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南霸天”之争:民国空军击沉“飞鹰”号驱逐舰(1)

2013-12-5 00:0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飞鹰号驱逐舰 1922年的广州,发生过一件对中国现代史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6月,陈炯明在广州炮击总统府,发动叛乱,是为孙中山广东蒙难之役。这场战役险象环生,曲折的经过在电影《孙中山》中有精彩的表现。很多朋友 ...

飞鹰号驱逐舰

飞鹰号驱逐舰

    1922年的广州,发生过一件对中国现代史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6月,陈炯明在广州炮击总统府,发动叛乱,是为孙中山广东蒙难之役。这场战役险象环生,曲折的经过在电影《孙中山》中有精彩的表现。很多朋友记得孙中山先生登“永丰”舰指挥战斗,率领海军官兵平叛作战的史实,蒋介石也正是此时赶来“永丰”舰保护孙中山先生,从而脱颖而出。

    然而,历史上,孙中山脱险后,最初避难的军舰并非“永丰”舰,而是先到“宝璧”舰,因为该舰比较小,复改到“永翔”舰(有说法认为是“楚豫”舰,根据当时“楚豫”的位置,我认为是错误的记录),请孙中山移驻“永丰”舰的,是一位矮个子的海军将领,他和“永丰”舰舰长冯肇宪认为舰队司令温树德心怀二意,“永翔”舰不够安全,因此以请先生训话为名,亲迎孙中山移镇“永丰”舰。第二天,脱险的宋庆龄也来到“永丰”舰。不出其所料,温树德后果然接受军阀收买,出卖了护法舰队。

    这位将军就是当时的广东江防舰队司令,后来被英国授予爵士勋位,人称“东方纳尔逊”的民国广东海军名将--陈策

    因为中国海军在近代的衰落,民国海军将领远不如陆军将领那样为人熟悉,实际上,他们中间不乏传奇人物。陈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广东海军历史上罕见的悍勇型海军将领。陈策将军经历奇特,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陈、讨桂、讨粤、抗日、太平洋战争;当过海军司令官,做过军阀,封过爵士,干过市长,领导过外交使团,指挥过盟军舰队,办过学校,修过铁路,和侵略军作战中失去一足一手……仅仅这样看来,这也是一个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的海军名将。

    不识此人,千载抱憾!

    陈策,字筹硕,出身新加坡华侨家庭,1893年生于海南文昌。他的出生地就比较个别--提到这个边远小镇也许只能让当代人记得文昌鱼,很难想到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宋氏三姐妹就出自这个地方。也许沾了庆龄、美龄的灵气,文昌给当时的中国贡献出不少优秀人才,比如行政院长宋子文、特工之花郑介民、陆军名将郑庭笈等。兄弟在海南工作过,发现文昌小孩子非常可爱,特点是皮肤白皙柔嫩,大眼睛,且脸型秀气,看来风水的确很好。当地人说此处的妹子如果早早到大陆去,便是宋庆龄,如果在当地长大了嫁人,不到三十就成“黑狐精”--没办法,这地方的太阳太毒辣了。

    陈策将军小学毕业就前往广东读书,看来是避开了烈日的摧残。从照片上看,此人文质彬彬,竟无法让人将他和“悍将”的称呼联想到一起。陈酷爱读书,倾向反清,在广东海军学校(清朝名称黄埔水师学堂)学习时秘密加入同盟会,旋即参加辛亥革命。这可是国民党的标志,由此算起,陈的资历不让蒋介石、汪精卫。成立后,陈策秘密组织海校同志会,筹划反袁起义,战败后,出走香港。

    从参加政治活动起,陈策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其忠心不亚于西北军中的“公道大王”樊钟秀--一个是华侨,一个是会党,恰是孙中山早期革命经历中典型的追随者。以至于陈策逝世的时候,于右任手赠挽联曰:“意气盟军重,忠诚国父知”,这“意气盟军重”是怎么回事?咱们后面慢慢道来。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运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第一舰队通电拥戴,陈策也跻身护法舰队参加这一行动。说起来护法舰队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当时陈策所在的“飞鹰”舰奉命为先导舰,该舰舰长得知广东民众在广州码头集结,翘首盼望护法舰队的到来,脑筋一热,为抢风头下令不顾一切超高速疾行,开“英雄船”,结果“飞鹰”舰提前到达,一时万众欢腾,但“飞鹰”舰也就此锅炉烧坏,很长时间动弹不得。

    护法舰队中多广东海军学校学员,陈策因此威望日增,他代表海校同志会游说陈炯明,促使陈从漳州来粤支持孙中山。陈策也因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当时,孙中山帐下的海军力量包括两支,大型舰艇主要来自拥护护法的原第一舰队,包括当时中国最大的战舰“海圻”号巡洋舰,最早使用透平主机的“肇和”号巡洋舰等;还有一部分是原清广东水师舰艇,广东水师曾经发展迅速,但甲午海战中北上增援的“广甲”、“广乙”、“广丙”三巡洋舰全部损失,自此一蹶不振,这时只有若干小型舰艇,孙中山委派陈策为长洲要塞司令,负责整肃原广东水师舰艇。

    当时的中国海军有一个奇怪的传统,主力舰队中高级军官大多是福建人,据说这个传统源于北洋水师,它的主要汉族军官大多来自福州船政学堂,除丁汝昌、邓世昌外几乎都是福建人,海军中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福建话。

    大家都知道福建话是中国语言中唯一有六个音的方言,那么,外省人要想学海军,就可以想像有多别扭。于是,“闽系”海军作为中国的中央海军,一直存在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样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部队显然有相当强的独立性。

    护法舰队也不例外。于是,当护法运动出现反复的时刻,护法舰队在闽籍军官的把持下出现了重投北洋军阀的迹象。孙中山授意召集驻省河的海军舰队非闽籍军官及省河、黄埔各炮台、飞机队司令等有关人员开会,决定由陈策带领江防舰队夺取驻泊黄埔的“海圻”、“海琛”、“肇和”等大舰。

    敢接这支令箭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条“海圻”舰满载排水量就达到5000吨,当时陈策手里只有“东江”、“北江”等浅水炮舰,排水量不过二三百吨,最大的“海镜清”倒有600吨,却是李鸿章办北洋水师之前买的“蚊子船”,比水兵的爸爸还老,去和“海圻”交手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个仗怎么打?陈策不愧是猛将,他采取的方法是海战陆打,仿效日本海军在箱馆之战中组织回天敢死队的招数,组织陆战队,跳帮夺舰!

    箱馆之战中,回天敢死队因为情报不准,败得很惨,而陈策却取得了成功。4月27日12点,陈率领部下对各舰同时发起总攻,护法舰队海军官兵猝不及防,到下午5点,战斗顺利结束,各舰纷纷向陈策投降,“永丰”舰航海副林韵珂等因抵抗而被击毙。孙中山就此更换各舰舰长,“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就是此时接管军舰的。陈以治军有方,勇猛敢战晋升为海军少将、江防舰队司令,从此成为广东海军中的第一号人物。

    但是仅仅更换舰长,对于大型舰艇是不够的,因为它的中下级军官依然主要是闽籍军人,以至于有些新任舰长很快被同化,这次夺舰行动也给护法舰队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乱,正在组织北伐的孙中山被迫离开总统府,到珠江上的“永丰”舰上试图平叛。

    其实,对于陈炯明的叛乱,孙中山事先并非一无所知,1922年6月2日,他由韶关前线回广州,就是希望自己坐镇广州,劝说陈烔明改变立场,以期化险为夷,但是孙感到陈烔明和自己私交甚好,总不相信他会对自己下手,而与陈炯明打交道较多的陈策则更清楚其为人。孙中山车抵黄沙后,陈策立即派炮艇直达天字码头,送孙中山回抵总统府,因为总统府守军为叶挺和薛岳所部警卫团,安全可靠。事实上,陈炯明已在惠州多次集会密谋,设法谋害孙中山先生,因孙途中戒备,才得以安全回惠。

    11日到14日,陈策等连续向孙报告陈炯明部队的动向,证明其正在准备叛乱。在陈烔明发动叛乱的前一天,陈策还电话孙中山,称陈烔明军已经进入作战位置,即将发动对总统府的攻击!这时,陈烔明军中的前敌总指挥也暗中派人通报,提醒孙中山撤离,而孙中山不为所动。事后,陈策才知道孙中山把这一切都当成了陈炯明故意施加压力的手段,坚决不肯示弱。这种大英雄的思维方式和红色巨人毛泽东在遭轰炸的时候想去拣炸弹皮一样,令人哭笑不得。顺便说一句,英雄相惜,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孙中山北伐是孤军奋战,实际上他是和张作霖南北夹击。张本来模棱两可,孙中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革命党是不怕失败的,因此这回讨伐直系由我们先发动,奉天只要扯扯后腿就行了。因为我们失败了,还可以再干,不要把雨公一生事业给毁了。结果,讲义气的张作霖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出兵,张派到孙处联络的代表是东北军名将韩麟春,此人后来是张学良的得力助手,后在黑龙江指挥骑兵旅和日军作战中阵亡。

    孙中山在“永丰”舰上指挥平叛,最初驻扎在黄埔,但陈炯明势力强大,海军舰队司令温树德于7月8日,率“海圻”、“海琛”、“肇和”三艘大舰叛离黄埔,海军陆战队亦投降叛军,与海军互为犄角的长洲要塞陷落。孙中山被迫决定突围。

    7月10日凌晨,陈策指挥各舰向白鹅潭进发,7点到达白鹅潭入口峡道的三山、石壁河面。河面左方属叛军之车歪炮台,右方是河南惩戒场炮兵阵地,两边均增设了炮位及建筑掩体多处,形成左右夹击、两面封锁江面的严重态势。陈策指挥各舰,以鱼雷舰“豫章”舰为前锋,炮舰“永丰”舰居中,炮舰“楚豫”舰后卫,成一字编队,鱼贯阵形,开足马力,迂回曲折前进。叛军车歪炮台和炮兵阵地的大炮同舰队夹击,弹如雹下。陈策临阵镇定,指挥果敢,率领各舰,以“永丰”舰为首,用强大火力,向叛军阵地还击,顿时炮火连天,烽烟蔽日。由于各舰炮火密集,威力很猛,命中叛军炮位多处,使叛军炮火受到压制,渐渐稀疏。陈策审时度势,及时指挥舰队全速疾进,鱼贯冲越车歪炮台和惩戒场之江面峡道。上午11点,舰队驶入白鹅潭,在芳村对下锚,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转移任务。

    是役战斗剧烈,双方均以大炮互轰,配之以重机关枪对击,火力空前猛烈,但是舰队伤亡较少,仅“永丰”舰死二人,重伤一人,轻伤十余人。陈策临危笃定,指挥果敢灵活,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转移任务的完成,大受海军将士的赞佩,也受到孙中山的奖饰。

    敢打大总统还了得?据说国民党得势后彻查是哪门炮打的“永丰”舰,然后为了惩罚举行个仪式,拿封条把大炮炮口封了。

    在陈策的指挥下,舰队突围成功,进抵白鹅潭,这里地近租界,陈烔明不敢来攻,孙中山希望在此地等待北伐军回师。

    7月19日,“永丰”舰遭到鱼雷袭击,经查发现为陈炯明部江防司令周天禄收买工程师徐直等制造鱼雷,进行袭击。有人认为徐所用为水雷,或许是对海军武器不熟悉而误记。水雷为固定或飘浮之无定向武器,鱼雷方可瞄准发射,徐用小火轮潜至白鹅潭放雷攻击“永丰”舰,显然不是水雷。幸运的是,当时正值涨潮,“永丰”舰起锚移位,结果鱼雷未能命中,触水中杂物爆炸,徐在观察战果时为陈策部下捕获,孙中山审了审,还没怎么地呢,陈策已经把人给毙了--后来我发现抓住人急着枪毙是陈策的一贯风格。

    北伐军指挥官李烈钧率部回师平叛,李烈钧就是西安事变后审张学良的法官大人--起初势如破竹,但在韶关战斗中因为原属陈炯明部的第一师反水而失利。8月9日下午,孙中山见大势已去,在居正和程潜的劝说下,与蒋介石、陈策、陈群等离开“永丰”舰,乘英国“摩汉”号炮舰,由广州赴香港,“永丰”舰冯肇宪舰长也跟随同行。

    陈策英勇善战,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追随于孙中山左右,应该算是革命者吧,可他偏偏一生和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党不合拍,陈策是典型的国民党右派。好在毛主席对尼克松说过:“我喜欢右派”,看来右派并非一无是处。

    离开广东以后,孙中山去了上海,组织军队,在张作霖的支持下--张大帅豪爽,雪中送炭,几十万几十万的给孙中山送军饷,张少帅后来也曾慷慨解囊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父子二人都有千金散尽的古侠士风度。孙中山顺利打回广州,陈炯明抵挡不住,跑到惠州煲汤去了。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随即提出三大政策,开办黄埔军校,励精图治,各方面都走上正轨。陈策,依然是孙在海军中信任的第一人,任广东舰队司令,他别出心裁,每艘舰艇的舰首两侧都漆有青天白日徽,成为广东海军的一大特色。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同年4月13日,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这艘战舰屡经风霜,于抗战中战沉金口。20世纪90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应瑞”、“逸仙”等民国战舰都是无法相比的。打捞它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意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三大政策面前,陈策也并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

    国民党海军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材生李之龙。

    国民党军队早期历史上有两位二十余岁就独当一面,名噪一时,挂中将局长衔的青年将领,一位,是孙中山信任有加的华侨航空专家杨仙逸,他是因为崇拜孙中山,把孙中山的字逸仙反转过来作自己的名字,此人是国民党空军的创始人之一,继朱卓文(刺廖案主犯,其女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之后担任航空局局长,后来国民党空军中早期将领多出自其门下;另一位,就是李之龙,共产党员,东征军名将,29岁时担任中将海军局代理局长,是黄埔生中较早升中将衔的。两个人都短命,杨仙逸在东征时进行改进轰炸机的试验,不幸因炸弹意外爆炸而牺牲,李之龙呢,“中山”舰事件后离开海军--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红色海军将领的最后归宿是落在了陈策的手里。

    其实,李之龙担任海军局代理局长,多少有些勉强。因为他虽然在烟台海军学校学过,但毕竟是陆军出身,其提升多少沾了些蒋介石军队“黄埔化”的光,想想,一个步兵出身的,没干几天就成了海军中将,人家陈策干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还是个少将,不问政见分歧,搁您是国民党级的人物,心里能没有想法么?

    “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如同罗生门,一人一个说法,至今不能大白于天下。

    真相的细节如何?不知道(也许老蒋知道)。现在是一个谜,估计以后想揭密更没戏了。

    兄弟从海军角度了解的情况,对此事另有一种说法,兄弟以为,它之所以扑朔迷离,不是因为里面秘密太深,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秘密。大家姑妄听之吧。

    查阅当时的资料,我发现李之龙调动“中山”舰的命令来自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朱一鸿,是一个电话,那么谁要求朱一鸿去要军舰的呢?根本不是蒋介石,而是因为当时走私猖獗,缉私部门要求黄埔军校调两条“巡船”前去黄埔水面搜索。这个要求到了李之龙那里,却变成了调两条“巡舰”去黄埔待命。

    这“巡舰”和“巡船”完全不同,“巡船”是带有轻武装的帆船,排水量二三十吨,抓个水贼什么的可以,真打仗是不行的,就是在蒋介石窗户前面晃悠他大概也不会理会。而“巡舰”不同,是千吨级的战舰,铁甲重炮,当时广东革命政府能控制的最大的战舰大概就是“中山”舰了,它也是老蒋的座舰。

    那么李之龙为什么不调别的军舰呢?根据当时记录,因为要求仓促,除了“宝璧”,他手中“仅'中山'、'自由'两舰可调”,而“自由”舰刚刚进入船坞修理汽笛烟突,无法出航,所以调动“中山”舰到黄埔,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可能是一个误会,也可能是有右派分子故意制造混乱。

    不管真相如何,老蒋动手了,利用“中山”舰事件先打掉了左派。第一军中的共产党撤走了,苏联顾问换了,李之龙被捉了……共产党因为猝不及防,而且习惯单线联系秘密工作,也闹不清自己内部有没有人冒险捣鬼,一时陷入被动;等共产党反应过来,老蒋又推出右派顶缸,因为右派当时欣喜若狂,对共产党落井下石,结果多遭弃用。

    其结果就是左派、右派都被削弱,而蒋介石终于稳固地确立了其领导地位。

    说起来陈策在“中山”舰事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不过他和王柏龄等统统被列入右派分子名单,且抓李之龙的欧阳格又是他的好友,他恐怕是难逃干系。右派基本都是追随孙中山很久的国民党,陈策和他们同甘共苦,感情上应该比较一致,何况,陈对于李之龙恐怕一直不太看得惯,看“中山”舰事件和后来国共大翻脸,广东囚禁左派人士的地点--虎门要塞、鱼珠炮台,都是陈策管辖的啊!

    不过,因为老蒋的左右开弓,陈策并没有从“中山”舰事件中获得晋升的机会,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把兄弟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海军的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没法去帮忙啊,军舰又没有翅膀。中央海军的陈绍宽主动投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估计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也。

    最后说说李之龙的结局,“中山”舰事件后李离开海军,他本来就擅长楚剧,曾主持过“血花剧社”,索性去办宣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李之龙秘密组织海军社,策动海军起义,他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去陈绍宽的闽系海军--讲不了他们的福建话啊,主要是针对陈策的部下。如此一来,陈策自然是看这少年得志的阿龙为眼中钉。广州起义失败后,李一度赴日避难,1928年2月从日本经香港潜回广州,准备策划海军兵变时终于被陈策抓获,19日逮捕,20日就被枪杀于红花岗。可惜一代豪杰李之龙,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陈策也有陈策的考虑,这李之龙是黄埔一期的优秀生。老蒋对黄埔一期学生感情深厚,轻易不舍得下杀手。假如把李之龙送到南京,虽说共产党叛变的很少,万一校长说动了他,一回头他还是海军中将领导我--我干吗找不自在呢?

    一声枪响,之龙死矣。

    据说老蒋听了此信,半晌无言。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前些年有一首台湾歌广为传唱,叫做《四海一心》,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从哪儿兴起来的。要说它来自“六王毕四海一”那没错,但台湾的娱乐圈人士恐怕没那么深文化修养,这个词在台湾见的最多,最早的地方是海军各部队,几乎有礼堂的地方都挂一块匾,上面写“四海一心”。

    这是有典故的,因为国民党的海军,传统上由四个派系组成,就是所谓的四海:陈绍宽的中央海军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人员多半来自福建,称为闽系,喝英国茶,说英国话,打仗一般,但是一派皇家海军的绅士形象;沈鸿烈的东北海军,大多军官为留日海军人员,满嘴巴哥牙路,但骁勇善战,“九一八”后退据青岛,称为青岛系;蒋介石自己在海军的嫡系--电雷学校,负责人欧阳格,喜欢鼓捣鱼雷水雷这类带响儿的玩艺儿,称为电雷系;还有就是陈策的老牌儿广东革命政府海军系。这四个派系共同组成国民党海军,其矛盾纠葛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影子。为了强调团结,国民党海军才到处挂出“四海一心”的招牌。

    反正陈策那个年代,四海是不太一心的。陈绍宽孤芳自赏,和老蒋不大对付,他因为犟脾气被部下称为“清正廉”,意思是少一个“明”字,太犟,老蒋用他,但限制他;蒋介石自己插手海军较晚,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电雷学校盛气凌人可惜底气不足;陈策和沈鸿烈是当时海军中最善战的将领,称为“南陈北沈”,从历史上看,沈鸿烈在民国海军将领中战功最卓著,对苏联、日本、内战都有精彩战例,陈策仅次于他,看他后来打日本人那也绝不是吃素的。这两个人一个属北洋军阀系,一个是同盟会的老革命,更风马牛不相及。如此几股人能够“一心”那才怪。蒋介石深知其中奥妙,将陈绍宽所部编为第一、第二舰队,属海军部,却将沈的第三舰队、陈策的第四舰队、电雷学校直属于军政部,从而达到分化使用的目的。

    相对来说,陈策和中央是比较接近的。

    从1927年到1932年,陈策一直在率舰东征西讨中度过。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陈策还给共产党帮了一个忙。

    陈策除了杀李之龙,1927年更参与捕杀共产党高级将领,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熊雄,和共产党可谓仇深似海,怎么会给共产党帮忙呢?又有哪个共产党敢上门找他帮忙呢?

    有的。

    盖因那时候国共两党本是同根所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范石生帮过朱德,陈赓还救过蒋介石呢,陈策帮个把共产党人又算什么奇怪的事呢?

    当时,蒋桂战争刚刚结束,俞作柏到广西重组省政府,有个老同盟会员外加陈策的文昌老乡来找陈策,请他帮忙介绍到广西谋差事。陈策这人一生最怕别人给他戴高帽子,一番恭维便得意洋洋,再想不到这位暗中还戴着顶红帽子,当即将此人介绍到广西。陈策的面子大,广西方面十分重视,委任此人为教导总队总队长,相当于旅长的职务。此人旋即拉上、李明瑞打响了百色起义,广西军的教导总队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陈策闻讯吓一大跳,但已经覆水难收。

    这个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大将之一,新四军名将张云逸。唉,前面算文昌的人才,还忘了计算他呢。

    这期间,陈策看出来陈绍宽兵强马壮斗不过,蒋介石又不太信任自己,入主中央海军希望渺茫,于是,他也开始考虑出路问题。

    他发现实力是最重要的,那么,怎么保存实力和建立自己的地盘呢?这位“老革命”想来想去觉得只能是去做军阀。

    海军也可以做军阀?难道扛着船上岸干么?

    那有什么奇怪,海军当军阀的不是陈策一个,沈鸿烈后来也干过青岛市市长呢。1930年1月21日,陈策率“中山”舰等出击海南,占领原由桂军控制的琼州,开始在海南岛建立自己的地盘。

    军阀混战中,陈策一直在试图建立自己的力量。他经营教育,开办海南大学,自任校委会委员长,这是海南第一所大学。1930年6月,黄埔海军学校复校,陈策又担任校长,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他同时裁撤部队中的“爷爷舰”“姥姥舰”,淘汰前清留下的陈旧舰艇如“海镜清”等,争得政府支持,购买和利用香港造船厂改建新舰,用国民党牺牲的名字命名的“仲元”、“仲恺”、“坚如”、“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号运输舰等相继加入第四舰队。

    如此一来,陈策依靠自己掌握的海军舰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南岛,俨然也成了一个袖珍的“南霸天”。

    问题是他身边还有一个大号的南霸天呢,那就是割据广州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陈济棠

    陈济棠陈策在广东的死对头,此人也姓陈,但和陈策并非亲戚,不过两个人确实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陈济棠是广东防城人,老同盟会会员,他和陈策一样,对风水迷信都比较注重。说起来孙中山的同盟会会员大多是华侨或者闽粤人士,也是中国人中对风水迷信最为热衷的团体。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科学和思想方面的进步性--兄弟1994年到香港帮着港仔伙计们搬家,堂堂香港区总裁,多伦多大学毕业的博士呢,居然带头举着一柱香,敬一口烧猪带大家拜拜,连公司的洋鬼子都跟着拜,令兄弟大开眼界。

    文昌现在还保存有陈策故居,其中一个重要景点就是太公塘。据说,陈策之父修这房子后,有人点评说,这房子后面有山,山势秀丽,地形很好,但是前面没有水,影响风水。听风水先生说,居宅“前的明镜后有山,子孙发财当大官”,老爷子马上出钱,在前面挖了一口池塘,和周围风景和谐一体,便是这太公塘。从此以后陈策青云直上,他的弟弟也做到将军,人都说这是修塘改善了风水得到好处。可见陈家属于比较迷信的。

    陈济棠则更迷信得厉害,有些事情还挺灵,比如他娶太太时千方百计对风水,后来果然旺夫。有些事情就不灵,比如他后来反蒋起事,原因是当时有个迷信传说,讲老蒋过不了第八军,过不了“朱”,唐生智反蒋就据此传说,因为他的部队当时是第八军--迷信能当饭吃吗?老唐当然失败了。而陈济棠的头衔是讨逆军第八路军总指挥,而且还长了“朱砂掌”,因此认为这个传说应该对自己有利。可惜,一样失败。失败是失败,这个传说挺灵,老蒋最终倒霉倒在了八路军和八路军的总司令朱德身上。

    陈济棠陈策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非常封建小气,他修个炮台,用太太的名字命名为“秀英炮台”,买条军舰,因为他哥哥叫做陈维周,就命名为“海周”号。陈策虽然也迷信,却多少算是个资产阶级革命者吧,他开办海南大学可没有拿自己老婆儿子的名字命名。这方面两个人大是不一样。

    这毕竟是个人观点不同,谈不上矛盾,两人矛盾的关键是利益。

    陈济棠是国民党四星上将,号称“南天王”“南霸天”,割据广东。其他的四星上将是谁?冯玉祥,李宗仁,何应钦……陈是他们里唯一没有自己军事系统的军阀,他维持势力的做法很特别,是“包干”。“包干”什么呢?包干贪污分肥。他的部下每部他都给一块地盘,只要你听陈老板的,就由着你刮地皮,广东富庶,因此陈部下的军长、师长无不腰缠万贯。所以,有更多的地盘,就可以笼络更多的部队。

    怎么获得更多的地盘呢?对付蒋介石,他开始还不敢。于是,陈济棠就看上了“袖珍南霸天”--陈策。当时正学着当军阀的陈策有地盘--海南岛,还控制着广东的各海军要塞,还有价值不菲的舰队,但兵力薄弱。1931年,陈济棠攫取广东政权后,成为在广东另立国民政府的汪精卫等人的军事倚靠,老蒋也不敢对他轻举妄动。陈济棠就开始试探陈策的态度。

    陈策明白自己的力量斗不过陈济棠,同意在广州政府中任海军总司令,暗中却联络中央,表示坚决拥护南京政府,并泄漏此消息给陈济棠,以此让“南霸天”投鼠忌器。这时,“九一八”事变、淞沪事变相继爆发,宁粤表面和好,陈济棠也不好过为己甚,只委任张达为虎门要塞司令,略略占点儿便宜,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二人相安无事。

    但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一旦局势缓和,陈济棠便开始动手。陈济棠在1932年4月邀陈策到广州议事,陈策一生戎马,在整个军事生涯中他的特点就是敏感警觉,他可不像孙中山那样容易上当,面对陈济棠的诱捕,他拒绝出席,登舰戒备。陈济棠诱捕不成,宣布免去陈策第一舰队总司令(1931年3月,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任命陈策为第一舰队总司令)之职,改任第一集团军高级顾问。陈策则针锋相对,宣布脱离陈济棠,于5月3日率“中山”、“飞鹰”、“江大”、“坚如”等舰杀出虎门,陈济棠所部炮台开炮拦截,陈策在珠江上杀进杀出早已成了套路,一阵炮战,陆军抵挡不住。陈策率舰队及海军陆战队突围,前往海南岛,在海口建立了反对陈济棠的根据地。

    陈济棠如何肯善罢甘休,他知道陈策只有一点儿海军陆战队,兵力很少,索性组织舰船渡海作战,进攻海南岛。不过他可没有军舰,只能靠商船帆船了。陈济棠想得简单--琼州海峡不就是一衣带水么?

    他忘记了,陈策海军,岸上打不过他,在海上可就反过来了。陈济棠军的船只一出珠江口,就发现陈策的舰队早就严阵以待,为首的正是“中山”舰,一阵炮击过后,陈策果断下令战舰突入陈济棠军船队冲撞,陈济棠军沉的沉,翻的翻,可怜粤军陆上猛虎,下了海只能煮饺子,陆军仓皇败退,陈策一面命令把捞上来的粤军送交中立的香港政府(总不能用军舰装俘虏吧?这些俘虏中很多人一直留驻到二战时日军攻打香港,作为中国囚军的一部分参加了香港保卫战),一面用战舰封锁珠江口。这一衣带水对陈济棠来说成了曹操的长江天堑。

    谈到实力,陈策不行,但是谈到战术,陈策可是老手,他不但阻击了陈济棠的渡海袭击,而且还敢于还手。

    陈策的部队经费,弹药都缺乏--他刚学着做军阀,本钱还没有么。但他知道陈济棠是个土财主,有了钱一定存回老家。于是陈策派出“中山”舰和“海瑞”舰出击现在广西的北海,那里离陈济棠的老家防城很近。注意,“海瑞”舰是用货轮改装的运输舰,我看这陈策一开始就拿定了主意要帮“南霸天”搬家!陈济棠万没想到弱小的陈策还敢反击,猝不及防。6月15日,陈策军登陆,轻松抄了陈济棠的老家,缴获陈济棠贮藏的鸦片数十万两(当时都是硬通货),还冲进银行,夺取银行现款二十万元,运回海南--开着军舰抢银行,世界海军史上,我还头一次看见这么拽的。接着,6月21日,陈策海军又在零丁洋截获陈济棠装有四千支步枪、八百箱子弹、六挺机枪的“水东”号轮船,好好的补给了自己一下。

    打疼了的陈济棠终于亮出了王牌,他仔细思索,忽然醒过味来,陈策之所以张狂,无非仗着有军舰么,好,你有军舰,我还有飞机呢!6月25日,陈济棠下令两广空军出动,轰炸陈策舰队。

    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人才知道军舰斗不过飞机了。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英国人才明白飞机正好是军舰的克星。陈策,比他们早十年就知道了,在陈济棠空军的攻击下,陈策的珠江封锁线各舰顿作鸟兽散。陈策率领舰艇天天防空东躲西藏。

    陈策心里的苦处只有自己知道。

    他敢于反陈济棠,是因为想靠南京国民政府的老蒋撑腰呢。他曾多次向老蒋表达自己忠于中央的信念。他总以为自己和陈济棠周旋起来,老蒋看在“永丰”舰上情义一场,总要“拉兄弟一把”吧。

    没有动静。蒋介石和陈济棠井水不犯河水,南京派了个孙科来调停一下就没了下文。

    问题是他不能总撑着啊,两广的空军可不是吃素的。

    两广空军司令黄光锐,是杨仙逸的弟子,当年开“乐士文号”飞机带宋庆龄上天兜风的潇洒人物;副司令丁纪徐,是典型的拼命三郎,淞沪事变时,他带队出征上海打鬼子,日机来袭,此人自己的飞机没加油,就拔出手枪从中央空军飞行员手里硬抢了一架加入空战;而广东的飞行员也有不少参加过对日空战,作战经验可谓丰富。

    7月7日,中国空军击沉了第一艘军舰。非常遗憾,这条军舰是中国人自己的。这就是陈策属下的“飞鹰”号驱逐舰,被丁纪徐队轰炸机击沉于海口。

    “飞鹰”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至今唯一一艘四烟囱的战舰,德国制造,在当时中国海军驱逐舰中除“建安”、“建威”以外排名第三,也是陈策手中和“中山”舰并列的最大战舰。遭到轰炸的“飞鹰”舰挨了一颗150公斤炸弹后,挂出“我舰操纵失灵,救生”的信号旗,但是因为陈济棠许下了炸沉一艘军舰重赏一万五千大洋的诺言,飞行员毫不留情,最终将其击沉。

    陈策的其他舰艇也多有损伤,各舰纷纷退避香港。和陈策关系较好的港英当局担心二陈火并殃及香港,故此也敦促陈策投降。

    陈策坚持不下去了,被迫宣布下野,他想把手中的舰艇带到南京,但是港英当局怕引起陈济棠的愤怒,拒绝其舰队在港舰艇撤离。最后,陈策只率领避退到东山的“中山”舰到福建,将其交给中央海军

    心灰意冷的陈策对老蒋深感失望,到得南京投奔老友欧阳格,见面之后,落泪感慨道:“我将心事付明月,可惜明月照沟渠啊!”

    欧阳格听了此话,心里也不由得格登一下,他一直追随老蒋东征西讨,老蒋卸磨杀驴,见死不救的架势不能不让他心有戚戚焉。

    其实老蒋也有老蒋的难处,那个时候各方面势力都把他死死的缠住,他也实在没有力量千里迢迢去救一个无足轻重的陈策

    但是,欧阳格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抗战爆发后,这位在“中山”舰事件、电雷学校等处为老蒋出尽力量的海军中将,被老蒋以“贪污罪”枪毙,其真实死因至今是一个谜。

    南京对“老革命”陈策还是非常敬重的,9月,即委派他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前往德国探讨军事合作事宜。他的团中,有一位奇特的随团成员,就是为了“九一八”事变辞职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四星上将张学良。

    陈策不知道,他对陈济棠的报仇,只需要等待不到三年的时间,而且,这仇报得酣畅淋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8 , Processed in 0.0446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