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下一张 当今的中国外交正处于十字路口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0月1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外交政策辩论》的署名文章,作者美国塞顿霍尔大学外交和国际关系学副教授汪铮在文章中指出,奥巴马总统最近取消了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文莱举行的东亚峰会以及访问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既定行程。相比之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了对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访问,并且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奥巴马缺席的背景下,习近平在峰会上的表现尤为显眼。 文章认为,习近平显然非常重视外交政策,并且将个人时间的一大部分用于外交。那么,习近平的外交将是怎样的呢? 尽管中国观察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现在要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可能还为时尚早。事实上,说到作出一些重要的战略决策和外交政策调整,中国正处于抉择的十字路口,围绕这些问题正在进行重大的辩论。 文章说,重要辩论之一就是,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奉行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 一些人认为中国应当继续坚持这项政策,并且称在外交事务中保持低调将会使中国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国内事务。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现在是时候放弃这项政策了,因为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应当承担更为世界性的角色,并且不应当羞于利用自己的实力来追逐和保护其国家利益。一些学者更是援引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作为中国应当学习的范例。 上一张下一张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另一项重大辩论是围绕中国用以指导本国外交政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一些中国学者指责当前政府的外交政策缺乏价值观和原则,只是在外交政策事务中践行纯粹的实用主义原则。这种原则和价值观的真空将成为中国承担更大的全球性角色的主要障碍。 文章指出,北京仍然需要时间来适应作为一个潜在的世界大国的新地位以及制定一项外交政策。其尚未作好准备承担更大的角色,以及尚不清楚应当如何运用新发现的实力。 文章称,迄今为止在很多问题上北京都没有一项完备的政策,也没有对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定位作出清晰详细的解释。没有清晰的信号表明政府已经为应对重大外交政策挑战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策调整,如南中国海争端、与日本在东海的领土争端或是朝鲜问题。 文章说,最近围绕外交关系的辩论也与国内政治密切相关。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创造了一个新背景。北京长期以来不得不应对围绕民族主义的两难局面:尽管民族主义有利于国内团结,但它同时也阻碍着中国追求一项有利的外交政策的能力。 文章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维持国内政治和外交关系之间的平衡。而且,回顾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史,重大的政策调整通常都是发生在重大的政治变革之后。在这个意义上,新领导层的外交政策只会在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才能变得更加清晰。 上一张下一张 中国外交人员的每个声音都引来外界的高度关注 上一张下一张 中国在国际上的立场十分明确 上一张下一张 中国外交人员的每个声音都引来外界的高度关注 上一张下一张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上一张下一张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上一张下一张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