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又一友好国家倒向了美国:将成菲律宾第二

2013-10-19 11:08|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6日会见了缅甸的总司令敏昂莱,习近平先是表明中国的对缅政策,表示中方坚定奉行对缅友好政策,愿同缅方一道,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加强战略沟通和顶层设计,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6日会见了缅甸的总司令敏昂莱,习近平先是表明中国的对缅政策,表示中方坚定奉行对缅友好政策,愿同缅方一道,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加强战略沟通和顶层设计,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推进务实合作顺利进行,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接着再次称愿为缅北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阐述中国的对缅甸政策,提出在缅北问题上的立场,这与今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会晤缅甸总统吴登盛时的谈话重点一样,双边会晤的基调仍然停留在确认关系,相互表态的初级阶段,仍是姿态性的表示而不是具体的合作意向。

  虽然中国与缅甸表示两国是亲密的邻邦,胞波情谊绵长,但是两国关系并未走入紧密合作的同轨道运行状况反映出深深的裂缝。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领导人换届后,菲律宾被中国列入孤立之列,不与之交往。而在东盟国家中,有望成为菲律宾第二的是缅甸。

  中国外长王毅履新后,先后六次访问东盟国家,第一次是5月1日至5日,访问了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第二次是6月30日至7月2日,参加在文莱举行的东盟外长会;第三次是8月1日起赴泰国出席中国-东盟高层论坛并对马来西亚、老挝和越南进行正式访问;第四次是8月20日起对柬埔寨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第五次是陪同习近平出访印尼、马来西亚;第六次是陪同李克强访问文莱、泰国、越南。除了菲律宾与缅甸,王毅跑遍了其余8个东盟国家。

  且除了菲律宾、缅甸,中国与其余8个东盟国家均实现了首脑级国事访问。习近平访问了印尼、马来西亚,李克强访问了文莱、泰国、越南,张高丽还将访问新加坡。此前9月11日至12日刘云山正式访问了柬埔寨。

  中共政治局常委级别的领导层没有访问的东盟国家是老挝、菲律宾、缅甸。与老挝派出国家主席访华实现与中国的互动不同,缅甸总统吴登盛今年4月赴华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与习近平进行了会晤却并没有像同行的文莱苏丹、柬埔寨首相一样同时进行正式访华。

  王毅只是7月的东盟外长会上、8月的中国东盟高官论坛上与缅甸外长进行了会晤。习近平在博鳌见了吴登盛后,李克强在文莱的东亚峰会上会见了吴登盛。如果说目前中国与菲律宾在外长层面、国家领导人层面完全断绝外交交往,那么中国与缅甸之间的关系是仅次于中菲的冷淡,中国对待缅甸与菲律宾的唯一区别是,并不拒绝与缅甸在国际场合扮演客客气气的温馨场面。

  而与缅甸领导人并没有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相反,继2012年4月缅甸总统28年来首次访问日本,缅甸总统吴登盛今年2月出访欧洲多国,今年5月前往美国成为47年来首位访问美国的缅甸国家元首。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后亦在欧美国家相当活跃。

  2012年6月,她在法国与总统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会面,又在同年9月访问美国,分别与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会面。2013年9月,昂山素季访问新加坡和欧洲多国。昂山素季至今还没有访问中国。在外交层面,一般将领导人访问作为政治互信的推动剂,中国与缅甸首脑国事访问的缺失成为双边关系微妙变化的象征。

  美国宣布重返亚太后,除了大力支持南海带头闹事的国家菲律宾外,还对中国的传统后院国家缅甸、老挝、柬埔寨进行拉拢。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2011年11月30日到12月2日访问了缅甸新首都内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成为50年来首访缅甸的美国政府高官。

  访缅期间,希拉里与吴登盛举行了会谈,并两次会晤了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2012年7月中旬希拉里接连访问越南、柬埔寨、老挝3国。希拉里访问越南是她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第三次访问越南,访问老挝是美国国务卿57年来首次访老。

  2012年11月,奥巴马连任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即为东南亚三国——泰国、缅甸和柬埔寨。奥巴马还成为首名访问这一东南亚国家的美国在任总统。奥巴马当时在曼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美国是个“太平洋国家”,亚太地区对美国的就业、安保和繁荣都至关重要。

  而在美国与缅甸关系解冻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5月24日出访缅甸,成为36年来首次访问这个东南亚国家的日本首相。安倍宣布免除缅甸全部债务,并提供巨额经济援助。安倍说,日本将举政府和民间之力,帮助缅甸实行改革和推动经济发展。

  柬埔寨首相洪森在今年4月初赴华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并正式访问中国。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今年6月访问了中国,达成在南海建立热线的共识。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9月26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与越南老挝柬埔寨对于中美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不同,缅甸对于美国的拉拢失去辨别能力。作为中国的传统盟友,被称为中国的后院,不断向美日靠拢。

  观察人士认为,习李将缅甸列为菲律宾第二来对待,表明习李并不会跟风美日对缅甸的讨好。中国对美国挖墙脚生气但未恼,中国有信心通过把缅甸晾在一边使其保持清醒状态。

  近日,两件事关中国的国际大事牵动了亚太各国敏感的神经。其一,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访美,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增加积极因素。他在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一起会见记者时称:“任何人不用幻想中国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不用低估我们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他还说:“希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要针对中国,并对中国进行‘弱化’。”**报道称,“其强硬表态获外媒称赞,中国已非清末民初”的弱国。

  其二,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麦凯恩访日,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是美国国会与美国政府的立场。也会传达给中国。”在谈到中国公务船多次驶入钓鱼岛周边海域时他称,“中国侵犯了日本的主权”。并表示,安倍政府若能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允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美日同盟应该能得到强化”。

  两件事反映了同一个问题:世界应该如何面对崛起的中国。他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要适应中国的强大;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的崛起。

  中国能否成功排除“成长的烦恼”,实现“中国梦”?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可能会怎样适应中国的前进?中国又该如何排除艰难,发展强大下去?日前,记者记者专访了着名国际问题专家、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他认为,根据历史的惯性,未来美国会继续相对衰落而中国仍会快速发展,美国无法阻止中国的前进。

  未来十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中美综合实力缩小至同一级别,但中国无法全面赶上美国。世界很可能形成新的格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再次进入冷战,中美之间直接发生战胜或者发生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极小。

  日本方面,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未来十年,中日在钓鱼岛上的问题分歧依然存在,但此分歧不再引发激烈的冲突和对抗。日本民众开始接受日本沦为二流国家的现实,日本政治上将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其东亚策略有可能要经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脱离东亚,有一个阶段重返东亚。

  对于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他专门撰写了《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一书,对2023年的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大胆预测。一个月来,该书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影响不断发酵。他还预测,俄罗斯将失去第二军事大国地位,届时国防开支不及美国1/5,借助中国的力量发展自己将成为俄罗斯国内的主流政治观点。欧盟现在一些成员将退出欧盟,德国将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领导国家,法国成为一个辅助领导力的国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阎学通表示,基于世界很可能呈现的格局,中国外交战略应奉行“道义现实主义”,以“公平、道义、文明”建立责权相等的国际新秩序,维护大国的利益,建立大国信誉。

  他还提出地处东亚的中国需要以东亚为中心向外延展并制定一个分地区战略,将东亚作为核心战略竞争区;俄罗斯、中亚和南亚作为战略缓冲区,发挥隔绝远方压力的作用;欧洲和北美作为战略冲突预防区,防止冲突升级;大洋洲、非洲、拉美和中东作为战略团结对象区,广结朋友,获得支持,提高中国外交政策的合法性。

  他认为,未来十年,历史惯性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中国能否借助此惯性加速崛起则取决于“我们这代中国人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9 , Processed in 0.0398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