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红色帝国”的坟场:苏联入侵阿富汗阵亡5万军人(1)

2014-1-14 00:0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20| 评论: 0

摘要: 乘坐装甲车围剿游击队的苏军。从脸上看出来已经明显没什么士气了。 苏军缴获的阿富汗游击队武器。几十年来,阿富汗游击队似乎一直在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装备来诉说他们的要求。阿富汗的苏联泥潭并不是一天形成的。事 ...

乘坐装甲车围剿游击队的苏军。从脸上看出来已经明显没什么士气了。

乘坐装甲车围剿游击队的苏军。从脸上看出来已经明显没什么士气了。

苏军缴获的阿富汗游击队武器。几十年来,阿富汗游击队似乎一直在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装备来诉说他们的要求。

苏军缴获的阿富汗游击队武器。几十年来,阿富汗游击队似乎一直在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装备来诉说他们的要求。

    阿富汗的苏联泥潭并不是一天形成的。事实上,在美苏争霸引起的技术兵种空前活跃、战术进一步改进的前提下,苏联这个欧洲国家对阿富汗的乐观判断是有一定依据的。

    1980年1月,苏军先后占领了阿富汗的重要城市和主要通道。在先期空降于喀布尔的部队配合下,苏军以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的战役机动,突贯阿富汗全境,实现了对这个中亚小国的军事占领,入侵作战的第一阶段取得了令苏军振奋的胜利。此时,世界上最高兴的人也许就是正在莫斯科欢度新年的勃列日涅夫。苏军的闪电战术又一次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出兵阿富汗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第二阶段战斗--清剿反政府武装即将拉开序幕。勃列日涅夫在一次私人酒会中兴高采烈地对同僚说:“阿富汗?那地方真不错。”

    1980年1月下旬,苏军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全力防守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外,其余的大部分兵力向未被占领地区的一切抵抗力量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第二阶段的战斗正式打响。在第二阶段战斗的最初几个月中,苏联军队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使得这种有利形势仅仅保持了几个月,很快就进入苏军与抵抗者漫长的对峙阶段。究其原因,造成这种结果跟苏联从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对手、没有把军事进攻作为首要任务有着很大的关系。

    勃列日涅夫的乐观给了阿富汗各类抵抗组织一个极好的发展壮大的机会。后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大力展开宣传,吸收一切不愿与苏军合作的阿富汗力量,很快就成为了苏军的强大对手。此外,由于战争初期,抵抗组织和游击队还没有得到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巨额支持,而且组织混乱,尚未形成战斗力。所以,苏联最初的胜利对苏联最高层的决策也造成了误导。

    苏军入侵阿富汗的行为引起了阿富汗人民的极大反感。在苏军炮火的强大攻势下,平民失去家园,或加入反抗者的队伍,或沦为难民。尚武的阿富汗人于是拿起部族时代取得的各种武器,并很快形成了组织。每天夜里,市内或市郊总会响起枪声,第二天天一亮,人们总会发现有几个苏联人或阿富汗政府官员已遭到了枪杀。冲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苏联大使馆、苏军哨所、执勤的巡逻队经常遭到火箭弹袭击,和今天的美军遭遇如出一辙。

    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队也乘机而起。在这些游击队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反政府组织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逊尼派穆斯林组织。这些组织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从几千人到几万人不等,各派首脑主要活动于巴基斯坦境内,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第二类是什叶派穆斯林组织。这些组织基地大多在伊朗,因此他们一直得到了伊朗的支持;第三类是国内部落性组织和左翼组织。这类组织估计有100~200个,数量最多也最为分散,大多以村落、部落或亲属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独立的地方武装;第四类是主要由前国王查希尔为代表的上层人士组成的反阿组织,这些人多流亡在欧美各国,在国内几乎没有自己的武装。

    上述各组织由于党派或部族不同的关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苏联的入侵却使一部分组织暂时搁置分歧,将反苏救国作为了新的目标。1980年3月,在美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外人士的安排下,白沙瓦的六个逊尼派组织的首领第一次坐在了一起,共同谋划联合抗苏的策略,并决定成立一个同盟组织,共同宣布成立“解放阿富汗伊斯兰同盟”。到1980年上半年,游击队已由1979年的三、四万人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到1980年中期,游击战城市和广大农村的都势如燎原。

    从1980年开始的对峙表现中,实质可以看到苏军本身的思维僵化和不作为。十多万大军在阿富汗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也搞不清他们在这地方的目的。苏联军人就像上班一样,每天天亮了乘坐“雌鹿”直升机出发,到一个地方扫射一通,护送一队开来是送给傀儡政府的给养或者别的什么玩意,然后收工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偶尔会看到一发导弹在山里升起来,朝着某架倒霉的飞机过去,最后调侃一句:“这地方真不错。”落后的军事思维使苏军固守着对欧洲作战的陈规。苏-24攻击机、主战坦克、大兵团穿插包围、多兵种协同机械化作战。苏联人很快就会发现,这种战术对阿富汗这个文盲占95贫瘠山国是根本不起作用的。

    10年阿富汗战争,苏军官兵阵亡达5万人,伤残者不计其数。为了掩人耳目,苏联当局从不公布伤亡数目。但是苏联士兵的家属仍然可以通过各种迹象知道前方的真实情况。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苏联把伤员送到东德去治疗,并停止用军队葬礼为殉难的士兵下葬。苏联当局越是封锁消息,知情的人们便越是愤怒。人们开始拿美国的越南比较苏联的阿富汗。美国人30年来一直进行他们在越战后的精神发泄,法国人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羞于启齿,苏联人也在回忆阿富汗战争的岁月。苏联女记者斯韦特兰娜公开了前驻阿富汗苏军官兵及其家属的证词,出版了一本名为《锌制棺材》的书。“锌制棺材”是将苏军士兵的遗骸运回国的密封棺材。自从这本书在苏联出版以来,斯韦特兰娜就不得不躲藏起来,官方不能原谅她的所作所为。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名女职员说:“是问我最初的印象吗?在过境抵达喀布尔后,我看到的是带刺的铁丝网、端着冲锋枪的士兵、狂吠的军犬。此外,非军人中只有数百名妇女。军官们来挑选最娇美、最年轻的妇女。我则被一名指挥官叫去。他对我说:'过来,我将把你带到我的部队去,如果我的卡车所运货物未让你感到有什么不快的话。'我问:'运的是什么东西?''200件货物。'我已知道,200件货物是装有尸体的棺材。”一名苏联军事顾问说:“一天,人们从丛林中抬回一名没有胳膊、没有腿并被阉割了的中尉。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小伙子们怎么样?'他们全都付出了代价。”一名通信兵失去了一只手,他疼得要死,要求一枪结果了他。他回忆道:“其中一个人马上闪开了,另一个则缓慢地给他的冲锋枪装上了子弹。然而,当他上子弹时,子弹大概卡壳了,这时,他把他的冲锋枪丢给我说:'我下不了手!拿着你自己来吧……'我抓起了冲锋枪,但我只有一只手,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名军医说:“我曾羡慕那些前往阿富汗的同事,但是当我看到头一批运送伤员的车队抵达时,我简直要疯了。你看到的是没有胳膊、没有腿但却还在呼吸的躯干。在虐待狂影片中你都不会见到这种情景。”

    而此时,一位身材瘦削、性格安静的年轻人在其父亲支持下来到巴基斯坦的城市白沙瓦,会见了圣战游击队领导人,频繁地往来于沙特和南亚之间从事捐助活动,直到1982年才在白沙瓦定居下来。他投入大量公司技术人员和建筑设备来帮助圣战组织修建道路和兵站,并组织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支援者前往阿富汗参加圣战。但是谁也不曾想到,20年后,他做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成为了美国的头号敌人。这个留着大胡子的年轻人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本·拉登。

    1980年中期开始阿富汗战场形势突然变得对苏军不利,固然与游击队人数的大增有很大关系,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美国的插手。苏联南下阿富汗,逼近波斯湾,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以至在全球的战略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经与巴基斯坦协商,美国开启了由巴基斯坦向阿富汗运送武器的通道,在整个80年代为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大量武器,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等其它国家的援助也尾随美国而来,最后都集中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由美国为首的各国运来支援阿富汗抗苏斗争的武器,尽管数量有限,可毕竟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击队员们的装备水平。

    美国的“毒刺”导弹最初进入阿富汗大约是在1985年以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别雇用了一批退役美国军人到巴基斯坦,向游击队员传授这种导弹的使用方法。1986年底,“毒刺”导弹开始在阿富汗大批地出现,并且屡建奇功,使得苏军最强大的攻势难以兑现,武装直升机在白天不敢轻易出动,轰炸机也要提心吊胆地在高空中飞行。尽管如此,很多苏联飞机还是无法逃脱噩运,仅从1986年至1987年的一年时间里,苏联就损失了各型飞机300多架,平均每天一架,价值约合25亿多美元,再加上丧失飞行员的培训费,总计损失达四五十亿美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4 , Processed in 0.0468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