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名为《龙的扩张:中国军力走向全球》的新书中,前美军高官、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伍尔泽讲述了美中军事关系的沉浮,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历史,以及他对美国学术界继续低估中国军事能力的失望。美国《防务新闻》周刊在该书出版之前提前得到了手稿复印件。 《防务新闻》周刊6月16日刊文称,虽然经验丰富的中国观察人士和学术界资深人士一般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看成一支效率不高的战斗力量,但伍尔泽认为,“解放军正转变成一支现代军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战理论”。 当然,伍尔泽并未忽略解放军的弱点。他注意到,虽然中国的弹道导弹能力已经现代化,而且中国的整个导弹部队都是可移动的,但解放军一直在发射潜射导弹方面存在困难。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试飞了两种型号的隐形战斗机,歼-20和歼-31,并且成功地仿造了俄罗斯的先进战斗机,但几十年来,中国的国防产业部门一直在制造高性能飞机发动机方面遭遇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克服这些弱点。 文章说,中国发展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迫使美国防务部门设计出一个全新的作战计划“空海一体战”计划与之抗衡。 文章指出,1991年的海湾战争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极为震惊,使其“大幅改变了思维模式”。接下来,解放军的作战理论可大致被称为“高技术条件下的有限战争”,引入了“智能武器”,开发了一种更具活力的空基通信和情报架构,将卫星和精确制导整合进武器和武器平台中。结果,第一款反舰弹道导弹,能够在下一场危机中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2010年,中国再次展示了卫星打击能力。中国有能力从地面发射导弹对卫星进行动态打击,用激光束迷惑间谍卫星,发射一小组微型卫星干扰美国卫星。 解放军正转变成一支现代军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战理论 文章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有能力在距中国海岸2000公里的西太平洋进行区域防御。 在另一些方面,特别是在战略核武器能力方面,对于伍尔泽和该领域的其他人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谜。 文章称,对于中国的核武库规模,人们的认识存在分歧。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拥有约55至65枚洲际弹道导弹,约200枚核弹头。来自台湾地区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估计是这一数字的两倍,而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前参谋长维克托·叶辛将军则估计,中国可能有多达1600至1800枚核弹头和核炸弹。 叶辛将军说:“对中国武库规模估计的这种差异影响重大,因为它们影响到了美国的威慑政策、就弹道导弹防御做出的决定和军备控制谈判,特别是与俄罗斯的军备控制谈判。” 美国担忧不断增长的中国军力 文章认为,如果中国军方设计人员坚守其作战理论,那么美国和日本可能会看到中国瞄准日本的中程弹道导弹数量增加,而随着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日本和冲绳的雷达和爱国者PAC-3型导弹防御系统也不断扩张。中国可能还会利用网络战迷惑美国,延迟美国对危机的反应,特别是当黑客对美国军方使用的公开互联网系统进行攻击的时候。 中国真的会打仗?美国最近竟然密集评估中国军力 “未来20年内,中美在军事能力上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日益增强的工业实力使中国有能力在其近海海域挑战美国军事霸权。”这是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原定3日推出的中国军力报告得出的结论。它昨天被美国媒体提前曝光,同时抛给美国人这样的质问:我们该怎么办?熟悉中美事务的观察家发现,这种“剖析中国军力 为美国未来担忧”的报道最近在美国媒体上挺多,“让一向担忧中国军力增长的华盛顿看上去像是心病发作的病人”。 中国驻美新大使崔天凯前天针对美防长的钓鱼岛表态警告奥巴马政府,“不要让日本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温特莱尔因此遭媒体反复追问:究竟在华盛顿眼中,该为钓鱼岛事态负责的是中国还是日本。就在温特莱尔硬扛着不表态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报告已将钓鱼岛等海上争端看做影响美国在西太平洋霸权寿命的命门。 美国务院回应中方警告 “昨天,中国大使告诉美国,在岛屿争端问题上采取单方面或胁迫性措施的是日本,而非中国。那么在你看来,采取单方面或胁迫性措施的是谁?”美国国务院5月1日例行记者会上,一名记者用这样的问题把记者会引入“钓鱼岛时间”。他反复追问发言人温特莱尔,在中国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警告美国后,美国是否担心卷入争端会伤害自身利益,美国究竟认为中国与日本谁在采取挑衅性措施。 受到逼问的温特莱尔先是重申美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不持立场的“长期政策”,接着声称是中日互相认为对方采取了挑衅措施,美国已对中日双方清楚表明对任何一方采取加剧局势紧张的措施都很担忧。他还表示,中日之间任何误判都有可能伤害和平、安全与经济增长,“所以我们敦促各方避免采取激化紧张的行动,这是对中日双方同时说的”。 不论在华盛顿还是东京,美国国务院对中方警告的上述回应似乎都激起主流媒体关注。多家媒体还在讲述中国大使是如何警告美国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2日题为“美中在东海唇枪舌剑”的文章说,美中围绕钓鱼岛问题出现这样的往复交锋是可以预期的,中国最近还将钓鱼岛称为“核心利益”,这更意味着中国已不可能妥协,甚至使事态维持现状都不可能了。 “决不能让东海出现另一场汉堡高地战役,”美国《福布斯》杂志1日以此为题说,汉堡高地(又名937高地)是越南战争中一个战略价值无足重轻的高地,但在1969年5月10日至20日,美国和南越军队却对高地上的越共阵地发动猛烈的正面冲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可在拿下高地后却主动撤军,在美军内部和美国公众中激起强烈愤怒。文章说,美军司令当时下令强攻为的是展示甘愿付出巨大牺牲不惜一战的决心,更直白说是为了“面子”。而如今当中日围绕钓鱼岛紧张对峙时,美国卷入其中的争议性还不如汉堡高地,一旦卷入造成伤亡“更不可原谅”。 《福布斯》还说,美国防长哈格尔日前“承认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并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表态“如同发表汉堡高地式的宣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即于4月26日将钓鱼岛提升至与台湾、西藏、新疆同级的“核心利益”层面,在华盛顿和东京同时敲响警钟。汉堡高地给美日,尤其是美国带来的质问是——为什么非要把中国往底线上逼。文章还说,美日总声称错不在己,强调维护现状,但现状早就被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改变了,“无法阻止因此事态激怒中国证明了日本外务省的无能,正如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和前防长帕内塔没能有效保证美国利益的安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2日对记者表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闪烁其词是缘于其自相矛盾的立场。美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担心中国利用越来越强的实力彻底改变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的现状,因此警告中国“别挑衅”,同时又不愿被日本卷入对华军事冲突,因此反复强调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暗中警告日本“别滋事”。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人的话倒真是说给中日双方听的”。 中国军力受到密集评估 “中国的普拉提外交”,美国《大西洋月刊》1日以此为题说,中国近年来频繁提及核心利益,就像人们练普拉提的目的是锻炼核心肌肉群,文章还说,中国在核心利益的定义与维护上变得越来越自信。 是什么提升了中国的自信?自中国国防部上个月公布国防白皮书以来,一些美国分析家频频将目光投向中国日益增强的军力。《纽约时报》1日题为“中国军力在地区与美国日益接近”的文章说,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越来越强的工业实力很可能允许它在中国近海海域对美国军事霸权构成“日益可怕的挑战”。这份由9名作者(包括该机构研究员、学者、前政府官员)共同撰写,定于3日公布的报告称,未来20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中美两国在军事能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如在航空母舰和隐形战机领域。与此同时,美中经济相互依赖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决定了中国可能不会成为美国下一个全面对抗、冷战式的对手,中国也不会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把美国从中国周边赶出去。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军力报告称,未来20年,中美在军事能力上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中国军力问题专家迈克尔·斯韦恩说,中国周边地区因美国军事霸权而享有经济繁荣,如今这份报告应被看做美国学界预测中国崛起给该地区带来怎样长期后果的首批尝试之一。斯韦恩说,一个新对手的出现意味着,美国主导地区事务的现状不会保持太久,“我们想问的是,美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可能性呢?美国还能在西太平洋一切如旧吗?还是必须为继续保障西太平洋安全想想新招了?” 《纽约时报》透露的该报告内容显示,日本将是对西太平洋战略格局变化感受最强烈的国家。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日本将更加紧密地倒向美国,虽然首相安倍晋三非常鹰派,但因深陷财政和政治困境,日本恐无力大规模提升军费对抗中国。报告预言,在最极端情况下,对美国是否还能维持霸权或信守安保承诺不放心的日本将有两个选择,要么拥抱中国,要么拥有独立威慑力量,比如制造核武器。文章还说,像中日钓鱼岛争端这样的海上争端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威胁,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美国霸权因中国军力提升“慢慢被侵蚀”,所幸中国不是苏联,无意全球争霸,只想做地区强国。 “美国需要非常小心地盯着中国军力崛起,并关注中国将如何融入地区安全环境。”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4月上旬在美国国会接受质询时说,他在现阶段既不把中国视为朋友,也不视为敌人。 《纽约时报》长文分析称,中国对其海洋领土的控制力正处于快速的增长中。文章称,随着中国在反舰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潜艇和水雷战能力的不断增强,其区域拒止反水面目标作战力量也在不断壮大。然而中国海军的反潜战能力依然是它的弱项,尽管在未来的15到20年中,中国海军会不断致力于强化这一能力,但它可能取得的进展依然是十分有限的。 文中提到,目前,潜艇仍然是中国海军反拒止力量中最难对付的一支力量,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海军潜艇舰队的相对高度现代化,这在与其水面舰艇部队相比之时尤为显著。对中国空军和海军而言,即使中国开始部署一些提升反潜战能力的基础力量,反潜战仍然是他们最不擅长的领域之一。 中国海军有超过60艘的潜艇,大约一半是现代化的潜艇力量。这其中包括2艘093核潜艇、12艘俄制基洛级常规潜艇、13艘039型常规潜艇和至少8艘041型(实为039A型,观察者网注)常规潜艇。中国海军正在同时研发新型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其中核潜艇的发展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为中国的水下实力带来迅速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海军也在为潜艇装备更多的导弹,以增强其潜艇舰队的威胁和打击范围。 另一支不能被忽视的中国海上作战力量是其水雷战能力。中国很早就讨论过包括使用潜艇布设水雷,封锁美军在日本和关岛的海军基地,并将援军阻隔在第一岛链之外的战术。外界对中国海军的水雷战能力知之甚少,一般估计中国目前有5-10万枚水雷,它们之中包括火箭上浮水雷和传统的沉底雷等。尽管中国的水雷技术仍然要落后于美国,但庞大的数量依然可以对美军造成威胁。 文章强调,在谈及反水面舰艇作战时,没有哪一项工程能比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更加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了。它被誉为是中国在东风-5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之后最为重要的武器。这种导弹的射程推测应该在1500公里左右,它可以从公路机动的陆基发射车上发射,并且攻击诸如航空母舰这样的目标。2011年的台湾“国防白皮书”曾经提到该型导弹已经开始部署。也许它们在近几年还不能成功地执行作战任务,但有理由相信,它们的投入使用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中国的水面舰队拥有的现代化舰艇比例比潜艇要低得多,但新装备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已经普遍装备了防空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他们的入役大大强化了中国海军在近海的作战实力(观察者网注:从1994年起,中国新建的所有驱逐舰和护卫舰都装备有上述武器)。2010年,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海军26水面舰艇是现代化的,而在10年前,这一比例还只有10在驱逐舰和护卫舰中,43备了先进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一些海军专家对中国海军的江卫级护卫舰、现代级驱逐舰和旅海级驱逐舰的防空导弹能否应对现代导弹的威胁持怀疑态度(观察者网注:中国海军目前装备14艘江卫级、4艘现代级和1艘旅海级)但是2012年左右,额外的6艘052C型驱逐舰和至少2艘的052D型驱逐舰都装备了远程区域防空导弹,至少16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也有类似的装备。同时,一种新的轻型护卫舰(观察者网注:056型)正在建造中,以替换中国海军老旧的江湖护卫舰。 中国海军的航母计划也吸引了许多关注。经过改造的前苏联航母辽宁舰在2012年9月正式服役,但是它还没有配备舰载机(2013年1月,辽宁舰进行了首次舰载机起降试验,目前,中国仅有12名受过相应训练的飞行员可以在航母上起降),即使未来配备了战斗机,辽宁舰的目标也更多是用于研究和训练。有消息称中国计划在未来10年打造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但他们在2030年前可能不会完全形成战斗力。即使形成,其水平也将远逊于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他们在中美冲突中的价值很小。 中国军队真的会打仗吗? 美国《外交政策》说,洛克利尔所在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统领美国5个航母战斗群、180艘舰艇和近2000架战机。每天早上6点,20多名世界顶级潜艇观察家、航空专家、密码专家和语言学家都要聚在夏威夷的司令部,他们的工作是分析过去一夜的各种情报。文章说,虽然洛克利尔说他的司令部管着“从好莱坞到宝莱坞的所有地区”,但每天的早会大家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话题转入那个导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国家。舰队上校法内尔说,“每一天讨论的都是中国”,他还直率地表示,美军把60艇调往太平洋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专注于战争,并走向蓝水来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作为舰队情报官,我可以告诉你,中国海军正越来越了解海战,我的评估是他们正成为一支非常有能力的作战力量。” 中国军队真能打仗吗?《外交政策》的文章一边描述美军军官对中国军力的“恭维”,一边又质疑中国军队的真实实力。文章将钓鱼岛争端形容为“美国关键盟友与全球对手的对抗”,预测“如果战争真爆发,中国很可能会输”。该杂志此前题为“中国的壮志凌云能否升空”的文章则以八一电影制片厂去年推出的影片《歼十出击》为例,称影片内容印证了西方分析家对解放军弱点的一些猜测,比如专业人才受限于不太懂军事的政委的命令。文章还称不久前一架苏-27在山东坠毁显示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时间不充分,虽然拥有近2000架战机(美国空军超过3000架)的中国空军硬件有很大提升,但在“软件”——人的发展上存在弱点。 美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军力究竟是强是弱?法国BFM电视台说,美国媒体说中国军力强,如《纽约时报》这次援引报告渲染中国军力威胁,往往是要推出“美国军费预算不能削减,否则无法应对中国挑战”的结论。而当需要强调“美国已经做得足够”时,又会有人断言中国军力根本不足为患。加拿大“北纬45度”网说,对中国军力过高或过低的两极评论往往都不符合现实。美国卡托研究所说,现实是美国不必对中国涨军费感到恐慌,中国无意向遥远地方投射兵力。而且与处在和平地区的美国不同,中国周边对手林立,安全顾虑多,而且中国军队还要负责国内维稳,鉴于西藏和新疆的情况,“这可不是小差事”。 在中国分析人士看来,担忧中国军力增长是美国一些人固有的心病。杨希雨说,中国当下的军力上升不过是在“补课”,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自然需要相称的军事实力。美国渲染中国军力不过是为推进其亚太战略找到一个标靶,而问题的实质是美国在亚太搞集体安全,按与美国亲疏把亚太国家分三六九等。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