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中央军的武器装备比红军要好太多了,战斗力也强得多 红一方面军(毛泽东周恩来的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贺龙肖克),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徐向前)主力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会师,红军兵力突增到近9万人,其中中央红军有约3万人,红二方面军有1万人,红四方面军4多万人。在此之前,中央红军几乎调集了全部主力从陕北苏区出发西进甘肃东部,打垮了此处马鸿逵一部,占领了几个县的地区,作为将来宁夏战役的准备。而宁夏战役是当时中共唯一的希望,也是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 一切为了援助 早在长征期间中共就已经制订了占据西北,背靠苏联的战略,其后几乎所有决策都以此为核心。 在1936年红军西进甘肃之前,苏联已经明确电告中共,准备从外蒙古出把将军火物资送到宁夏境内的定远营(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苏联告知中共,已经准备了600吨物资,准备通过第三方国公司的150辆卡车,两次运送到定远营。苏联同时要求中国红军尽快发动宁夏战役,占领宁夏大部地区,武装保护苏联到定远营的车队。 当时中共领导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这是苏联援助中共的巨大进步。如果红军能占领宁夏,那么苏联的援助必然会源源不断而来。以苏联国力的强大,给与大量援助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当时中国红军最需要就是苏联的重武器,包括重炮和飞机。 红军是一支善战的军队,擅长伏击战,山地战,丛林战,在这种作战中,红军几乎是无敌的。 但红军不擅长攻坚战,阵地战,平坦地形的对攻战,在这种作战中几乎无法取胜,这主要是因为红军缺乏重武器。以中央红军为例,到了陕北仅仅剩下几门迫击炮,所有重炮都扔在了长征的路上。 五次围剿中,中央红军10多万主力被中央军以碉堡战术打败,被迫从江西中央苏区撤走,开始了长征。五次围剿中,没有重武器的红军根本打不破中央军的碉堡,而红军自己的防御碉堡在国军大炮的轰击下很快成为一堆瓦砾。 而在试图夺取四川的百丈关战役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平原对攻战中被川军击败,所部8万多精锐主力损失了4万人。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分析情况,认为红军最好是南下富裕的陕南,打垮张学良杨虎城。但陕南有不少城市,建有坚固防御工事,没有重武器的红军根本不可能获胜,被迫放弃了这个计划。 此时如果能占领宁夏,即可获得苏联持续不断的军事援助,这是极为有利的。红军目前有9万多部队,宁夏也是一个大省(在民国时期宁夏的版图比现在要大的多)。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苏联援助,红军发展到20万规模根本不成问题。而这20万军队可以装备重炮和飞机的强大武装,没有人敢于小视。 要知道当时红军已经有很强的战斗力,大部分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只是苦于一杆步枪3,4发子弹,一门迫击炮1,2发炮弹而已。现在如果有了大量军事物资的援助,等于如虎添翼。 同时,当时陕甘的实力派军阀张学良杨虎城也已经和红军达成合作协议,准备建立西北联合政府。 张杨部队总数有20多万,还有数万民兵武装,跟占据了陕甘两省的地盘(甘肃省主席为东北军将领于学忠,陕西实际控制者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是一股强大的地方军事力量。 如果张杨和红军建立联合政府,总兵力可以达到40多万,加上苏联的大量援助,无论数量质量都不比中央军要差了,要知道当时中央军也不过60多万人,还需要分出其中一大部分对付华北上海的日军。 就长期来说,只要有苏联的军事物资援助,张杨和红军的生存也没有问题,经济上问题可以苏联给与援助(就像苏联援助新疆军阀是盛世才那样,直接给钱给物资,连日用物资也给),陕甘宁三省的局面也可以维持。至于军事上,军火装备上自然是要多少,苏联给多少,这样和中央军长期作战也是可以的。要知道当时中央军的准备其实也是很差的,顶多比红军要强,甚至还不如张学良的东北军。真正精锐的部队为蒋介石购买德国军事物资建立的几个师的德械部队,其他所谓中央军主力的装备和德军,日军,苏军相比都是属于四五流的。在1935年时期国府在武汉组织了炮兵整理处,经过统计,中央军火炮总数只有457门,除了迫击炮以外,真正野战火炮不过三分之一,75毫米以上的重炮几乎没有。这些火炮从各国购买来,包括德国,瑞典,日本等等,还有少数中国仿制的,口径有七八种之多,弹药极为缺乏。相比日军一年可以生产700多门大口径重炮,这个数量几乎算不了什么。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红军必须攻打下宁夏省的大部,如果不能占领宁夏,就意味着红军无法获得苏联持续的援助,甚至无法获得哪怕一次援助。 宁夏战役一旦失败,红军,东北军和陕军十七路军的形势就极为凶险了。没有苏联援助,三支军队和他们的政府,第一无法维持陕甘宁三省的局面,现有的存款和余粮只能支持半年,之后经济自己就会崩溃了。政府没钱就会垮,军队没粮就会乱。第二没有稳定的军火物资援助,三军根本无法跟中央军打打仗,最多一两次战役就会变成枪没有子弹,炮没有炮弹的情况,等于被消灭了。第三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帮助红军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仅仅依靠现有三军的不过30万人,其实力还远远不如稍早一点的两广事变中的广西和广东。 两广当时总兵力高达40万,战斗力很强,还有海军和空军部队。而红军这边,真正还保有战斗力的不过是中央红军3万人,红二四方面军刚刚结束自己的长征,士兵疲惫到了极点,弹药也消耗殆尽,战斗力已经大为下降,几乎不能打大仗了。 而就是中央红军这3万人战斗力相比中央苏区时期也大为削弱。而东北军的战斗力低下,士气非常低落,从九一八开始到现在完全是百战百败,从无一场胜利。毛泽东曾认为东北军战斗力顶多和川军差不多,恐怕东北军20万人能够打败中央军3,5万人就算很难得了。至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5万多人战斗力更差,装备低劣,训练差劲,且部下将领素有疑心,随时可能叛变。杨虎城可以控制的不过2万多人,这点部队显然没什么用处。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如何能够对付中央军30万大军?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这些部队即使联合起来,想和中央对抗根本是不可能的,等待他们必然是被消灭和收编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宁夏战役,打通和苏联的联络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如果宁夏战役失败,等于一切全完了。 早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前的9月,毛泽东周恩来就已经开始了军事部署,具体部署是: 1.以红一方面军约1.5万人攻取宁夏,其余保卫苏区; 2.12月,红四方面军从兰州以南渡河,首先占领青海一些地方作为根据地,待明年春暖逐步向甘、凉、肃3州前进; 3.以红二方面军位于甘南,作为几块苏区之间的联系。 这个部署是基于从今冬至明年以占领黄河以西为基本方针的作战计划。如果各种条件不允许,红军则只好决心再作黄河以东的计划,把3个方面军的发展方向放到甘南、陕南、川北、豫西与鄂西,待明年冬天再执行黄河以西的计划。 渡河的重要性和张国焘的顾虑 为什么红军很强调度过黄河呢?因为黄河是天险,尤其在甘肃宁夏这一段为峡谷地形。峡谷两岸均为悬崖峭壁,峡谷中间的黄河河床狭窄,水流湍急,很难渡过。宁夏青海马家军沿着黄河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以黄河作为天然屏障。而宁夏省的绝大部分都在黄河以北,也就是实现宁夏战役就必须度过黄河。 但如果红军七八万大军在黄河以东,准备找一个渡口一次度过黄河,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黄河以东有数量众多的国军部队,随时可能进攻红军,而马鸿逵等地方军阀又销毁了几乎全部渡河工具。以红军这么多部队想一次渡过黄河,按照现在情况恐怕需要一二周之久。这个时间内如果被国军攻击,就是渡河一半遭遇打击,正好犯了兵家最大的忌讳。 长征开始初期的湘江会战,就是桂军和湘军赶在红军渡了一半的时候攻击,把红军从6万人打成了3万多人。湘江水流并不湍急,江面也不宽,红军士兵涉水也可以勉强通过,跟黄河根本无法相比。如果红军在黄河这种恶劣地形下渡了一半被攻击,损失只有比湘江会战更惨重。 所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高层都认为必须让一部分部队首先度过黄河,然后从黄河两岸齐头并进,一旦时机成熟由西岸的红军从黄河以东的中卫等的渡口接应东岸的红军主力渡过去,这才是最现实的。 这样红军主力渡过黄河,就可以一举打垮宁夏王马鸿逵的部队。在毛泽东看待马鸿逵不过有3万多人,战斗力不强,不是很难对付,宁夏战役成功还是很有把握的。一旦宁夏战役成功,红军联合张学良杨虎城,就可以建立一个地跨陕甘宁三省的大苏区,加上苏联的援助,足可以和蒋介石的中央军对抗。 但现实情况很严峻,目前中央红军主力都在黄河以东抵御步步紧逼的中央军第1军胡宗南及毛炳文、王均部共3个军,红二方面军只有1万人又没有什么战斗力,那么首先渡过黄河就只能是还有4万人的红四方面军了。 这个命令传到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那里,一贯和毛泽东唱反调的张国焘却表示很赞成。为什么呢?这主要在于张国焘自己的想法。 大约一年前,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在川北大雪山上会师以后,张目睹自己部队有近10万之众,而中央红军仅剩下1万多人,双方实力有极大的差距。权力欲望极强的张国焘就想借机获得中央的指挥权,成为中共的实际领导者。 张国焘多次逼迫中共中央的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交权,甚至声色俱厉的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拍桌子大叫。最终中央作出妥协,被迫将张国焘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还提拔一部分红四方军干部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张国焘并不满足。 张闻天当时是中共的总书记,他是个不贪图权力的人,目睹张国焘步步紧逼的态度,张闻天跟毛泽东说:张国焘要权,大不了我把位子让给他。 毛泽东说:张国焘要的是军权,你让他担任总书记,他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真的把总书记的位子给他,我们就更麻烦了。他会随意制定党的总路线。如果我们跟他不一致,我们就是反党了,他可以公然处置我们。 在大草地上,张国焘的右路军在草地上动作迟缓,其实就是迫使红军一起南下攻打四川。因为北上陕北就是依靠苏联的力量,而苏联和中共在苏联的代言人王明都是支持张闻天,周恩来(张闻天是总书记,就是苏联培养出来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素来对张国焘没有好印象。张国焘在苏联担任中共代表团团长的时候,跟王明关系非常不好,几乎像敌人一样。一旦去了陕北,红军就必须听苏联的指挥,这样一来张国焘就肯定不能拥兵自重的成为党的领导人了。 而攻打四川,想消灭二十万川军,攻占四川数千万人口的地盘,就必须要红军主力参战。无论胜负都是需要张国焘主力部队的发挥主要作用,这样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就只能听张国焘的。这样假以时日,张国焘就名正言顺的将毛周张等人搞掉,自己成为党的唯一领袖。 于是,张国焘下令让毛周所在的左路军南下,攻打四川。此时毛泽东判断形势,知道南下凶多吉少。此时毛泽东体现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他明白其他手段已经没有作用了,就只能脱离张国焘这一条路。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在左路军的红一三军团立即甩掉红四方面军北上。 于是红一三军团保护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离开大草地的小城包座。左路军的领导人是红四方面军将领徐向前和陈昌浩,他们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刚刚在包座战役打垮了胡宗南一个师,打开了北上的道路。 在接到张国焘立即南下的命令,他们虽然不太理解,但张国焘是红军总政委,完全有权下这种命令。况且对于军人来说,命令就是命令,必须遵守。 就在徐向前陈昌浩准备率领左路军南下的时候,左路军里面红四方面军部队军官突然报告徐向前和陈昌浩:中央红军部队突然离开我们自己北上,还给我们设置了警戒线,说我们如果过来就开枪打。我们请示两位首长,要不要打? 徐向前和陈昌浩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惊失色,陈昌浩看着徐向前,意思是询问该怎么办? 徐向前虽然当时惊讶的手足无措,但仍然说了一句:你看过有红军打红军的吗? 陈昌浩明白徐向前的意思,随即下令:你们听着,服从命令,绝对不允许开枪。 由此红军分裂,毛泽东周恩来仅仅带着红一三军团7000多人北上,中央红军的红5,9军团大约6000多人还留在张国焘控制的右路军处,同时朱德,刘少奇和红5,9团军团长董振堂,罗炳辉等高级军官也留在张国焘处。 毛泽东多年以后跟斯洛说,那个时候是我一生最黑暗的时刻。 张国焘见中央红军自己北上以后勃然大怒,他随后另立了中共中央,宣布自己党的总书记,并且下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博古四人,并且将他们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杨尚昆,叶剑英立即撤职查办。 这个举动完全等于谋朝篡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发生在古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张国焘自己也心知肚明。 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在进攻四川中大败,被二十多万川军和十万中央军联手击败,被迫放弃南下。 此时川军和中央军配合已经封锁红四方面军东进和南下的道路,西边又是藏族控制的雪域高原,是不毛之地。此时中央军已经开始反攻,步步紧逼,张国焘就只有北上去陕甘这一条路了。 但是北上也就是必须听从毛泽东周恩来的命令了,而当时中共中央已经和苏联接上了头,获得了苏联的完全支持。1935年1月苏联派来的代表林育英(林彪的堂兄)传达苏联的命令,让张国焘取消自己立的中共中央。张国焘知道大势已去,在1936年1月27日张国焘发电表示同意取消自己所立的中央,改称为西南局,张国焘为负责人,两军的矛盾从表面上消除了。 稍后,张国焘同意苏联命令其北上的命令,率军北上陕甘。 话虽如此,但张国焘对中共中央仍然有很大的戒心,因为他素来知道中共对于异己的手段。张国焘是不亚于周恩来的中共核心人物,经历了包括中共建党,国共合作,南昌起义等一系列事件,深知中共的一切。后张国焘奉命去在鄂豫皖苏区指挥红四方面军,就如同民国的军阀一样,完全是自立为王,独断独行。张深知历年来中共的领袖,一旦失去权力都没有好下场。向忠发,瞿秋白已死,陈独秀,李立三,博古或者被斗争后开除出党,或者给与个不重要的位置成为小喽啰。而这些的错误也不过是内部斗争中所谓的路线问题,还从没一个人敢于另立一个中共中央。这些人的下场都如此之惨,张国焘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将来很可能会比他们惨上十倍。 其实张国焘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他自己也这么干过。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搞肃反,杀死了包括红四方面军政委曾中生(由陈昌浩接任,陈也是苏联培养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很有才干)在内的数千红军官兵,加上苏区被杀的干部和群众,总数超过万人,手段极为凶残。 当时基本就是滥杀无辜,甚至连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也被秘密杀害了,而徐向前直到1937年才知道妻子被杀的噩耗。 而张国焘的手段也是很残忍的,刑讯逼供时候采用酷刑,如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等,很多人被活活打死。至于杀人手段也很凶残,著名的红四方面军红十二师师长许继慎被绑在马上,在乱石滩上被活活拖死。 张国焘以己度人,知道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在北上期间,张国焘对中共中央的命令一直保有戒心,他对陈昌浩说:我们到了陕北苏区,他们估计先会逼我们交出兵权,然后开除党籍军籍,再开会批斗。 不过,当中共中央下令红四方面军渡河在黄河以西行动的命令以后,张国焘觉得这还是符合他的需要的。在张国焘看来,只要他保有兵权,中央就不敢把他怎么样。 现在他仍然握有4万多部队,中央红军加上红二方面军总数也不过4万人,双方兵力相当,毛泽东自然不会公然对付他,毕竟现在蒋介石才是最大的敌人。 所以9月27日中共中央下令红四方面军必须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从宁夏兰州间渡河,夺取宁夏,甘西,张国焘立刻表示支持这个决定。 无比紧张的通渭会战 随后张国焘在29日制订了《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准备在通渭一带和中央红军会合,伺机消灭胡宗南中央军一部,然后渡过黄河。 但中央军的进展远远超乎了中共的预料,也超过了张国焘的估计。 6月两广事变爆发,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集中近40多万大军反抗中央,由于势头极为凶猛,蒋介石忍痛调动全国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南下。 其中就有在甘肃对付红军的胡宗南的第一军,他们在6月开赴到了湖南。 9月两广事变被老蒋兵不血刃的搞定,胡宗南等部立即北上,但是受当时落后交通设施的影响,速度很慢。 本来毛泽东通过张学良得知中央军从长沙等地运回西北的胡宗南等部约10个师6万多人直到9月下旬才运送到天水,秦安,静宁,会宁一带,预计至少休整数周才能全面进攻。 而中央军另外4个师约2万人还在宝鸡,陇县,略阳等地,离战场远的很。 毛周等人估计,中央军由于兵力不足,至少要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才能发动对红军的进攻。所以这段时间红军以二倍兵力打垮宁夏王马鸿逵还是有把握的。 但自古军事战略有一句至理名言:永远不要做你的敌人想让你做的事情。 这点蒋介石知道的非常清楚,他在中央军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就立即命令各部立即前进,准备和红军决战。 而10月3日,中央军先头部队意外的缴获了红军的《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计划》,这个计划立即交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到该计划,知道红军准备渡过黄河占领宁夏,非常的震惊,随即开始围剿的全面部署。 蒋介石在10月8日制订了《通渭会战》计划,要求中央军各部立即向平凉,静宁,庄浪,固原等地全力突进,必须将红军歼灭在黄河以东的陕甘地区,觉不能让红军渡过黄河。 由此,中央军近10万大军奋勇前进,一路击破红军的堵截。 此时张学良也接到的这个《通渭会战》计划,他极为慌张,赶忙找到中共特使刘鼎,让其立即通知中共。 张学良表示自己可以控制东北军尽量推迟进攻的步伐,并且设法延迟胡宗南等部的进攻步伐,但不可能拖得太久。张学良要求中共主力立即开始宁夏战役,尽快渡过黄河。 消息传到中共那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非常着急。 他们制定宁夏战役计划的前提是只有地方军阀和少量中央军部队参战。现在中央军主力提前向甘东狭小区域进攻,情况就非常凶险。 在宁夏马鸿逵3万大军阻截,中央军近10万大军尾追下,红军很难渡过黄河。况且就算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渡过黄河,留在河东的剩余部队必遭中央军主力围攻,恐怕只能放弃从黄河以东渡河的计划。 而光靠西渡黄河一部,面对河东马家军和中央军的围攻,怕是无法占领宁夏,击溃马鸿逵部。再退一万步说,就算红四方面军能够占领宁夏,但中央军必将渡过黄河跟着红军前进。此时就算打垮了宁夏军阀马鸿逵,等于为中央扫清了宁夏军阀,中央军大军一到,占领宁夏的红四方面军一样完蛋。 所以当时毛周清醒判断,宁夏战役获胜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但话虽如此,宁夏战役终究是决定红军存亡的关键战役,一旦失败红军就很难生存下去,怎么也要试一试。 10月11日,毛泽东发布了《十月分作战计划纲要》,命令四方面军迅速进军靖远、中卫地段,抢占渡河点造船,争取在11月10前完成渡河。 红四方面军主力军30军此时已经突袭占领了靖远渡口,并准备在此处渡河。 17日,国军飞机侦察到了四方面军的渡河地点,随即进行轰炸。得知红军已经占领靖远渡口准备渡河的情报,蒋介石大为震怒。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亲自飞到西安督战,严令各部立即进攻,违者以失地通匪罪论严厉惩处。领袖御驾亲征,下面自然格外拼命。 中央军胡宗南第1军,毛炳文第37军,王均第3军共3个军7,8万大军,在空军的配合下,由南向北火速推进,与红四方面军的阻击部队红4军,5军和31军发生激战。 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已经长期转战长达近两年之久(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开始一直长征作战,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历经数次大规模战役,并无一时一刻的停息,官兵疲惫之极,战斗力大为削弱。而和他们对阵的中央军则是士气高昂,装备优良的精锐部队。 红军阻击部队在中央军的进攻下损失惨重,几乎撑不住了。 阻击主力的红军4军,31军和5军总兵力只有1.5万人,平均每个红军战士只有10到20发子弹和两三枚自制手榴弹,弹药极为缺乏。中央军刚做了几次冲锋,红军战士的子弹就打的差不多了,只能靠拼刺刀。 而进攻的中央军火力强大,而且都是老兵,战斗经验也很丰富。以关麟征和杜聿明的25师为例,他们曾经在长城会战中以绝对劣势装备重创过日军,战斗力惊人。 在中央军冲击下,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在华家岭战斗中被国军飞机的炸弹击中阵亡,官兵死伤也非常严重。鉴于中央军来势凶猛,多路突击,齐头并进,红军硬顶下去损失太大。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果断下令放弃现有阵地,4,5,31军立即边打边撤,逐步向会宁一带收缩,利用山丘扼守,尽力控制会宁至靖远的大道,寻机诱歼敌人。 得知南边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在靖远渡口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总政委陈昌浩心急如焚。在靖远渡口的红四方面军30军政委李先念,军长程世才汇报,靖远渡口一切渡河设备全部被马家军销毁,不但大小船只被毁,甚至连羊皮筏,牛皮筏,门板也被销毁。还好30军政委李先念当过木匠,对造船多少懂得一些。他将造船地点选在离靖远约40里路的大芦子村庄的一片柳树林里,目标隐蔽,躲避国军飞机轰炸。30军随即四处搜集造船所需之石灰、桐油、铁钉,并且征募当地工匠。但由于当地这些材料极为缺乏,最终火速从会宁城等地搞到一些,迅速运到渡口。 30军官兵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造成16只小木船,每船可容10多人,一次只能运送近两个连过河。另外,还从靖远附近找到一只能够运送100多人的大船。 船虽然勉强够了,但这一带黄河河面较为开阔,水流较稳,靠人力桨划的木船需要40分钟才可以到达对岸,来回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此时国军飞机在渡口来回轰炸,俯冲扫射,白天渡河非常困难,主要靠夜间抢渡。而夜间视线不良,来回时间更长,运输人数自然大大减少,一晚仅能渡过1000多人。 渡河准备结束,这边阻击的却开始撑不住了。 徐向前下令各部退守会宁一线寻机歼灭中央军一部,但中央军战斗力远远超过徐向前的预计。 徐向前和彭德怀发现关麟征第25师前进最快,就准备集中主力将其歼灭。 徐向前命令红31军,红4军和独立师集中数千主力全部歼灭关麟征第25师突前的73旅。 于是红军在宋家伏击73旅,红军战局优势在一个两边都是峭壁的山谷对该部发生突袭。但73旅是在长城会战中重创日军的部队,他们立即就地防御,随即向后方75旅求援。 红军从下午5点开始进攻,遭遇73旅优势火力阻击,几次进攻无法成功。双方激战到半夜12点,75旅已经开到山谷。徐向前见伏击没有能够吃掉73旅,反而又被对方包围的危险,只得命令部队后撤。 此战双方都有较大伤亡,红军冲击也非常厉害。甚至有一部乘夜色冲入了73旅旅长梁恺的指挥部。据当时军官回忆,甚至有一个红军战士一把抓住了梁恺的胳膊。梁恺也是老将了,他机灵的一把甩掉这个战士,向后面狂奔,中央军警卫部队赶上来用冲锋枪扫射,将这股红军部队打退,算得上非常惊险。 但由此传出梁恺被红军俘虏的传闻,中央军士气受到一定打击。 此战红军不但没有歼灭中央军,反而自身伤亡惨重。 这边歼灭战术没有成功,防御上却又出了大问题。 22日中央军毛炳文37军突袭会宁城,中央军7架轰炸机也赶来轰炸。守城的红5军董振堂部死守一天一夜,伤亡高达近千人(红五军团只有3000多人),实在不能坚持,被迫败退出会宁城。该城随即被中央军占领,随即中央军继续进攻,连续占领静宁,通渭,界石铺等地,还控制了西兰大道(西安到兰州的公路线)。 会宁等地被占领,也就意味着红军的防御线被撕出了一个大缺口,外线防御已经崩溃。西兰大道被中央军控制,就意味着从西安和兰州增援的部队可以源源不断的开到,形势更为恶化。 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中央军离靖远渡口已经近在咫尺了。 徐向前此时体现了一个名将的高超指挥技巧,他命令红5军在会宁城外利用山头防守,不得后退一步,违者军法处置。同时命令红四方面军的红4军,红31军,红9军立即给与红5军团增援,调整个军防御体系,死守第二线阵地。 战局险恶,此时中共中央开始了著名的渡河犹豫决策。 【三停和四渡】 一渡 此时毛泽东和周恩来也深感形势恶劣,他们命令红四方面军红30军立即渡河,控制黄河西岸渡口。 此时在23日红30军已经试图从红咀子渡口渡河,16只船渡了一半,突然遇到河中一个浅滩,全部搁浅。船工和红军战士拼命将船划回来,但仍然有一只船被湍急的河水掀翻,船上10多人全部死亡。 此时情况已经非常紧迫,徐向前下令30军必须立即渡河。李先念他们重新选择了河段,先头部队冒着马家军密集的火力阻击,终于在25日渡河成功,消灭了马家军的河防据点。由于渡船一天仅能渡过千把人,红军有巧妙的修筑了一座浮桥,大大提高了渡河的效率。稍后红30军7000多人全部渡过黄河。但渡河中,红30军和马家军战斗还是相当激烈的,红四方面军一些战士甚至像黄继光那样用胸口堵住马家军碉堡的枪眼,30军前后损失了近1000人。 一停 但是此时中共中央的观点却变化了,他认为首先需要和胡宗南部决战,不同意已经在渡口准备渡河的红9军渡河。 徐向前和陈昌浩得知以后非常惊讶,他们一再强调仅靠红30军的7000多人怎么也不可能在西岸独自作战,甚至连渡口也守不住。之前红四方面军阻击中央军做除的重大牺牲等于就白费了! 他们电告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主力应该立即渡河。 二渡 中共中央经过研究以后,认为徐陈的观点是对的,如果不能控制渡口,即使打退了胡宗南一部,将来仍然无法实现宁夏战役。所以胡宗南要打,渡口也要控制住。 26日凌晨,中央同意红9军渡河。电称:“三十军,九军过河后,可以三十军占领永登(甘肃中部地理位置很重要的一个县),九军必须强占红水以北之枢纽地带,并准备袭取定远营,此是极重要一着。” 徐向前、陈昌浩立即命令红9军6500多人渡河,红5军担负警戒渡口和监视靖远守敌的任务。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也跟随跟红30军,红9军渡过黄河。 消息传到毛泽东周恩来处,毛周也比较欣慰,因为这也算宁夏战役成功的第一步。 可惜红30军,红9军1万3000多人渡过黄河,并不意味着情况的好转。 二停 这边胡宗南第1军和关麟征25师进攻极为迅速,另外的两个军也随即跟进,颇有一举将红军主力消灭在河东的势头。 关麟征在和红军交手中认为红军实力已经大为虚弱,并且告知胡宗南红军已经为三等战斗力的部队,要求全力进攻。当时第四十三师师长周详初也向蒋介石汇报:现在红军已经不是江西的红军了,完全不堪一击,连红军军团长罗炳辉都几乎被我们捉住。 中央军各部再次火速推进,其速度远远超过毛泽东等人的估计。 鉴于这种情况,毛周认为即使红四方面军全部渡河成功,控制住了渡口和西岸,中央红军也无法独自在东边作战,进而在中卫等地渡过黄河,宁夏战役一样还是失败。 毛周认为,如果不能击败中央军胡宗南等部,宁夏战役就根本无法成功,必须首先集中主力击溃中央军。 彭德怀作为前敌总指挥,在25日提议,必须首先集中红四方面军全部和中央红军第4师打击胡宗南部。至于黄河西岸的作战就只能由红30军和红9军独自完成。 三渡 这边徐向前和陈昌浩心急如焚,他们判断形势认为依靠两个军1万多人,根本不可能实现西岸的宁夏战役,也不可能占领定远营。 这里且不谈宁夏王马鸿逵有3万多人部队的阻击,当地还有数量不少的回族民团武装,仅仅从地理上来说,要达到定远营必须通过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这个就是非常困难的。当时红30军和红9军渡过黄河非常仓促,仅仅携带了2,3天的干粮,附近居民看到打仗全部跑光,红军吃饭都有问题,又如何能够穿越沙漠无人区? 此时西岸的国军各部在蒋介石严令下,都向渡口开进,兵力有数万人之多。西岸的徐向前陈昌浩顿时感到巨大的压力。 他们在27日回电,建议红四方面军全部渡河,并且提出:为着迅速实现宁夏战役计划及便利迎接一、二方面军渡河起见,提议四方面军全部渡河,以一个军对付兰州之敌,四个军迅出中卫、宁夏,并放船到大庙及中卫,迎接一、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如不全部渡河,各方掩护顾此失彼,不但开路、掩护、决战都难完成,甚至根本影响战役计划,望重决速示,万勿坐失良机。 这边张国焘也急了,如果只有红30军和红9军渡过黄河,就等于他的部队被黄河一分为二。如果宁夏战役不能成功,最终就只能有红四方面军2万兵力跟随他们退回陕北苏区,而中央红军为毛泽东控制的则有4万多人,相对他们有一倍优势。张国焘靠这点兵力如何跟中央讨价还价,恐怕真的要被开除党籍,公审批判了。 张国焘也认为红四方面军必须全部渡河,但中央不予考虑。 28日13时,中央及中央军委致电朱、张、彭、贺、任、徐、陈,并致各军首长及政治部主任,再一次重审了毛、周的部署。电曰:“除红9军,红30军已过河准备以一军向中卫、一军向定远营,其余以坚决击破南敌(胡宗南部)为目的,务必消灭其进攻部队之一部或大部,根本停止其追击。现当敌人轻我锐进之时,正是我打胜仗的时候。” 但此时徐向前,陈昌浩判断形势,认为红四方面军必须全部渡过黄河。这主要是因为红9军,红30军渡河之后,三面受敌,且是背水作战,非常危险。西边是青海马步芳、马步青骑兵的攻击,南面兰州国军部队向渡口急进,北面则有马鸿逵、马鸿宾约3万部队的阻击。国军各部总兵力至少有10万人,和红军兵力仅有1万多人人。徐陈认为要完成以一个军6000多人出中卫(准备接应中央红军渡河),一个军6000多人取定远营的任务,困难极大,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边张国焘也支持徐向前和陈昌浩的看法,他电告中央,建议至少红31军应该立即渡河,只留红4军给与胡宗南部以牵制,稍后再将红4军渡过黄河。 这边毛周经过研究,认为徐向前和陈昌浩的说法也没有错误,他们与29日表示同意31军渡河。 三停 但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彭德怀并不怎么想。当时在大草地红军分裂时,彭德怀早就判断出张国焘迟早会对其动手,安排自己的红三军团掩护毛泽东等人北上。彭甚至派了一个团藏在毛泽东等领导人驻地附近,防止张国焘发动武装叛变。 由此彭德怀对张国焘非常厌恶。此时彭认为如果不击溃胡宗南,宁夏战役就等于失败了,有多少部队渡过黄河根本没有意思。彭德怀向中央报告,建议31军不要渡河。他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说张国焘此举是耍阴谋:“张对打胡敌,始终是动摇的,企图以四方面军先取(远)方(物)资后再说(认为红四方面军是想自己去接受苏联援助),以一方面军与胡敌周旋,削弱力量(认为张国焘不想和胡宗南火拼损失实力),(他)好说话。” 所以仅仅在第二天30日,中央毛周认为彭德怀的考虑是有道理的,31军不应该渡过黄河,随后下令31军停止渡河,立即东进,仅留下红5军控制渡口。 此时已经赶到渡口的红31军被迫停止渡河,向东开进。 可以说,就中央这几天犹豫不绝的行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败笔。 克劳塞维茨说过,军事作战必须围绕着一个主要目的,决不能有两个主要目的。 无数军队就是因为又要这样,又要那样而失去了战机,最终被歼灭。 而以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才能,道理上是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这主要是中央明知道宁夏战役不太可能成功,又不肯放弃这个唯一的希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 至于打胡宗南等中央军和抢渡黄河本来不矛盾,按照之前的计划红四方面军渡过黄河,中央红军在黄河这边作战独立抵抗中央军,然后由四方面军接应在中卫一带渡河,这个计划本没有问题。 但中央红军自从在长征中贵州第二次遵义战役跟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狠狠打了两仗以外,长达一年多时间没有和中央军交手。 这段时间,红军由于常年转战,战斗力有着明显的削弱。而中央军由于武器和训练都有很大的提高(1936年德国卖给中央2300万马克的军火),战斗力反而增长。而红军战斗力在长征期间也是不如中央军的,这主要是装备相差很大。这时候此消彼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红军自然更不是对手。 光靠中央红军2万人根本挡不住中央军三个军近10万大军的进攻,完全是节节败退,甚至几乎稳不住阵脚。 一招错满盘皆输,错误估计对手,下面自然处于战略上的绝对被动中,被人牵着鼻子走。毛泽东周恩来的反复犹豫也就很容易理解。 而至于歼灭中央军一两个师,在当时四面都是中央军部队的情况下是极为困难的。此处地形并不适合伏击作战,都是些小土山,没有地形上的优势。而中央军部队之间相距很近,战斗力又顽强。一旦红军短时间不能歼灭被围住的部队,周围中央军来救援,红军又要重蹈当年土城大败的覆辙。 四渡 就在这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反复犹豫下,中央军却没有停着。关麟征第25师1万多人向靖远突进,由于副师长杜聿明判断红军防线已经被撕破,只要坚决突进就能迫使红军全线撤退。 第25师一路不做停留,连做饭也来不及。士兵们一路吃生米,喝污浊的黄河水,连夜急行军突进。 29日第25师已经孤军进入了靖远城(该城为国军邓宝珊一个旅控制),随即向靖远渡口急进。 这边董振堂的红五军仅剩3000人,实在不是1万多人的中央军25师对手,撤退也来不及了。仓促之间,董振堂在征得毛泽东同意下,赶忙率领第5军渡过黄河。但仍然有数百名红军战士和民夫没有来得及渡过黄河,全部被关麟征第25师俘虏。这样终究有3个军约2万1000人渡过黄河,而渡口几小时后被关麟征第25师攻占,浮桥也被国军飞机彻底炸断。 这边由于中央军重兵推进,中共中央在渡河还是歼敌问题上左右犹豫,导致围歼胡宗南部一两个师的计划失败。 各个渡口被攻占,南边又打不退中央军的进攻,也就意味着宁夏战役失败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