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惊慌:中国“玉兔”着陆月球没几天竟又出手

2013-12-25 10:4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中国的玉兔着陆月球没几天,北京就着手扩大在另一个遥远地方的存在。这次是南极。中国媒体19日报道,目前工人正前往未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地点的途中。新基地将成为气候变化科研中心。分析人士说,这可能是北 ...

  中国的“玉兔”着陆月球没几天,北京就着手扩大在另一个遥远地方的存在。这次是南极。中国媒体19日报道,目前工人正前往未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地点的途中。新基地将成为气候变化科研中心。分析人士说,这可能是北京试图确保将来在对南极资源的谈判中拥有发言权的一个关键。

  相对而言,中国是这块最寒冷大陆的后来者,直到1985年才在乔治王岛建立其首个基地长城站。此前几十年,美、俄、阿根廷和英国就已在南极建有多个基地。但自那以后,中国投资于南极大陆的速度之快,与追赶俄美在太空的成就无异。中国的极地研究中心一直在大手笔招兵买马,2012年广告招聘约47个新岗位。

  南极富藏自然资源,但按照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禁止在该地区采矿。该议定书将于2048年重新谈判。这意味着感兴趣的国家会寻求获得未来的发言权,为此要确保在那里有实际投入:科研基地将是筹码。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研究员安妮-玛丽·布拉迪认为,“新基地会巩固中国在东南极的地位”。她在撰写一部有关中国极地战略的书,“中国在南极正玩一场长远游戏。”

  伦敦大学极地治理专家、研究地缘政治的克劳斯·多兹教授表示,中国对南极的明显兴趣引起在南极已有基地国家的担忧和害怕,“从地缘政治上讲,南极被中国视为日益重要的地方。有人担心中国目前在争取有利位置,以便到时迅速行动。”

  前两天发了一副阿波罗登月舱的老图,让大家议论个不停,说实在的,我心里也没底,毕竟咱也没见过登月时,登月舱是个什么状态,有道是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咱也不好乱喷。

  结果等到玉兔互拍照发出来,我心里的疑团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闲话少说,大家请看对比图!

  大家从玉兔这副图可以发现,中国选择的虹湾区,月壤、月尘都很稀薄,但就算这样,仍是留下了冲击引起的小坑,可大家再看美国那张,月壤不是一般的厚,可登月舱底下太干净了。

  相信随着玉兔传回更多的图片,有关美国登月这件事的议论不但不会停歇,反而会更加激烈,不信的话,大家拭目以待。

  另外说句题外话,本人还是认为美国登月了,但有些图片……恐怕未必是真的,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值得思考……

  “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北京时间14日晚在月球上成功降落,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实现人类历史上第13次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俄罗斯报》、《纽约时报》等媒体刊载图文,详细介绍“嫦娥”落月过程、“玉兔”车技术参数和科研任务,并对中国下一步航天计划高度关注。

  路透社、《纽约时报》指出,“嫦娥”成功落月将为中国赢得民族自豪感和更多声望。路透社引用新华社的评论说,“月球探险的梦想再一次点亮了中国梦”。报道称,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在曾被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主导的区域内实现现代化,实现月球软着陆将被视为中国有能力进行复杂太空操作和潜能开发的证明,为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中国增添民族自豪感。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的太空计划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概念相符,被视为衡量该国全面能力的指标。从载人绕地飞行到无人探测器落月,这个国家正有条不紊地、耐心地建立一个先进的太空计划所需的关键要素。

  阿根廷《民族报》在题为《中国成为第三个登上月球的国家》的文章中称,这次落月成功,被看作是这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实力不断增长以及科技进步的展现。

  “玉兔号”成功着陆月球,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第三个实施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法新社指出,尽管美国仍拥有更多、更先进的太空资产,但目前美国航天事业“垂死”的现状,为中国成为全球航天技术的领导者打开一扇窗口。

  《俄罗斯报》通过分析玉兔车所载仪器的技术参数及科研任务指出,中国月球车与苏联、美国月球车相比,其配备的自主导航系统,几乎可以把行进过程中被卡住的概率降为零。

  “中国下一步航天计划”也成为15日国际舆论猜测焦点。美联社援引《简氏防务航天》编辑的评论称,中国正在取得了不起的进步,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肯定能在这个领域与俄罗斯和美国媲美,并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这两个国家。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如今距中国首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仅十年,而几年后中国就要建设自己的空间站了。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研发的太空技术有助于为建立有人长期驻守的空间站铺平道路。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该国空间物理教授庞兹的预言称,未来十年或再长一点的时间里,中国会着手进行载人登月,“(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仅仅只是在月球表面上挠了挠,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日本《读卖新闻》认为,针对外星探测器实施的地面操控是走向更遥远太空的技术基础。

  各国媒体对“怀抱大兔子的美丽中国姑娘”的传说热情不减。韩国《朝鲜日报》称,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中国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宗旨。

  中国的太空事业发展非常迅猛,日前,中国嫦娥三号卫星升空消息更是震惊世界。早在2007年,中国就进行反卫星系统测试,用导弹摧毁了一颗气象卫星,自此,美国便不断渲染中国太空威胁论。2013年7月,中国成功进行了一项“捕抓”卫星的太空实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了“创新三号”、“试验七号”及“实践十五号”等3颗“科学实验”卫星,用于“观测太空碎片与进行如太空机械臂操作等科学实验”。 美军认为中国的“机械臂卫星”严重威胁美国卫星,机械臂卫星可执行近距离观察与攻击任务,“拔下”美军卫星系统元件送回中国大陆,或是贴近美国军用卫星“植入”中国大陆系统,属于中国大陆“星战”计划一部分。根据五角大楼对这三颗卫星的追踪,“机械臂卫星”在试验中抓住了另外两颗卫星中的一颗,这种能力表明中国在太空军事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因此,美国也在制定相应的太空威慑政策,以回应五角大楼官员所说的“太空军事化”,在敌人攻击美国卫星的时候做出正确反应。2013年9月,就在中国进行“捕抓”卫星太空实验后不久,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威廉·谢尔顿就出面表态,宣称美军目前完全依赖太空和网络能力,如果突然之间这些能力不复存在,美军必须有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制订第二套作战计划。谢尔顿的言外之意就是做好太空战各项准备工作,如果美国的太空军事设施有朝一日突然失灵,那么为“僵尸卫星”计划研发的技术就会用来迅速制造备用卫星,快速复原美军的作战卫星群。虽然五角大楼强调“僵尸卫星”计划是出于节约资金的目的,但这项技术既然可以让一颗卫星将己方老旧卫星拆分,那么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敌方卫星,因此无论美国国防部如何掩饰,该计划的军事目的也已暴露无遗。

  与美国忌惮中国反卫星武器研发不同,俄罗斯对于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进展表现得非常淡然,认为中国的空间试验并没有对俄形成现实威胁。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安全中心专家弗拉基米尔·德沃尔金强调,虽然中方展示了捕捉和摧毁另一颗卫星的能力,但这仅仅是初级阶段。俄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也认为中国有权进行本国的空间开发,强调“美国有时会夸大中国对其地球同步卫星的威胁,中国研制反卫星武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主要用途是保护自己,应对美国可能在太空部署的攻击性武器系统,在太空军事力量上形成均势”。

  -KKV(动能拦截器)进行过实际实验的就两个国家,中美。日本也能,但它是跟美国搞的。毛子连倒数的资格都没有。中国搞了一次反卫,一次中段反导,没有这样的控制和探测技术是不可能做到的。

  KKV-kinetickillvehicle即动能拦截器是动能武器(KEW)的核心部件之一。所谓动能武器是指利用高速飞行的非爆炸弹头所具有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目标的武器。为了区别于通常所说的高爆弹头,美国把动能武器的这种自带动力系统和自主寻的非爆炸性弹头称为动能拦截器(KKV-kinetickillvehicle)。KKV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探测设备、制导设备以及动力控制装置。

  2010年1月11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作者用我们自己的技术实现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然而,部分媒体将这次试验和美国的爱国者PAC-3系统以及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相提并论,显然误导了试验本身所隐含的重大意义。

  做为中段导弹拦截系统,他的技术难度要远大于爱国者PAC-3之类的末端拦截系统,中段导弹拦截首先需要克服大气层外恶劣的工况条件,必须具备动能拦截器(KKV)、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与平台战时测控技术等等一系列当今导弹和空间作战武器的前沿科技。而目前能够具备如此强大技术能力的国家仅有美、中两家。

  目前,能与这次试验处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的相应陆基系统仅有美国的GMD系统。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战略防御武器和战略进攻武器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一旦需要,战略防御武器可以立即转入战略进攻状态,并成为重要的战略威胁力量。

  中国为何要独衷这种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研发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39 , Processed in 0.0412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