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 针对近日网络热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关于日本历史观等问题的言论,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23日表示,新加坡高度重视新中关系。他提供了李显龙今年5月在东京出席日经国际论坛“亚洲未来”大会时的演讲实录。 当被问及周边国家是否有必要合作以包围制衡中国时,李显龙当即拒绝了这一提法,表示这种做法是无益的。 根据实录,李显龙在回答如何看待日本新一届政府时表示,欧洲有关国家成功实现了战后和解,日本与新加坡也翻过了二战历史这痛苦的一页,但是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并没有走到这一步。 李显龙对在场的日本听众说,如果你们不断旧事重提,不管是“慰安妇”问题、侵略问题或是道歉与否的问题——这是你们的特权——必须考虑到你们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当然这最终由日本自己作出决定。 在回答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势力扩张”的问题时,李显龙说,本地区每个国家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希望参与中国的发展进程,构建良好的对华关系。 不仅所有的东盟国家如此,许多日本人民和企业也希望从中国提供的巨大市场和机遇中获益。因此,我们应该与中国合作。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应该走和平发展道路,融入全球经济而非威胁邻国。 李显龙说,中国人经常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善的大国,避免重走以往大国通过武力崛起的错误道路。几年前,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崛起》,历数了几百年来从葡萄牙到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崛起进程。中国在权衡以非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的利益时,也会全面考虑其国际声望和地位。 李显龙说,像“让我们这些恐惧中国的国家交朋友吧”这样的说法,不具建设性也没有任何益处。各国之间应在多个层面都成为好朋友,发展建设性的双边关系。 中国网8月23日讯 8月22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东京出席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谈及钓鱼岛争端。他说,中国如何处理领土争议会影响外界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你可能在钓鱼岛或是南海得到什么,但是会输掉名誉和世界上的地位”,“中国应该透过行动和自我克制展示本身并无恶意,可以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 李显龙还就日本的历史问题作了“与众不同”的表态。他一方面在拜会安倍晋三首相时表明了支持“村山谈话”的态度,一方面公开表示“国家要往前看”,“若你不断旧事重提,不管是慰安妇的议题、侵略的议题、道歉与否的议题,当然这是你的权力,但是也必须思考这对你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有没有帮助。” 李显龙的这番话受到中国媒体重视,一些报纸、电视台和门户网站将其作为当天的国际新闻头条播报。很难说这些话不会引起中国官员和公众的反感,因为其在中日之间“拉偏架”的阵势甚至比美国还要明显。而在历史问题上,同样曾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新加坡站出来“和稀泥”,令人感受到的不可能是大度和公允,而恰恰是一种丧失立场和原则的偏颇。 不难找出新加坡领导人有关言论的思想根源。新加坡是“处在大国夹缝中的小国”,其外交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从主观意愿上强烈希望本地区的大国势力能够实现均衡,不落入任何一个大国的单独掌控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加坡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协调、平衡大国。东盟组织处理对外关系的方式深受新加坡的影响。 但新加坡领导人的“大国平衡”战略思维又是有倾向、分梯次的。他们更放心地看待美国和日本在本地区的作用,对中国的未来作用却持不确定的态度。于是,新加坡明确支持“美国的外交姿态”“向重视亚太的方向调整”,并且在这一调整中甘愿积极扮演“准盟友”角色,也并不相信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可能性有中国、韩国担心的那样大。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在他刚刚出版的新书《李光耀:一个大师对中国、美国和全世界的深思》中提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而言会不会像1945年时的美国那般无害?”的问题。李光耀接着说,“新加坡就不放心,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或者越南大概也不太肯定”;亚洲很多中小国家都对中国可能有意重拾“帝国地位”感到不安,担心本国被当作“附属国”。 新加坡从来都不缺战略思维,不过同其他富有战略思维的国家不一样的是,他们经常心直口快,把萦绕在脑海里的深层意识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从生父手中隔代接过总理职务的李显龙正是把钓鱼岛问题放在一个大的战略框架下来谈的,其潜台词就是中国处理与邻国海上争端的方式变化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对外战略、海洋战略的进取、扩张势头,可能暗藏着独霸南海甚或整个西太平洋的“野心”。 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误读。对于中国政府处理对日争端的方式变化,国际上的误读不外乎两种:一是中国借题发挥,要敲打日本,为“称霸”西太铺路;二是中国煽动民粹,意在转移国内视线、转嫁国内危机。这两种看法都极为偏激,既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战略中对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珍视,也无视造成争端激化、历史问题反复重提的根源在于日本的主动挑衅和对“村山谈话”精神的毁弃。 领土问题就是领土问题,作扩大化的解读于事无补。曾几何时,在南海本风平浪静的情况下,美国突然在国际上大肆渲染南海问题的严重性,在南海地区搅起浑水,实际是为其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强化对华牵制制造借口和抓手。新加坡难道仍然看不清这个事实,要继续为一种错误战略倾向吹鼓?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