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贺龙元帅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时的两帧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照片,那还是1980年,我刚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组不久,到西南去收集资料时发现的。其中一帧是贺龙站在山丘上,手指山下的几幢小别墅;一帧是贺龙和高炮连的战士们亲切谈话。但照片却没有说明,也没有留下摄影记者的名字。为了弄清照片的内容,我访问了照片上的陪同贺龙的几位同志。他们讲述了如下极为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贺龙元帅对搞特殊化的领导干部的愤怒,对士兵的关爱,也表现了他处理问题的独特风格。 西南地区解放之初,百废待兴。由于经费很缺乏,部队亟需的营房、仓库、医院还没有全部建起来,剿匪部队送到后方的伤病员有些还躺在医院楼道里,有些武器装备油料筒在露天存放,不少部队还住在漏风漏雨的帐篷里。 1952年秋的一天,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看到一份部队同志的反映材料:重庆北碚某部政委和第一副部长,为自己盖了讲究的“小洋楼”,快成了美国的“华尔街”了,严重脱离了群众。 贺龙放下材料,就约上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后授上将,任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后授上将,任副总参谋长)、干部部部长黄立清(后授少将,任军委空军副政治委员)、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后授少将,任第二炮兵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痴(后任《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新华社代社长)等有关负责同志,一起到北碚了解情况,事先也没有通知该部。 贺龙一行来到北碚的一座山丘上,远远就望见了几座新盖起来的“小洋楼”。他们来到楼前,两位房主人不在家,就径直走到屋里“参观”:这里电灯、电话、地毯、沙发、浴盆、抽水马桶等一应俱全。 贺龙从“小洋楼”出来后,抬头看到了附近山岗上有几个帐篷,便对闻讯刚刚赶来的该部负责人说:“怎么,‘华尔街’,还有住帐篷的?” 那位负责人回答:“报告贺司令员,那是高炮连的驻地。” 贺龙说:“上去看看。”就迈开大步朝山丘上走去,进了一个帐篷,仔细观看。他关切地向连长和指导员询问:“帐篷里这么黑,战士们怎么学习?” 连长说:“报告贺司令员,我们这儿还没有拉电线。” 指导员顺手点燃了煤油灯。 贺龙又问:“你们这里怎么没有自来水管?吃水怎么办?” “我们每天到下边打水。我们换防到这里,担任保卫机关和首长的任务,战士们情绪很高,不怕苦。剿匪部队要比我们艰苦得多呢!” 贺龙点点头,不再问什么,走到外面,端端正正地站在围在帐篷外的高炮连战士面前,恭恭敬敬地给战士们鞠了一个躬,诚恳地说:“我贺龙对不住大家了。我有官僚主义,到现在还让你们住在漏风漏雨的帐篷里,我向你们道歉了!” 然后,他指着对面的“洋楼”,愤愤地说:“现在经费这么紧张,我们的高级干部,不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给自己盖‘小洋楼’,却让保卫他们的高炮连住帐篷,太不像话了!”他又对随行的几位同志说:“你们回去后,叫他们从‘洋楼’里给我搬出来,到这个帐篷里来住。让高炮连搬到‘洋楼’里住!” 住在“洋楼”的两位高官,是贺龙的老部下,听到贺龙批评后,说:咱们先给贺总写个检讨,房子暂时不搬,过几天看看再说。 贺龙知道他们态度后,更加生气。他说:“盖好房子,写个检讨就完了,还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