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十大开国将军后代今何在?境遇差距太大了!_野史秘闻_中国军事迷网

2013-4-14 13:13|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粟裕将军之子粟前明,中将,二炮副司令员,邓小平的妹夫粟戎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说:从幼年开始一直到他当学员、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在 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 ...
    粟裕将军之子粟前明,中将,二炮副司令员,邓小平的妹夫粟戎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说:从幼年开始一直到他当学员、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在 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从战士到排长,一干就是四五年,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 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

    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使用。他告诉记者:“5岁时,爸爸曾送我一支小手枪。他教我爱枪,就是要我热爱当兵的生涯,培养兵的气质。我和枪结下不解之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
    粟戎生将军的客厅,四壁白墙,蓝布沙发,陈设极为简单。唯一引人注目的是沙发后面整整一堵墙上有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以“八一”军徽为背景的木隔断,上面摆 满了各种兵器模型,从枪械弹壳、飞机坦克到火箭导弹,让人有误入兵器博物馆之感。加上主人一身戎装,在这样的客厅里落座,话题无法离开军事而言他。

    粟戎生当军区副司令员7年,每年都在大漠基地抓实兵训练,先后组织过数十场对抗演练。

    粟戎生在军区训练基地每次组织部队对抗训练结束时,都要给大家灌输这样的理念:训练讲评就要直接讲问题。训练场没有批评,战场就没有胜利。

    如何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粟戎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当军长时,他就曾组织研制出一套能联通所属团以上部队的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徐海东将军之子徐文伯,原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徐海东长子2000年,徐海东百年诞辰时,徐海东之女编了一个纪念他的画册,为此徐海东之女还 到美国见了一次张学良。那时候张学良还清楚地记得,她是红25军军长、15军团长徐海东的女儿,他还记着当年打仗时徐海东的番号。这也说明张学良对徐海东 深刻的印象。这正像周总理当年所说的,这是打出来的友情。

    徐文伯说:“红25军一个巨大的凝聚力就是不丢伤病员。打完仗,下了战场,第一任务就是去看伤病员。这是我父亲的作风,他跟战士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在战场上却从不含糊。

    “长征路上,在一个村子里,大家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上来了,从团长、政委到战士,都睡着了起不来。我父亲就找了根棍子,先从团长、政委打起来,在一个村里撵出了200多人,不然就全军覆没了。

    “后来全团的人都非常感动,说:‘要不是徐海东那一棍子,我们全死了。’

    “有的叔叔就跟我说:‘你爸爸打起仗来是个凶老头,打完仗是个好老头。’父亲后来就说,在战场上你要不厉害,时机就丢了,是要牺牲人命的。”

    黄克诚将军之子黄楠,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黄克诚长女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黄克诚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现任人民日报社海外部主任, 黄克诚次子黄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黄克诚次女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黄克诚大将素以耿直、敢说真话而着称。他在历史上多次因为坚持正确意见而受到错 误的批判、打击,甚至被降级、撤职,但他坚持真理始终如一。黄克诚在党内军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大家都尊称他为“黄老”,连年长他9岁的毛泽东主席也叫他 “黄老”。毛泽东在1954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曾有一段话:“我4年未管军事,一切推给了彭德怀同志。讲责任,第一位是我,第二位是彭德怀,第三位是黄 老,因为他是秘书长。”可见黄克诚当时的地位和作用。

    黄克诚和唐棣华夫妇一共有4个儿女,两男两女,个个事业有成。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人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黄克诚对家属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曾给子女们订过许多家规,其中有两条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

    黄晴说,母亲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孩子们从小就是在她的教诲中成长的。她很少参加“带夫人的活动”,曾被当时的苏联专家称为“关在保险箱里的夫人”。

    黄梅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颇有书卷气,更让人联想到她父亲黄克诚的那副大眼镜。在问到作为大将之女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时,黄梅平静 地说:“在生活上其实还是和其他老百姓的家庭一样的,没什么特别之处。该劳动时就劳动,该吃的苦,我们还是要吃,我也穿我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我是一个普通 的劳动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普通人。”

    黄晴说,父亲喜欢争论,他和彭老总相知甚深却吵架次数最多。彭黄之间有一条原则:言不及私。是责任心和原则性使彭黄走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同志之情,也是上 下级之间的心心相印。和平时期,每当作为国防部长的彭德怀下去视察、出国考察和访问,他就让黄克诚负责日常工作,并授权黄克诚召开联席会议,商讨问题。黄 克诚有责任心、有能力,也有魄力,所以彭德怀对他是真切的信任。

    陈赓将军之子陈知非,航天部高级工程师,陈赓长子陈知健,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陈赓次子陈知庶,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少将,陈赓三子陈知涯,中国国际 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陈赓四子陈知建说:“我感觉我父亲根红苗正,因为我的曾祖父,也就是我父亲的爷爷是湘军,在湖南湘乡 我们老家这个地方是湘军的故事,无湘不成军,民风影响,男孩子们都想当兵。

    “在民风的影响下,父亲从小立志当兵。因为他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进过私塾,又上过新学,跟毛主席上过一个学校,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为了反封建包办婚姻 参军,参军也是到了湘军,当了4年兵,打了4年仗。然后接触到共产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入了党,被组织上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到了黄埔军校以后,他 表现得很出色,他的文化程度在当时也算比较高,又是个共产党员,再加上他的性格爱交朋友,在那儿认识了国共两党的领袖,是一个国共两党领袖都很喜欢的一员 将领。

    “父亲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做了地下工作。他做团长的时间不长,做了10年的师长,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每一级都 做主官,他没做过副手,而且在很多时期,他是军政集于一身,司令员兼政委。所以,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我就十分羡慕他的这个经历。

    “而我虽然当兵39年,但从未打过仗,一个敌人没杀过,这是很遗憾的。”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谭政将军之子谭政长子谭泽代谭政次子谭竞生许多熟悉谭政的老同志曾风趣地说:谭政就是“坦正”,一生坦正。可他命运却艰辛坎坷。

    谭政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楠竹山村一个绅商家庭。他与陈赓的四妹秋葵结婚,夫妻恩爱。1927年春,谭政在陈赓引导下毅然投笔从戎,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 同年9月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不曾想爱妻在他离开不久,因突发盲肠炎医治无效而去世。得 知秋葵病逝的消息,谭政哭了。

    1937年5月,经罗荣桓和林月琴夫妇介绍,谭政与红军女战士王长德结了婚。王长德是个坚强不屈的女革命家,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她参加革命后,摆脱了当童养媳的命运,养成了开朗活泼的性格。婚后,王长德很满意谭政的儒雅长者的性格。谭政和王长德互敬互爱。

    谭政的胸怀风范和个性品德在全军闻名。谭政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政治工作者的光辉楷模。他少言寡语,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作风严谨。他提出:“一专 多能、一兵多用”的建议,很快在部队开展起来,促进了部队训练。他毕生的追求和建树是研究我军的政治工作。他的模范作风也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形成了谭家 的模范家风。

    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我感到我父亲的一生几乎跟中国的近代史有点同步。

    几乎每段历史他都参与到里头去了:推翻满清实际上是反封建;后来又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列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

    建国之后张云逸大将是广西省委书记,而且被称为懂经济的军事家。老一辈革命家在军事方面的战功或者成就大家心里明白,懂经济的,这个称呼可不一般。

    1946年,张云逸54岁的时候,张光东才出世,这自然使他成为张云逸夫妻俩宠爱有加的宝贝。

    但是张光东却没有从父亲身上沾到什么光。从小学到高中,张光东履历表家长那一栏都只填着母亲的名字,直到1965年,张光东考入哈军工,才开始在履历表上填上父亲的名字。

    文革时期,尽管张云逸自己没有受到多少冲击,但是由于张光东岳父的原因,张光东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影响。张光东的岳父当时是国家体委军管会的组长,因为当 时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没有让球,打败了朝鲜,拿了冠军,被说成“大国沙文主义”,接着就遭到撤职“靠边站”。后来,因为不满“四人帮”,被人打了小报告, 被安上了“大军阀”的罪名隔离批斗。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父亲还是同意了我和我爱人的婚事,他对我们说‘该结婚就结婚,生了小孩,我给你们养’。而且他去看过我岳父,跟他说‘你不要把现在的事放在心上,要放开了看’。当时我岳父也不懂他的意思,但是事后证明,他当时看得是十分长远的。”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管作战指挥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他还教我不要争名夺利。他本人从来不冲在功劳前头,从不为自己争成绩。”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原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少将罗箭少将,1938年出生在延安,1958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某部研究所工作。

    在文革期间,其父罗瑞卿受到迫害,罗箭也未能幸免。1970年,他转业到南充当工人,1976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新疆。1978年,罗箭调到国防科工委机关工作,1996年,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岗位上退休。

    “我跟我父亲生活了几十年,我觉得我父亲外表虽然很威严,但却非常慈祥。他第二次反围剿的时候受过伤,一颗子弹从下颌部打进去,从太阳穴这边穿出来,牙也 打掉了,口腔张不开,说话老是‘咬牙切齿’的。他身兼保卫局长,以后又当公安部长,所以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他,觉得他很严肃、很威严,不敢接近他,但是在我 们七个子女的眼中,他是很慈祥的。虽然他在党和国家担任重要的职务,但是回家后他对我们非常关爱。”

    罗瑞卿长征时是在政治保卫局工作的,建国后是第一任公安部部长,他比毛主席高一厘米,让毛主席觉得罗瑞卿“在旁边一站我就觉得十分放心”。“毛主席曾向我 父亲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个都不能出安全问题,出了安全问题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我。我父亲当了公安部长以后,把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时刻放在心上。为 什么毛主席对他很满意,现在来看,是因为我们国家没发生国家领导人安全出问题的事。在父亲任公安部部长期间,只有两件事受到毛主席的批评:一件就是陈毅在 上海当市长的时候,国民党遗留的特务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刺杀陈毅市长,当然最后他们没成功。再一件事是发生在叶剑英元帅身上。一次,他的车走到街上被特 务拦住,双方开火了。这两件事情最后都处理了,过程很复杂,现在看来还有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

    萧劲光大将之子:

    萧永定——国家机电轻纺公司总经理萧伯膺——高级军官萧策能——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萧新华——武警部队高级军官萧劲光大将一生教子治家甚严。1948 年,长子萧永定在苏联学习,萧老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给儿子写了长篇赠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有事业心、进取心,时刻要具有群众观点,掌握群 众路线。凡事都有困难,事业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完成的,遇到困难就要勇敢地去克服它;碰了钉子,就要向钉子学习,并研究如何拔除它,千万不要急躁,急躁 没有用处,不能想出办法,只能使你垂头丧气;为人要正派,要有原则性,对党要忠诚老实,对同志要诚恳热情,要讲团结友爱。对敌人要狠;诚恳热情、团结友爱 是从高度的原则性产生的,没有原则性的阿谀奉承、迎合取巧是最不忠诚老实,最可耻的。凡是事实,凡是真理,就应当承认,坚定不移,哪怕用千钧力量来摧毁 你,你也应当矗立不动,表现你的清高气节;如果事实证明你错了,就应当首先自我批评,立即纠正错误,这也是一种高尚品质,是最聪明、最进步的表现。如今这 篇赠言早已发黄,但它一直是萧家的传家宝。

    1961年,萧策能去哈军工上学,萧老将“赠言”再抄一份给他,勉励他好好学习。伯庸、新华参军时,萧老又逐一找他们谈话,讲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为党、为国、为军队建设做出贡献。

    如今萧老的子女都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也是对萧老最好的安慰吧。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王树声大将之子:

    王鲁光——原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王鲁光生于194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1970年参军。1972年12月26日清晨大雾,他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出三四米,医生宣判为“四~五胸椎错位合并完全性截瘫”,这天,距离他的婚期仅有4天。

    因为身体上的原因,他主动拒绝了曾经门当户对的婚姻。直到很多年后,他才与另一位女士结为伉俪。

    出院后,王鲁光还是原来的习惯,对外表从不讲究。轮椅上的他,永远是一条空军蓝裤子,黑色的布鞋,只是在正式场合,他才会在上身穿一件西装。

    身为残疾人的王鲁光,一生中最看重的还是残疾人的事业。1984年,他与邓朴方一起创立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先后担任秘书长、副理事长。

    2004年,为了准备“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王鲁光足足忙了七八个月的时间,连专刊封面,他都亲自动手选择。

    王鲁光说:“父亲一生打大战、恶战特多,他不迷信,可是很怪,逢七便倒霉。”所谓逢七倒霉,即为1927年黄麻起义、1937年西路军覆灭和1947年中原突围均失败了。

    2005年2月20日5时30分,王鲁光离世。这一年也是父亲王树声诞辰一百周年。

    许光达大将之子:

    许延滨——装甲指挥学院院长、少将许延滨少将是十大将军子女里面唯一真正继承父亲衣钵的将军。他与父亲都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并 都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甲兵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都喜欢理论着述和科研研究,都在军事着述方面有过骄人的成绩,让世人瞩目。

    许光达大将对孩子要求严格,从不娇纵。作为独生子的许延滨无论是上小学或中学,都被父亲“教导”说:填登记表时不准写爸爸的名字和职务,只写妈妈邹靖华的 名字。一次,由于许延滨学习成绩好,学校要推荐他到国外学习,征求许光达大将的意见时,没想到被他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不能因为是国防部副部长的孩子就 优先出国。

    这件事让许延滨难过了好长时间,他当时十分委屈:“我上学你不让填你的名字,可这是我凭自己的实力为自己争来的出国机会,也被你回绝了。”在他眼里,父亲 的做法实在有点不近人情。后来,当他也成为将军,并凭实力在中国军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一系列成绩后,他才明白,父亲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不希望自己的 后人成为无所事事只靠父辈的荫封来获取官职和荣耀的寄生者。

    背负着父亲的希望,1975年至1976年,许延滨参加了核试验,作为装甲兵部队指挥员,率先乘战车进入爆心。1978年至1979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 击战,在战争中光荣负伤。1983年至1988年,任陆军坦克二师师长期间,建立了全军第一个等级战备转换程序,研制开发了我军第一套数字化试验部队基本 系统。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十大元帅及诸将的后代现今何在?已多为高官

    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的子女,十大将有六位大将的子女、亲属就读“哈军工”。致使哈军工一度有成为“将门相国之后”专门学院之虞。

    中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元帅的两个孙子;彭德怀元帅的养女即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林彪元帅的女儿,林晓玲;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太行;叶剑英元帅的孩子,叶选宁。

    中国十位大将中有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罗瑞卿大将之子,罗健;肖劲光大将之子,肖光明;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中;许光达大将之子,许燕兵。

    中央领导之中,还有五位老前辈革命家中的“三老”的子女在哈军工读书,即董必武的孩子,董良玉;林伯渠的孩子,林东山;谢觉哉的孩子,谢开飘(后改名谢飘)。

    国家公检法三家最高领导人子女入学哈军工的,有公安部长谢富治上将的孩子、最高法院院长张鼎臣的女儿,还有上面提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谢觉哉的孩子。

\
毛新宇:毛泽东嫡孙


\
刘源:刘少奇之子


    中国四大烈士,有三位烈士的后裔入哈军工,即王若飞、叶挺、左权的子女。上将一级有苏振华、陈再道、张爱萍、杨成武的子女入哈军工等等。

    这些也仅仅是我们所了解的一部分领导人的后代。实际在省军一级、国务院部一级领导的子女也有很多入读哈军工。

    这些高干子女在毛泽东时代,完全是凭考分,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入哈军工的,绝大多数学业优秀。

    为了教育他们学有所成,不负父母期望,陈赓在世时,曾经专门对院负责人有过交代。陈赓说,这些孩子父母都为国家为党忙于工作,顾及不上教育他们的子女,我 们要担起责任。当系里具体干工作的同志表示难管理时,陈赓大将说,我教你们两条原则,保证可以管好。第一,是一视同仁,对他们都一个样,不准搞特殊照顾。 第二,是这些孩子很敏感,发现问题要注意方法,采用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克服毛病。

    导弹工程系是干部子女集中的系,系里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规定不准孩子带零用钱到校,只准使用学院发放学员的津贴;规定不准学员从家里带零食到院内。但是,又根据具体情况对特别的事巧妙处理。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廖晖学员是廖承志的儿子。父亲严厉,不会溺爱他。但是,何香凝这位奶奶却十分疼爱孙子。何大姐的革命资历和地位、威望,在中国仅次于国母宋庆龄,她又是高于毛泽东等的一辈人。她给孙子送点零食,人之常情。廖晖严守学院规定不收奶奶的东西。

    系里听说了,立即制止廖晖,告诉他何大姐送的东西不准拒绝,但是收下之后,应该和同寝室的同学一起分享。这一下,同屋的可沾了光了。这些教育对廖晖的影响是深远的。

    再就是王若飞夫人送给孩子的东西,系里也要求孩子收下,并与廖晖的处理方式一样。

    较为复杂的是一些家庭内务事,学院躲不过时,也须代管。

\
朱和平:朱德之孙


\
刘建:朱德外孙

    林彪的女儿林晓玲是林彪在苏联学习时,与前妻张梅生的孩子。张梅与林彪分手之后,留在苏联未回国,后来和徐介藩结为夫妇。徐介藩便是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主任,一位性格刚直不阿的军人。林晓玲一直和他们夫妇生活在苏联。

    1935年徐介藩夫妇归国后,林晓玲仍留在苏联上小学、初中、高中。所以1963年林晓玲归国转学入哈军工时,她俄语极其流利,中国话反而讲不好。

    这位缺少父母之爱,自小独立生活,又久受异国文化教育的孩子,性格极其刚烈。叶群不欢迎这个林晓玲,而林晓玲也憎恨叶群。她常常会不顾场合地当着林彪的面咒骂叶群,甚至骂林彪这位父亲。

    每到学院放寒暑假,林彪办公厅秘书必来电话,希望学院设法安排林晓玲不回家,以免惹林彪元帅生气。

    院里不知道这是林彪的指示还是叶群让秘书假传圣旨,谁也无法核实,只好执行。系里几位领导在心中很为林晓玲鸣不平。放假孩子们都有家去,惟独她像一只失群 的小羊。而且,她对中国生活很有些不习惯,适应力差一些,谁也不好留她在校照顾她,惟一的去处是劝她去西安她母亲家。张梅那时已和徐介藩调往西安工作。

    林晓玲后来患了肝炎。为此事,林彪、叶群没来信,总参谋长罗瑞卿来了一封信。信直接写给院导弹系,嘱咐系里照顾林晓玲,每月给补助20元营养费。据戴其萼 回忆说,系里很不高兴,觉得林彪这个当爸爸的太差劲儿,女儿患了肝炎,也不关心,当军委副主席工资不少,20元给女儿还拿不出来吗﹖意见归意见,系里还是 给林晓玲补助20元。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1961年夏,陈毅的二儿子陈丹淮高中毕业,考入哈军工。陈毅想到儿子是首次只身出远门,理应尽父辈教诲之责,于是提笔作诗: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试看大风雪,独有立青松。又看耐严寒,篱边长忍冬。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一首写罢,他觉得还需再嘱咐几句,便又研墨展纸——深夜拂纸笔,灯下细沉吟。再写几行诗,略表父子情。儿去靠学校,照顾胜家庭。儿去靠组织,培养汝成人。 样样均放心,为何再叮咛﹖只为儿年幼,事理尚不明。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
周秉钧:周恩来侄子


\
彭德怀元帅:侄女彭钢,少将军衔,中纪委常委,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

    1963年4月10日,陈毅出国前,于昆明驻足,夜阑人静,思及子女教育,展纸写一短柬给已任哈军工院长的刘居英,要求他对陈丹淮“和一切青年学员严加管教”。

    两个月后,陈毅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前往哈军工,在全院师生大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战胜困难的过程,把一个青年培养成材,要经 过千锤百炼;把一块毛铁变成钢,要经过好多工序。你们军事工程学院这个重点大学,都能达到毕业的标准,是一个很艰难困苦的过程,不是那么轻松的。我特别提 醒干部子女,今天我代表你们的家长对你们讲,你们这些人的环境,对你们是不利的。你们要懂得,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学习,把好条件变成包袱,就会把你们压死, 害你们一辈子。

    陈毅的这些讲话,是他积一生体验的结晶讲出来的期望。人生的事业,父母多高的位置也替代不了自己的创造,或许因为父母的帮助或影响力,干部子女比别人多一些机遇,然而成功在我,不在我之外。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孙女们如今的境遇(图)

    在毛泽东逝世三十年后,孔东梅——他的外孙女,也是毛氏家族第三代中唯一的女性,正忙碌地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签售自己的新书:《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

    1994年,孔东梅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修英语。不过她更喜欢文学,因为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1997年,她去了美国,从找房子开始,孔 东梅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在美国,没有人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不再有毛家光环的笼罩,却享受到了自在的求学生活。

    2000年,孔东梅收到母亲李敏写的书《我的父亲毛泽东》,书中提到家族的很多往事。

    她说她是幸运的一代,她会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继续讲述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


\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万里的外孙女万宝宝:全身上下穿了12个洞,在美国的一家时装店里,店员对一个中国女孩说:“喂,花木兰,我们来了新货!”这位被认为长的酷 似好莱坞动画片中花木兰的女孩,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万里的孙女万瀛女。她更为人所知的另一个名字是万宝宝,其父万季飞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 长,正部级。

    在美国学了法国文学和摄影后,万宝宝又跑到巴黎进修法文,现在她能说流利的普通话、粤语、英语和法语。

    成名后的万宝宝移居香港,修读GIA珠宝鉴证课程,并在尖沙咀创立了自己的高级珠宝首饰品牌店。

\


\
珠宝设计师万宝宝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毛泽东逝世的消息。全中国的人们都震惊了,随即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龙开富的家人这才恍然大悟:毛泽东走了,老警卫员龙开富有预感啊!

    当获知毛泽东去世的消息时,龙开富又一声不响从床上爬起来,走着走着,过了好一阵子,才突然号啕大哭:“主席啊,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当即昏过去了。

    此时,毛泽东的另一名老警卫员吴吉清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始,他死活不相信这个噩耗:“主席咋死了呢?他咋会死呢?”不停地问着,就是不相信。当家人告诉他这个消息准确无误时,他突然放声大哭,声音又尖又难听。因为太伤心,一把倒在地上,竟然也昏迷过去了。

    当他醒过来后,抱着当初毛泽东接见他时送给他的那张照片,继续大哭大号,又昏迷过去。

    家人大惊,急忙请来医生。医生诊断说:“大恸昏厥!”

    以后,吴吉清又醒过来了,接着又哭,一哭又昏迷过去。这样,连续好几日,家人和医生们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老警卫员贺清华此时正在北京。获知毛泽东逝世,也是先嚎啕大哭,妻子李锦在一旁也跟着放声哭泣。哭着哭着,突然,贺清华一把倒在地上,像小孩子一样打滚 儿,哭得死来活去。以后,他不吃饭,不睡觉,比父亲去世时还伤心。哭够了,夫妇俩带着孩子,一起站在毛泽东遗像前,举起拳头宣誓:“永远忠于毛主席,誓死 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传到哈尔滨时,老警卫员李家骥泪流满面,悲痛得心像刀割一样难受。随即,他流着泪,跑去向组织上提出申请:要求到北京去,为毛主席守灵。但是,他所在的哈尔滨市委、市轻工局都不同意,答复说:“中央有精神,不许去。”

    结果,他几天几夜睡不好觉,悲痛万分,以泪洗面。

    ……

    在人们的悲痛与痛哭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个伟大时代结束了。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朱新华是朱琦与妻子赵力平的女儿,朱德唯一的孙女,也是朱和平将军的妹妹。朱新华现为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卫生所所长、主任医师。作为伟人的孙女,她的特殊身份令很多人羡慕。

\
朱德孙女朱新华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参观“人民的光荣——朱德生平事迹陈列展览”。


\
朱德孙女朱新华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留言。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的孙女叶明子,也有着高级服装设计师的另一重身份。她为自己定位是做一个美丽的使者,让中国女孩变得更漂亮。她的名字是爷爷取的,爷爷期望她“明月如心”。

    在香港长大,去英国上学,到日本游历,爱美的叶明子很小就知道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十几岁时她把头发染成了紫色和藕荷色,回到家,家人目瞪口呆。

    叶明子选择服装设计似乎顺理成章。在英国的私立女中读书时,中央圣马丁服装与设计学院对她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在百分之一的录取率面前,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打拼。毕业时,叶明子设计的服装入围当届优秀毕业生时装展。发布会那天,她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背景音乐是她自己的唱片。

\
学服装设计的叶明子自己亲自设计的蕾丝婚纱。


\
叶明子在父亲叶选廉陪同下进入太庙。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集善嘉年华”最初的目的是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已经连续举办了6年。卓玥,是这个活动创始人。熟悉卓玥的人都叫她的小名“羊羊”。她是邓小平的外孙女,邓榕的独生女。

\
卓玥(左)和妹妹棉棉(邓楠的女儿)。


\
外孙女棉棉自己扎了许多小辫子,邓小平一把抓住,说:“抓住小辫子!”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陈晓丹,陈云的孙女,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的女儿。在2006年巴黎“克利翁名媛舞会”上,陈晓丹以紫色Oscar de laRenta长裙亮相。

\


\
刘伯承外孙女成樱樱(中)。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当夜,警卫一中队的干部和战士们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睡,每个人都陷入了深切的悲伤之中。

    202房子里灯火通明。中央政治局正在开会,讨论、安排毛泽东的后事。由于以前一直对毛泽东后事没进行过考虑,会议从深夜1时许一直开到黎明时分,后事如 何安排、遗体如何处理、如何发丧和规模如何、是否邀请或允许外国代表团前来吊唁等等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一个定论。

    陈长江、李连庆率领警卫战士在门口值班,不时往里面递送一些开水。

    这些事情迟迟确定不下来,但已不能再等了。其中,如何处置遗体,尤为迫切,亟须决定下来。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毛泽东所倡导的,中央也早有决定,遗体实行火 化为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应学习苏联的做法,像保存列宁遗体一样,永久地保留遗体,让子孙后代都 能瞻仰,以学习他的精神。两种意见相持很久,谁也没说服对方,谁也没被对方说服。好几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结果。

    这时连医疗小组的专家都着急了,抱怨说:“天气这么热,再等下去不得了……”最后,华国锋和叶剑英商议后,提出分两步走:先对遗体实施防腐处理,进行发丧、吊唁;然后再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决定是火化还是遗体保存。

    这个决定定下来时,天都快亮了。于是,华国锋布置各项工作,各成员分头抓落实。

    汪东兴从会议室出来后,匆匆地来到警卫值班室,打电话给卫生部,找专家研究遗体防腐处理工作。因为时间紧迫,他说话很急,而对方本来就缺乏思想准备,结 果,对他讲的话,怎么也没听明白,不得不反反复复地问了好几次。汪东兴也不得不回答、解释了好几次,才把这个决定传达下去。

    很快,卫生部的几名专家来了,研究毛泽东的遗体防腐处理问题,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具体防腐操作工作。

    这时,汪东兴把张耀祠和陈长江找去,交代说:“毛主席在世时,他的警卫工作一直是你们一中队负责。现在,根据政治局的决定,毛主席遗体的警卫任务,仍由你们一中队担任。”

    张耀祠叮嘱陈长江说:“老陈啊,你们要和主席在世时一样,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这也是非常光荣的!”

    “这无需多说,我和战士们都会尽心尽力的。”陈长江坚决地表了态。

    随后,陈长江从一中队挑选20多名战士,召集大家开会,商量如何做好遗体的住地警卫和护送工作,并如何配合卫生部专家们的工作。大家含着泪水,忍着悲痛表示:“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一日早晨,时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的龙开富起床后,第一句话竟对老伴说:“我不行了,你们考虑后事吧!”说完,便自己又躺到床上了。

    这时龙开富才68岁不算老,身体也不差。老伴很纳闷:“你前天还去钓鱼呢,怎么突然间说自己不行了!”

    龙开富也不解释,只是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地睡了一天。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建国后胡乔木曾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及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参与编辑了《毛泽东选集》,正是由于他的这 些丰富经验和编写经历使他对中共党史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1951年6月,胡乔木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毛泽东指示以胡乔木的名义发表,这由此 而成为胡乔木的代表作。

    1956年的一天,刚刚从起草中共八大文件的忙碌中透过一口气来的胡乔木又陷入新的忙碌之中,毛泽东给他一个重大的任务:写一篇批驳赫鲁晓夫的大文章!事 情源于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的分歧,胡乔木奉命起草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该文发表以后一时间内震撼国内外,毛泽东不止一次地称赞过“再论”, 这再次显示出胡乔木深厚的理论功底,这篇文章也成为胡乔木一生笔耕的巅峰之作。这时的他,不仅仅是“中共中央一支笔”,他已经是“中共中央大手笔”了。

    毛泽东曾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这话倒颇为合适,虽说胡乔木高官多年,但是他依然书生意气,书生作风。

    “文革”期间,胡乔木怀着深深的失落感离开了中南海并多次受到批斗。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随着邓小平的复出而复出,并为拨乱反正纠正 “左”倾错误而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努力,之后又积极推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起、编写工 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正确评价毛泽东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总管家、日常秘书——田家英

    田家英1922年生,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田家英于1937年到达延安,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公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宣传部工作。他于1948年10月经胡乔木介绍,来到毛泽东身边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在此之前田家英曾经担任过毛岸英的老师,那时毛岸英刚刚回国, 由于长期待在苏联,毛岸英的汉语讲不好,毛泽东打算请一位老师来教毛岸英历史、语文,而此时的田家英由于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 文,毛泽东读后颇为赞赏,虽说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杂文,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对毛泽东来说,文笔如此老辣深沉而作者竟然是一位二 十多岁的小伙子,他颇为感慨,这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毛泽东便注意起田家英这个“少壮派”了。当毛岸英需要一位老师时,毛泽东就想起了 田家英——田家英熟悉文史,年纪和毛岸英差不多,请他当老师教历史、语文,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田家英开始当起毛岸英的老师来。

    自从担任毛岸英的老师之后,田家英和毛泽东的交往也就多了起来。那时由于正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的工作变得异常繁忙,秘书工作加重了,需要增加新秘书,这时在陈伯达、胡乔木的推荐下,田家英开始担任起了毛泽东的秘书。

    田家英为人忠厚老实、细致干练,深得毛泽东的信赖、倚重,毛泽东的存折、稿费、印章都交给他,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作为毛泽东的日常秘书,田家英把主要的精力与才华都用于协助毛泽东的工作。他事无巨细,凡是毛泽东需要他做的他都尽力做好,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处理信 访直至保管存折,可以称得上是大管家。他对毛泽东极为敬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他更是深受毛泽东的熏陶与感染,田家英和毛泽东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使 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毛泽东与田家英的诗交较深,他除了欣赏田家英的文采之外还看中他的古文诗词的扎实功底,田家英有看书过目不忘的本领,他能背诵许多像贾谊《过 秦论》这样长篇的文章,对他来说,背诵古诗更是他茶余饭后的一个消遣。毛泽东有深夜工作的习惯,为此,田家英也保持着与毛泽东同步工作的习惯。1961年 11月16日清晨,忙碌一夜的田家英刚刚宽衣解带,就连续接到机要员送来的毛泽东三封内容相同的信,都是让他查找“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两 句诗的出处,田家英知道毛泽东将有新作问世,凭着他对古诗词的深厚功底,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诗的出处,那是明代高启的《梅花》九诗之一,是婉约派的诗 词。毛泽东自己的诗风豪迈雄健,但是他对抒情味浓、艺术性高的婉约派诗词也不排斥,在这些诗的触发下,毛泽东直抒自己的宽广胸怀,写出了很多好诗,其中不 乏千古绝唱的革命之诗。

    但是由于毛泽东晚年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在思想上,田家英和毛泽东产生了分歧。田家英向来敬重毛泽东,把他视为导师、父辈,正是因为他对毛泽东的爱之切,才 对一些倾向忧心如焚,正是由于他不会“见机而作”,使他成为江青和陈伯达的眼中钉,进而他被安上了“篡改毛主席着作”的罪名。

    那是1965年的寒冬,毛泽东再次来到杭州。该年12月他在杭州召集五位“秀才”:陈伯达、田家英、胡绳、艾思奇、关锋召开会议,要他们每人为一本马列经 典着作写序,由于那天毛泽东的情绪非常好,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所聊的内容大大超过了写序的范围。毛泽东谈着谈着忽然又转移了话题,针对1965年11 月的《文汇报》所载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12月8日的《红旗》杂志所载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毛泽东说了一段评论式的话, 在他谈话刚一结束,陈伯达就把这事告诉了江青,于是原本只作为毛泽东随口而说的话却要整理出谈话纪要,于是这一任务便落在了田家英的身上。田家英看过纪要 后,删去了毛泽东关于姚文元和戚本禹的那段评论式的话,此时的田家英完全是出于正气、正义而删的,不料他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江青一伙,于是他们给田家英安 了一个在当时足以置之于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着作”。

    田家英毕竟是一介书生,毛泽东和田家英在闲谈中曾戏言在田死后应立一墓碑,上书“读书人之墓”。田家英继承了读书人的好传统——好学敏思、忧国忧民、洁身 自爱、不睦名利、以天下为任,以苍生为念,正是这种优秀的传统铸就了他新一代读书人的性格,即便革命成功身居高位也不曾异化为官僚政客,但是也正是因为这 样,使他无法防御那些玩弄权术的小人,最终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1966年5月,被逐出中南海的命令给田家英以沉重的打击,在他蒙受陷害时他以死相抗,他离世之际不过44岁。1980年,田家英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长期追随的人、机要秘书——叶子龙

    叶子龙,原名叶良和、叶佐臣,1916年12月29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叶子龙1930年8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年仅19岁的他就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 长达27年。作为长期在毛泽东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几十年春风秋雨,叶子龙一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陪同毛泽东两次访问苏联,护送毛泽 东进京,从延安的枣园,河北的西柏坡,到北京的丰泽园,这期间凡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忠厚诚挚的品格,积极认真的工作 态度,多次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冒着很多常人所无法想象的风险,同时也要有异乎寻常的勇气。叶子龙在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时也曾被人诬陷过,这就是所谓的“窃听器事件”。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作为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有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毛泽东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从不做无用的事,不说无关痛痒的话, 所以对他说过的话要格外的留心。进城以后,叶子龙总想尽量地把毛泽东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为此叶子龙想过很多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录音的方法。录音 作为现代化记录的手段,对于记录、整理、保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实践证明效果也很好。早在延安时,为了准确记录领导人的讲 话,我们培养了一大批速记人员,直到解放后速记仍是记录领导讲话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要室的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了。1956年以 前,机要室作为中央的核心秘书部门却没有记录人员,更没有现代化的录音设备,为此,叶子龙几次与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谈这个问题并请示周恩来筹划录音工 作。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机要室便陆续购买了录音设备,培训了专门的录音人员,不料这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诬陷成所谓的“窃听器事 件”,说成是在毛主席身边“搞特务活动",是“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搞情报”,在这所谓“秘密录音”一案中,不仅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干部和机要室的许 多同志被迫害,而且还株连了中央和地方单位的一些负责人,使许多好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叶子龙也受到株连。

    叶子龙把毛泽东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是毛泽东把他从一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培养成为一名党的干部,同时叶子龙也从毛泽东那里获得了多方面的精神财富,到 1962年5月,叶子龙调任北京市委工业部副部长。他告别了毛泽东,离开了中南海就再也没有回去。叶子龙1982年11月任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 任;1983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83年7月任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6月离职休养。2003年3月叶子龙在 北京逝世。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陈伯达1904年生,福建惠安人

    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

    陈伯达,原名陈尚友,早年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后去苏联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延安。初来延安的那些日子他的心情不是那么顺畅,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那是在延安一次座谈会上讨论孙中山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 民族资产阶级,争论颇为激烈。就在这个时候陈伯达开始展示他的本领了,由于他说话口音太重,所以他发言时尽量把语速放慢,以便让大家都听懂。陈伯达采用了 对立的双方加以统一的方法讨论孙中山思想而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他说:“我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又包括民族资 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毛泽东称赞“很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会后毛泽东还专门把陈伯达留下来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随后毛泽东又邀 他参加接待外宾的宴会。当他得知陈伯达通晓古代哲学,而他正巧也对中国古代哲学饶有兴趣时,他们之间便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谈越投机,竟把美国客人搁在一 边……这一天成了陈伯达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成为毛泽东的秘书。陈伯达成了毛泽东的秘书后,毛泽东让他超脱于一般秘书事务,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陈伯达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他手中的笔一直在写文章:民主革命时期,他写下了《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 等,解放后他又写下了《论毛泽东思想》、《斯大林和中国革命》,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关于社会主 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等。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败蒋介石、建设新中国的胜利大进军中,陈伯达在毛泽东的统率下也曾经做 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做出过一些贡献。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往往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表现出来,陈伯达也不例外。他曾随毛泽东出访过苏联,就是在出访莫斯科的日子里,他的那种爱出风头、争强好胜的鄙处暴露无疑。

    那是在一次与斯大林会谈的时候,毛泽东谈起了蒋介石,这时斯大林忽然对着陈伯达说话了:“哦,我读过陈伯达同志的《人民公敌蒋介石》。”陈伯达本来一直坐 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当他在听到斯大林提及他的着作时非常高兴,整个人马上变得兴奋起来,还未等翻译把话说完,懂俄语的陈伯达已经放声笑了。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斯大林把注意力从毛泽东转向陈伯达,斯大林甚至举起了酒杯走到陈伯达面前:“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哲学家陈伯达同志干杯!”陈伯达也举起酒杯回 敬道:“为全世界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斯大林同志干杯!”这时的陈伯达已经忘乎所以,为自己在最高级会谈尚能这么大出风头而兴高采烈,这明显违背了基 本的党际交往规则,因此事后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批评。

    陈伯达善于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在“文革”中红极一时,成为中共“第四号人物”,是中共九届政治局五位常委之一,同时又是臭名昭着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的组长,“文革”初他曾经是江青的亲密伙伴,后来又倒向林彪,成为林彪的“军师”,堕落成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成为历史的罪人。

    夫人、生活秘书——江青

    江青,1913年生,山东诸城人。她与毛泽东结婚后,名义上是中央军委办公室秘书,实际上就是照料毛泽东的生活,当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在婚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她还

    扮演着“贤妻”的角色,但是江青本质上是一位颇具野心、不安分的女人,在她地位巩固以后,她便渐渐得意起来,她利用其“第一夫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其以前 的文化专长,开始干预起政治来。她出任“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批判电影《武训传》使她终于得以崭露头角,这令她颇为得意,从此江青便开始越出她应有的职 权,步入了政坛。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时,正式决定任命江青为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在提名江青时,毛泽东曾表示反对,说江青不行,常委们经过讨论,认为毛泽东的生 活秘书还是由江青担任比较合适、方便,就这样江青有了一项正式任命,即毛泽东的生活秘书,此外她还有两项任务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化部电影局 顾问,她就利用这些原本不应属于她的政治职位与地位紧紧盯住局势的发展,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机会。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更是“中央文革小组” 副组长,个人野心急剧膨胀。此时的江青不仅仅满足于只有国内知名度,她还想要有国际知名度。她深知记者、作家手中笔的影响力,她更知道“无冕皇帝”的威 力,她寻觅着自己的“斯诺”,她希望她也有一本在西方广为传播的传记,最初她找到了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可在韩素音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但江青仍不放弃,继续 寻觅着自己的“斯诺”。

    恰恰这个时候维克特出现了:维克特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近代妇女运动,但是所获无几,正为难以出研究成果而发愁之际,江青的热烈握手表明了写作江青 传记这一新课题远比研究中国现代妇女运动更容易获得成功。既然一个愿谈,一个愿写,两人一拍即合,这样写一本书的意念已经明确,于是开始长谈。两人的谈话 前后共达七次,十六个小时并记录整理成文稿,虽然由于毛泽东等人的阻止使文稿未落入维克特之手,但是维克特根据自己的笔记还是写出了关于江青的传记,书名 为《ComradeChiangChing》,后来被译为《红都女皇》,书的封面上印着江青在延安所摄的披着军大衣的侧面照片,书前印着江青赠给维克特的 一首诗。《红都女皇》一书的出版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多行不义必自毙,江青在“文革”期间倒行逆施,引起了毛泽东的强烈不满。毛泽东多次对她进行严厉批评,并警告她和张春桥等人不要结成“四人帮”。1976 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江青等人更是加紧了篡党夺权的脚步,但邪恶终究战胜不了正义,江青最终还是受到了人民的惩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关键词:十大开国将军 毛泽东临终前给大女儿留下的奇怪手势成谜

    李敏来到床前,看到爸爸病成这个样子,眼泪又要流下来了,她竭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她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毛泽东带着微弱的声音说:“娇娇,你来看我了?”毛泽东神智十分清醒,他仍然习惯地称呼李敏的小名“娇娇”。

    李敏点了点头。

    “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毛泽东望着李敏,目光中充满着慈祥和怜爱。

?</td></tr></table>

<!--[diy=diycontentbottom]--><div id=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8 , Processed in 0.0521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