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军在朝鲜战争后总结:志愿军打法闻所未闻

2013-4-12 12:09|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5| 评论: 0

摘要: 打击中的中国志愿军部队 当描写仇人在这个国家展开的军事举措时,人们滥用了人海战术一词。消息报导曾给人一种印象:中国人以非常麋集的大量军力策动打击。 某些民间文件也曾过于随意地用过这个词,是以就加深了人们 ...
    打击中的中国志愿军部队

    当描写仇人在这个国家展开的军事举措时,人们滥用了“人海战术”一词。消息报导曾给人一种印象:中国人以非常麋集的大量军力策动打击。

    某些民间文件也曾过于随意地用过这个词,是以就加深了人们的如许一种曲解,即在美军各类兵器火力包围下的敌军方针,正如“人海战术”一词所形容的那样,是个麋集而又宽大从而有益于我方火力大量杀伤敌军的那样一种方针。

    曾有过这类性子的方针。比方,仲春初中国志愿军部队打击第23步卒团在砥平里的阵地时,以麋集队形向前推动,在狭窄地区内被多量地扫倒。

    但如许的高军力密度是破例。二战中赤军在乌克兰战斗对于德国人时,连续使用过以人海吸取并终极中和敌军械力,中国人会合军力时其实不是如许。

    更确切的说,中国人在接敌的末了阶段从横队开展后,每每以多层细散兵线靠近美军的工事,相互间有相当的隔断。接敌横队大概为一列宽,乃至为以4列横队接敌的团级军力,这取决于情势和打击军队的范围。

    高空状态的复杂环境也增长了美军机械化装备会合捕获敌军方针的困难,由于在各类复杂的高空状态下,敌军的打击队形被自然的分散了,这就加大了美军械力会合一处而大量杀伤敌军的难度。山岭历来不是平直的,常常有凸起部、裸岩、台地、细沟。

    结果,即便打击行列步队前进速率同等,也没有哪一种防备兵器有杀伤任何大量仇人的清楚的射程。当仇人进入各类兵器的还击火力射程以内,垂垂向阵地推近时,仍然不会过度丛聚。

    在防备时,中国志愿军部队有用操纵了地被动物,防止使用长的壕沟和麋集队形,常常经由过程本身摆设使美军的各类火力少少有大范围杀死他们的机遇。重要战果 是经由过程体系地使用分解火力获得的,没有哪种或哪一类兵器(迫击炮、大炮或轻兵器)在施行决议性射击的进程中起主导感化。

    机枪用法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因为朝鲜特别的地形,使得美军在那边操纵机枪的方法与通例和教科书的划定截然不同。

    在防备的时候,机枪凡是其实不从两翼构成交织火力,而是经常置于敌军的直接反面,从而对敌军最有大概的冲破口进行直接的火力封闭和压抑。一般环境下,那些操纵山脊的凹凸升沉而建起的山头阵地,其实不彻底依靠机枪的庇护。

    虽然有益的地形使美军的机枪在阵地上的感化变小了,可是当必要阻断一个在相当局促的扇形地区的敌军打击时,凡是仍是机枪的感化大。

    偶然候,机枪设置在与防地成直角的山梁和褶皱处,以这类方法他们的火力可以投射到任何径直闯进阵地的人身上。他们更频仍地安插在能以火力笼盖有益于仇人攀缘的褶皱和斜坡之处。执政鲜很少碰到精良的机枪射界。

    地形限定使这类兵器落空了畸形的战术效力和压抑本领,并且损耗比迫击炮、勃朗宁轻机枪和步枪更大的弹药量。即便所有机枪操纵状况精良,但单凭机枪火力不足以破坏仇人的打击,保障阵地平安。

    中国志愿军部队重要以机枪火力为底子发扬战役力,他们采纳如下两种方法:(1)在防备时,将机枪设置装备摆设在刚强的防备工过后方的掩体内;(2)在打击时将机枪前出到尽量挨近前沿之处,虽然不可防止地要支出表露方针的价格。

    我方很少以这种方式使用机枪

    进攻中,美军士兵携带的机枪通常并不向前推进到前沿,而更经常地被布置在具有合理掩蔽条件的地点以提供半压制性的火力尽管如此,美军仍在敌军火力下损失了 相当比率的机枪。在防御时,机枪经常在上方敞开的情况下作战,通常只有薄弱的防护,比如土堆或不牢固的岩石垒成的胸墙。

    美军要比中国志愿军军队进行更多的机动,阵地位置变换极为频繁。很少有时间为机枪提供保护措施。美军的攻势往往在黄昏时分趋弱,到天黑时机枪必须要准备好从新阵地上进行射击。

    这些机枪操作方式上的一般差异,并不能确切反映出双方使用效率的高低,或是反映了在机枪技术发展方面的出现了某种空白。更准确的说,那些差异和技术空白直接源自交战双方所采用的战术手段的不同,而关键在于机枪只是整个火力体系中的一部分。

    中国志愿军军队的行动是以单一的火力手段为特色的,这种单一的火力手段完全以机枪为中心,围绕机枪的效用,将机枪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而之所以可以这么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志愿军军队具有足可消耗的人力。中国志愿军军队中的重机枪组成员总是能够忠于职守,最后一个撤退,因此就使他的机枪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然,这种做法是要冒着被歼灭的风险的)。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而在美军的行动则发展出多元性的火力使用特点——比其他军队中发展出更多的特点。因为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武器系统,机枪的使用并不十分重要。我们现在习惯认为机枪的使用就意味着广泛和良好的火力带。不过在朝鲜,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偶尔,时机合适,机枪也能够发挥在较大距离中充分发挥作用。不过,当战斗到关键时刻,这个优势距离会被前沿的缩短迅速打破。此时,步枪和勃朗宁轻机枪在300码以下的范围内就发挥了更大的杀伤效能。

    中国志愿军军队使用机枪的有效距离是30到500码。进攻中,如果需要前沿火力压制,他们可以尽可能的使机枪伴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并且在白天的就地防御中,如果他们能够得到较好掩护前沿,他们有时就会把机枪阵地设在步枪线前面。

    他们的远距离射击缺乏准头,我们的重机枪则能很正常地射击,相比之下,他们在极短距离内对这种武器鲁莽而有效的使用则威胁较大。

    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军队才会在500码的距离上使用机枪。当他们试图延长射程,也就是说加上200码,我们的部队就会毫不犹豫的开火,并且忽视他的存在。这通常是正确的,大群的步兵或者一个车队通常是一个相当合适的目标。

    根据教科书,重机枪在中等距离是相当精确的阻止武器。可根据美军在冬季战役中的经验,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有大量战例记录显示,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2到3挺敌人机枪在600到700码距离上打击一个有限目标,取得的效果非常差。所有的参战条件都表明在火力范围超过500到650码这个范围,杀伤效率更多的依靠人眼所能看到的而不是机枪所能做到的。

    他们对机枪的使用最为持久稳定。有保养机枪和在任何天气情况下操作的诀窍。他们的火力在较短距离内十分精确。最大限度的使用火力掩护部队插入而不是浪费大量子弹去扫射地面。通过这些很基本的技术,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机枪作为他们的进攻的支点表现出色。

    一般情况下,如果和我们携带的其他步兵武器,即7.62毫米通用口径武器族的使用效果相比,在朝鲜的战斗中,我们机枪火力所发挥的影响力似乎逊于以往的那支现代化美军中所使用的机枪火力。距离有限,使机枪不能发挥防御点和在交火中阻止敌人进攻的关键作用。

    怎么会这样?很难解释,因为步兵连队里的搬运工们过去从来也没有抱怨过轻机枪是个特别沉重累赘的东西。枪不是特别重,机枪手们不会掉队。

    曾经有过部队扛着机枪径直向敌人阵地冲锋的事例。但是一般情况下机枪却做不到根据战术形势变化而机动部署。这可能真的是出於我们多种武器系统里面天生的惰性吧:武器多了,其战术效果就是加进一种新的兵器,导致其他所有兵器的相对机动性就下降。

    在朝鲜的机枪使用,特别是在我们的进攻中,上述这种情况似乎出现的相当普遍,尽管普通勃朗宁轻机枪手的灵活性和显着的积极性提供了反例。

    勃朗宁轻机枪中流砥柱

    在朝鲜一般的步兵战斗中,勃朗宁轻机枪甚至比机枪更多地用来构建火力支撑点,其他步兵武器可在它周围展开行动,部队一致表达了这种看法。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对勃朗宁机枪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不仅仅来自对连级规模战斗的书面分析报告,将士们同样也有他们自己的评价。

    他们坦言,勃朗宁机枪是他们行动的主发条,无论是它的移动还是射击,只要有它出现,就会给步兵队伍带来新的活力。

    第八集团军上上下下对勃朗宁轻机枪的赞赏重新肯定了二战欧洲、太平洋战场中使用同一种武器的经验。

    使这种反映更值得注意的是勃朗宁轻机枪在朝鲜的行动中比在二战中故障率明显要高,原因稍后解释。即使这样,普通步兵对这种自动步枪的信任也丝毫未减。

    它仍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士兵们一听到它最终将被别的某种武器取代就不寒而栗。他们不敢想象:没了它该怎么办。

    勃朗宁轻机枪之所以被看作是战斗中的中流砥柱,就是因为朝鲜复杂多变的地形状况极大的妨碍了重机枪发挥作用。

    中国志愿军士兵是出色的机枪手,他们使用这种武器比其它武器都要老练。他们的射击持久稳定;虽然他们的机枪型号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保养机枪的诀窍;在进攻时,他们携带机枪到非常靠前的地方;

    此外,由于他们很善于将自己隐蔽在灌木丛和岩壁后面,因此在他们接近目标时仍难以被发现。报告中有很多中国志愿军军队的机枪在30—40码的射程内压制我方阵地时仍保持隐蔽的例子。

    要用我们自己的机枪反击这种火力,通常就需要带着它们到很靠前的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和放置后不久就会发生机枪组人员的意外死亡。

    我们的机枪组在移动和放置机枪的过程中太容易暴露了。勃朗宁轻机枪是小得多的目标,而且它的单人操作者兼具勇敢和必要的隐蔽性,因此是美军主要的反击手段。

    由于迫击炮的射程过远,而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又很有限,因此勃朗宁轻机枪的火力也就成了对付狙击手冷枪的最有效火力。

    如果一名勃朗宁轻机枪手表现正常的话,对付在局部出现的某一狙击手,他的射击火力会比五六支步枪所形成的散乱火力有更强的压制效果。

    勃朗宁轻机枪手通常是节约弹药的模范。他们不会神经过敏、乱扣扳机,只有局势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们才打连发。可能你会觉得这事难以琢磨,但勃朗宁轻机枪在朝鲜的表现一向是最为卓越的,这一点也是有案可查的。

    在防御时,机枪通常被用来覆盖对面的平缓山地或其他对敌人实现其战术意图有利的通道。因为,当敌人展开进攻时,即使最初他们没有利用那一有利地形,但来自那片区域的威胁(敌军的进攻)差不多是经常性的,所以,对机枪的使用也就基本固定在那里了。

    不过,在敌人的进攻面前,我们的防御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敌军的进攻给我们防线造成的压力的改变,我们会相应的对防线进行收缩和伸展;而为了对付来自一个新的进攻点的威胁,我们也会对人员和装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调动。

    在这种战斗形势瞬息万变的惊涛骇浪之中,勃朗宁轻机枪是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关键武器。一旦步兵防线在一点被压弯,勃朗宁轻机枪就会被派往那里稳固局势。

    如果负责正面拦阻的机枪受到敌人通过射击盲区对它进行翼侧合围的威胁,勃朗宁轻机枪的火力常常能封闭机枪的火力死角,拯救机枪组于危难之中。

    在扫荡敌人的时候,勃朗宁轻机枪是压制散兵坑的主要武器。在防御中需要建立坚强的前哨阵地时,勃朗宁轻机枪也当仁不让。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美军最佩服:志愿军的这项技术至今无人能敌

在美国西点军校的教科书里有关于步兵作战的章节,其中一章以战史为教学科目的,着重描述中国志愿军的作战战术,并对志愿军致以最高级别的敬意!朝鲜战争是 异常激烈的。在朝鲜半岛狭小的战场上,双方投入兵力最高达300多万人。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兵器。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飞机轰炸密 度、战场兵力兵器密度和伤亡比例,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

\
    而我军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后来虽有少量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线,不能直接支援一线作战)。陆军装备也相当落后,参战初期基本是靠 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而且是过去缴获的各种陈旧武器混用。但是,我军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和考验的人民军队。他们英勇善战,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像的困难,终 于以劣势装备战胜高度现代化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政策、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与中国进行直接和间接较量,都遭到了挫折。这种心理重创,在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 得到补偿,但这两场战争的胜利都带有夸大的成分。例如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杰作的从伊科边界向巴士拉迂回作战的“左勾拳”行动,如果把地图颠倒过来看,再换 到朝鲜的地形上,就是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德川向军隅里、三所里穿插迂回,切断美9军退路的战法的翻版。

\
    但海湾战争美军的“左勾拳”是用装甲部队打伊拉克的溃军,正如美国的一个材料上所说,“伊军的混乱状态使盟军部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主要战略机动——相当于13个师的‘左勾拳行动’.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美军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第7军是2.4公里,第18空降军是4.1公里。而当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左勾 拳”,是步兵作战,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是5公里,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0 公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飞机、坦克支援下,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
    这一仗,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获得“万岁军”的赞誉。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步兵从未如此辉煌过
关键词:美军朝鲜战争总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9 , Processed in 0.0437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