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截屏中显示习近平主席办公室内的红色电话机 原标题:解密红色电话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部小小的红色电话,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通话的功能,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在中国,有哪些层级的人有资格使用红色电话?大国领导人之间如何使用红色电话通话? 作者:特约撰稿 明珠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表了2014年新年贺词。在电视画面中,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内景首次公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桌面的两部红色电话。 国家领导人的通讯手段,代表了一个国家最高指令的传递方式。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部小小的红色电话,已经不仅仅是通话工具,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只有站在权力顶端的领导人,才有资格在办公室和居所内使用这种电话。 习近平桌上的两部红色电话有哪些特别之处?在中国,哪些层级的人有资格使用红色电话?大国领导人之间如何使用红色电话通话?又是哪个部门负责制作和安装调试这些电话呢? 谁有资格使用红色电话 从新闻画面,可以看到习近平的办公桌上共有两部红色电话。实际上,尽管其外表都是红色的,这两部电话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甚至从属于不同的电话系统。 级别相对较低的一部电话,是军用保密电话。这种电话和普通电话的功能一样,带有一个数字拨号盘,甚至电话上能够储存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其特别之处在于,这部电话上面有两个按键,分别为明码通讯和加密通讯功能。在完成拨号之后,电话机并不能直接拨出,必须选择明码或者加密通讯之后才能完成拨号。在通话期间,拨打电话的人也可以从明码通讯切换到加密通讯。 从理论上而言,在通讯加密之后,外界即便截获了通讯的内容,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解密,仍无法了解到通话的真实内容,听到的只是一段电子杂音而已。 这部电话使用的是军用保密通讯线路,与地方的通讯网络做了严格的物理阻隔。实际上,全军都在使用这个通讯网络,但由于接入的网络众多,因此其保密安全性并不是最顶级的。从理论上来讲,习近平可以用这部电话给全军任何一个单位直接打电话。 另一部红色电话,则是最高级别的通讯电话——“军委一号机”,另一俗称是“红机”。实际上,能够获得“一号机”使用资格的人员,比外界预计的数量要大得多。除国家主席和总理之外,其他的政治局常委、省部级官员以及部队正军级以上干部,甚至大型央企一把手的办公室都有这种电话。所有离退休的“副国级”以上干部,其家中也有这种电话,方便和现任领导人直接沟通。 “一号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部电话的整个机身没有拨号盘,也没有加密按键,因为它既不需要拨号,所有通讯也都是加密的。在使用这台电话时,只要说出你要找的人,接线员就会帮你把电话转接到你需要的电话机那里。 “一号机”的线路并非只是高级别人员之间的共同线路,高层人员同样可以使用这套系统和下层单位进行通讯。虽然这部通向一号台的电话机,上面没有拨号盘,却不是一部简单的电话。机身内部有一个防止窃听的保护器。任何原电路被异物介入或者外壳损毁,电话都会自动报警。早期的一号机,使用老式载波原理电话技术,因此必须进行弱流增益,导致声音还原性不佳。除非经常使用,否则即便熟人之间也未必能认出对方的声音。上世纪80年代末,更换了程控电话系统之后,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从原理上来讲,这两部红色电话都有非常高的保密标准,除了电话线路独立于民用电话网络之外,电话机身也做了防电子信号外泄的处理。任何电器,即便是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机身的电子元器件也会有微弱的电流辐射。专用器材可以读取这些电流辐射以确定其位置,甚至分析出其信息数据进行破译。因此,政府部门的保密通讯器材和电脑等信息载体,都会对其电子信号进行屏蔽。 大国领导人之间的通讯 冷战开始之后,美苏代表的东西方阵营长期处在核战争的边缘。上世纪60年代,为了避免因为战略误判而引发核战,双方经过协商,决定建立一套美苏热线系统,希望在发生危机时,两国领导人能够在第一时间直接沟通。 与外界想象的不一样,美苏之间领导人的热线最初并非一部特殊的电话机,而是一套电传打印机。之所以不用电话沟通,除了考虑到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保密的问题之外,美苏领导人各自有本国母语,如果直接进行语言沟通的话,可能因为翻译不当而造成误解。此外,直接对话时,双方都没有时间深思熟虑,电传通讯则可以逐字斟酌后发出。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为了应对国际重大危机事件而建立的,必须尽量避免因为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沟通障碍。 最初建立这个美苏沟通热线的动因是古巴导弹危机。在这次危机中,美苏几乎处在核大战的边缘,幸亏双方领导人最后均选择了让步。很快,这条热线通过铺设越洋专用电缆完成。费用则由北约和华约组织均摊。为了保证这条专线的畅通,从1963年建立至今,每个小时双方都要进行一次通讯测试,以免在紧急情况下线路出现故障。 美苏热线第一次发挥作用,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为了避免美苏军队直接介入战争,双方领导人通过热线进行了沟通。由于这次沟通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对于如何称呼苏联领导人煞费苦心,最后以“柯西金同志”开头。苏联方面认为,美苏奉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称“同志”有侮辱的嫌疑。当然,核危机当前,双方很快达成共识。一场因为局部战争而引发的世界性危机,在热线的帮助下成功化解。 1971年,美苏双方的热线升级为专用的卫星保密通讯,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沟通,不再需要发电报后苦等对方回应。此前的中东危机中,双方领导人都对发出信息后的苦等感到煎熬。经过商讨,还是觉得直接通话比较方便,至少不会因为对方半天不回信而以为那边正在准备发射导弹。然而,即便如此,原有的电文通讯仍被保留,作为备用系统使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这套热线系统仍被保留。除了进行语音通讯之外,现在还可以进行视频和图像传输。 当然,使用这样的通讯系统,并不等于美俄领导人可以随时给对方拨电话,通话前需要双方的外交团队事先沟通,准备时间可能长达半天。为了保持大国之间的尊严,即便双方都懂得同一种语言,也必须使用本国母语通过翻译进行沟通。在实际使用中,基本上是两个国家的最高决策团队一起进行沟通,所谓首脑热线只是一种称谓而已。 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大国之间建立高层热线变成极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在卫星上开通一个专用的保密通话信道即可,甚至不需要添加任何硬件设备。第一代电文通话红机,已成为历史文物,成为美俄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经典。 战时领导人如何使用红色电话 任何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均拥有多套备份的通讯系统,避免在大规模战争中与军民失去联系。美国总统的座驾、专机和庇护所,均有所谓的“末日系统”,即便遭遇核战争,也能有效地和部队保持通讯联系。在冷战期间,苏联也建立了功能类似的国家战争系统,并且被俄罗斯继承。中国国家领导人自然也少不了相应的战时通讯系统,这套系统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之一。即便如此,仍有关于这个系统的少量信息被国家媒体透露出来。 作为最高级别的一号台通讯系统,绝对不是一套固定的通讯系统。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就曾报道了一号台接线员随中央领导班子进驻北戴河,保障中央领导人离京后的通讯工作,并且获得了全军通报的嘉奖。由此可以看出,从建立之初,一号台就是一个可移动的通讯系统,除了在北京常用的专用有线保密通讯方式之外,还有备份的可移动通讯中继模块。 事实上,1949年之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下,因此一直非常重视战争状态下的通讯指挥系统。由于中国电子技术长期落后,改革开放之前,最主要的机密通讯依赖于有线通讯保障。只有少量的近距离通讯靠无线电通讯完成。为保持战时移动指挥通讯系统,在全国设立了大量的通讯中继基站,并且做了多系统备份。当时,这个工程处于绝对保密状态,近年来细节才陆续披露出来。 国内主要的国家通讯保障,被称为八横八纵国家通讯网络。该网络不仅覆盖全国,且在一半的主要通讯干线被摧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讯畅通。如今,这套系统的主干线路已经更新为光缆系统,并且开放给民间使用。军事通讯线路除了更高的保护级别之外,也独立于民用系统,由军方专业单位维护。 一般外界认为,中国军事通讯的主管单位为总参谋部通讯部。事实上,除了该部门之外,中央军委还有直属的卫星通讯管理部门,负责战时的卫星通讯系统管理。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领导人可以通过有线、微波和卫星3个保密通讯指挥全军,并对民众发布政府的声音。这些复杂的通讯系统,远非一部红色电话那么简单,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保持战时通讯畅通。小小的一部红色电话,背后是无数高素质人才的默默奉献,更是大国技术实力的象征。 红色电话的由来 1949年7月,中共中央领导搬进中南海,中南海专用电话局正式开通。初期,中南海专用局在局内安装了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中继台、蓄电池,迁入人工磁石交换机,还敷设了地下和架空电缆。根据规定,“三九局”的话务员每月只许回家一次,不许在家住宿,不许随便外出,不许与亲友通信,不许向亲友透露自己的工作地点和任务,不许听领导同志的电话。据悉,毛泽东使用“红色一号机”。 首脑热线怎么打 中美的首脑专线是通过太平洋底的电缆直接通往双方的政府首脑办公室,并且设有1根备用线路。但是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任意线路通信。并且,通信密码是只使用1次的密码。 通信器材与密码由美国航天局准备,美方通信器材放在五角大楼,后再传到白宫。一般,双方是24小时值班体制,进行技术维护与首脑通话的翻译。 中美双方的技术人员会每个月进行技术保养。内容包括:信号确认,试呼叫等。 美方的最终通话不是在白宫1层的总统办公室,而是在地下1层的紧急事态办公室举行;中方是在中南海勤政殿旁的办公室内进行。若中美首脑通话的紧急程度不高,事先会通过中美外交部约定时间进行。 双方通过英文键盘、中文键盘,用各自母语进行文字通信。双方先是寒暄,然后就主要问题交换看法,多表述原则。通话是同声传译加文字传递进行,最后致谢结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