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一直极力关注中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期,对中国军方激光武器方面的发展速度之快倍感紧张,美军事专家曾威胁说,中国军方的激光武器已经发展成熟,将对美军部署在亚太的F-22战机形成致命威胁,美军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曾经有位中国着名的战略军事专家在媒体上自豪地宣称:美国敢打中国吗?如果它的隐形飞机敢来中国轰炸,来一架打落一架,一个不剩……大家如果注意收听一下***,也许会知道美国似乎已经嗅到了中国新式武器的信息,他们有点不相信,他们更不敢相信! 美国太张扬,中国太谦虚。如果说在传统的导弹技术方面中国落后于美国不可否认,因为中国的起步较晚,基础工业较差,加之西方国家对中国军事工业的严格限制。 但是在新兴激光的军事技术方面,由于我们与美国起步点相差不大,所以我们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是牵涉到军事机密,200x年获诺贝尔奖的恐怕绝不会是俄罗斯人,在量子点激光器方面的理论研究中,中国早就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 中国的超强功率的固态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发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的距离获得每平方厘米35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击导弹所必需的破坏阈高出近1个数量级以上。以此粗略推算,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5。激光成像技术的突破 目前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体积仍然十分庞大,达10吨,缺少强大的瞬时超强能源电池,容易受天气限制,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陆基和海基。如何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卫星,是我国目前正在全力研究攻关的目标,如果探月成功,如果我们的激光武器能量再提高一个数量级,会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月球! 笔者曾经参与试验。在1999年,演示现场,一位高官开玩笑说日本的低轨卫星正在飞临中国北方,看能不能试一下。结果是日本在2周后宣布其一颗卫星失踪。 日本的自卫队空间情报演习所最新的情报显示,中国大陆用秘密的武器对飞跃中国的日本卫星进行了电磁的攻击,毁坏了日本卫星上的控制晶片。 而在过去几年,西方的间谍卫星在飞跃中国大陆上空的时候,受到了中国军方的攻击,而这次遇袭的日本卫星,是在2006年9月,从日本的鹿儿岛发射的第三颗日本间谍侦查卫星。 日本的情报说,至今已经有16颗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西方间谍卫星在中国上空侦测拍照的时候被中国军方攻击,而根据美军的分析,中国使用的电池脉冲武器是偷猎者一号,是中国在02年启动的绝密级的军事研发的工程。
解放军的电磁脉冲武器偷猎者一号,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持续发射几百万瓦的电磁脉冲,破坏几公里范围之内,一切运作的军用、民用的电子资讯和通讯的系统,也可以使敌方的内部晶片自毁。 而美军的情报分析说,这次中国攻击日本间谍卫星的事件,和上次中国军方用激光制盲美军间谍卫星一样,是中国展示太空军事实力的举措,也是对美日军事同盟的严重警告和挑衅,而美日军方不能坐视不理,不过中国军方对此没有回应。 解放军曾经在2007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击中卫星的试验,美国已经是相当的震惊,并且对中国之前没有进行通报和预报表达不满,而这次美国的情报最新显示,解放军今年再一次成功地用一枚导弹击落了运行当中的卫星。 表明中国大陆解放军在过去三年,不断地研究导弹攻击卫星的相关技术。 让美军倍感压力,加上之前美军也曾经披露过,大陆解放军曾经用卫星主动地贴近美军运行当中的太空的军事间谍卫星。 喷出了涂料,遮蔽美军卫星的侦射,涂鸦的技术,美国说中国大陆解放军正在全力地研发,太空攻击的相关战力,解放军有多种攻击和干扰卫星的手段。 美军担心一旦中美开战,解放军对于美军的指挥、通讯、侦查卫星都可以进行攻击或者干扰。解放军的太空战斗力对美国的军事卫星和美军是恶梦。 安理会对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进行表决时中俄两国都投了反对票,从而否决了西方强加给叙利亚人民的枷锁。中俄的这一举动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叙利亚政府对两国投了反对票表示欢迎,并强调说俄罗斯和中国站在了反对非正义的人民一边。而西方国家却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统一立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措辞却最为强硬,她称那些投了反对票的国家应当向叙利亚人民以及所有为世界自由和人权作斗争的人做出解释。
天文学家基本一致认定中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上积极进行了机动,似乎是在进行截获和破坏潜在敌方卫星的训练试验,其中包括GPS或“格洛纳斯”导航卫星,以及通信卫星。中国“试验-7”号卫星被发现机动并接近近地轨道上的另外两颗卫星。“试验-7”、“创新-3”和“实践-15”号试验卫星于2013年7月被用“长征-4S”火箭送入太空。 据新华社报道,卫星于2013年7月19日被送入轨道。据报道,卫星主要用于进行太空技术维护科学试验。中国官方媒体没有透露其他细节,但是专家们推测,发射上天的航天器的任务之一是演练检查其他航天器的技术。对卫星飞行过程的后续监视正在证实这一推测。 对中国卫星飞行过程进行跟踪的地面观察者指出,2013年8月,“试验-7”号卫星进行了机动并接近了“实践-15”号卫星。世界标准时间8月6日16:45左右,中国“试验-7”号从其“实践-15”号上空约3公里处飞过,而8月9日从其下方数公里处飞过。 8月16日,英国天文学家发现,本应模拟与轨道站对接的“试验-7”号卫星突然开始改变航向。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中国卫星在轨道上积极机动,并接近了相邻轨道上的另外两颗航天器。今天,类似的航天器之间的标准距离约为120公里,同时,它们不会改变自己的航向并接近任何卫星到100公里以内。 中国卫星的这种行为可以让人有很有把握地说,卫星在演练截获和破坏潜在敌人卫星的训练试验。一些专家认为,“试验-7”号军用卫星可能是中国在建的全球反卫星系统的最新组成部分之一。
关于中国正在研发反卫星武器的报道以前就有。2007年1月11日,中国第一次成功地试验反卫星系统并击落了自己的卫星。同时,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第一次类似试验。苏联和美国进行过类似的试验。但超级大国停止了这种试验,因为担心此类试验产生的碎片危害到民用和军用卫星的正常运转。诚然,中国的试验并非一蹴而就。据俄塔社报道,在此之前中国三次击落卫星的尝试都无果而终。 2007年1月中国首次成功地试验了自己的反卫星导弹,击落了在865公里高度轨道上的一颗到寿气象卫星。该卫星被击毁后形成大约3千块碎片,至今在近地轨道上漂浮,对卫星和载人航天器构成现实威胁。同时,有足够的理由认为,2007年的试验不是北京在试验相关技术时的唯一试验。 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这种试验的反应非常敏感,对此表示担忧。专家指出,引发愤怒的不是被击毁卫星的碎片——它们成为太空垃圾并对其他航天器造成危险,而是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反卫星武器这一事实。因为,美国大部分侦察卫星的轨道正好与中国击毁的本国卫星相同。智能炸弹、侦察和部队所用数据所依赖的GPS卫星、通信卫星现在也处于北京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 2010年1月,中国第二次试验了被西方称作SC-19的导弹(以KT-2弹道导弹为原型研发)。这一次,北京解释说是试射地面反导防御系统。2010年的目标拦截发生在比2007年低得多的轨道上(接近250公里)。 中国实施抓捕卫星试验 令奥巴马彻夜难眠 导弹目标是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根本不是卫星。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导弹和反卫星拦截导弹同在大气层以上空间使用,亦即在海拔100公里以上空中(国际标准)。况且从技术的角度看,这两种导弹的构造没有特殊的区别。 据美国掌握,2013年5月13日,中国进行了最新一次反卫星导弹发射,从西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枚用于摧毁卫星的拦截导弹。这一消息是美国军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的。同时,中国当局将这次发射描述为科研发射。他说,这次发射不是军事发射。中国政府通报说,发射火箭的目标是研究地球磁场及其与太空带电粒子流的相互作用。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发射了一枚“动能-2”号反卫星导弹,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对此予以否认。目前美国怀疑中国正在系统进行反太空武器试验。据报道,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无论如何,在所进行的试验中,最严重的是2007年那一次。 中国实施反太空武器系统研发计划的间接证据来自因特网。在“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的美国国务院外交信件档案中,有关于中国反卫星试验的信息。 根据传播至网上的资料,中国早在2004-2005年就进行过反卫星导弹发射试验。此外,2012年美国国防部在提交国会的报告中指出,最近两年中国低近地轨道卫星飞行路线越来越复杂,而官方未做出任何解释。 北京时间8月6日23:00左右,中国可能进行了空间机械臂抓捕卫星试验:
空间机械臂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具备精确操作能力和视觉识别能力,既具有自主分析能力也可由航天员进行遥控,是集机械、视觉、动力学、电子和控制等学科为一体的高端航天装备,是航天飞机开创的一个空间机构发展新方向。通过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的实际使用,空间机械臂显示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日益增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 人类进入太空的初期,只拥有简单的飞船和不具备再补给能力的第一代空间站,空间科学应用的规模和层次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载人航天的继续发展,苏联礼炮六号等空间站开始具备了使用货运飞船再补给的能力,不过两者直接对接,显然不需要复杂的空间机械臂系统辅助工作。 航天五院的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长10米、最大负载25吨,在轨运行10年以上,可满足我国建造、维护和使用大型长期有人照料空间站的需求。 7月20日,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当日7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创新三号、试验七号和实践十五号3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3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碎片观测和空间机械臂操作等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9次发射。 网友评论: Lsquirrel 晚上上不了网,错过了关键时刻,555 发表于 2013-8-7 10:39 seastarsky 太棒了!如果我们平时就在不同类型轨道上部署一定量的这类卫星,老美可有得受的 发表于 2013-8-7 05:38 gnss 希望能有官方的确认消息 发表于 2013-8-7 04:46 huangzhongsong 官方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 发表于 2013-8-6 23:30 wsl2005 卡拉奇站注入指令?? 发表于 2013-8-6 23:26 网友解读:目前披着实践马甲的卫星已步入应用卫星之列,而非试验卫星。实践-15的工作不是一般的空间碎片探测,而是空间碎片、报废卫星与运行卫星的发现与识别,从中区分出真正的“修理”对象。如此说来实践-15卫星肯定有好几只“眼睛”,红外探测器用于发现可疑目标,电波探测用于识别运行卫星,还可能有变焦光学相机用于识别卫星种类,任务复杂,功能强大,如此看来确实NB得很。 如果网友判断正确,那么,这次“实践15”号所承担的试验任务,与美国2007年3月的“轨道快车”项目非常类似。美国的“轨道快车”项目,公开的目的是修理在轨卫星和回收废弃卫星及太空垃圾,但是军事观察员普遍认为,其中暗藏着美国独一无二的“太空掳星”技术。现在,中国也具备了在太空“修理”在轨卫星的能力,6年时间,中国追的很紧啊!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