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明知道导弹部队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但是还是在美国卫星的眼皮子低下曝光了。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应该是中国的故意这么做的。 因为中国的战略导弹大部分的都是隐藏在深山等战略要地之内。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是不可能出来晒太阳的。 所以既然中国公然的拿出战略导弹晒太阳,可以说,中国所面临的军事斗争形势也是十分紧迫的。而故意卖给对方一个破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敌人一个威慑。 近日,美国的卫星突然之间侦测到中国某内陆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导弹和导弹部队。经过分析,根据导弹的形制和规模,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美国的一片哗然…… 按照美国此前得到的结论中国是不可能存有这么多的战略导弹。那么在中日钓鱼岛危机的这个时候,突然曝光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导弹,预示着什么呢? 周边态势,让中国不得不亮家底? 这次中国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不论是东北亚的韩美,还是东部的日美,亦或者是南海周边国家,还有在藏南地区的印度等,一个个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中国。 在他们眼里,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大国,而且是一块到了嘴边的肥肉,吃吧,又吃不下,不吃吧,又有些心不甘;于是乎都在摩拳擦掌的想要在战争之中解决中国这块硬骨头。 而且,美国和印度,都是有核武器的国家;日本是一个核门槛的国家,中国所遇到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亮一亮家底,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但是也不排除这些所谓的导弹是伪装的可能!以此来迷惑美国等针对中国的国家的阵脚! 导弹或许会带来威胁,但是真正的威胁不一定就来自导弹。中国采取和西方分庭抗争,或者采取剥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干涉中国周边事务和中国内政的手段,都可以被西方视作威胁。 中国的曝光导弹只不过是众多手段之中的一小步。那么中国将会在今后是否会作出更大的动作呢?比如,国家开始采取抛弃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的西方经济学呢? 美国应该明白,中国有13亿人口,不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买通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楚虽三户能亡秦,中国只要还有一半是清醒的,是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人,中国就有希望! 总之,面对周边对中国领土和国家安全的威胁,中国曝光了战略导弹;那么面对西方无形的对中国内部干涉的威胁呢?中国还要曝光什么?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不应该处处受制于人。所以改变对外政策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在中日钓鱼岛局势紧张、安倍对华强硬、日本军机欲对中国巡逻机“开火”的关键时刻,据加拿大媒体爆料称,中国二炮部分弹道导弹的部署位置明显向东南沿海前移。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二炮导弹部队部署前移的同时,新型导弹的列装也出现多样化。 据称,在针对东海——冲绳一线区域,二炮很可能部署了新型的东风-16弹道导弹,其射程超过1000公里,而且打击精度比以往的近程弹道导弹更高。 此外,中国已经在沿东海一带少量部署了“航母杀手”——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专门用来对付美军航母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型水面舰艇,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超级杀手让美日非常担忧。 对此,美国已经预感到如果不加以制止钓鱼岛局势有可能会失控,而由于美日安保条约的义务,美国又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但美国也不想就这样被日本绑架上其战车。 于是,近日美国政府已要求日方保持克制,勿对中国飞机进行“警告射击”。美方认为,中方飞机若进入日方所谓的“领空”,按照日自卫队的做法虽可进行“警告射击”,但此举会进一步增加中日之间的紧张感。 同时,美国政府也一直担忧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上的争端会继续恶化,如果自卫队战机针对中国飞机采取“警告射击”,中方很有可能同样以“警告射击”的方式进行还击,而中方还有可能首先进行“警告射击”以先发制人,这样就容易擦枪走火,事件的发展就会出现意外,而这是美国目前不希望见到的事情。 因此,美国官方及时出面劝日本刹车,而日本不可能不顾及主子的面子和警告,所以不太可能会继续进行挑衅。 日本右翼势力近来之所以表现的咄咄逼人,是因为在日本看来,如果中日在钓鱼岛发生武装冲突,依靠美国武器武装起来的日本自卫队无疑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特别在日本海基和陆基的反导系统初步建成并开始实战部署以后,日本已经感到不再那么害怕中国的导弹威胁。 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右翼分子的狂热,再加上美国背后的撑腰,使得日本右翼分子感到越来越有恃无恐。 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 它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装备常规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遂行常规导弹突击任务的部队。 在过去的19年间,中国二炮常规导弹部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导弹库存量达到二炮部队核武库的7倍之多。该部队不仅拥有1200至1500多枚中短程弹道导弹,还正在发展新型战区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认为在包括台湾在内的潜在武装冲突中需要导弹提供火力支援,在其他周边地区实施作战时也需要导弹发挥作用。 在危机时期,中国常规导弹部队的潜在任务是实施军事威慑,包括显示力量和向敌方关键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在战争时期,常规导弹部队将为中国军队各军种的作战行动提供预备或直接火力支援,夺取空中、海上、地面和信息主导权,或者实施后续作战行动。 战时作战行动通常由联合指挥部指挥,特别是火力打击和反空袭作战行动。不过,常规导弹部队还可能组成“独立”的导弹攻击编队。 一、东风-11。1979年,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支持066基地,开展新一代地地型号战术导弹的预先研究。同年5月,上级主管部门派考察团到埃及出国考察前苏联生产的“飞毛腿”地地导弹系统,并取得了MAZ-543型导弹载车的样车。 回国后,提出了开展地地战术导弹研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案。当时,王震副总理明确批示:“组织技术干部进行总体设计,在湖北基地进行工作。”1986年首台WS-580底盘样车试制成功,1991年设计定型。 二、东风-15。东风-15型弹道导弹自1985年开始研制,1987年进行了第一次导弹试射。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该弹在西北戈壁的试验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测试。但有少数导弹在大约1989年就已经交付第二炮兵使用。 该弹由于较长的尖锥型头部和圆柱形弹体的转折比较明显,弹体看上去有些“短粗”,在导弹尾部有四片小稳定尾翼,使用TEL三用车垂直发射。该发射车底盘型号为泰安特种车辆制造厂生产的TA-5450S,据说技术也是来源于MAZ-543系列全地形底盘。 近年来,第二炮兵装备了新型的东风-15B战术弹道导弹,最大的特征是可分离的弹头采用了与美军“潘兴”II战术弹道导弹类似的构型,它可能同样采用了雷达末段制导技术在弹道末端进行寻的制导,命中精度大为提高。 三、东风-21导弹。早在1967年,我国在进行配装导弹核潜艇的潜地固体导弹方案论证时,就曾设想在该导弹研制成功后,将导弹稍加修改之后使之成为陆上机动型号。随着巨浪一号研制工作的展开,方案设计和试验计划中,明确提出巨浪一号采用“台、筒、艇”三阶段试验方案。前两个都是要进行陆地发射试验。 巨浪一号研制人员在进行陆上发射筒设计和试制时认为,把发射筒装在公路车上开着跑,不成了陆上机动式固体战略导弹了吗?1975年,航天部门把这个设想具体化后,向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和其他几位副主任做了汇报后,得到他们的支持,之后又征得了第二炮兵部队的同意。 1978年8月,国防科委在规划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战略武器的研制要努力完善第一代,尽早结束试验阶段,抓紧研制机动的第二代武器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指出巨浪一号属于“一弹两用”的武器系统,应探索固体导弹公路机动发射技术,为中国固体导弹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月,邓小平在听取七机部领导汇报战略核武器规划时指出:“我最有兴趣的是陆上机动,用现代化武器打游击战争。要抓好巨浪一号直接上岸。”为此,国防科委立即与七机部、二炮、总参等有关部门商讨巨浪一号上岸型号的研制原则、技术指标与作战方式等问题。将潜艇发射的巨浪一号直接搬上岸(陆地),就成为中国第一种陆上机动式固体地地战略导弹。 经过对巨浪一号上岸后的发射方式、战术性能指标的确定、技术状态的修改等进行分析研究,1980年3月完成了固体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同年6月7日,中央专委批准了东风-21固体地地导弹的研制任务,由七机部二院负责总体研制。为了实现固体地地导弹的机动运输和快速发射,承担固体地地导弹地面设备设计任务的科技人员,根据固体导弹对运输发射设备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导弹运输、起竖和发射等多种功能合一的设计方案,简称三用车方案。这种由牵引车、半挂拖车、发射装置和电液控制系统组成的公路运输发射车,除了具备运输、起竖和发射导弹的功能外,还具有保温、调温、发射筒调直与方向回转、水平装填和储存导弹等多种功能。 1983年6月生产出第一台三用车及其配套设备。经模型弹弹射和全武器系统试验后,证明三用车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先进,设计方案可行,质量可靠。 1983年,完成了三用车配套牵引车的样车试制,并经试验考核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1984年4至5月,固体地地导弹和地面设备进行了全武器系统合练,全面检验了各种车辆、设备的设计性能。在完成导弹武器系统合练和夜间发射操作试验后,相继进行了高温、高湿和淋雨试验、公路运输试验、仪器设备工作寿命试验、待机试验、低温环境下的发射试验和大风环境试验,全面考核了武器系统的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 1985年5月20日,中国第一枚固体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代陆上机动发射的固体战略导弹。5月30日,第二枚固体地地导弹又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试验。随后,又对瞄准设备、适配器等配套设备做了改进。1987年5月,用改进后的地面设备进行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88年,东风-21导弹武器系统通过设计定型。1991年6月,成功进行了定型后的首次批抽检发射试验,随后交付二炮部队使用。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