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紧张局势自钓鱼岛危机以来不断升级,进入2014年后,中国在包括军事、宣传、外交的各个方向做好了与日本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反观日本,却在安倍晋三(Shinzo Abe)政权确立后显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行动。 中国官方近年在日本问题上已经展现了坚决立场,并不断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在中国对日本展开的行动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宣传攻势。此前,中国曾在2012年末借其驻美、英、法使节在各国大报上撰文申明中国对钓鱼岛主权,让日本一时措手不及。进入2014年后,这一攻势更有增无减。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从1月5日开始分批发表系列文章斥责日本,以此为标志,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日前在《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将日本军国主义比作流行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伏地魔”(Lord Voldemort);驻南非大使田学军6日也在南非主流媒体撰文,指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向“东方纳粹”顶礼膜拜。 在宣传战打响之际,中国也开始在外交领域展开全面的对日行动。就在1月3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记者会上就美日关系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安倍等人对二战甲级战犯的顶礼膜拜,说到底“就是为了继承他们的衣钵,企图为这样一个历史铁案翻案”,并强调日本“如果想翻当年的案,重走当年的路,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分析人士指出,崔天凯的这一发言在此后也引发了美国对日本态度的调整,美防长哈格尔(Chuck Hagel)4日两次向日防相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强调美日间关系时,美日高官间以往必提的日美安保却不见了。 此外,中国在军事、海防等方面上的进展更为迅猛,自2013年创设海警这一专门机构以应对钓鱼岛中日对峙局面后,中方海警已在钓鱼岛海域站稳脚跟,执法巡航钓鱼岛也已常态化。而中国海军更在2013年内多次进出西太平洋,并以大规模编队的行动来应对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的进一步动向。 相对于中国在近期的准备行动,曾在2012年末宣告要以“踏实”的反击来应对中国行动的日本却令外界大跌眼镜。此前,日本驻洛杉矶总领事2012年因提及钓鱼岛系中国领土的文章亲自前往《洛杉矶时报》抗议而令人侧目。进入2014年后,日本方面的行动仍没有根本变化:在刘晓明发表了将日本称为“伏地魔”的文章后,日本方面竟以称中国为“伏地魔”加以对峙,这种蜕变为骂战的行为令外界颇为哗然。 相对于中国有目的性的对日活动,以安倍为首的东京当局的外交努力就显得有些漫无目的。尽管安倍及其幕僚在一年间遍访全球各国,访问频率几近每月一次,其“地球仪外交”的目的更定义在“牵制中国”上,但是,相对于在非洲、东南亚已经建立稳固根据地的中国不同,日本希望借助一揽子巨大项目来换得相关国家民众及高层归心。就在近期,安倍更借访问非洲来达到这一目的,还试图以“提供发展资金”的方式抗衡中国的影响力。可这一做法对于当下日本在美日关系等关键问题上的窘境并没有更多帮助。事实上,相对于中国方面而言,日方在外交等领域的行动往往寄希望于拉拢第三方参与“牵制中国”的行动,而安倍在拜鬼对于美日等重要关系的影响上却考虑不足。 至于日本的武装力量,这似乎已是安倍当局目前唯一成竹在胸的计划了。此前,安倍曾在2013年末多次暗示自己要在2014年4月就日本“集体自卫权”的解禁采取措施。日本也有很大可能在2014年内建立起一支应对有事局面的“海军陆战队”。但是,在日本于宣传和外交方向都不占太大优势之际,这一动摇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动也难免会引发外界的震动。 于是,就在有分析人士称国际舆论战的“大阵势”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极为罕见,而中日似乎都做好“撕破脸”的准备之际,中日间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方目前已经处在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阶段上,而日本虽然已经在“准备斗争”,但他们在外交等领域的行动却也显出了日本的毫无章法。 东北亚目前的格局,是两场战争决定的。这两场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也意味着美国殖民日韩六十多年,难道要永远持久殖民下去?这样日韩还有出头之日吗?所以日本焦虑在意料之中。有人可能说,日韩目前很富,生活很好。哈哈,是的,我们养猪,猪长得很肥,对猪来说,是好事吗?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古话说的总有它的道理。因为猪壮的时候,也是准备被屠宰的时候。 日本很焦虑,本土被美国殖民六十多年,和俄罗斯有南千岛群岛之争,和韩国有独岛之争,和中国有钓鱼岛、琉球群岛之争。和朝鲜同样有历史问题之争。可以说,在东北亚,日本是被孤立的小岛。 安倍很焦虑,所以大放厥词、牢骚满腹。我早说过,日本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联中抗美。二是联美反华。三是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从目前的情况看,安倍走的是联美反华的路。之所以走这条路,是安倍的妄心所致。安倍集团对世界大势的判断有这么四点:一是美国衰落之势不可避免,所以美国对亚太势力范围的控制力不从心,这给日本崛起提供了机遇。所以安倍上台,走马灯一样访问东盟,妄图将东盟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是中国崛起之势不可阻挡,而日本要趁中国未崛起之时,给中国找麻烦,既迟滞中国崛起之势,同时捞取最大的利益和筹码。日本甚至天真地认为,美国遏制中国,必有求于日。中国阻挡美国遏制,也有求于日。所以,日本可以在中美之间搞再平衡,谋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三是俄罗斯颓废之势日趋明显。所以安倍上台之后,匆匆访俄,以求麻痹俄罗斯,分化中俄阵营,各个击破。 四是欧盟是可利用的对象。所以安倍拉欧,甚至传出要和北约搞联盟,以主导亚太局势。 在此四点基础上,我们也明晰地知道安倍内心的小九九:到底想干什么。学东条英机搞侵略,目前条件不成熟,明摆着是死路。安倍的策略,就是八个字:联美、反华、稳俄,拉欧。在这八个字的指导下,安倍参拜净国神厕,否认二战战败历史,也就是意料之中。因为安倍自知无力反华,为掌握主动权,故意用言行相激。以掩饰日本的焦虑,同时观察各大国之间的反应,妄图在大国不同的利益之间寻找突破口,为突破和平宪法、扩军备战、对外扩张提供借口和掩护。
文章称,不要低估东亚爆发战争的机会,或是自欺欺人地认为一旦中日开战,美国仍然可以置身事外。对于西方人来说,要想洞悉这一对抗的本质或是它所裹挟的激情是很难的。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西方人不难理解使亚洲国家相互敌视的争端。例如,东京和北京都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根据战略家克劳塞维茨的成本效益逻辑,钓鱼岛或黄岩岛并不值得任何当事国花费很多的时间或人力物力。然而,未来任何冲突的几何学特征将会比一对一的中日战争来得更为复杂。 文章称,美国在保证残存的《马关条约》的履行一事上是一个不那么安静的伙伴。美国官员坚称,华盛顿对于散落于亚洲水域的这些岛屿和环礁的归属不存在私利。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美国对于维护它自1945年以来一直主导的体系却有着重要的利益。 文章称,可以有把握地认为,这些竞争者都将力争以最小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好是兵不血刃。没有人喜欢品尝战争的危害。但同样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它们将把放弃领土、地位和海洋自由视为比战争更加糟糕的事情。 于是,一场围绕次要利益的争斗可能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与美日同盟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东海纠纷会在这些交战国之间引发多么严重的愤怒呢?中国和日本将会全力以赴。涉及主权——尤其是领土和资源——的争端通常会使人们心目中政治目标的价值高于一切。 文章指出,美国的热情是重要的未知因素。美国对自己在一场持久战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可能陷入矛盾。它可能会尴尬地面对迫切但抽象的利益与民众对于这些利益的冷漠。 自由使用全球公海的权利无疑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利益。同样重要的还有站到处于危险中的朋友身边。当你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每个人肯定会表示同意。但是有多少普通民众会真正理解这种体系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大概没有几个。 于是,两个志在必得的主角将在东海展开对决,其中一方得到了强大但却遥远的盟国的支持,而这个盟国的决心可能被证明并没有那么坚定。美日同盟在战时可能会陷入紧张。 文章指出,东京和华盛顿有着相同的直接目标,即维护美国所领导的东亚秩序。但是正如克劳塞维茨提醒人们的,重要的是目标所具有的意义——而不只是目标本身。 东京的地位和领土利益危在旦夕,这会让它把注意力和精力倾注在这一争端上。然而很难说美国政府及社会也会把维护海洋秩序或保护日本所控制的土地看得如此重要。猜疑会渗入同盟的磋商中——东京会质疑华盛顿的诚意,而华盛顿会怨恨自己被卷入了战争。 于是,最后的结果将取决于谁的获胜意愿更强。中国还是跨太平洋同盟将会凝聚起越来越持久的斗志呢?如果美国领导人要让国家介入西太平洋的战争,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如何说服国人的艰巨任务。不管是战还是不战,最后的决定都应获得民众对美国责任的支持。而现在将是开始这么做的好时机。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