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福建基地某监测站16名官兵长途奔袭数百公里,动用海军首套车载式消磁站顺利完成了一艘轻型护卫舰消磁任务。此次消磁作业,该站官兵大胆推行精简编组流程、互换岗位操作,通过“一专多岗”模式,使作业人员精减了40并克服技术难题,使被消磁舰艇的吨位接近该消磁站设计上限。 2013年1月,海军首套车载式消磁站在该监测站形成实船消磁能力。为确保首次实船消磁作业成功,该监测站抽调全站精兵强将,充实消磁室,集体攻关克难,首次任务共动用人员27人。然而,消磁专业人员仅16人,40外援,“借鸡下蛋”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消磁专业人员编制少和任务人员需求多构成了消磁工作的主要矛盾。为此,该监测站党委提出官兵“一专多岗”的设想,要求官兵努力实现专精一个专业,熟练掌握两至三个岗位,争取做到一个分队完成三个作业编组的任务。 设想有了,可怎么训却让党委一班人陷入了困境。监测站工作任务重,一段时间以来,整个监测站面临计量能力资格认证、火工品销毁炉销毁和舰艇监测等重大任务,人员出差、学习流动性太大,往往一个作业小组人员集体在外执行任务,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大。 在进一步推敲消磁操作流程时,该站站长汪平首先提出了“操作流程进一步推演凝练,岗位编组进一步精简细化”的构想,在不影响保障效果的情况下,将时间间隔允许的专业人员并组,将同组人员进一步精简 重新编组后,由于人员数量需求减少,初步能够保障各编组人员在位,对岗位设置进行了相对固化。随后,开展人员“普及教育”,各编组负责人通过理论授课和实操演练对整个消磁任务作业人员进行全系统培训,按照所学熟练程度为每个人安排第二专业和第三专业,按操作科目进行换岗或者轮岗操作,通过两个月的集中训练,9个作业编组人员共计16人中的12人能够进行岗位互补互换,为“一专多岗”模式奠定了基础。 此次被消磁舰艇排水量1800余吨,接近车载式消磁站设计上限,且尺度超长,对电流输出、电缆铺设、线圈绕组等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他们组织技术攻关小组,研究对策,破解技术难题。针对此前曾发生的电源车断电、冷却系统故障等偶发现象,他们制定了《车载式消磁站电力输出优化方案》、《消磁室工作制度》等,并与地方厂家协商购买消磁特制电缆以求降低消磁回路电阻,在确保消磁质量绝对过关的前提下,有效将电流消耗控制在38000安培以下,实现较大的技术突破。“预计要40000安培,谁知38000安培就达到目标了!”中士皇甫航波谈到这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11月4日,车载式消磁站驶入停靠被消磁舰船码头,随着指挥员汪平的一声令下,9个作业编组迅速行动起来,只见消磁技师杨海权迅速扳下电源按钮,熟练地进行供电操作,设备正常运转后,他又立即赶到接线小组,进行连接消磁和补偿电缆,忙而不乱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消磁一线。消磁结束,杨海权又开始对被消磁舰船舰载消磁系统进行检修和绕组调整。当日,编组中大部分作业人员都像杨海权一样多岗位轮换,穿插作业,紧密配合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消磁任务。 据了解,海军首套车载式消磁站于2010年底自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接装,2011年归建该监测站。自2013年初形成实船消磁保障能力以来,共组织前出8次,对10余艘舰艇成功实施了机动消磁保障,涉及福建基地舰艇大部分型号。该基地装备部部长张学汉在任务总结时说,此次轻型护卫舰消磁任务成功,标志车载式消磁技术的成熟,为战时应急机动消磁保障打下了扎实基础。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