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即将恢复向提供先进武器平台。此举或许对有影响。 据《教徒报》网站3月8日报道,在2012年底同签署了一项出售4艘“阿穆尔-1650”型柴油潜艇的框架协议。2013年1月,中俄两国政府又签署一项协议,由向中国提供最新式苏-35远程战斗机。 报道指出,如果这两项协议顺利执行,那将是在10年里首次向提供进攻型武器。这也将标志着向中国提供的武器平台第一次超过军火库中的俄制系统。而过去的规则刚好相反。 ![]() 资料图:苏-30编队飞行。 例如,俄罗斯过去卖给的苏-30MKK喷气式战斗机比不上大约在同一时期卖给的苏-30MKI。卖给中国的飞机,雷达较差且没有卖给印度飞机的那种推力矢量发动机。 如今情况看来发生了逆转。“阿穆尔-1650”潜艇比海军库存的“基洛”级潜艇远为安静和强大。据俄罗斯顶尖军事专家康斯坦丁·马肯科说,印度的苏-30MKI赶不上中国的苏-35。后者由更强大的推力发动机驱动,而且自夸装有更精密的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
马肯科认为,购买苏-35的行动也将令人质疑计划购买“阵风”式战斗机是否明智。 马肯科说:“向出售苏-35将断然否定‘阵风’式战斗机对的价值。” 他解释说:“‘阵风’式战斗机不可能和卖给的苏-35对抗。苏-35的Irbis雷达的探测范围是‘阵风’的泰雷兹RBE2雷达的两倍多,而且能在苏-35被发现、遭到报复性打击前就锁定目标。苏-35的117S发动机也比‘阵风’的斯奈克玛M88强大得多。” ![]() 资料图:“阿穆尔950”型潜艇,水面排水量约1000吨,乘员仅19人。 报道说,向提供比更先进的武器平台的做法,似乎与一些基本的地缘政治现实相抵触。印度仍然是最信任的伙伴,其国防需求从未遭到过拒绝。相比之下,俄罗斯一直对中国“龙”感到担心,并怀疑中国对资源丰富但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的意图。 报道认为,应该在中美俄三角的地缘政治游戏这一背景下,看待俄重新对华提供尖端武器一事。 和恢复国防关系是在它们同的关系遭遇惊涛骇浪之际发生的。对奥巴马的“重启”政策非常失望,因为俄罗斯将这一政策视作美国从俄罗斯获取单边让步的一个工具,而中国认为奥巴马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调整的目的是遏制中国。 和中国加强国防关系是两国整体关系强劲发展的衍生物。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商业伙伴,今年的双边贸易有望达到900亿美元,到2020年会激增至2000亿美元。普京把中国的崛起描述为“在我们的经济航程中借助中国风的一个机会”。 这与俄印之间贸易萧条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2012年两国的贸易额为110亿美元,两国政府为2015年制定的200亿美元的贸易额也显得缺乏雄心。 报道说,在俄罗斯的雷达屏幕上,有被中国遮盖光芒的危险。正如俄罗斯主要的商业日报《生意人报》最近指出的,直到如今,从上至下的俄罗斯官员都还倾向于带着“昏昏欲睡的冷漠”看待印度,普京2012年对印度的访问也是“无意义的礼节”多于实质内容。
俄:中俄就向出售苏-35在北京签订联合文件 东方网1月24日消息:据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月24日报道,俄罗斯军事外交界一名消息人士1月23日在莫斯科向国际文传电讯社透露,由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俄国防出口公司和苏霍伊公司代表组成的俄方代表团日前在北京同中方进行谈判,讨论了采购俄制新型多功能歼击机苏-35的问题。谈判的结果是签订联合文件,事实上为苏-35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绿灯。 俄军事外交消息人士指出,早就对新型苏-35歼击机表现出了兴趣,但是此前双方无论如何未能就计划采购的规模达成一致。中方表示准备在第一阶段采购4到6架不大数量的歼击机,俄方原则上对此立场很不满意。他表示,供应数量最少应当为40架左右,否则该合同对俄方来说将不太合算,因为少量采购将会产生严重的技术泄露风险,飞机将来被仿制的可能性较大,毕竟此前已经发生过这种事情,之后中方不会再有任何进一步的采购。在此次谈判中,俄方明确提出了可能向中国供应苏-35歼击机的条件和规模。双方商定将在今后不久开始详细磋商将来可能签订的合同。 ![]() 【引进苏35是无奈之举还是俄国宣传阴谋?】 俄国防出口公司和苏霍伊公司拒绝评论向供应苏-35歼击机的谈判细节,只是指出,该型飞机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景非常好。截止今日中国是苏-27、苏-30家族歼击机的最大进口国。在不同年代共向中国交付了总计281架上述型号的飞机。另外,中国安排生产的歼-11B基本上是苏-27的仿制品。 苏-35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属于第4代 深度改进型超机动多功能歼击机,使用了第5代战机技术,以确保其对同级歼击机的优势。苏-35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以数字信息指挥系统为基础的新型航电设备,使用新型相控阵机载雷达,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明显增加,能够同时跟踪和攻击更多的目标,另外还使用新型大推力矢量发动机。根据专家估计,通过对已完成工作量的分析,现在就可以得出结论,认定苏-35与现役同类飞机相比,在飞行技术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其现代化的机载设备能够保证飞机执行更加广泛的战术技术任务,飞机的性能潜力优于欧美所有第4代和第4代 战术歼击机,无论是欧洲的“阵风”和EF2000“台风”,还是改进型F-15、F-16、F-18和F-35战机,甚至能够对抗美国最先进的F-22A。 苏-35歼击机已在苏霍伊公司旗下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航空生产联合体进行批量生产,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国家试验,已经完成大约650架次的飞行试验。这种新型飞机的初始用户是国防部,2009年签订了48架苏-35S战机采购合同,规定在2015年前交付。首批6架已经在2012年装备俄空军。今年计划制造12架,明年12架,2015年再生产14架。(编译:林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