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9日开启任内的第二次外访,这次访问紧跟习近平,锁定东南亚。他将参加第16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 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而习近平8日也刚刚结束自己的第四次出访,并参加了APEC第21次非领导人会议,并访问印尼和马来西亚。这次习近平和李克强接连发力东南亚,可以看出东盟国家是中国新型外交政策的体现。 在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自从上任以来就展现出对东盟的“青睐”。新任外交部长王毅出访第一站就选择了东盟中的泰国,这也是15年来,中国外交部长首次单独外访选择东盟国家,同时他还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进行了访问。而在8月初,他又再一次踏上东南亚的土地,并对马来西亚、老挝和越南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同时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中国-东盟高层论坛。之后,他又对刚刚大选后的柬埔寨进行了旋风式访问。而如今升任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在6月对缅甸进行了访问。 在短短6个月内作为中国高层的第一、二把手和主管外事实务的国务委员和外交部长纷纷对东盟国家进行了访问,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周边外交的重点之一就是东盟。纵观中国领导人的外交行程不难发现,在东盟10国之中,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曾被多次访问,反映了中国和这些国家关系的热度和友好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高层至今没有对菲律宾进行访问,从中能看出中国对该国的一些微妙关系。 菲律宾和中国关系最近因为南海岛屿争端而使得双方关系恶化,再加上菲律宾驱逐中国香港记者、扣押中国渔民和上百名“非法务工”的中国劳工等事件频繁出现,使得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此外,菲律宾官方在公开场合,特别是一些国际场合对中国采取强硬的姿态,几次试图将美国拉入南海争端中为己方“撑腰”,特别是一些中菲争议问题在没有和中国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单方面采取行动,让地区局势恶化,妄想进一步拉拢周边国家来制衡中国。这让中国高层的不满溢于言表。 从中国外交部的多次表态上来看,中国对菲律宾的“无理取闹”可以说是一忍再忍,同时也做出试图改善双边关系的姿态,如搁置领土问题,忽略争端,共同发展经济等。但是菲律宾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很多问题上“取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抓住两国争端借机炒作,虽然中国在外交上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但是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底线,就如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态一样。在这种氛围下,中国新一届外交高层遍访东盟10国中的9国,但惟独没有到访菲律宾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国和缅甸对彼此关系的发展都非常重视。杨洁篪在6月曾访问缅甸,9月份缅甸总统吴登盛来华参加东盟博览会。李克强与之会晤。而早在3月15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就透露,吴登盛已经确定9月参会。这个表态在3月的两会期间,说明此决定多少与中国领导人换届有关;也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问缅甸之后不久做出的。而一国领导人在半年前“预定”会期,更说明缅甸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 在比较频繁的互动中,两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外交在按部就班的继续。其中的内涵是,最近几年缅甸对西方的开放多少影响到了中国在缅甸的利益,包括中国建造的密松水电站停工和一些矿业企业遇到的发展波折。两国互动多也是向外界表示,中缅关系的牢固不需讳言。 日媒称,美国奥巴马政府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但是,一旦有事,美军并不一定会迅速前来支援。 据日本《读卖新闻》9月21日报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规定,如果出现尚不能称为武力进攻的威胁,首先应由日本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美军将根据事态提供适当支援”。例如,中国派遣武装渔民上岸,或是中国政府船只靠泊岛屿等。 日本防卫省干部说,只有中国军队使用武力“侵略”钓鱼岛时,美军才会根据“必要情况支援自卫队并对抗中国军队”。美国之所以反复表态称钓鱼岛适用于安保条约,很大程度上是让中国意识到美军的存在,以及预防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9月21日称,“美国并非世界警察。”作出如此宣告的奥巴马的姿态已给亚洲带来动摇。一旦发生不测事态,美国是靠不住的。 报道说,“不仅是美国政府,美国舆论、国会等都对介入海外军事纠纷持犹豫态度。一旦钓鱼岛发生事态,难以期待美国能立即介入。”日本政府负责安全政策的官员非常担心美国的态度给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的对立带来负面影响。 报道认为,日本还算是好的。更为严峻的形势摆在那些不具备日本那样的防卫力量,又没有驻扎美军的东南亚国家面前。 鉴于美国忙于中东形势,一些东盟国家已从2013年夏季开始转变自己的立场。 报道称,越南在南海与中国存在岛屿争执。东南亚国家当局人士说,越南态度的软化已引起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注意。东盟与中国的部长级会议7月在文莱举行,越南一改2012年与中国尖锐对立的态度,保持了沉默。 6月下旬,越南国家主席访华,同中国就开设热线联系渠道和资源开发问题达成协议。 同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马来西亚也一样。8月底,马来西亚防长表示,即使中国监视船出现在争执海域,也不用担心,因为与中国有足够的信赖关系。马来西亚本来就不像越南那样同中国对立,现在可能更加向中国靠拢。 报道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认为美军轻易不会介入亚洲事态,那么中国将更加强硬。 日媒:美国对日本“修宪扩军”不放心 日媒称,日本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此举的意图据称是为了加强日美同盟。但实际上,美国并不乐于见到安倍政权修改宪法解释。 据日本《每日新闻》9月21日报道,8月的酷暑中,美国国防部负责东亚政策的高官拜访了自民党“国防族”议员,并建议“希望你们与周边国家间不要出现麻烦”。 关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讨论很容易被视为日本在寻求扩军,美国担心这将过度刺激中韩。 报道指出,在正式场合,关于集体自卫权问题,美国政府一直说“这是由日本决定的问题”,“欢迎日本加强其对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的能力”。但美国政府一向避免明确表示“欢迎”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 有日本“国防族”议员说:“过去,日本担心卷入美国发动的战争。现在,反而是美国担心卷入日中之间的麻烦。” 北京与东盟内幕曝光:中国女外长这句话太给力了 在香格里拉对话于新加坡开幕之际,中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外长傅莹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布题为“东亚的合作安全”的文章,明确表示:小国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 这句话很给力!傅莹说,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国不能轻视和欺负小国,小国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处理安全问题首先要有大局观念,要树立长远的国家利益观。 一直以来,周边一些小国“肆意侵犯和挑衅”中国,甚至对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是够受气的!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中国岛礁,在中国海域掠夺石油资源,它们的军舰在南海恣意侵扰、驱逐中国渔船,抓捕中国渔民,此类事情举不胜举,最近菲军舰在黄岩岛侵扰中国渔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这次他们没有料到,中国反击了,而且强硬到底!菲律宾采取了各种可能的手段意图将事情闹大,甚至逼迫国际社会“选边站”,但应者寥寥,其寄希望于美国支持,但美国公开拒绝“选边站”。这表明,周边小国“肆意侵犯和挑衅”中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此前,傅莹也针对黄岩岛事件表明了不接受周边小国“肆意侵犯和挑衅”的坚定立场。4月18日,傅莹在第二次约谈菲代办时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方对黄岩岛的权利要求没有任何依据,中方不能接受,也不存在提交国际海洋法庭的问题。5月7日,傅莹第三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对菲发出最严厉声音:“中方也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句话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了菲律宾,震撼了南海,震撼了世界! 现在,傅莹在文章中进一步强调:黄岩岛属于中国,向无争议,就是在菲律宾最新出版的国家地图上,黄岩岛也标注在菲领土范围之外。在21世纪的今天,对别国的领土重新命名、制造新的领土争议,甚至要求提交国际仲裁毫无道理。如果纵容这种做法,只会带来混乱。 傅莹知道,一些小国之所以敢于“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主要在于他们背后的力量,毋庸讳言,在于美国的纵容、鼓励和支持。所以,她再话锋一转,有所针对地说出下面的话: 傅莹指出,中美关系对东亚安全有重要影响。中美要多对话多合作,少做令对方为难的事,这样地区国家也不会感到为难。合作的安全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得到印证:安全是共同的、相互的。 傅莹指出,霸权,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在亚洲都不受欢迎;安全是综合的,经济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重要,……合作的安全应该使一国的安全在与他国的互利合作中实现和增进。 傅莹强调,必须尊重冷战后建设亚洲多边安全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没有理由强求一统或大国主导。 关于南海问题,傅莹指出,中国是南中国海航道的主要使用国。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与安全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也是中国与南中国海沿岸国的共同责任,不应该将此与现实的主权与海域争端混为一谈。 傅莹还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是多元和复杂的,完善和加强自己的国防能力理所当然,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 这就是傅莹!她直率的话语含着智慧与意志,何等立场鲜明!何等畅快淋漓!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何等“给力”! 新闻: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小国不能肆意侵犯挑衅大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刊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题为《关于东亚的合作安全》文章,傅莹在文中指出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国不能轻视和欺负小国,小国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 以下是文章全文: 亚太国家的防务官员和专家学者齐聚狮城。如何建设一个安全的东亚?利用这一会机会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恰逢其时。 中国通过与东盟对话合作,培育了一种全新的安全观念。 这一新安全观的核心是平等与合作,所以可以称之为合作安全。 合作安全的源泉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战后亚洲60多年的历史表明,武力或者集团政治都不可能保障长久的和平。例如东亚安全形势的全面改观,始于冷战结束特别是柬埔寨战争的结束,自那时起,几乎所有东亚国家都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实现了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地区稳定的良性循环。 合作的安全很难产生于动荡与纷争的环境。回首东亚20世纪大部分日子里兵荒马乱的痛苦,看看今天西亚北非地区此起彼伏的战火与人民流离失所,东亚人有理由为自已的成就骄傲,并百倍珍惜。 合作安全是全面的安全、全体的安全,一个区域的安全感往往取决于安全链条中最脆弱的那个环节。以朝鲜半岛为例,那里仍有冷战的坚冰,存在极不对称的力量对比。在此情势之下,弱势的一方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施压和遏制只能增强其被威胁感。 合作的安全需要本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在亚洲,维护地区安全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制度框架和历史经验。过去20年,亚洲国家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众多争端,有的即使没有解决也确保了不失控。亚洲国家应当继续创造条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中美关系对东亚安全有重要影响。中美要多对话多合作,少做令对方为难的事,这样地区国家也不会感到为难。 合作的安全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得到印证:安全是共同的、相互的。霸权,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在亚洲都不受欢迎;安全是综合的,经济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综合施策。 合作的安全应该使一国的安全在与他国的互利合作中实现和增进。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国不能轻视和欺负小国,小国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处理安全问题首先要有大局观念。要树立长远的国家利益观。 我们必须尊重冷战后建设亚洲多边安全机制的历史与现实,应该维护东盟的主导地位,坚持协商一致原则,照顾各方舒适度,没有理由强求一统或大国主导。 中国提出并践行合作安全观:首先确保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今天13亿中国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能为各国提供数一数二的出口市场,提供资金和经验,创造成千上万就业机会。 中国主张与所有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不树敌,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建设性地调解国际争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签署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做出贡献,也承担责任。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