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知情人曝惊天猛料:卡梅伦访华两遭中国“羞辱”

2013-12-11 11:18|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一些英国官员承认,在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会见达赖喇嘛(Dalai Lama)之后,中国将中英关系冻结的时间比英国外交官员预期的要长了一年多。这番言论凸显出英国首相上周访华背后的无情的政治角力。   在 ...

  一些英国官员承认,在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会见达赖喇嘛(Dalai Lama)之后,中国将中英关系冻结的时间比英国外交官员预期的要长了一年多。这番言论凸显出英国首相上周访华背后的无情的政治角力。

  在2012年5月卡梅伦与赖喇嘛在伦敦一同公开露面之前,英国政府就预料到,这将惹怒中国政府。

  18个月后,两国才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而英国官员们表示,他们原本以为消除影响所需时间会短得多。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在卡梅伦展开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之前,中英关系依然十分紧张,中国政府在最后一刻还对日程做了一系列变更。

  知情人士对幕后外交的描述凸显出,中国在面对西方国家时正变得更为强硬,而英国为了令双边关系重返正常轨道,也愿意顺从中方要求。

  中国政府在一个月前才对此次访问予以确认,只给英国官员留下几周时间,组织迄今最大的访华贸易使团——共有127名商界领袖参加了这次访问。

  卡梅伦接受了邀请,即使这意味着他不得不推迟秋季预算报告(Autumn Statement)。

  而就在卡梅伦起飞前24小时,中国政府两次大幅变更了他的日程。中方先是承诺、后来又取消了他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晚宴——卡梅伦最终与李克强共进了午餐。

  中方还迫使英方改变了一个大型商务宴会的举办地点。该宴会起初是安排在北京举办,后来应中国官方要求改在上海。

  在宴会的受邀嘉宾名单已经拟定后,中国官员又要求英国官员限制宴会嘉宾人数。

  一位在华英国官员表示:“我们已被允许离开‘罚站区’,但处境也好不了多少。”

  中国还以官方的一篇社论迎接卡梅伦,这篇社论称卡梅伦不真诚、不重要,显示出中国对英国持续的矛盾心理。

  然而,尽管卡梅伦此行释放出多重信号,英国政府官员仍宣称他们对访华的成果感到满意。这次访华过程中,李克强总理曾称中英完全可以“优势互补”。

  卡梅伦宣称此行达成了56亿英镑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协议,这其中包括增加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汽车的出口,以及中国开放进口英国猪精液。同时,李克强总理还表示,中国愿意投资于英国的高速铁路和核能项目。

  然而,尽管双方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十分和睦,幕后角力却暴露出,在同为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常任理事国的中英之间,力量对比已发生变化。

  在这场角力中,英国政府手中筹码有限。一个例子就是,中国政府禁止一位彭博社(Bloomberg)驻英记者参加卡梅伦和李克强总理的新闻发布会。英国政府表示曾于头一天“在政府高层”表示了关切,称此举将“极为不合适”。然而中方并未理会这一抗议。

  为什么卡梅伦一方面宣称做中国在西方“最有力的支持者”,另一方面英国海军表态支持日本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立场?

  王朔:中英作为两个大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合作的需求,两国又有竞争的一面。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不同,以及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而且在短期内不可消除。

  钓鱼岛问题上,英国是美国的坚定盟友,立场偏向美国;此外,英国没有说过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违反国际法,也不会反对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实际上,这种表态“不痛不痒”,对英国和欧盟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一方面要安抚国内对首相访华的批评,另外也不想让东亚地区的矛盾深化,不想让其成为发展英国对外关系的阻碍,试图将危机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崔洪建:说实话,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对华政策上都有两面性,他可以“放下身段”跟你谈经贸合作,但在许多政治议题上,他可能又会站到别的立场上去。所以卡梅伦的言论和英国海军官员的言论不冲突,正显示了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许多人认为“英国将是中国在西方最有力的支持者”这句话有忽悠的成分,但我认为这句话恰恰表现了以卡梅伦为首的英国政府对发展中英关系的一种积极态度。

  英国对中国的支持估计主要还是经济层面上的。当然,如果英国能够利用其世界大国、美国盟友的地位担当中美、中日之间的桥梁角色,那将更有利于中英关系的巩固。这是值得期待的。

  据媒体12月6日报道近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团访华,其放言“要做中国在西方世界的最强支持者”。与此同时,英国参谋长贝拉斯却去了日本表示支持日本反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英国这个安排绝不是偶然,这是英国在亚洲策略的通盘考虑,即既要索取中国的投资,也要平衡日本的合作,英国左右逢源的手法显而易见。英国历史上擅长玩国际谋略,素有“谋略大师”之称,在英国插手香港、拉拢中日的外交“阴招”包围之中,中国是否应该拿苏格兰独立反击?

  近日,中国外交的焦点是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其放言要做中国在西方世界的最强支持者。让单纯的中国人倍受鼓舞。不过,新闻还有提到,英国参谋长贝拉斯近日也去了日本,更表态支持日方立场,合作应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在卡梅伦访华期间,英国军方的表态不是偶然。这是英国在亚洲策略的通盘考虑,即既要索取中国的投资,也要平衡日本的合作,英国左右逢源的手法显而易见。

  英国历史上擅长玩国际谋略,素有“谋略大师”之称,何谓谋略?就是阴谋的同义词。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一实用外交主义,被英国人玩得炉火纯青。

  无论何时何地,英国人都在玩平衡战略:在欧洲,挑起法德之争;在南亚,离间印巴关系;在中东,刺激以巴相斗等等,可以说,只要有英国人插手的地方都不会平静,英国人自从“日不落帝国”变为岛国时,从大量殖民地撤退,却刻意留下数之不尽的“烂尾“,这些政治地雷,至今仍是世界政局动荡的根源。

  卡梅伦访华期间,只是公开表态不支持藏独,但这一表态已经是老生常谈,是中国核心利益,不容讨价还价也算不上新意,更不能也不应作为与中国交换各种利益的筹码。

  而就香港问题上没任何公开表态,不能不说是中方的遗憾。因为早前英国外交大臣撰文插手香港事务,引起各界激烈反映,卡梅伦访华应该就此表态,声明不插手香港事务的立场,但他没有,显然,英国仍念念不忘其在香港的殖民利益,为日后插手香港事务留下伏笔,当然,这种插手即有像外交大臣那样明目张胆的,也有军情五局暗中插手这样隐蔽的。

  英国在亚洲策略的通盘考虑,即既要索取中国的投资,也要平衡日本的合作,英国左右逢源的手法显而易见。

  可以说,英国外交大臣的文章,是跟中国打开天窗说亮话,摆明要跟中国争香港的实际“治权”,这一点大家也许会不以为然,觉得香港回归了,怎么可能让英国夺回“治权”,这是妇人之见,若香港如美英所愿,实行双普选,那么英美通过代理人管治香港,“美梦”也许会成真。中国应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及时斩断英美伸向香港的黑手。

  中国有钱后,外交上的“金元”色彩日益浓厚,但这些年的情况看来效果不佳,甚至有时是赔了金钱友受辱。对美国外交如此,对法国外交如此,君可见,这些国家的元首访华时,个个把话说的娓娓动听,赢尽中国媒体和百姓的欢心,但回国后立刻翻脸,一系列反华、制华措施政策纷纷出台,是中国人单纯,还是西方国家狡猾?

  英国突然力挺中国真相曝光:奥巴马看后愤怒不已

  卡梅伦来中国后的一些言语惊到了不少人。比如卡梅伦今天就表示,英国将做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支持者。

  英国的这种表态让中国人肯定会感触良深。中国人都知道,英国和中国很难走到一块的。英国是最典型的西方优质人种,每天跟美国混在一块,而中国是最典型的东方人种。高傲的欧洲人能对中国进行这样的表态,是不是吃错药了?卡梅伦为什么要这么高调的讨好中国人呢?

  我们把卡梅伦对中国的态度再往前翻一年。一年前,卡梅伦做了什么?不顾中国人的反对,接见了达赖,这触动了咱中国人的底线。中英关系开始恶化。

  当时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有几段非常有意思的描述:“北京不断派外交官到爱丁堡(苏格兰首府)和都柏林(爱尔兰首府),而不是伦敦,以示对英国的冷落”,“中国还隆重欢迎(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访华,认为这是对伦敦的侮辱”。伦敦市市长三个月决定10月率领英国商团访问中国。在被媒体问到对卡梅伦访华被拒一事如何看时,他以玩笑口吻指出,相信卡梅伦近期难以访华,“除非偷偷藏在访问团乘坐的客机里”。

  英国实在是伤了中国人的感情,中国彻底关闭了对英的大门,大英帝国也第一次尝到了被中国拒之门外的滋味。英国官员访华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邀请,没有邀请就别想踏上中国的土地,也就是说英国皇家大臣们事实上已经被禁止访华了。

  今年5月,首相卡梅伦终于按耐不住了,正式表态:英国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他的讲话似乎并没有引起中国的谅解,中国反而对法德和其他欧盟进行更大力的投入,这让英国更加坐立不安。为了能赢得中国这个经济大佬的青睐,英国近日里竟然做出了堪称世界波级的大创举,这一举动就是英国政府将对中国开放英国核电站项目的投资,并且占据大股。

  英国如今对中国的这种举动都是让我们受宠若惊的。英国如此放下身段是有苦衷的。

  作为欧盟的龙头,中英贸易经济往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今非昔比,英国已位居德国和法国之后成为欧洲中游国家了。而中国却强力崛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欧洲来说已是举足轻重,尤其是英国。

  英国政府加强对华关系有着对其自身利益的考量。卡梅伦一直强调英中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曾在2010年承诺到2015年把两国贸易额翻一番,达到620亿英镑。现在看来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欧债危机以来,面临经济衰退严重威胁的一些欧洲国家纷纷表示,希望借助对华出口来拉动经济,英国也不例外。

  而中英两国经贸关系也在中欧贸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一枝独秀。今年前10个月,中英贸易同比增长7.5远超同期中欧贸易0.5增长率。金融危机以来,中欧贸易增长放缓,与此同时,中英贸易异军突起,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年的631亿美元,年均增长17高于同期中欧贸易增幅3个百分点。

  所以卡梅伦的访华明显带有着贸易合作先行的意愿。卡梅伦急需要将中英双边贸易额做到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关口的宏大目标。无论如何,对于英国来说,中国是庞大的市场,这是英国借以走出欧盟债务危机烂摊子的救命稻草。

  英国放下身价是值当的。

  关键是中国为什么会松口,愿意让卡梅伦访华了呢?

  很多人说,中国重视英国合作,是寻找一个打入欧盟的突破口,这肯定是一个需求。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来说,这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一直都说,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然而仔细分析,所谓的投资、出口、消费,仍然都是实体经济的层面。投资一般是投向基础设施,外贸基本上是商品的出口贸易,消费是商品和一般服务业的消费,说到底还是一条腿。这就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崛起提出了要求——必须要有另一条腿快速跟进,这条腿就是金融。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金融业的成长缓慢实际上已经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得不到血液,虚拟经济空转增加高杠杆风险。而与之对比,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发达的金融业,恰恰可以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提供值得参考的蓝本。

  英国虽然衰落了,但我认为英国在金融业的地位依然是举足轻重的。

  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业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在英国又怎样呢?伦敦共有486家外国银行,数量超过其他任何金融中心。相比之下,法兰克福只有267家,巴黎266家,纽约253家。伦敦的这些银行有33自欧洲,这些外国银行管理着英国银行业50上的资产,总计超过36万亿英镑。

  保险是什么情况呢?哪怕到目前为止,伦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国际保险市场,2008年的总保费收入达250亿英镑。况且伦敦还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险技能中心。整个英国的保险业,在欧洲还是之最的,在全球能排第三,2008年的净保费收入是1800亿英镑。毫不保留的说,英国还是世界最领先的航空与航海保险市场,共占全球份额的23

  英国的金融业看头不单单在这些传统的区域,就算是在外汇交易、金融衍生物、基金管理这些领域,英国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到现在为止,伦敦的外汇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占了全球交易量三成以上,都已经超过了纽约与东京的总和。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在外汇领域,比较时兴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伦敦是全球的老大,一个伦敦的交易量占了全球的35多。期货和期权怎么样呢?伦敦算不上世界第一,但也至少是全球第二,仅次于芝加哥。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中心是欧洲货币市场衍生交易的世界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化交易所,以5000亿英镑的日交易量超过全球任何一个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成交的非铁金属占了全球交易总量的90上。国际石油交易所是欧洲最领先的能源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交易量占了全球交易量的2/3。

  我举这么多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英国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好像是沦落了。实际上,英国并不简单,尤其是伦敦。

  我们不可小觑它,伦敦的金融对中国来说有用,尤其是对于正处改革中的中国政府。

  这一次的三中全会,中国的重点放在了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证券市场改革首当其冲。在证券业的经验方面,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国际化的证券交易所,60多个国家的470多家公司获准在此市场交易。从市场分析以及其他专门人才的服务来看,伦敦有4500名分析师,大大超过纽约的3000人和东京的1200人。

  过去,中国秉承的是慢慢来的发展思路,一个事物不到百分百把握绝不轻易退出,尤其是金融。我们可以从酝酿十年的创业板和酝酿了三年的股指期货中得到答案,更毋庸说前路漫漫的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运气好的是,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思路,让中国躲过了一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暴,但同时,却也错过了异彩纷呈的金融创新时代。目前中国国内的金融业基本上一经进入了死水模式,之所以资金不愿意金融实体经济,实际上也与模式的创新缺失有关。

  如果中国想要维持世界工厂的名号,那么大可以不考虑金融业的跟进情况,维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而如果想要实现走出去,实现经济的腾飞,实现转型,那么实体经济已经发展成熟之后的中国,就必须将另外一只腿加速跟进,而这其中,英国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2 , Processed in 0.0456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