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英国人惊呼中国人正在覆盖伊拉克 西方或撤出

2013-11-1 10: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英国媒体报道,从规模庞大的南部油田,再到巴士拉颇为活跃的露天市场,中国在伊拉克变得愈加深入。   北京通过四年前的竞标确保在伊能源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如今中国计划每天从伊购买85万桶石油,占到2014年伊 ...

  英国媒体报道,从规模庞大的南部油田,再到巴士拉颇为活跃的露天市场,中国在伊拉克变得愈加深入。

  北京通过四年前的竞标确保在伊能源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如今中国计划每天从伊购买85万桶石油,占到2014年伊石油预期出口总量的30

  起初,北京在伊油田的优势地位让巴格达感到不安。但后来当中国人快速、高效的增产将伊拉克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排名提高至仅次于沙特的第二位后,情况发生改变。伊部长委员会顾问主席萨米尔·加德班说:“中国是我们管理和开发油田的商业伙伴,我不认为存在任何威胁。同样,中国人也发现伊拉克是他们最喜欢的伙伴。”

  双方计划进一步扩大合作。中石油从埃克森美孚手中买下西尔古纳-1号油田25股份,由此成为伊油田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中石油还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伊最大的鲁迈拉油田,并同时运营另外两个油田。一名当地分析师说:“中国的强势地位意味着,若西方公司撤出,伊石油官员不会太过担忧,因为他们找到了替代者。”

  雄厚的钱包加上商业灵活性,令中国企业能实现快速增产,这是西方公司难以企及的。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的一名官员说:“中国人工作既便宜又安静。与其他外国公司相比,他们不太担忧安全状况……他们总是能按时完工。当我们给其他合同商提建议时,总是会说,要像中国人那样。”

  对中国而言,获取石油储备是一项战略行动。相比西方巨头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北京能接受更苛刻的条件和更低的利润率。一名西方石油公司高管称“中国人很可靠。”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进入到伊市场,这令北京能覆盖整个伊拉克。

  专家认为中国在伊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背后的政治考量很少。这一驱动力已将中国从油田推向巴士拉的街道,中国商人正在开设商铺。手机店老板阿里·萨阿迪说:“中国人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不是陌生人,他们在巴士拉的存在让我们感到整个城市很安全。尽管存在竞争,但他们在这里依然让我感到高兴。”

  美国《纽约时报》昨天报道称,自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伊拉克已经成为世界产油大国之一,而中国现在是其最大的客户。

  中国的购买量已经几乎占了伊拉克石油产量的一半,将近每天150万桶,而且中国正在谋取更大的份额,投标竞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在伊拉克最大油田拥有的股份。

  “中国人是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石油产业繁荣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华盛顿国防大学(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中东问题专家丹尼丝·纳塔利(Denise Natali)说,“他们需要能源,而且他们想要进入这个市场。”

  图为伊拉克最大的油田鲁迈拉油田。2009年,中石油与BP联合收购了鲁迈拉油田。

  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在竞标购买高产的西古尔奈1号油田。若竞购成功,中国将占有伊拉克近三分之一的石油储量。

  在被入侵前,伊拉克的石油产业发展低迷,国际社会对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政府施加制裁,使其石油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世界市场,因此萨达姆政权的颠覆一直伴随着这样的承诺——带来重新获取伊拉克巨大石油储量的机会。中国的国有企业抓住了机遇,它们每年向伊拉克投资逾20亿美元(约合122.7亿元人民币),输送数百名工人,同样重要的是,它们愿意遵守新伊拉克政府的规定,愿意为了赢得合同,接受较低的利润。

  “我们输了,”布什(Bush)政府时期负责伊拉克石油政策的前国防部(Defense Department)官员迈克尔·马科夫斯基(Michael Makovsky)说,“中国人与伊拉克战争无关,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却从那场战争中获益,我们的第五舰队和空军帮助确保了他们的供应。”

  中国在该地区的介入程度体现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上。

  中国近期在靠近伊朗边境的沙漠中建造了自己的机场,以便将工人运送到伊拉克南部的油田,他们还计划很快开设从北京、上海到巴格达的直航航班。在港口城市巴士拉的高级酒店里,让当地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高管不但可以说阿拉伯语,而且可以说带伊拉克口音的阿拉伯语。

  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显然,中国人不会去做的事就是抱怨。与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巨头不同,中国企业欣然接受伊拉克石油合同的苛刻条款,这些合同把它们的利润压到了最低限度。中国更感兴趣的是获得能源,推动它的经济增长,而不是让它的巨型石油企业赚钱。

  中国企业不必对股东负责,支付股息,甚至不必赢利。它们是中国推行外交政策——确保能源供应,为日益富裕、迫切需要能源的人口提供能源——的工具。“我们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伊拉克石油部(Iraqi Oil Ministry)负责处理与外国公司合同的官员阿卜杜勒·迈赫迪·阿勒-梅迪(Abdul Mahdi al-Meedi)说,“他们非常合作。这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企业都是国企,而埃克森、BP或者壳牌却不是。”

  一些石油公司与伊拉克半自治的库尔德地区进行单独交易,令伊拉克与这些公司的分歧日益加大,中国趁这个机会大展身手,扩展自己的角色。库尔德人提供的条款比中央政府的条款更慷慨,但伊拉克和美国认为此类交易为非法交易。

  去年晚些时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竞标购买高产的西古尔奈1号油田(West Qurna I)60股份,考虑到在库尔德斯坦的石油利益,埃克森美孚可能会被迫放弃这部分股权。然而,埃克森美孚到目前为止抵住了出售股份的压力,中石油在今年3月份表示,该公司愿意与埃克森美孚合作开发这个油田。

  美国的能源专家表示,如果美国入侵及占领伊拉克的举措最终使中国受益,这个未曾预料到的转折也不见得一定对美国不利。西方国家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曾导致石油价格飙升,而伊拉克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使世界经济免受这种影响,其中产出的相当一部分石油是由中国工人泵取的。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美国本土新页岩田产量的增加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因此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对于美国来说,获得伊拉克油田的开发权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同时,在伊拉克面临日益激烈的宗派斗争之时,中国在当地的利益还可以帮它维持稳定。

  “我们的利益在于能够生产石油,而且伊拉克能够赚钱,这是一个很正面的因素,”曾在奥巴马第一任期任职的国务院前国际能源事务特使戴维·戈尔德温(David Goldwyn)说,“从地缘政治上来说,中国和伊拉克由此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虽然中国这样做并非出于政治目的。现在他们在那里了,维系当前政府的统治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个政府为他们的投资提供了便利。”

  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中国对几个国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伊拉克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且随着消耗量不断增加,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油田和气田进行了大量投资。据美国能源部(States Energy Department)统计,2011年的投资总价值为120亿美元。虽然近年来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减少了,但中国超过一半的石油都进口自中东地区。“这很简单,”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国能源政策方面的专家涂建军说,“中国需要更多能源,需要让能源多元化。”

  伊拉克政府需要这些投资,而且石油仍然是伊拉克政治与经济前景的核心。伊拉克目前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位居第二的石油生产国,其军费和社会项目的支出都依赖于石油收入。伊拉克估计其油田、管道和提炼厂每年需要300亿美元的投资,才能达到可以让它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世界领先的能源大国的生产目标。

  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有助于缓和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紧张气氛,也可能会随着各团体相互争夺利益而加剧这种紧张。

  然而,要得到这种必要的投资,就必须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服务合约,因为伊拉克的那些民族主义色彩的吝啬条款,或者令员工置身险境的动荡局势,对这些石油公司来说可不是什么开心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一些企业都已经离开或是缩减了业务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9 , Processed in 0.0422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