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待欧洲怎么好像主人对待奴仆?”俄罗斯《观点报》25日的发问似乎是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愤怒火上浇油。由于她的手机疑遭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大西洋两岸的信任正跌落深谷:欧盟24日峰会发出支持德法两国与美交涉的声音,敦促华盛顿在今年年底前将这场“窃听风云”解释清楚。 美国政界有人指责柏林“过度抱怨即是虚伪”,“难道欧洲无人监听白宫?”英国《卫报》说,辩白反衬出美国“刻意的虚伪”,奥巴马正变得“愈加孤独”。这家英国媒体还援引斯诺登爆料称,全球至少35国领导人的手机遭美监听,但具体名单并未公布。 俄罗斯媒体认为,俄中领导人必在其中,韩媒则在追问被监听者是否包括朴槿惠总统。“辛格总理不用手机”,印度总理府25日急于让国人安心。德国与巴西则忙于筹划到联合国总部搞“反攻”。 中国学者金灿荣说,这阵阵忙乱拼凑出的,是美国国家软实力遭遇的一场“9 11”般的事故。 美国监听国际政要“上瘾”。美国不仅监听中国,“偷窥”巴西、墨西哥总统,现在又曝光连自己的欧洲盟友都不放过。 要知道,欧洲比美国更看重个人隐私,美国此举的曝光将进一步打击欧美传统盟友之间的“信任”。此前,欧美已经就债务危机和银行业等问题出现诸多分歧。欧美还正准备就组建一个跨大西洋的自贸协定进行谈判。 法国媒体10月21日披露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提供的文件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对法国公民的电话通讯数据进行了多达7000余万次录音。 此外,美国情报部门还对部分法国电子邮件服务进行监控。除了被怀疑与恐怖活动有关联的人以外,监听活动还涉及法国政商界人物。 这是继巴西、墨西哥之后,又一被卷入监听门的国家。法国政府发表公报指责美方的做法“不可接受”,法国外交部召见美驻法大使,法国总统奥朗德连夜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阐明自己“强烈批评”的立场。法国总理埃罗也做出强硬表态,要求“美国必须做出回应”。 为使法国人“消消气”,美国国务卿克里21日将法国称为“美国最老牌的盟友之一”,还自称与法外长法比尤斯保持“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凯瑟琳·海登也试图将“监听门”淡化,发表声明辩称“美国收集情报的手段每个国家都在使用”。海登还表示,美国将会重新审视情报收集的手段,在保护隐私方面“更好地”为公民和盟友服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国政府得到情报,指总理默克尔的手机可能被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据悉,德国媒体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检举者斯诺登处得到有关泄露的情报,因而曝光监测事件。该周刊称其情报已经从德国对外情报局和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得到核实,监测情况已存数年。 默克尔已就此事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抗议、要求澄清。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24日罕见传召美国驻德大使,阐明德方立场。德国政府发言人萨伊伯特23日说,默克尔已就此事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话表示抗议,要求其对这一事件作出彻底解释。 在前往布鲁塞尔参加为期2天的欧盟领导人峰会前,默克尔对手机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一事做出回应:“朋友之间从事监听活动,那是绝不应该的。”默克尔还向记者证实,她已经与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强调盟友之间需要信任,现在这种信任需要重新建立。这是默克尔首次亲自就美国监听丑闻发表评论。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Elio Di Rupo)说:“事实就是事实,我们无法接受这种系统性监视,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表示:“我完全支持默克尔,这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表示,正在与“十分紧密的盟国德国”通过最高级别的外交渠道进行直接交流。不过有分析指出,从美国白宫的回应看,奥巴马只是在通话中表示“目前”没有监听默克尔手机,没有否认以前曾这样做。 另据英国媒体24日披露的有关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曾经监听至少35名国际政要的电话。目前,这35名国际政要的身份尚未曝光,也不清楚这其中是否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等人。 据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鼓励白宫、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等核心部门官员“分享通讯录”,以便NSA能够将外国政治和军事要员的电话纳入监听系统。这份标注日期为“2006年10月”的文件指,有一位未具名的美国官员向NSA提供了200多个电话号码,其中包括35名国际政要的号码。NSA立即展开了监控工作。 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莱塔等外国政要已纷纷向美方表达对监听事件的不满,要求美方尽快说明情况,确保类似监听事件不再发生。奥朗德甚至表态,要把窃听事件提到欧盟峰会的桌面上谈。 欧盟峰会于24日至2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原定议程偏重经济问题,但近来有关美方监视活动的报道和传言转移会议焦点。“欧洲民众视隐私权为基本权利,”巴罗佐说,“(东德时期,)一些民众的日常生活受监视……我们对极权主义意味着什么记忆犹新,我们清楚动用权力侵入民众生活会发生什么。”虽然巴罗佐在讲话中没有直接提及美国,但先谈隐私,进而谈“极权”,在一些媒体看来,似乎是把美国的监视活动与极权主义挂钩。 欧洲议会决定暂停与美国共享SWIFT协议,作为对美国窃听事件的回应。该协议用于银行间数据交换。据斯诺登爆料,NSA也对该数据协议进行监听。这被认为是美国情报部门监听经济数据的最直接证据。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则更主张,中止欧盟与美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以回应美方监视。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名顾问24日承认,监听之事对美国与盟国的关系构成了“重大”挑战。就有德国高官表示,“我料到我的手机多年来被监控,但我没料到会是美国人。”当被问及可能对德美关系和欧美关系造成的影响,该官员回答:“我们没那么容易平复,法国好像也是一样。” 有德国媒体指出,手机是默克尔的“政治调度枢纽”,她使用手机短信进行政治沟通的情景家喻户晓。对手机的监听是对她“政治心脏”的攻击。如果美国情报部门确实监听了默克尔的手机,那么这将成为NSA新的监听丑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23日夜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愤怒讨论她的手机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的事情。她表示美国这样做是“对信任的严重践踏”,“完全不可接受”。奥巴马只是对默克尔保证“现在没有监听”,“将来也不会监听”她的手机通讯。舆论纷纷解读,奥巴马间接承认美国人的确之前监听了默克尔的电话。 法德先后就监听事件向美国强烈表达不满,此前进入抗议行列的还有意大利、巴西、墨西哥等。斯诺登捅出的棱镜门事件给了世界换个角度认识美国的机会,西欧国家也因此得以重新品味它们与美国之间“盟友”的涵义。 欧美围绕电话窃听的争吵再次展现了当今世界秩序的无序和不公。美国作为全球“老大”很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它为了利益会把道德抛到一边。美国表面上奉行“普世价值”外交,但它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美国外交根本经不起扒开来细看。 然而如果说棱镜门事件“毁了”美国的形象,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美国因此遭遇的批评总是很快就刮过去。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丑闻发生在俄罗斯或者中国政府身上,欧美舆论会闹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能感觉到,美国形象至少在中国社会因此受的损失很小。斯诺登的出逃点是香港,他兜出的受害者名单中包括中国内地不少机构,中国人的通讯安全受到威胁。但中国互联网上的反应出奇温和。
至今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一类声音:美国政府不仅热爱美国人民,而且真心为中国人民的权益着想,它们做的同中国有关的事,比中国政府做的事更对中国人有益。对这类声音的发出者来说,对美国是不应以任何理由进行批评的,“爱美国”在一些社区网站上比中国自己的爱国主义还“道德正确”。 如果说这只是文化或时尚领域的表现,也就罢了。但这种扭曲的价值取向常常是政治性的。 实事求是说,尽管美国搞出棱镜门,但那个国家的确不像一些仇美主义者所炫耀的“那么坏”。就对华关系来讲,美国虽高度防范中国,但真说到遏制,它还算克制。面对中国崛起,美国算不上是个歇斯底里的霸权国,中国的和平崛起愿望应当说得到了美国一定程度的回应。 但美国的国家利益中,有没有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这一项,一直在美内部激烈争论。当然,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换取中国的衰落,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让我们把美国假设得文明些吧:那里的一些力量支持“藏独”、“疆独”等都不算美国故意整我们,美国总体上是对中国走向“无为而治”的。但如果中国自己搞不好,比中国自己搞得很好,显然更符合美国精英群体的愿望。 美国政府再怎么盼中国社会好,也不会比中国政府在发展本国人权和建设社会福利方面更用心,更着急。当中美政府就中国某项国内事务发生争执时,情况一定是这样:美国政府最关心它所采取姿态的形象效果,而中国政府则关心如何让那件事的处理对全社会更加有益。 美国是不值得恨的,因为中国人确实没多少恨美国的理由。但对美国是需要有一些提防的,无论我们怎么学习它,与它合作,这层提防心都不能彻底放下。我们尤其不能天真到相信美国国会的议员们每一次讨论中国事情,都是在为中国社会、而不是在为美国选区的利益奋斗。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超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成员约160人18日上午集体参拜正在举行秋季例行大祭的靖国神社。参拜者中有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高市早苗,还包括民主党及日本维新会的议员。 这是日本平成元年(1989年)以来参加靖国神社秋季大祭议员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安倍内阁的多名成员,如文部科学副大臣西川京子、国土交通副大臣高木毅、官房副长官加藤胜信等。 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是当天参拜者中最受关注的一个。他在参拜后对记者说:“我以个人立场进行了私人性质的参拜,为的是悼念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和祈祷和平。”他还宣称:“这是个人心灵自由的问题。我丝毫不认为会造成外交上的问题。”新藤在今年4月的春季例行大祭及8月15日“终战纪念日”均进行了参拜。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高市早苗表示,非常高兴地期待着安倍首相能够前来参拜,“这也是我的愿望”。 “日本保守派国会议员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正在发挥巨大能量。”此次参拜议员人数创下“冷战”结束后的秋季大祭最高纪录,国家主义和“抵制战后不平等国际体制”的政治情绪主导了议员们的行动。这不免引起争议和怀疑。尽管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说法可能是无稽之谈,但关于日本正明确走向保守化的观点显然会因此增加。 当地时间10月17日,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每年最重要的春秋两大祭之一的秋季大祭于当天开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之名自费献上了被称为“真榊”的供品,但放弃前往参拜。 安倍首相最终放弃在秋季大祭参拜,而选择以供奉祭品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国家历史的态度。这源于外部的压力,特别是中韩等亚洲国家和盟友美国的公开批评或暗示。靖国神社问题已经与瞬息万变的亚太地区格局密切联系起来。不过尽管安倍做出折中的政治选择,自民党议员的大量参拜还是表明执政党在这一问题上的鲜明倾向和选择。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