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NASA低头发“致歉信” 中国学者:应该是误伤

2013-10-22 14:4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禁令的始作俑者,保守派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他以强硬反华立场知名,屡次抨击中国人权状况,还曾公开指摘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袭击及进行间谍活动。   未提致歉的致歉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抱歉,不允许中 ...

  禁令的“始作俑者”,保守派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他以强硬反华立场知名,屡次抨击中国人权状况,还曾公开指摘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袭击及进行间谍活动。

  未提“致歉”的“致歉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抱歉,不允许中国研究人员参加。哦,等等,这是个误会,一定要来出席呀!”CNN21日说,NASA禁止中国学者出席11月4日至8日召开的第二届开普勒科学大会,似乎是误读美国的国安法规定。NASA已致信中国科学家重新邀请他们。香港《文汇报》称,科研“排华”理亏,NASA道歉;《大公报》的标题则是“NASA低头撤禁令”。

  NASA顾问委员会委员约翰·劳斯顿也认为,原来决定不让中国学者参加会议是由于对法律的误读,重新评审中国学者的申请会很快完成,他们出席此会不会有障碍。劳斯顿2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NASA已经更正了此前做法和说法,中国学者只是需要走一下NASA对所有外国人进入其设施需走的正常评审程序。由于政府才重开,若因时间问题耽误评审,是“没办法的事”。

  《环球时报》记者21日看到了被广泛引用的“致歉信”,不过未见“致歉”之类的说法。邮件提供者是从事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学者谢基伟,他是6名遭拒的中国研究人员之一,10月份刚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完成天文学博士后研究回南京大学任职。这封19日发出的联名电子邮件来自开普勒科学大会联合主席道恩·盖里诺和麦瑟史密斯。邮件称,谢基伟的论文评估已经完成,“我们很高兴地通知你,你已经获邀参加本届大会”。他们在邮件中表示,希望谢基伟能和大家“一起共享开普勒科学大会”。18日,开普勒科学大会主办方就发邮件称,“几周前,NASA开普勒项目组联合主席麦瑟史密斯曾致信通知你,我们不能接受你参加开普勒科学大会。现在我们已经查清相关法律的意图,并很高兴地通知你,此前的决定已经被撤销,你的论文正在接受评估。”

  谢基伟表示,此次开普勒科学大会的主办方曾提醒,会对外国申请者进行安全审查,但据事后了解,收到拒绝信的都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先前被拒,谢基伟并不感到吃惊,因为此前就听天文和太空圈子中的研究学者抱怨,去美国开会申请签证经常会被审查,有时要等一两个月,会都开始了,签证还没办下来。不过,对于此次遭拒,谢基伟表示,他感觉就是NASA是按照美国法律和法规做事,为了安全起见,做得更保守了一些,用“误伤”描述可能更准确,现在风波已息,拿到邀请函的他正在为此次会议做着最后准备。

  美国太空新闻网10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航天第一的地位会让给中国吗? 常言道,慢而稳,事必成,这恰恰是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10年前,中国成为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第三个国家。此后,中国只进行了5次载人航天,但每一次都完成某个特定目标。

  数年前,来自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一个小型代表团,参观了美国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中国专家和官员被眼前所看到的震惊了。他们先看了一名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并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过程,几分钟后看了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实况。当时NASA处于鼎盛时期,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简单。

  今天不同了。美国的航天飞机两年多前退役,导致NASA和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只能依靠俄罗斯飞船运送航天员往返空间站。现实是,NASA没有足够的预算去维持国际空间站以外哪怕是中等规模的探索项目。

  中国人仍在继续上升势头。对于自己的计划及在海南岛将竣工的发射设施,他们表现得比以前更开放。中国邀请国际伙伴参与他们的空间站计划,他们想要将外国航天员送入太空。

  美国的不少伙伴发现与中国合作更有吸引力,或至少两边下注。能怪他们吗?与中国合作比继续追随国际空间站的成本少得多。这为中国从美国手中顺利接过接力棒奠定基础。

  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情况?邀请中国同坐一桌。美国能够且应该领导一个国际联盟探索太空。2003年,中国公开请求加入国际空间站时,遭美国断然拒绝。此后几年,他们一再要求。俄罗斯人、欧洲人甚至加拿大人都呼吁将中国纳入合作关系。从政治和技术上讲,让中国成为伙伴对大家是共赢。不过,美国国会有人想方设法排斥中国,这就注定美国将继续其载人航天的衰落。

  问题是,现在可能为时已晚。中国道路明确、不断前进,具备后来居上的条件。现在他们为什么要与美国合作呢?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8月27日报道,一位来自佐治亚州的政治学教授说,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正在全速推进其奔向太空的步伐,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却进入了停滞状态。

  佐治亚州贝里学院的约翰·希克曼最近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说:“存在确凿的征兆,表明中国可能超越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航天大国。”

  报道称,他的观点并非一家之言。参加过阿波罗计划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劳伦斯·扬有着相似看法。他在全国广播公司的一则报道中说:“我的主要看法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人类航天探索计划。”很快,中国将派人登月考察。

  扬说:“他们已经制定出了一个不仅理智、而且十分乐观的计划。”他表示,中国最近取得的一系列成功表明他们的乐观目标将会得到实现。他说,中国航天的成功率超出航天界的预想,“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他们的进展比我们预料的更快”。

  报道指出,中国将与联合国合作,于9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一个关于载人航天技术的研讨会。

  导弹预警卫星就是对敌人导弹的发射进行尽早预报的卫星。导弹预警卫星上最主要的探测器是红外探测器。导弹在点火发射时,发动机会喷射出长长的烈焰,这种由高温气体形成的喷焰会辐射强大的红外线。卫星上装的红外探测器对红外线非常敏感,它能在导弹刚刚发射时就探测到其尾部喷气,可以提前向地面报警。

  7月15日17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中国官方媒体宣称“实践11号”的任务是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并未详细说明其具体任务。但是有观察家认为,实践11系列卫星可能肩负评估建立可实用的红外早期预警卫星系统可能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建立了实用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7月20日7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创新三号、试验七号和实践十五号3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3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碎片观测和空间机械臂操作等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9次发射。

  空间站机械臂是我国空间站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研制,是一种具备“爬行”能力的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系统,可用于空间站的建造和维护,并可辅助航天员的舱外活动。

  空间机械臂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具备精确操作能力和视觉识别能力,既具有自主分析能力也可由航天员进行遥控,是集机械、视觉、动力学、电子和控制等学科为一体的高端航天装备,是航天飞机开创的一个空间机构发展新方向。通过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的实际使用,空间机械臂显示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日益增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

  人类进入太空的初期,只拥有简单的飞船和不具备再补给能力的第一代空间站,空间科学应用的规模和层次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载人航天的继续发展,苏联礼炮六号等空间站开始具备了使用货运飞船再补给的能力,不过两者直接对接,显然不需要复杂的空间机械臂系统辅助工作。

  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令“对华接触”的声音在美国航天界内部重新看涨。多家媒体指出,有冷战时代美苏携手太空的经验供借鉴,美方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存在调整的可能。

  对中国航天来说,2013年称得上是承前启后的一年。6月中旬,“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升空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10月前后,将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及其落月巡视勘测任务;同期,“北斗二号”导航定位系统也将开始扩展服务范围……

  在肯定中国航天计划又上台阶的同时,西方媒体就“是否应视中国为太空探索的伙伴”的话题掀起了新一波讨论。尽管“防范中国”的声音不小,美国颇具权威性的《航空周刊》称,中美太空合作的确障碍重重,但这不等于不能就两国联手的可行性加以探讨。

  2013年,中国航天忙碌依旧

  综合各国公开信息,2012年,全球共进行78次太空发射活动,其中俄罗斯29次,中国19次,美国13次。这也是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在世界航天发射排行榜上稳居亚军,中国去年上半年更是以10次发射一度“领跑”群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19次发射全部成功,100成功率好于以量取胜的俄罗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9 , Processed in 0.0410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