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商务部官方网站获悉,针对总统奥巴马1月3日签署的《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下称《授权法案》)中涉及的“对华卫星出口管制”等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授权法案》放宽了卫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但对仍保持严控:不仅禁止对华出口、再出口或转移,也不允许在中国发射。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的举动不让人意外。”昨日,知名军事专家宋晓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卫星技术等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可以跟一拼高下了,加上其一向注重所谓的‘国家安全’,因此,美国没有放宽对中国的卫星出口。” 有分析人士担心,的最新举动可能会影响到的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甚至可能会让一些国家追随,不再让中国发射自己本国的卫星。据悉,去年中国共发射了19颗卫星,且全部发射成功,其中就包括GK-2卫星。 【自强不息!被美国压制的航天如何成功】 经过 4 0多年的建设 ,的卫星事业已经初步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整配套的卫星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发射、测试和运营及其保障体系 美方违反承诺 为了刺激经济、提高就业率、提升美国卫星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等,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去年4月18日就发表报告建议美国国会“放松对卫星和相关设备的出口管制”。该报告同时表示,中国空间技术“可能与美国的国家安全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报告建议“保持或收紧对中国和、及等其他国家的卫星和零部件出口管制”。 “在美国眼中,其对国内安全的关切肯定大于出口方面的经济利益。”对此,宋晓军分析,“目前,美国的军事作战模式越来越依赖外太空技术,尤其是卫星技术。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卫星技术发展也很迅速,这或多或少让美国有所忌惮。”
难改经贸大局 “下一步,中美两国还要进一步沟通。”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姑且不论,中国在对待卫星出口问题上,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该全部都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不过,崔新生认为,的最新举措不会对2013年全年的中美经贸格局造成太多影响。海关统计显示,2012年1-11月,中美贸易额达到4386亿美元,同比上升8.2同时,预计今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将接近50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目前,世界上只有、和我国3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和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射市场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环球时报》曾援引外媒的报道称,“禁止在卫星上使用设备、甚至不允许向可能由中国实施发射的公司出售技术,让中国航天工业在商业领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该报道同时认为,美国的限制连同国际上仍对中国航天技术的心存疑虑,使中国能参与竞争的市场“非常有限”。 “不会有这么多的影响。”崔新生认为,相较而言,商用卫星发射市场刚起步没多久,本身在全球所占的份额就有限,即市场不会因美国的限制出现根本性变化,一些和中国合作的国家也将继续合作下去。(黄烨)
相关新闻: 国家海洋局:卫星已开始动态监视钓鱼岛海域 海域动态监管正逐渐实现从近海向远海的覆盖 国家海洋局日前透露,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被纳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这是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对我国近岸海域实现业务化定期监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 监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是一张海域管理的“蓝色天网”。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视监测等多种手段,实施对我国近岸及其海域开发活动的立体、动态监视监测,及时为各级政府、海洋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资料图:黄岩岛卫星图。 ![]() 将非法扣押的保钓人士押上警车 如今,这张网能看得更远、辨得更清。包括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首批卫星遥感影像,已全部完成处理并入库,该批影像分辨率为0.5米,覆盖面积总计500余平方公里。目前,该系统已成为我国海洋管理领域节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与行政管理结合最紧密的业务系统。 “现在,远海海域的水温环境变化、海洋水色变化、洋面变化、风场、浪高等已可通过这套系统观测到。”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告诉本报记者。
据介绍,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自2006年起开始建设,到2009年实现业务化运行。去年以来,“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等多颗国产测绘、资源卫星发射升空,填补了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空白,海域动态监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海域使用状况一目了然 专家透露,由于卫星数量不足等原因,此前我国海域监视监测手段相对落后,对海域空间资源开展监控常受到制约。近年来,我国为了不断提高海域使用管理能力与水平,花大力气提升技术水平,编织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全国海岸线、滩涂、海湾等海域资源和海域使用状况“一张图”。准确的用海信息,为海域使用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海域使用执法监察提供技术服务。 ![]() 将非法扣押的保钓人士送达那霸,保钓人士被日方带上了手铐 ![]() 保钓船奔赴钓鱼岛 唐丹玲表示,监测范围覆盖到远区,将进一步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比如,可及时发现海上溢油等现象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为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保护海洋环境提供对策。此外,通过这双“远望眼”,人们可敏锐地捕捉台风、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在远海区域生成的“苗头”和发展趋势,通过实时监测,为近海地区防御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预警。 “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已能覆盖远海海域,将这些卫星遥感影像纳入监测系统,对我国远海的战略国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唐丹玲说。
海域监测尚待进一步完善 国家海洋局日前表示,下一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将不断加强对远海海域的遥感监测。 “横向比较,我国卫星的观测参数、数据解析度、数据传输分发等都有较大差距。”唐丹玲表示,我国海域监测尚待进一步完善。 ![]() 保钓人士 ![]() 内地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现场监视等手段的不足和限制,我国将在沿海各地海域实施无人机遥感监测,以增强监测的机动性、获取高分辨率的数据。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