甚至电磁弹射器。另外,中国也将发展核动力航母。 据报道,中国航母的建造是采用分段技术,最后组装的建造方式。有消息显示,中国将不止一艘航空母舰。中国海军的领导人已参观了这一模型,江南厂希望能获得国产航母的合同,曾执行过辽宁舰改装任务的大连造船厂也虎视眈眈,但是目前尚无确切消息显示中国海军已与任何船厂签订了正式造船合同。 今年7月10日,美国海军无人舰载机X-47B首次成功降落在航母上。“美国航母上的无人舰载机会越来越多,无人机部分替代有人舰载机,这个趋势会越来越突出。”军事专家李杰表示,中国航母和无人战机目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像“利剑”那样的隐身无人机,今后也将会出现在我国航母上。 众所周知,航母不但是一艘巨型水面战舰,更是一个复杂的作战平台、舰队指挥平台,是一个舰队的核心。而对于中国的辽宁舰来说,从个体的试航、训练到舰载机的试飞训练,最后到合成训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此外,辽宁舰想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术战役训练、作战大纲和流程,也同样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需要大量官兵以及技术人员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日前,辽宁舰第三次出海训练的完成,表明作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正在逐渐进步与完善。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自第三次从青岛某军港出海开展训练后,于23日上午回到了辽宁省大连港码头。当天,辽宁舰上挂上了满旗,有分析认为,辽宁舰可能即将举行某种隆重活动,或者迎来军方高级将领的视察。 这次辽宁舰返回大连港,就是重新回到大连造船厂,有可能是要根据“辽宁舰”服役后进行的训练所反应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保养及改装。这是“辽宁舰”今年第三次出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据此前央视报道,此次9天的出海训练中,辽宁舰继续组织了舰载机海上试飞和母舰相关系统试验。 综合来看,以辽宁号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随着不断地出海训练与舰载机试飞,综合作战能力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它的主要活动范围应该是处于第一至第二岛链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将能对本国利益区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
关心中国航母的,当然不仅仅是中国的军迷,西方媒体显然也表现出了高度热情。与中国军迷质朴的感情不一样,他们更热衷于探究中国航母的后续计划和中国航母计划对他们所谓的“正当利益”带来的影响。 美国霸权的象征是海军,美国海军的象征是航母。而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最大的,也是必须跨越的障碍就是来自美国的遏制。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航母的综合战斗力显然无法达到美国的水平。当然,在面对这个现实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满怀着希望。连塔利班都能够用RPG绝杀 CH-47,中国若有了一艘航母,又如何不能撬动亚太格局。当然,这必须基于合理的战略部署、优良的战役组织以及优秀的战术行动。 直白地来说,航母就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平台,武器的作用是由人来发挥的。武器性能不如人,就由人的智慧来弥补。 航母之所以成为美国海军甚至是美国军力的象征,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二战,航母以新兴力量的姿态,在多场激烈的海空大战之后,无可争议地取代了战列舰的作为强国海军核心力量的地位,甚至直接和间接的促成了这种纵横一时的海战平台逐渐消亡。美国海军,在战争中茁壮成长,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力量。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就奠定了自己第一航母大国的地位。 战后的多场局部战争中,航母都成为美国军事力量的急先锋,为美国的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今日,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最大也最先进航母群的美国海军,其最大的相对优势就在于这种无可匹敌的海上制空权。这也是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被高度关注的原因,这种武器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海上制空权。 然而,反舰弹道导弹如同潜艇一样尴尬。潜艇,只能阻碍敌方获得完全制海权,却不能让己方拥有完全的制海权。同理,反舰弹道导弹只能阻碍敌方获得海上制空权,而不能根本性地帮助本方取得海上制空权。是的,只有航母,才能成就海上制空权。 哪怕只是拥有了区区一艘航母,哪怕这艘航母的性能不是那么先进。可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是本质性的区别。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帮助获得海上制空权,但其本身不可能获得海上制空权。航母数量不多,性能不先进,这些都能解决,唯独没有,那就不可超越。 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役上,围堵中国的美军都处于外线位置上。这就给了中国航母以更为广阔的土壤。从渤海到黄海,再到东海以及南海。美国,也不能处处严防死守。如果美国过于偏执坚持严堵,那就意味着其虽然强大但仍然有限的力量被中国所调动,这当然是我们的机会。 航母让中国增加了一个战术节点,虽然对比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而言,这还是一个较弱节点。可就是这个较弱的节点,弥补了国防体系的一个空白,系统完整性和效能均有了显著提升。战争的偶然性无处不在,在朦胧的战场迷雾之下,这个较弱节点可以对应地牵制和威慑敌对势力的较强节点,甚至实现局部的优势逆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要敢想,你就有了机会。 考虑到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美国,那么航母所带来的改变就更大了。日本和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在东南亚航道上将更大程度地受制于中国。甚至,他们想绕开东南亚,从更远的地方维系其战略通道也仍然将面临着海洋制空权上的绝对优势。对于南海周边国家来说,航母的意义自是不言而喻。这意味着中国的空中力量对他们发起打击的时间和距离都大大缩短了。这与空中加油的战役组织复杂性大大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一艘航母,从无到有的质变,完全可以决定性地改变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现在的中国,就如同斗地主一手牌因为一张牌而变得好打了。虽然那张牌不够大,但却胜在足够关键,至少能够让中国把地主斗倒的机会大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艘航母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次试航。中国这条巨型航母,必将在不断地碰撞中自我完善,承载着梦想,前进… 航空母舰是移动的飞机场,导弹母舰就是移动的导弹基地。 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携带100架战斗机,每架战斗机累计可以装填100枚导弹。从战场效果上看,这艘航空母舰的主要作用不是携带100架战斗机,而是向战场发射1万枚导弹。 何必一定要用飞机再运送一次导弹呢?导弹驱逐舰和导弹快艇已经在海军服役多年了,但它们的地位始终不如航空母舰和潜艇那么显赫。 陆地上的大型雷达站具有1000公里以上的预警能力,预警机也具有1000公里以上的预警能力。导弹母舰可以分为六类:防空导弹母舰、反舰导弹母舰、反潜导弹母舰、对地攻击导弹母舰、反卫星导弹母舰和全能导弹母舰。 航空母舰是移动的飞机场,导弹母舰就是移动的导弹基地。 反潜导弹母舰使用的反潜导弹首先在空中飞行,接近潜艇时钻入海中或投掷鱼雷摧毁潜艇。 一艘全能导弹母舰的典型特征是:首先是一个海上大型雷达站具有1000公里以上的预警能力;其次搭载一架航程超过2000公里并具有1000公里以上预警能力的预警机,这样全能导弹母舰就拥有了2000公里以上的预警能力。 然后携带1000枚各型海基导弹,其中防空导弹300枚、反舰导弹300枚,反潜导弹100枚,反卫星导弹100枚,对地导弹200枚;最后全能导弹母舰可以在1分钟内把1000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这种大规模导弹齐射能力是导弹母舰最重要的能力。 1000枚导弹可以主动寻的,可以卫星制导,也可以接受来自导弹母舰的制导和激光制导。这样一艘全能导弹母舰的战斗力会比携带100架战斗机的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差吗?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