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眼尖的军迷会发现,在央视新闻报道画面中,显示歼-15涂着海灰色涂装,座舱后侧下方还喷绘着一面解放军海军旗。坊间纷纷猜测,或许这正是已经下线的歼-15量产型。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歼-15着海军涂装,说明它已正式服役。 歼-15(代号飞鲨;英文为J-15)为重型舰载战斗机,是沈飞在国产歼-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那么,歼-15到底是怎么研制成功的? 歼-15战斗机量产型采用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座舱后部涂装有海军军旗。 有报道称,歼-15是沈飞参考了俄罗斯舰载战斗机苏-33的原型机后,在国产歼-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从外形、气动布局上来看,歼15在细节上与苏33差别很小,歼-15似乎就是苏-33的仿制品。那么,歼-15与苏-33的关系到底如何? 军事专家尹卓认为,歼-15肯定不是原来的苏-33。苏-33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它的计算机连286都够不上,所有的数据总线没有,全部是机械拉杆式的操作;而歼-15在两个轴上是全部数字化的操作,电传操作系统;雷达已经是现代化的雷达,高性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今后还可改装成相控阵项雷达。 据俄罗斯《晨报》报道称,歼-15舰载机可以说是俄罗斯苏-33舰载机的深度改进型号。中国工程师曾经在长时间内没能解决舰载机折叠翼技术难题,希望从俄罗斯采购现代化舰载战斗机,但是俄方担心技术会流失,拒绝出售苏-33。不过这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中国后来从乌克兰得到了苏-33的原型机T10K,可能还有额外的资料,随后在没有俄方参与的情况下,顺利研制出了国产舰载机歼-15。尽管在外形上与苏-33相似,但是歼-15实际上有许多改进,特别是中国工程师对飞机结构进行了无数的变动。可以说歼-15是中国自主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是一款完全具有“中国心脏”的国产战机。 歼-15虽然以苏-33为基础研制,但却装备了更为完善的航电设备、着陆尾钩、尺寸较小的垂尾和更为强固的起落架。该机的单座设计可能意味着其装备了非常现代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机载设备(电子设备的水平可能与歼-11B非常相似)。此外歼-15为单座型,这说明解放军认为其电子设备已高度整合并实现自动化,只需一人便可操作。 美国航空周刊网站指出,中国的歼-15与苏-33舰载版类似,装备有前置翼面、折叠机翼、制动钩和强化的降落装置。歼-15与苏-33一样,都设计了从滑跃斜板上起飞,而非弹射装置,与苏-33不同的是,歼-15装备有更复杂的后缘襟翼。 歼-15与俄军目前使用的苏-33不可等同视之。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军工业界所掌握的电子技术比俄制产品要先进得多。歼-15上所使用国产火控雷达、电子对抗设备、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座舱显示系统均比苏-33领先至少一代。这些改进使得歼-15的对空、对海攻击能力远强于苏-33。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也认为,歼-15不仅在雷达、航电设备、武器方面与苏-33有所差异,发动机也不同,因为歼-15使用国产发动机,并会配备自行研制生产的射程可达400公里以上的鱼鹰-62反舰导弹,对美军航母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介绍说,歼-15舰载战斗机是在我国第三代战机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全新设计研制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配装2台大功率发动机,实现了机翼折叠,全新设计了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使得飞机在保持优良的作战使用性能条件下,实现了着舰要求的飞行特性。 歼-15一旦量产对海军有何意义?尹卓认为,歼-15全寿期大约是25~30年,这期间,我们经常能看见歼-15或者它的改型飞机在空中飞行、在航母上起降,说明它不会再变换了。因为一旦量产,就已经是固定型号。除非到10年、15年后,它进行现代化改装,雷达、电子通信会有所改变,或者发动机有所调整;但是全机的外型、基本涂装、基本性能已经固定。 战力是印度舰载机两倍 作为中国航母“辽宁”舰的主力战机,歼-15时常成为印度航母载舰战机米格-29K的对比对象。 首先就机动性而言,歼-15战机所配备的是中国WS-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水平与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相当),这款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132千牛;而米格-29K在换装新RD-33的3M序列发动机后,其最大推力仅为87.4千牛,远远落在歼-15后面。 其次,就航程而言,歼-15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3吨,最大速度为27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35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是1200公里。米格-29K的最大航程为3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 第三,在航电设备方面,尽管歼-15尚未完成定型,但已大量采用了基于MIL-STD-1553B双向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电系统;与歼-15同系列的歼-11B战斗机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带综合特征的联合航电系统。米格-29K的航电设备仅仅只是以MIL-STD-1553B双向数据总线为基础。也就是说,歼-15非但不会处于下风,甚至会比米格-29K更加优秀。 第四,在武器挂载方面,歼-15为重型机,米格-29K只是一款中型机。歼-15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其挂载的灵活性,拥有8个挂点可以挂载重型武器,能挂载单弹重量超过4吨的超重型武器。米格-29K虽然有8个外挂点,但是连一个像样的重载挂点也没有。相关数据显示,米格-29K的载弹量只有歼-15的一半,也就是说米格-29K的战力只是歼-15的一半。 可以看出,歼-15作为一款重型舰载机,具备超音速性能优良、载弹量多以及滞空巡逻时间长等突出优势。因此,米格-29K很难打败歼-15。 空战能力胜过“超级大黄蜂” 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各项性能可美国F-18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因此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国防大学军事专家李刚、李伟分析认为,从航程方面说,F/A-18E/F和“阵风”在挂载三个大型副油箱时转场航程可以达到3330公里,而歼-15不需要采用副油箱转场航程就可以超过3000公里。歼-15采用多种加油方案,标准内油约5200千克,当挂载副油箱时,最大内油超过9000千克。在最大内油配置情况下,飞行阻力也不会增加,因此歼-15在航程方面性能占优。 在飞行性能方面,F/A-18系列低速性能出色,但是在超音速状态下阻力过大,截击能力弱;米格-29K推重比出色,具有优秀的超音速机动能力,但是航程过小。歼-15拥有很好的超音速性能,适合制空和防空作战,总体飞行性能与F/A-18及米格-29K差别不大。 在航电性能方面,歼-15目前没有完成定型。如果按照保守方案设计,基本相当于“阵风”和未改装AN/APG-79雷达的F/A-18E/F。而如果按照先进方案设计,则基本相当于改装AN/APG-79雷达的F/A-18E/F,在与其他舰载机的对抗中并不会落下风。 在挂载武器弹药方面,歼-15灵活性极佳。该机拥有8个可以挂载重型武器的重载挂点,而且各个挂点间距大,可以挂载各种大直径武器,若将机身腹部两个前后布置挂点联合起来使用,还可以挂载单弹重量超过4吨的超重型武器。而F/A-18E/F“超级大黄蜂”只有5个重载挂点,“阵风”只有3个重载挂点。 歼-15战斗机从设计到生产,直接被定义为舰载机种,而非由其他机型改装,使得歼-15各项性能更能适应航母需求,将自身的作战能力发挥到极致。歼-15作为重型舰载机,具有攻击半径大、载弹量多、滞空巡逻时间长等突出优势,必将会成为全球同类战机中的佼佼者。 尹卓认为,在目前服役的舰载机里,歼-15属于一档高性能的舰载机,比如跟美国的主力舰载机F/A-18C/D“超级大黄蜂”相比,应该在一个水平上,跟F/A-18E/F型比较稍微差一些。但歼-15的空战能力比它们要强,对海对地攻击能力略逊。 据美国杂志称,中国的“辽宁”号航母虽然服役了,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舰载电子战机,缺乏有效的空中电子防卫能力,防护和支援能力严重不足,这使其在面临美军时将身陷险境。不过,中国军事专家尹卓表示,现有的歼-15改装成电子战飞机,将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咆哮者”曾经“干掉”F-22 电子战机主要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收集、监听、截获和破译,多进行电磁干扰和电子压制。目前美军航母全部配备了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该机是目前唯一能实施全频谱空中电子攻击(AEA)能力的飞机平台,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并对辐射源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以实现“跟踪-瞄准式干扰”,因而首度实现了电磁频谱领域的“精确打击”。 据称,采用上述技术的E/A-18G可以有效干扰160公里外的雷达和其它电子设施,超过了任何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专家们评价说,E/A-18G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曾有“击落”过美军第四代隐身战机F-22的记录。该机对于美军航母编队的安全,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歼-15可加装YJ-91反辐射导弹 歼-15飞机作为中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具有改装为中国第一型固定翼舰载电子战机的所有潜能。 中国以歼-10“猛龙”和歼轰-7“飞豹”战机为平台,分别改装出了国产新一代电子战机,电子作战能力类似于E/A-6B和E/A-18G,适应了陆基战机对电子战机的需求。利用成熟的电子战技术,以歼-15舰载机为基础,改装一种具备强大电子作战能力的舰载电战机,应该没有什么技术障碍。 从实际数据链看,歼-15的挂载能力和作战半径均与美军F/A-18系列“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相近,如果歼-15能够挂载一些类似AN/ASQ-213的吊舱,并结合一些合适的电子干扰吊舱,显然会获得比较强的电子支援压制能力。有评论称,中国空军已大量装备YJ-91(鹰击-91)反辐射导弹,该导弹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超音速,速度可达4.5马赫;二是射程远,据称可达110公里。这种导弹挂载在歼-15上,就可以对敌方海上航母进行毁灭性打击。 拥有舰载电子战机之后,不仅是“辽宁”号航母,甚至未来的中国国产航母,其战斗力都会获得飞速提升。在舰载空中预警机的指挥引导下,执行攻击任务的歼-15及其电子战同型机组成混合空中编队,先由电子战型歼-15对敌方进行电子压制,并使用YJ-91反辐射导弹对敌方海上编队进行反辐射攻击,使其丧失部分或全部搜索和侦查能力。顺着这一由电子战机开辟的“空中走廊”,执行攻击任务的歼-15舰载机,就可以消灭任何来犯之敌。 因此,中国海军的舰载电子战飞机是航母编队独立作战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独立的常规攻防和电子攻防能力之后,中国的航母才能走出岛链,才能真正成为所谓的远洋海军。 专家:歼31有望替代歼15 成第二代舰载战机 8月以来,中国国产第四代隐身战机歼-31“鹘鹰”已经进行了三次以上试飞,试飞频率明显增加引发广泛关注。军事专家李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歼31未来取代歼15,成为第二代航母舰载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今年初,歼-31总设计师孙聪曾经透露,希望歼-31的改进版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 徐勇凌表示,从去年航母舰载机的首次着舰,人们必然要联想到在歼15之后,什么样的飞机能胜任着舰,成为下一代航母舰载机。大家联想到31,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款飞机从整个气动布局,包括飞机的整体吨位,是比较适合舰载用途的,作为中国未来发展航母,无论是中型航母,还是大型航母,飞机整体外形的大小可能是重要的变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网友,对这款飞机的舰载功能进行猜测,我觉得也是顺理成章的。 谈到歼31是否会接替歼15,成为第二代航母舰载机,李莉表示,我觉得存在这种可能性。歼15作为探索型的第一代舰载机,势必有一个不断的更新发展的过程,从现在这个节点开始,我们就要着眼未来第二代舰载机用什么机型,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为什么很多人猜测歼31是否成为舰载机,原因在于它的起落架是双轮的,和歼20不一样,歼20那么重的起落机体,是单轮的起落架。此外,后轮是跪式起落架,从这两点来看,它的承重能力比较好。航母舰载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航母上短时起降,瞬间能够耐受的力量要求非常大,如果事先没有做机体的强化处理,是不能上舰的。从这个细节上来说,歼31本身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当然,如果真的上舰,还要做更进一步的处理,包括机翼的折叠、航电系统的重新设计、机库高度和它本身机体高度的问题等,都需要适配,但是目前来说,它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央视曝光歼15已开始量产 可威慑各类战舰 据9月1日央视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考察时,专程视察了沈阳飞机制造集团(沈飞),坐进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飞鲨”的座舱,并听取了沈飞研发歼-15的情况。 与此同时,央视这段短短的新闻视频,还透露出诸多亮点——歼-15战机的量产型号正式曝光,而且习近平与多达36位的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合影,这个数量,足以组建一到两个舰载机团。这一组消息,迅速成为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去年11月,歼-15在“辽宁”号航空母舰起降成功,令“走你”的“航母Style”爆红网络,掀起一场全民狂欢。舰载战斗机,自1941年偷袭珍珠港以来,一直是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海空主宰者。这个繁盛的家族,如今头一遭有了来自中国的成员。 这条身材兼具优雅与强悍的“飞鲨”,究竟几多凶猛?在“辽宁”号的飞行甲板上,它能扮演怎样的角色? 坊间纷纷猜测“飞鲨”或进入量产阶段 据悉,歼-15是沈飞参考了俄罗斯舰载战斗机苏-33的原型机后,在国产歼-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这几种飞机,都源于着名的苏-27“侧卫”战斗机,也继承了苏-27优美的白天鹅式的造型。 2009年8月,歼-15进行了首次试飞。去年11月5日,《解放军报》头版正式发布了中国航母舰载机触舰起飞的消息。去年11月25日,随着飞行员戴明盟驾驶编号为552的歼-15在“辽宁”号上成功着舰并起飞,“飞鲨”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今年,“辽宁”号多次出海进行了科研试验和训练,并在渤海进行了歼-15的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据报道,不久还将进行危险的带弹滑跃起飞训练。 很多眼尖的读者都发现,在央视新闻节目9月1日的报道中,有一个画面,显示歼-15涂着海灰色涂装,机头雷达整流罩则呈深灰色,座舱后侧下方还喷绘着一面解放军海军旗。 坊间纷纷猜测,或许这正是已经下线的“飞鲨”量产型。进入量产阶段,飞机的设计图便已冻结,各项性能参数已经确定,是战斗机投入使用的重要标志。
优雅与强悍兼具的“飞鲨”能强力震慑各类战舰 仔细观察央视画面中的歼-15,可以发现,其外形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的苏-33,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水平尾翼的折叠位置也一样。 《尖端科技》分析文章认为,歼-15的气动布局和结构借鉴苏-33,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研制的时间,满足中国海军获得航母舰载机、拥有夺取海上制空权和对海打击能力的急迫需要。 据军事专家分析称,由于歼-15是最新研制的,其电子设备很可能将比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歼-11领先一代,更远远超越使用落后的倒置卡塞格伦雷达天线的苏-33,很有可能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第五代战斗机标准的航空电子设备,在这方面达到美国F/A-18E/F的水平。 另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歼-15采用了“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海军改型,加力推力有所提高,令飞机的爆发力和加速性更强劲,从而在起飞、复飞时,让飞行员的底气更足。 美国防务分析家错估中国? 对于中国人在追求成为顶级武器强国过程中所展现的雄心、水准和胆量,关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西方专家们是否正在误读和低估? 一次又一次,西方分析家表示,中国的战机研发落后美国许多年。他们称,中国的新航母跟美国海军舰队较量挺不过一分钟。他们还说,中国尚需数年才能实现战机着舰航母。但在最近两年,中国已有两款新型隐形战机亮相。当照片出现时,怀疑者称那是合成的。接着,当显示隐形战机飞行的视频出现时,这些专家又不以为然地说那是绝不会投入量产的原型机…… 中国的军用航空业的确存在软肋,特别是在发动机研制上,但其进步也是显着的。有多个例子说明中国似乎比计划提前数年,而非许多西方分析家所宣称的落后数年。 英国分析家加里·李说:“如果谈论的是‘中国获得像美国海军一样强大的航母能力’,那么答案是‘否’。若美国分析家是以他们对海军力量发展的了解和美国海军的经验来看,那中国显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可是,“中国人现在搞的不是这一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海上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山姆·贝特曼说:“最近中国航母的航空作战训练表明,解放军海军发展航母作战能力的速度远远快于许多西方观察家的预期。”贝特曼对此并不吃惊,“我一直认为,鉴于北京感觉战略环境恶化,加上中国在其他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只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的航母就能非常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加里·李表示,歼-15的首席工程师累死的事,“应该让西方评论家认识到中国人的献身精神”。中国在武器禁运和研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确实了不起。那么,为什么华盛顿的分析家老是错误评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呢? 台湾前国家安全会议成员陈文政认为:“中国属于那种从不同角度会看出不同情况的国家。西方喜欢称中国为龙,而中国自视为熊猫。”他说:“关键问题在于,西方继续从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传统来看中国和中国的发展,这种传统把中国打入‘现实/修正主义’阵营。而在中国人看来,他们刚刚开始国家复兴,几乎没有外力的帮助。” 也有人担心北京误解华盛顿。贝特曼说:“比如,美国转向亚洲在军事方面产生了不利后果——令中国人愈加觉得地区环境恶化、威胁在增加。” 中日空军谁强?英国人说实话 英国《飞行国际》发表文章,对日本空中力量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尽管日方保持了实质威慑力,但中国空军日益强大。一旦战火重燃,不敢肯定日本在与中国抗衡中能胜券在握。其“心神”隐形战机就算能飞,也毫无意义。 文章称,一直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训令、条令,日本航空自卫队(JASDF)都是亚洲空军佼佼者。20世纪80年代,日本航空自卫队引入麦道公司F-15战机,而在那个年代仅美国及以色列配备F-15战机。同时,日航空自卫队备有日本三菱重工生产的F-1战机,及以洛马公司F-16 C/D为基础的F-2战机。尽管日产战机耗资庞大,但日本的科技实力确保这两款日产战机均是可靠的作战平台。日空军配备4架波音E-767预警机,大肆宣称其机载早期预警控制能力亚洲居首。 但是,目前日本正陷入竭力维持空中优势的状态。而美国毅然拒绝向其出售F-22隐形战机,这对想要进一步提升防空战斗力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日本对F-22的呼唤一再被忽视,甚至连美国空军也已停产F-22。20世纪60年代日军主力战机美制F-4E“鬼怪”式战斗机已被淘汰,而重型战机F-15J渐渐过时。同时,中国空军力量自2000年后迅猛提升,也让日航空自卫队压力徒增。12年前,中国空军仅由少数苏-27组成,军备老旧,战斗力薄弱。台湾问题或中国东海争议岛屿最可能引发战争,而当时的中国空军战斗力远不及日本自卫队,更何况自卫队所倚靠的拥有强大军备力量的美空军及海军。 这一形势已彻底改变。中国空军不断退役老旧战机,并引入400-500架先进机型,如苏-30,歼-11,歼-10。并且,核心支援能力得以提升,如延长作战飞机滞空时间的空中加油,及机载早期预警控制系统。北京正部署的现代军舰亦让日本航空自卫队倍感压力。近程弹道导弹的储备亦对日空军基地及美驻日空军基地造成压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国际关系学院军事转型项目高级研员Richard Bitzinger说:“日本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中国空军的第三代战机改进型。十年前,中国空军制空权微乎其微。而如今,其配备的战机数量及质量均大为突破。第三代战机数量堪比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机数量。尽管日本保持实质威慑能力,但日益强大的中国空军使其压力重重。问题在于日本如何面对这一现状。一旦点燃导火索,日本是否能与中国抗衡?我不敢肯定日本胜券在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