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兰军与战友的约定 初冬时节,中越边境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尖峰岭山巅,寒意料峭,雾霭茫茫。 虽还是黎明,但驻守在这里的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已是紧张景象。整齐列队,庄严宣誓后,46岁的壮族哨长陆兰军带着哨兵,又一次踏上了巡逻征程。这是陆兰军第1768次带领哨兵执行巡逻执勤、边境巡察任务。从意气风发到白发尽染,在这条蜿蜒崎岖的边境线上,陆兰军已经走了整整22年…… 今年6月28日,作为中组部表彰的“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陆兰军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广西军区联合授予他“爱国戍边楷模”荣誉称号。 一家三代接力33年的坚守 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尖峰岭哨所,距离边境仅几步之遥,目之所及便是异域,一河之外就是邻国。33年前,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在炮火中应运而生。作为村民兵营副营长和支前模范,陆兰军的父亲陆之芳临危受命,成为第一任哨长。 父亲给了陆兰军最好的启蒙教育。3年后,患上严重风湿病的父亲走不动了。刚从部队退伍的二哥陆兰廷成为第二任哨长。1996年,陆兰廷工作调动,已在国防民兵哨所守边6年的陆兰军,成为了继父兄之后的第三任哨长。 上任那天,腿脚不便的父亲将他送到哨所,看着他从二哥手中接过望远镜、防务图和哨所的枪支弹药,说了一句让他铭记一生的话:“这一带我和你二哥已守了17年,如今交到你手里,一定不能出现闪失。要把这里当家,在哨所扎根。” 扎下根谈何容易?已在哨所干了9年的陆兰廷的儿子陆永兴说:“当年哨所荒凉得让人害怕,自己上了一次山吓得直哭,就再也不敢来了。”就是这个当年嚷嚷着再也不来的陆永兴,如今已追随父叔,在这里扎了根。 守山的日子是清苦的。坚持不住的时候,峒中镇党委书记黄寿强的话鼓舞了他:“你们是镇派出的唯一一支真正荷枪实弹的守边护边的武装力量。边民看见你们来了,就会觉得党和政府一直派人保卫着边疆的安全,他们才会安心搞生产!”每每这时,陆兰军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关键词:代人接力守卫 5万公里行程磨穿100多双鞋底 “哨所是他的命,界碑是他的魂。”防城区人武部副部长邓速发告诉笔者,尖峰岭哨所管辖着24.5公里的边境线,有26块国界碑,这副担子不轻。 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区,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是雨雾天气,夏季室内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毒蛇、蜈蚣、山蚂蟥是“常客”。一次,陆兰军在巡逻中被毒蛇咬伤了。当他跌跌撞撞赶回家中时,伤腿已经肿得连裤管都无法挽起了。父亲急忙剪开裤管把药敷到伤口上,才帮他捡回了一条命。 这些艰辛和生死考验的记忆,在陆兰军看来,都不算什么。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条边境线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和使命。 一次,邻国边民在某号界碑附近准备修一条长100米、宽2.5米的便道,越过我边界3米。“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绝不容侵犯!别说是3米,就是1毫米,我们也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陆兰军当即带领哨兵,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及时阻止了这起越界事件的发生。 一年一年地走下来,陆兰军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2年5万多公里,先后磨穿了100多双解放鞋底。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陆兰军跟父亲一样患上了风湿病、颈椎病,右腿肌肉萎缩。不到50岁的他已经满头花白。 平凡的坚守相伴的是清贫的生活。陆兰军的工资从最初的两三百元到如今的1380元。他家所在的峒中是国家二类口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就搞起了边贸。一些战友离开哨所后也都富裕起来了。“虽然山上数星星,山下数票子,但我仍然愿意在山上数星星。如果都去数票子,谁来数星星呢?”陆兰军说,最高兴的就是看到乡亲一天天富起来平静享受生活的样子。 22年中,陆兰军在家里的时间总共才20个月,成为哨所坚守时间最长的一个。哨所设立33年来,陆兰军所在的尚义村400户人家就有350人来当哨兵,其中坚守5年以上的就有220人,坚守10年以上的有15人。 关键词:代人接力守卫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