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国专家谈神舟十号:相当于俄美40年前水平

2013-6-22 09:0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3名中国航天员20日成功进行太空授课,外界对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发展的关注热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大国,美国航天界的专业人士对于中国神十任务以及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怎么 ...

        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3名中国航天员20日成功进行太空授课,外界对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发展的关注热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大国,美国航天界的专业人士对于中国神十任务以及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怎么看?他们之前的经验是否会对中国的载人航天进程具有一些借鉴意义?未来中美之间是否存在着进行空间合作的可能性?两国的航天器、航天员是否能在太空中实现“对接”?带着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20日对3位重量级美国航天专家进行了专访。

  环球时报:中国航天员这次进行的各种太空活动与美国相比大概处于什么水平?是否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还只是很初级的阶段?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过的比较复杂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美国航天基金会总裁、曾担任波音公司副总裁、肯尼迪发射中心新闻发言人及美空军参谋长顾问等职。美国航天基金会曾将美国2009年度“航天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团队):中国神舟十号任务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和美国航天项目的漫长历史相比,中国是在其载人航天项目起始阶段就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美国在“阿波罗”飞船具备承载3名宇航员能力之前曾通过“水星”和“双子星”计划进行了多次飞行试验。美国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将首位女宇航员送上太空。和美国比,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就快得多了。当然,不可否认,美国今天所进行的太空活动比中国更复杂和精细,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航天发展迅速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美国航天政策知名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员,美宇航局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空间政策研究院前院长):神舟十号相当于40年前苏联“联盟”号飞船项目的水平。迄今,美国航天员已经完成了以“阿波罗”任务为成果的探月工程、完成了135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完成了5次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飞行任务并在轨组建了很大的国际空间站。

  焦立中博士(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华裔宇航员):我不认为中国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我认为神十正在执行的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无疑证明它是伟大的。它表明神十较之神九已经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环球时报:对于航天员而言,太空生活最主要的挑战是什么?这次中国航天员将在轨飞行15天,已经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单次最长在轨时间,长时间在太空生活还需要注意些什么?中国这次的垃圾处理采用增加垃圾袋密封的方式,美国航天员在这方面有什么好方法?在空间狭小的舱内,在保证男女航天员的个人隐私方面美国有什么经验?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我认为驻扎太空,航天员将会面临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生活在一个与他人共存的相当局限的空间中是挑战,特别是你不能随意避开他人进行漫步。这是太空探索的严酷性,而太空探索的纪律和规则对宇航员的行为规范大有帮助。在太空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因而需要明确和规范每个宇航员的责任和指令,这样可帮助他们更有秩序地安排太空生活、减少机组成员间的紧张情绪。但是,即使是在国际空间站中,空间也是有限的,隐私也是相对的,与地面上不可同日而语。你带到太空中的每盎司物品都极其昂贵,因而,回收和再利用你能用的一切是非常重要的。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航天飞机也只容许15-16天的飞行。要在太空逗留更长的时间,美国的唯一经验是长期驻扎在空间站上。对于长期生活在太空会对人身体产生影响这个问题,我们也还在探索和学习中。如何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恐怕是航天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了,这需要进行大量的锻炼。

  焦立中博士:我想食物、水和氧气不是问题,坚持锻炼对航天员保持太空中的健康至关重要。密封式处理垃圾是个不错的方法。美国航天员对于隐私问题的理解是:给予女航天员一个处理她们隐私的空间。

  环球时报:您认为神十任务中,最大的亮点在什么地方?中国航天员进行了天地授课,美国此前也进行过类似的太空教学,进行这类太空教学依靠什么技术?有什么经验可以传递给中国航天员?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我认为,神舟十号最大的亮点是太空授课,它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和正能量输入。神十是中国首次进行太空授课,而美国太空教育可谓历史悠久,如今美国宇航员每次登上国际空间站都会对地面上的学校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授课。

  焦立中博士:神舟十号最大的亮点是在进行交会对接中所展示的操作的复杂性。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神十对地球上人们的激励。当然,中国人身受鼓舞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神十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对于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 神十仍具有激励作用,他们看到了中国的航天科技有益于全人类。

  环球时报:有报道称,国际空间站2020年即将达到设计寿命,未来美国航天员利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活动的前景如何?以美国航天员的太空经验,中国空间站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他国航天员的生活?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一切皆有可能。但我在此更愿预测未来将会有可充气的或可展开的容量更大的太空站的出现。美国商业公司经验日益丰富,他们将或载人或载货的太空舱送入太空并往返于国际空间站,我认为届时由美国商业公司研发的地球低轨道空间设施势将带动政府和私有承租人更多的融合。中国将有可能介入到这样的商业活动中。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国际空间站最早的退役时间为2020年,其寿命还可延长至2028年。天宫一号即将退役, 中国新天宫需要更大的空间和相兼容的对接机制。

  焦立中博士:国际空间站将于2020年退役。我坚信国际空间站会扩大国际合作伙伴的范围,将中国吸纳进去。中国应加入国际空间站,美国应引领未来的探索项目。对美国来说,加入未来的中国天宫项目会是件有趣的事情。这样的合作将会改进中美两国的关系,就像当年美苏太空合作改进了两国关系一样。

  环球时报:女航天员在参加航天选拔和太空生活时,需要比男性克服哪些方面的额外困难?外界报道往往会提到女性航天员面临很多困难,包括生育问题等。美国航天员如何看待女性在航天事业中的定位,认为女性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我认为,对于男女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适应在微重力下的生活。太空面临强辐射的挑战,但长期的失重会导致人的身体产生重大改变——从脊柱的伸长到骨骼和肌肉量的退化。人在太空是平等的——例如一个90磅的人能像职业运动员和体育健将一样搬动一个300 磅的箱子;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太空是一个伟大的均衡器。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现今已有近50名美欧日俄的女航天员上过太空,应该说,她们均未因为性别出现过情况。

  焦立中博士:锻炼会帮助航天员缓解很多副作用,但不同的个体也会面临不同的身体反应。

  环球时报:未来中美载人航天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我认为美中学习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非常重要。不幸的是,当前,由于政治原因,阻挡了两国在这一重要领域携手共进。这与当年美苏“阿波罗”和“联盟”号的情形相近,但美苏后来冲破重围在太空领域进行了成功合作。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建立互信,学习在太空领域携手合作。我认为在这方面,航天基金会可以起到保持两国接触、保证两国航天界公开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作用。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美国航天界强烈希望与中国航天合作并寻求合作契机。但我们的一些立法者因不满中国在其他领域的行为而通过了阻止美中航天合作的相关法律。在该法改变之前,美中航天合作尚无可能性。

  焦立中博士:我强烈坚信美中应进行太空合作。不幸的是,美国国会的情绪受到几个持孤立主义观点的议员负面声音的影响,使合作成为当前不可能之事。

  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11日成功发射,引起诸多海外媒体关注。海外媒体普遍认为,神十此次任务不仅意味着中国载人天地运输系统走向实用,也是在为建设自己的空间站做准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转播了神十发射的实况画面。它在报道中说,此次任务是中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发射,在轨飞行15天,也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一次。在轨期间,中国将测试与建设空间站相关的技术。

  美联社说,中国航天员将针对学生举行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授课是让中国老百姓了解航天任务迄今最大胆的一步。美国航天局也进行太空授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并获得对其预算的支持。

  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频道当天转播了神舟十号的发射。BBC报道说,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进行的,与国际空间站参与方合作并不多。但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改变,欧洲已经和中国开始对话,未来有可能参与将航天员送往中国空间站的项目。BBC还援引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主任托马斯·瑞特的话说,欧洲航天局有可能与中国展开合作,“目前欧洲航天员中心的一些同事已经开始了中文培训”。

  俄塔社11日报道称,中国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对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说,中国是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之一,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发射并维护轨道站的国家。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1日报道称,神舟十号将同时演练手动和自动与“天宫一号”对接,“天宫一号”是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原型,对接技术实验将为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打下重要基础。

  神舟起飞,再赴天宫。充满挑战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迎来了“中国运营商”。无疑,“冷清时刻”的国际载人航天也迎来一抹亮色。

  回顾人类太空征途,构建往返天地的运输工具是基础。没有核心技术,哪来“飞天梦”的实现?

  从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中国航天员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神舟天宫实现“太空之吻”,到中国女航天员翱翔太空……细数神舟飞天路,十年时间,中国已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标志性关键技术——航天员出舱和太空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说,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试验性飞行不同,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神十将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中国的“太空高度”越飞越高。

  “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决不可接受”,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曾这样表示。但事实却是,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后,美国航天受制于经费压缩和重心转移,2017年前无力实施载人航天项目,凸显国际载人航天往返运输现状的尴尬。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宇航员只能依赖俄罗斯“联盟”飞船进入太空,俄方的“船票”也即将升至单人7000万美元的天价。

  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相比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执飞天地往返运输任务的“阿波罗”“联盟”飞船和航天飞机,如今太空往返着实冷清。随着神舟十号的应用性飞行,“联盟”已不再是人类往返太空的唯一飞船。神舟不仅安全可靠,也更大、更舒适。

  除了充当“太空巴士”,神舟十号还将与天宫一号演练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开展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验证。据美国太空网称,“神舟十号将是中国掌握空间交会技术的最后试验,这将使中国在2020年左右具备建造和运行大型空间站的能力。”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具备空间天地往返核心技术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阶段。

  从神舟十号应用性飞行,到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俄罗斯科技信息网评论说,中国的航天技术最近十年发展迅速,未来全球的空间开发合作将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参与。

  搭起太空往返之路,神舟之船刚刚起航。未来可期的中国空间站,将是人类在太空停泊的一个新港湾,太空舞台势必出现更多中国“新亮点”。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长征二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将神舟十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在火箭腾空而起的背后,支撑火箭发射以及神十和天宫一号对接的运载火箭、飞船、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等多个系统也都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亮点一:大气层外也可启动逃逸系统。如果说航天员是飞船的乘客,那飞船就是运载火箭的乘客。本次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F”火箭,与神八与神九任务使用的是同一型号,但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以增强发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透露,“长征二F”火箭先后进行了十多项改进,重点就落在提高可靠性上。相比遥九火箭,遥十火箭发射的可靠性和宇航员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为确保船箭分离后飞船可以执行大气层外逃逸救生模式,遥十火箭对故障判断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如有故障发生,可向飞船发送“运载逃逸信号”的相关指令。据介绍,逃逸系统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奉献精神,从一定角度来说,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不使用,因为它不发挥作用,意味着火箭整个系统工作正常。

  亮点二:飞船绕飞为空间站做准备。飞船入轨后,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本次任务将视情开展飞船绕飞试验,即神十飞船将对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是为空间站建造做准备。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计划,空间站将包括三个舱段: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前端设两个对接口,接纳载人太空船对接和停靠;后端设后向对接口,用于货运飞船停靠补给。飞船绕飞以及在绕飞基础上的交会对接将为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绕飞需要飞行器多次变轨,这比之前进行的交会对接更有难度,也更具看点。

  亮点三:太空授课考验中国“天链”。女航天员王亚平这次将在太空中首次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太空授课活动。而这些天地间的互动授课,也是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自2012年建成之后的重要科普应用。中继卫星又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测得的数据实时下传。2012年7月25日,“天链一号03星”成功发射升空,实现“天链一号”卫星的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已正式建成。经过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天链一号03星”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建成比较完备的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一号”组网运行以来,先后参加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并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太空授课将对中国的中继卫星实时传输能力进行考验和展示。

  亮点四:神舟飞船进入应用性飞行阶段。武平介绍说,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飞行任务目的不同。截至目前,我国开展的历次飞行任务主要是以考核和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比如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交会对接功能。而本次任务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要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往返运输服务。二是飞行产品状态的不同。飞船和火箭经过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行任务的考核和验证,应该说现在功能更加完善、完备,性能更加稳定,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开始进入应用飞行阶段。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安排天宫一号地板更换、密封圈更换等在轨维修操作。

  亮点五:多种手段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太空生活。本次任务的飞船在轨飞行将长达15天,比神九任务增加两天。武平透露,对接完成之后的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测试及太空授课活动。为提高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完善舱内生活垃圾处理,增加了废物收集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方便航天员在轨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密封处理和存放。第二是丰富航天食品。针对航天员进行个性化设计,增加食品种类,并改进工艺改良食品口味。第三是优化航天员的工作程序和作息安排,增加了工作项目的时间余量。此外,通过为天宫一号更换地板、增加一些限位装置,可以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加方便。

  亮点六:中国将研究快速对接技术。今年上半年俄罗斯“联盟”飞船先后3次与空间站实施快速交会对接。使用快速对接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宇航员在出现失重感时已经快要抵达目的地,这使飞行变得更加舒适;二是可以将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尽快送到空间站,这对某些实验来说非常重要。一名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俄罗斯航天员称,鉴于抵达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考虑把冰淇淋带到空间站上吃。但快速对接也对追踪飞行器的测控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发射窗口的选择增加了很多约束条件,这次神十任务仍然采用神八、神九一样的模式,花费两天对接,但后续将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的研究应用。

  亮点七:接近设计寿命末期的天宫一号接受考验。武平表示,客观地说,2011年9月天宫一号发射入轨以来,已在轨运行约600多天。这期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进行了四次交会对接。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是两年,目前已处于设计寿命末期阶段,部分元器件性能有可能会有所降低,经过航天员驻留特别是在有氧环境下密闭了近一年,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给舱内环境带来一些变化。

  但武平也表示,通过近两年来的密切在轨监视和科学维护管理,目前天宫一号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为了保证天宫一号在寿命期内完成工作,在研制天宫一号时,相应的冗余设计和产品的寿命试验都已经过考虑。

  中国神舟zx号载人飞船11日成功发射,引起诸多海外媒体关注。海外媒体普遍认为,神十此次任务不仅意味着中国载人天地运输系统走向实用,也是在为建设自己的空间站做准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转播了神十发射的实况画面。它在报道中说,此次任务是中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发射,在轨飞行15天,也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一次。在轨期间,中国将测试与建设空间站相关的技术。

  美联社说,中国航天员将针对学生举行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授课是让中国老百姓了解航天任务迄今最大胆的一步。

  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频道当天转播了神舟十号的发射。BBC报道说,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进行的,与国际空间站参与方合作并不多。但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改变,欧洲已经和中国开始对话,未来有可能参与将航天员送往中国空间站的项目。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1日报道称,神舟十号将同时演练手动和自动与“天宫一号”对接,“天宫一号”是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原型,对接技术实验将为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打下重要基础。

  2013年6月10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同记者见面 6月10日,航天员聂海胜(中)、张晓光(右)和王亚平出席见面会。当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记者见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将开始加注推进剂。

  武平表示,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营轨道。

  她介绍说,“神十”任务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参加此次任务的各系统与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本次飞行任务的具体要求,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分别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目前,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0 , Processed in 0.0426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