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急剧恶化钓鱼岛之争已呈白热化状态。特别是安倍政府上台后军国主义抬头右翼势力猖獗,对华强硬政策在日本朝野已占据主导地位。 中日之间爆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在增加甚至不可避免,美军战略重点东移后日本暗自高兴,极力配合美军在亚太地区遏制围堵中国,这种趋势也就更加突出和明显。对此我们要有充分地思想准备,切实提高和增强我们的应对能力。 当前日本国内修改和平宪法扩军备战的言论甚嚣尘上,日本政府大幅增加防卫开支增加军备扩充军力,以应对所谓西南方向的威胁。也为将来登岛和夺岛做着实实在在的准备。 眼下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领海内交叉巡航宣示维权,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发生擦枪走火和冲突的概率非常之高。日本扬言派公务员登岛或派自卫队登岛驻守,这是日本民族的天性绝不是说说而已。如果真的这样我军进行夺岛作战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 中日钓鱼岛问题双方不管从地缘政治还是军事角度考虑都不会也不可能做出让步,因此未来钓鱼岛夺岛之战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岛屿争夺战,此举很可能引发一场高强度的局部战争甚至是全面战争。作战的方式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夺取钓鱼岛能否成功将取决于钓鱼岛周边激烈海空战争的结果,任何单纯的夺岛作战都将会导致失败。单纯地去夺岛即是装备再先进兵力再多也无济于事,夺岛成功也会得而复失,很可能参加夺岛的兵力和装备遭敌海空联合打击而胎死腹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避免盲目行动或单纯夺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和敌人争夺钓鱼岛是我们扞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正义行动,我们应不惧任何强敌,不怕战争失控和规模扩大,并做好美军介入的最坏打算。 未来钓鱼岛夺岛战役中,我海空军部队应确保钓鱼岛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我军战略导弹部队应率先攻击日军海空基地和各种作战平台,最大限度地削弱日军的战斗力,以保证钓鱼岛周边我海空军的优势地位。 我军还应全面加强主要方向上的战略预警,强化区域和战场防空,随时打击靠近钓鱼岛海域空域的日军舰机,以减轻我夺岛部队的战场压力。 如果美军介入中日钓鱼岛战争,我军应毫不犹豫地打击美军在亚太地区赖以生存的军事基地,给参战美军以迎头痛击,美军很可能会知难而退。 如果美军执意将这场战争升级为一场对我国的全面战争,我们必须立即改变战略,首先动用一切战争手段对日本进行战略性和毁灭性打击,彻底摧毁和消灭日本的战争能力,然后回过头来再以全力和美军作战。 美军远离本土在我国近海作战本身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加上缺了日本这个战略上的帮手,又不能及时进行后勤补给和战场装备维护,估计美军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对此我们应该充满必胜的信心。 伴着日本不断在中国钓岛挑动中国神经,两国军备竞赛逐渐拉开序幕。“出云号”的下水、X波段雷达的部署、鱼鹰的增加、F-22的强势介入。美日紧锣密鼓的一系列军事部署,似乎在向中国发出岛争的最强音:中日岛争非要战争才能解决。 果然如此乎? 个人以为,中日岛争目前尚在可控“心理(意志)恐吓战”范围之内,战争的脚步尚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除非安倍丧心病狂的打出第一枪,中国怒而自卫。众所周知,任何一场战争都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武器和战场。 第一二要素不消多说,第三要素却仍然不存在。尽管很多人将钓鱼岛列为发生局部战争的战场,但那不过一种臆测,钓鱼岛乃不毛之地,弹丸小岛,大不可固守,小不可驻军,不具备战场的基本特征。 如果中日两国将战场选在了钓鱼岛周边海域或领空,只能说明两国都没有战争的意志,都是秀军事,充其量不过两国海警执法之中偶尔的“擦枪走火”,无关乎战争。故而战争在目前还不具备基本要素,发生概率微乎其微。 个人有个假设:假如有一天,安倍政府的鲁莽行为造成中国人机舰的较大损失,中国忍无可忍,与日本发生战争(美国可能被动参战),决战的战场将会发生在日本本土,战争方式会是“立体闪电战”,对日本作“外科手术”的打击,中国基本不会登岛深入日本本土作战,但中国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场中日大决战之取胜,中国需要满足三个以上的条件: 1、中国海军前沿阵地必须向中国本土前推500公里以上,以日本领海毗连区的前沿作为中国海军的前哨,需要两支以上的航母战斗群游弋东海,阻止日军和美军的反攻。 由于在中日本土中间缺少必要的战略支点,中国必采用“立体式”(海基、陆基、空基、潜基力量一起发力)闪电战,在一个航母补给周期由反卫星武器完成对美日卫星指挥系统的摧毁,二炮、潜艇和无人机完成雷达侦测系统的摧毁、重点军事目标(天上飞的和海上漂的)第一波次的“瘫痪性”打击,接着由二炮配合航母部队、潜艇部队、无人机、轰-6率隐形飞机对日美主要军事军事力量进行“歼灭式”打击。 上述两个任务基本完成后,由轰-6率队完成对日本主工业区、电力设施、高速公路、桥梁、民运飞机场等的破坏,以断其外援,彻底击溃日本的战争意志。 之所以海军前沿要推进500公里以上,完全是中日距离太近之缘故,为保本土安全,海军必须在空基、岸基掩护下,向前推进前沿阵地,掌握东海制海权,继而推移制空权的范围。 2、台湾回归。台湾回归是中日对决,中国取胜的一个基本条件。台湾向来是中国后顾之忧,若不能回归,中日决战基本不可能发生。台湾一旦归入祖国怀抱,中国即可得到一个天然的战略支撑,可以此为依托攻打日本,也可扼守南海切断日本的油料和战略物资通道,使日本后勤补给产生严重危机。日本地域狭长的特征,恰好导致其防卫线过长,首尾不能兼顾。此时若此台湾出兵袭扰、佯攻琉球、冲绳,再出一兵至四国岛,则日本腹背受敌,唯有挨打的份。 3、南海舰队有能力阻止美在菲律宾基地对我南海和本土的侵犯,沈阳战区能够阻止韩国基地的美军袭扰我东北。对于南海舰队和沈阳战区只需能够达到歼灭来犯之敌即可,不要求主动出击。 当然,中日大决战或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能不会发生,两国在不远的将来也许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亦未可知。然而,照当前日本的叫嚣,谁又能保证日本就不会挑起事端引发战争呢? 战争历来是偶然中的必然,“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总是好过临阵磨刀,临渴掘井;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终究不会失谱,我们还是做好“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准备吧。 中日因为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而其的争端已经有一年了。双方你来我往,看上去非常激烈,但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举动都没有。比如:军事对峙、经济制裁,等等都没有。有的只是两家的海警(Coast Police)船一起在钓鱼岛附近携手兜圈,十分浪漫。 好不热闹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反正我知道最近一年来,中日双方都是赢家。 中方: (1)最大的赢家是统治者,新储君上任通过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进一步夯实了其政权的合法性; (2)适度激起民族情绪,抵制日货,为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3)为建设海军强国进一步找到了理由,统一了共识,乘机敲打那些陆军的传统力量,通过“按战斗力拨款”的思路,进一步做大海空力量; (4)其他关于什么进入钓鱼岛12海里的利益,我看都是扯淡,那是演戏。 日方: (1)形成了稳定的安倍政权,有利于日本政策的延续性,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 (2)借机扩大了军事力量,给萎靡不振的日本国民情绪,打入危机兴奋剂; (3)日本继续向正常国家靠近; (4)乘机要求美国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和技术; (5)其他的“国有化”什么的,我看也是扯淡,那就是一张白纸而已。 既然如此,那么“钓鱼岛争端”这个游戏,中日双方一定会继续玩下去。但是双方都不会把它给“玩爆”了。这里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不要让民间的力量和台湾的力量掺和进去。 如果日本人或中国人登岛了,那就不好玩了。 好了,那么这个游戏最后的输家是谁呢?现在说是美国还为时尚早。 但是,假以时日,如果中日高层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去化解该问题,那么输家必然是美国。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和日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我一直认为日本是中国唐宋文化的最好的学生、继承者。中国大陆由于经历了宋、明的外来统治,真正传统文化并没有继承下来很多。 从现实角度看,日本右翼政权如果要在以下两个选项上做出选择: A、摆脱美国控制,成为正常国家(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的阻力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美国。) B、继续当美国的小妾,借力美国控制钓鱼岛及东海。 答案显然是A。 一个强大的中国和日本,一旦联合起来,对美国统治太平洋是巨大的挑战! 据中国媒体9月24日报道,日本媒体日前刊发文章称,为了制订新《防卫计划大纲》,防卫省假定了中日在钓鱼岛海域开战等多种紧急事态,并将自卫队与对方的装备和能力量化,以美军未进行支援为前提进行计算机分析,其结果“惨不忍睹”。那么,这个结果是如何评估出来的?一向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的日本为何此时变了腔调?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王宝付。 日本模拟夺岛作战评估自身综合军力全面落后 日本媒体的文章着重强调,在关于钓鱼岛的夺岛模拟中,日本自卫队战斗能力和运输能力明显不足,仅靠日本力量已难以防御中国的进攻,导致难以夺回岛屿。王宝付认为,日本综合多方军力对比得出该结果。 王宝付分析,日本此次评估的设想背景为:钓鱼岛被中方夺占后,日本在夺回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其评估结果是,若中方把钓鱼岛拿下,日本即便在美国支援帮助的情况下欲夺回钓鱼岛,仍非常困难。原因主要是日本军力欠缺,如日本的直升机性能、数量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且空战力量包括航空运输的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除美国外,日本的反潜能力恐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日本此次仍得出自身反潜能力、反舰能力,甚至运输能力均不够的结论。所以,日本称自身军力全面落后,和实际的需要有很大差距,这个结果值得我们关注。 日本频频模拟夺岛作战旨在一箭双雕 从年初开始,日本联合美国频频举行模拟夺岛作战演习,有时1月内3度上演夺岛大战。王宝付认为,日本此举一是索要军费二是拉拢美国。 王宝付认为,日本此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国家索求更多的军费。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包括政府中的强硬派,一直鼓吹日本必须增加军费,包括自卫队要增加装备,扩大规模,提高岛屿攻防作战的能力。因此,日本的强硬派通过主动示弱的方式向日本的国会、安倍政府以及日本的民众要钱。今年,日本自卫队的建设发展较快,且军费提高的幅度也较大就足以验证这一点。 二是栓牢美国。日本在此次评估夺岛作战的结果中,着重强调在美国支援的情况下仍困难重重,警示美国若不真心诚意地支援日本,日本就会在和中国的岛屿争端中吃亏。日本非常清楚一定要把美国紧紧栓牢才是上策。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骑虎难下言论自相矛盾 中国外长王毅9月20号在华盛顿演讲时表示,“日方需要承认”钓鱼岛主权问题有待解决。对此,日方仍然坚持认为,钓鱼岛无疑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存在主权争议。王宝付认为,在钓鱼岛问题上一贯态度强硬的日本,此时发出仅靠自卫队难以夺回钓鱼岛的言论,是误判中国内在心虚的表现。 王宝付分析,日本的心态表露出其内心深处的自相矛盾和心虚,因为钓鱼岛危机是日本一手挑起,且日本一直采取一意孤行的强硬态度。然而,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这样的现状下,日本显然骑虎难下。近期,日本时而对外宣称占据优势时而又处于劣势,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态,源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想占便宜,误判中国。 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从军事演习到计算机评估,都能看出日本十分心虚。从开始到现在,日本一步一步地走错棋,直到现在也没有丝毫调整政策改变错误立场的迹象和趋势。
日本安倍当局为了参议院选举选情及巩固自身政权,安倍晋三将内心强硬的威权心态表露无遗,不仅越主张越偏激,企图唤起大日本主义,与右翼偏激力量为伍,引发民众内心日本万岁第一的共鸣,不但在钓鱼台问题上谈话强硬,不断强调“钓鱼岛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范围内,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我们一步也不会做出让步”。这一番宣示,对内或许有巩固的作用,但对外来说,却是危机的开始。 日本安倍当局为了参议院选举选情及巩固自身政权,安倍晋三将内心强硬的威权心态表露无遗,不仅越主张越偏激,企图唤起大日本主义,与右翼偏激力量为伍,引发民众内心日本万岁第一的共鸣,不但在钓鱼台问题上谈话强硬,不断强调“钓鱼岛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范围内,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我们一步也不会做出让步”。这一番宣示,对内或许有巩固的作用,但对外来说,却是危机的开始。 更严重的是,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将自卫队改为军队,态势与坚持越来越明显,姑且不论最后是否会如愿得逞,但日本此举,无疑引发外界的疑虑与关切,使东北亚再度成为有可能点燃大规模危险冲突的区域,对于整体疲软的国际经贸环境,无异是雪上加霜,更激起周边国家的担忧与不满,后续的发展及其互动情况,甚至影响中国大陆与美国间的矛盾,台日及两岸关系面临相当大的考验,日本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实在看不出任何的智慧,除了满足日本内心的虚荣与征服的贪婪心态外,修宪及恢复军队将带来世界的灾难。 日前日本非政府组织(NGO)“和平船”于东京举行记者会,宣布已开始一项签名活动要求首相安倍晋三不修改《宪法》第九条。该组织共同代表吉冈达也呼吁称,“保护第9条将成为东亚和平的基础”;日本许多非政府组织充分看出此举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站在日本立场找出对日本最有利的方案,我们不能忽略来自民间的善念呼吁。 许多法政与国际关系研究者十分担忧与关切日本安倍的一举一动,但无奈地,日本当局两面手法的操作,一方面不断地表达释放与周边国家或地区谈判的善意,特别是呼吁举行中日首脑会谈,摆出和谈态度,但另一方面却是不改言行,狠话依旧,我行我素,在钓鱼台主权问题如此,在台日渔权谈判如此,在面对历史的态度上,如今更加码声称一旦胜选将着手实施恢复自卫军,修改和平宪法,睿智的日本民众究竟应该如何回应?值得深究。倘若在此状况下,仍不改日本民众对于安倍内阁的高度支持,那么无异日本民众必须扛起共业责任。 日本的强硬需要有本钱与仗势之处,不外乎是美国方面的力挺,但倘若日本继续“偏激”下去,情势的发展恐怕并非如日本安倍所料;固然美国极需要日本这个友邦,一方面围堵中国大陆,一方面商业上的利益,一方面可以成为听话的棋子,但日本倘若太超过,相信美国既不乐意,也不会一再无底线的纵容,毕竟国际间是相互博奕,相互牵制及合作,绝不容许任一方“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日本此举已经将自身推进骑虎难下的窘境。 由于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疲软不振,引发民众怨言,但却替有心人士提供操作的空间,替日本右翼强硬势力的提供天然的温床,日币的超贬已经引起外界的不悦,不断的挑衅与刺激周边国家的行为与言论,已经替日本带来相当不确定的因素,无论在政治、经济层面上,都看不出真正的智慧,或许短期有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空出尽。 根据日本《产经新闻》声称安倍针对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发言,是其真正开始向修宪迈进的标志。这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铺垫与酝酿之后,安倍开始提速,尝试采取实际措施来推动日本的国家正常化进程。 安倍所谓的国家正常化,首先当然指的是宪法正常化与选举正常化,就宪法正常化来说,安倍的主张,无异是得到参众两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同意,力求解决选票不等值的现象;并且力求将修宪的门槛降低,从三分之二降到二分之一,以满足少数人士的意志。 其次,安倍企图营造万民拥戴的氛围出现,以便在全民公投必须达到总投票数过半的支持,方能实施修改宪法,力求宪法正常化,并扩大投票对象适用范围与年龄,塑造全民参与共拥安倍当局情况;当然最后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在宪法第九条修正案重新诠释“集体自卫权”之定义,安倍当局有策略有步骤的依计划行事,是否能够如愿?除了靠发自内部日本多数民众的理智,外在的约束力量恐怕有限,因为一句国家正常化就像是免死金牌一般畅行无阻。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