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装甲兵的第一任司令是号称“装甲兵之父”的徐庭瑶。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重整装甲部队,于1950年3月把装甲兵司令部改称装甲兵旅,蒋纬国为首任旅长。1954年3月,装甲兵旅改编为装甲兵司令部,郭彦为首任司令。1964年装甲兵司令部改编为陆军装甲兵训练指挥部,郭东旸为第一任指挥官。1975年1月,再改为装甲兵部队训练中心,隶属装甲兵训练指挥部。 “国民党装甲兵之父”徐庭瑶 徐庭瑶1887~生,安徽无为县人,字月祥。1916年冬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后入安武军任见习官,不久投入参战军任连长。1917年离队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北伐,任东路讨贼军第l旅连长、营长等职。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副团长,东征后升任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先后任独立第4师副师长、第l军第2师副师长、师长。1928年军队缩编,改任第l旅旅长。中原大战时任第1师代师长、后任第4师师长,1932年冬升任陆军第17军军长兼蚌埠警备司令。后任第8军团总指挥、保定行营主任。次年,任赴欧美军事代表团团长。1935年调任训练总监部交通兵监,兼任交通兵、辎重兵、通讯兵三校校长。并负责筹建陆军机械化部队。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兼机械化兵监、新编第11军军长、第38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当局“国防科学委员会主任”,“国民大会代表”,装甲兵司令。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等。 1934年春,徐庭瑶受命率团赴欧美多国考察军事及机械化装备的运用情况。出国前,徐庭瑶为使友邦尊视其军阶,自请降衔一级,以中将军衔出国。从此,徐庭瑶不再佩上将军衔。徐庭瑶这次出国,先后到欧美,经意、德、俄、法、英、美等11国,历经lO个月。回来后,徐庭瑶撰呈了60多万字的考察报告,得到蒋介石肯定,因而让徐庭瑶筹办交通兵、辎重兵、通信兵三校,并担任教育长。之后,徐庭瑶负责在南京成立装甲兵团。1943年,徐庭瑶奉命到印度成立坦克训练班,训练干部800余人,分编成7个坦克营,参与盟军缅北作战。在瓦鲁班一役中击败第18师团,并缴获其军旗,此役也称“三三大捷”。 1935年10月,筹建中的交通兵学校和辎重兵学校合并,成立了交辎学校,徐庭瑶以中将军衔出任教育长(校长是蒋介石),开始坦克战术的教学。在交辎学校成立时,还进口了一批新式的器材用作教学和训练,其中包括坦克和装甲车。交辎学校成立不久,学员队队长李承恩和徐庭瑶发生矛盾,李承恩辞去了队长职务。正好刚从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的杜聿明不想回25师任副师长(他和师长关麟征相处得不太好),徐庭瑶将杜聿明调来任学员队队长。这期间。徐庭瑶还主导从德国购买了10辆I型轻型坦克,从意大利买了20辆CV.33超轻型坦克。1935-1936年从英国购买20辆维克斯6吨E型坦克和另外29辆维克斯“卡登-洛伊德”坦克。 1946年,徐庭瑶调任国防部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出任装甲兵司令,随蒋介石当局败逃台湾。1950年,徐庭瑶有意让出装甲兵司令位置,让蒋纬国以少将军衔代理装甲兵司令。徐庭瑶则调任东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公署改组后,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直到1952年,徐庭瑶自请退伍,成为一介平民。 徐庭瑶对工厂管理、机械设备等方面也有研究。他提倡军备革命、兵学革命及军人人生哲学,并有不少专著。1971年,徐庭瑶把自己珍藏的元明珍贵古籍版本数百种共千余卷,捐赠给台湾故宫博物院。1974年12月,徐庭瑶在台湾三军总医院去世,享年84岁,蒋介石颁“旌忠状”及“旗常着绩”挽额。 蒋纬国:纳粹德军出身的装甲兵司令 蒋纬国1916年出生,幼名建镐,号念堂,浙江奉化人,蒋介石次子,蒋经国之弟。1934年人东吴大学理学院及文学院学习,1936年赴德学习军事。翌年服役于德国98山岳兵团。曾随德军参加德奥合并及出兵捷克苏台德区两次战役。1938年入慕尼黑军校步兵科深造,翌年结业,并赴美国陆军航空兵战术学校受训。蒋纬国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直到老年,他还能以相当流利的德语,追述当年就读于慕尼黑军事学院和两次参战的情景。1940年回国,服役于陆军第l师步兵第3团。1944年秋出任青年远征军206师营长,后提升副团长。1945年调往装甲兵最高指挥部教导总队部,历任处长、坦克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曾参加淮海战役,遭到痛击。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逃到台湾。1950年出任装甲兵司令,其间曾戍守金门。 1953年再赴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深造。翌年返台,调任“国防部”高级参谋。1955年调到参谋本部,历任副厅长、厅长。1958年再次调任装甲兵司令。1961年晋级中将。1963年主持陆军指挥参谋大学,1968年出任三军联合大学副校长,改名为战争学院后,任院长兼三军大学副校长。197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出任三军联大校长兼战争学院院长。1980年调任联勤总司令。1984年出任“国防部联合训练部”主任。并执教于政治大学东亚所及淡江大学战略所。1986年7月就任“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参与主管军方与情报系统业务。蒋经国去世后,蒋纬国曾几次谋求国民党最高权力。1990年春,与林洋港联手,参加大选,结果落败。1990年4月当选“中华战略学会”理事长,后兼任国民党中央宪政改革策划小组成员、“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1993年离开“国家安垒会议”,转任“总统府资”。蒋纬国对于军事战略颇有研究,被台军方奉为“军事战略学家”,著作有《军事基本原理》、《国家战略概论》、《大战略概况》、《柔性攻势》、《国防体制概论》等。蒋纬国于1997年9月22日病逝,享年81岁。 现任装甲兵指挥官陈泉官 陈泉官祖籍福建省连江县马祖乡。1956年10月20日生。“中山国中”毕业,陆军官校预备班17期、陆军官校48期装甲兵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指参学院教官、群指挥官、陆军总部组长、装步旅旅长、“国防部”作计室训练处长、联战处长及陆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陈泉官于1992年任营长时,获得基地训练年度坦克营第一名,1993、1997年、1999年三度当选“台军楷模”,2004年任旅长期间年度三军联训第一名。 陈泉官曾担任过“921”大地震、敏督利台风灾区南投地区救灾指挥官。2008年12月任陆军装甲兵指挥部指挥官兼装甲兵学校校长后,致力精进教学质量及培育教官素养,强化教学成效,着重于强化装甲兵干部本职学识,规划装甲部队训练场地,扩大训练成效,被台军高层认为“功绩卓著”。陈泉官声称,装甲兵要秉持陆军“忠、诚、精、实”军风与装甲兵“诚、爱、热”精神,勤训精练,不断提升战力。陈泉官于2007年12月30日由马英九亲自授衔升任中将,成为历年来马祖籍军官中军衔最高者。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