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下一张 突破岛链并不是发展远洋海军的最终目的 本月18日起,中国海军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齐赴西太平洋,展开“机动-5号”远海实兵对抗演习。军事专家认为,海军三大舰队的这种实战演习,标志着所谓的岛链封锁已经逐渐被“肢解”,对我国的围困也将消除。国际新闻中常提到的“岛链”到底是什么?为何它又牵动大家如此强烈的关注? 名词解释 岛链 既是地理名词又含军事政治 岛链,顾名思义,就是岛屿组成的“链”。当前媒体中则常用来特指太平洋上三条岛屿组成的链阵,从西到东共有三条。 其中,第一岛链是指北起阿留申群岛、日本、琉球群岛,中接我国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第二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这两条岛链都位于太平洋西部,其中第一岛链与我国大陆非常接近。第三岛链则主要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组成。 岛链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政治军事名词。因为岛屿连接成链,对两边的海域进行了分割,使得船只要越过岛链,只能从几条特定水道穿行,而控制岛链的一方,则可以用兵力封锁和监视这些水道,从而阻断或干扰其他国家船只的往来。 这三条岛链上,世界头号霸主美国,建立了大量军事基地,部署了10多万军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集群,也时常在岛链之间往来。依靠这三条岛链的驻军,美国对太平洋地区实现了很强的控制力。既可以用岛链部队迅速反应,应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紧急事件,形成威慑。同时,三条岛链的美军也对整个海域实行严密监控。其他国家的船只和海军经过岛链时,一举一动都在美军眼皮子底下。可以说,岛链是美国控制太平洋、实现全球霸权的重要防线。 上一张下一张 中国不会为突破岛链而建设远洋海军 远海演习 穿越岛链成“家常便饭” 10月18日起,中国海军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齐赴西太平洋,展开“机动-5号”远海实兵对抗演习。 此次是三大舰队首次举行联合实兵对抗演习,演习地点从过去的近海转为远海,演习的内容也增加了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特点。有媒体评论称,此次远海实兵演习标志着中国海军训练从近海防卫转向远海机动作战。 演习所处的西太平洋地区对中国海军而言是陌生海域,气象、水文、海况情况复杂,对指挥和通信体系提出考验。舰队、潜艇、飞机和岸防导弹等武装力量的作战性能都成为演习中将检验的内容。 据央视统计,此次“机动-5号”演习是本年度中国海军第八次执行穿越岛链的远海训练部署任务。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训练已经实现了常态化。 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海军三大舰队而言,所谓的“岛链”已被“肢解”,曾经的封锁围困也已不复存在。杜文龙指出,远海训练最核心的内容在于提高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让训练环境和作战环境最大限度地接近。此次演习选择陌生海区,对提高训练难度价值非常大。他进一步指出,三个舰队都有自身传统的演练区域。因此若同时在陌生海域行动,对三大舰队而言,考核条件、对抗条件是均等的。 杜文龙表示,穿越岛链对于中国海军来讲,已从“奢侈的菜肴”变成“家常便饭”。对于中国海军三大舰队而言,“第一岛链”已被“肢解”。他更期待三大舰队同时穿越巴士海峡、大隅海峡、宫古海峡。 上一张下一张 岛链只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构筑的“防线” 冷战时期 美苏对抗 岛链之由来:冷战时期 美苏对抗 太平洋岛链被赋予军事政治意义,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开始的。随着二战结束,美苏两强对峙的冷战爆发。当时双方角逐的重点是在欧洲,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美国海军占据优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和遏制。195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杜勒斯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这是岛链首次被作为明确的军事政治概念提出。从此,距离美国本土1万公里的岛链,被当成了美国的“前门”。 在漫长的冷战时期,为了围堵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保障“前门”安全,美国把岛链打造得像铜墙铁壁。一是以阿留申群岛封锁白令海,防止苏联潜艇从北冰洋进入太平洋;二是以日本列岛封锁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和对马海峡,防止苏联舰队从位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进入太平洋;三是以冲绳岛和中国台湾应对中国大陆,同时冲绳也起到对台湾的支撑;四是以菲律宾和台湾岛等地支撑美国在东南亚进行的越战等活动。沿着这条岛链,美军以海空军基地为要点,在各处海峡、水道等等要害派遣了军舰和飞机巡逻,严密监控对手水面舰艇活动。在水下,美军设置了庞大的声呐设施,监听潜艇动向。而岛链在陆地上的桥头堡则是韩国驻军。 美国除了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之外,还通过订立各种条约,组建“东亚集体安全体系”,拼凑军事同盟,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结合,由点及面、从线到网,逐渐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封锁区。在冷战时期有力地抵御了苏联在太平洋方面的压力。 上一张下一张 拥有战斗力才是一支军队应当追求的目标 遏制中国 确保霸权 岛链之现状:遏制中国 确保霸权 20世纪末华约瓦解,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双雄争霸转变为美国一家独大。这种情况下,美国并未马放南山,而是步步扩张,进一步加强在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的势力。岛链针对的目标,也从原本的头号强敌苏联,变成了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这一方面是中国本身人口众多,经济潜力大;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从政治上需要有一个假想敌,来凝聚他的战略资源,网罗他的仆从国。 因此,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对岛链布局进行调整。纵深上,以第一岛链作为面对中国(及朝鲜)的“火线”,第二岛链作为第一岛链的支撑,而第三岛链则是连接前两个岛链和美国本土大后方的枢纽,这样形成一个多层次,大纵深的布局。 美国还趁着苏联解体的有利时机,大力向传统的苏联势力范围--南亚渗透。比如与印度加强军事合作,甚至与当年的宿敌越南越走越近,星条旗直插印度洋。这样,亚洲的“岛链”实际上有朝西延伸的态势,包围网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军逐渐拿下了冷战中多年拉锯的中东地区,将其在欧洲势力向东延伸。两条战线连成一体,有助于实现美国欧亚一体的“总体包围”,确保其在全球霸权地位的不可动摇。 日本在岛链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日本时刻梦想着重返大国地位,尤其总想着扩张军队。当初日本之所以得到美国纵容而崛起,与冷战关系很大。如今日本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期望世界各大国之间继续保持矛盾,另一方面他要给假想中的对手下绊子。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矛头自然对准中国。再加上日本本土又是美军的重要基地,这就使不断扩军的日本自卫队,成为岛链封锁中国的急先锋。 上一张下一张 日本海上自卫队仍在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岛链之驻军:兵强马壮 虎视眈眈 三道岛链中,第一岛链驻扎了大批美军。其主要兵力驻扎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岛,尤其以冲绳岛驻军最多,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达2万多人,还有大批战斗机、支援机和侦察飞机。这些飞机经常抵近中国海岸进行侦察、监听。在2001年,正是从冲绳起飞的一架EP3电子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导致了我飞行员王伟烈士的殉国。美军最先进的F22战斗机也在冲绳部署,最多时达20多架。如果再算上桥头堡韩国的3万驻军,则第一岛链美军总兵力达六七万人,包括大批先进战斗机和一个常驻航母编队。再加上韩国、日本的近百万仆从军队,美国在第一岛链拥有的常规军事打击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俄罗斯和中国之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了。 第一岛链抵近中国,一方面有利于对中国的压制,另一方面却也反过来增加了被我岸基导弹部队反压制的风险。因而近来美国悉心打造第二岛链,作为“相对后方”的基地,既可以避免遭到突袭,又能及时支援第一岛链。为此,美军不惜把一些部队从第一岛链后撤到第二岛链,如从冲绳撤退了7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到关岛。所谓拳头先缩回去、再打出来更痛。美军这种调整,使得其在岛链的兵力分布更有弹性,而对整个区域的掌控和应变力度都得到提高。第二岛链还有多个海空军基地,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能够保障B-2隐型轰炸机部署的基地,还有美国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从这里起飞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在8小时之内攻击东亚大陆目标,核潜艇则可以巡视整个西太平洋。 再往东的第三岛链,则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后勤和指挥中心夏威夷。这里驻有美军第25轻步兵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快速部署至东亚前线,同时又能得到美国本土西海岸驻军的驰援。这样一来,三重岛链组成的军事部署,不但把整个太平洋完全纳入美军掌控,而且对我国构成了极大的制约。我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外接大洋的航路,却总是遭到美军的监视和封锁,以至于“有海无洋”。另一方面,一旦战争爆发,第一岛链的美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却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对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区造成实质性威胁。 上一张下一张 日本海上自卫队仍在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当年海疆 筚路蓝缕 保家卫国 美国的岛链战略刚刚建立之时,新中国也才成立不久。那时候,尽管陆军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军打成平手,新中国的海空军却非常薄弱。尤其是海军,上世纪50年代仅有4艘苏制驱逐舰,与美军相差何止百倍。人民海军当时的任务,主要是防御台湾国民党军对沿海岛屿的进攻。这种情况下,自然谈不上突破岛链。美国搞什么岛链战略,也是为了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而压根不是针对中国那几条破船的--我们甚至连作为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随着我海军逐渐发展壮大,活动范围也渐渐从海岸线往外拓展,捍卫海疆,保卫海权的战略任务出现了。尽管那时中苏交恶,中美建交,似乎“美帝”也并不是完全冲咱来。但为了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宁静,为了中国海军的梦想和尊严,当年的先辈们,依然义无反顾,向岛链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击。 1976年12月,252号潜艇在副支队长许志明(现为退休海军少将)的指挥下,率先吹响了远征大洋的号角,逼近第一岛链。在克服了缺少水文资料、空气压缩机故障等多重困难之后,252艇终于穿越了第一岛链。人民海军首次进入西太平洋。此后,252艇又战胜了强台风的侵袭,躲过了外军舰队的搜索,连续行驶数十天后,胜利返航。 1977年11月,东海舰队271艇对第二岛链中的望夫岛进行了侦察。但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军的舰艇只是到达第二岛链,并未能实现突破。第二岛链依旧是束缚中华海洋巨龙的锁链。 到了1980年3月,已升任某潜艇支队长的许志明,再次领受任务,指挥新型256艇,向第二岛链挺进。数日后,256艇穿越第一岛链,继续驶向第二岛链。此时,在第二岛链两侧都有美军舰艇巡逻。许志明指挥全舰官兵利用黑夜,从两个岛之间穿过,实现了突破第二岛链的壮举。中国人民海军从此挺进太平洋中部。 上一张下一张 拥有战斗力才是一支军队应当追求的目标 今日海疆 倚天拔剑 踏浪而歌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海军战斗力也节节提升。新型导弹驱逐舰、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乃至航母不断入列,标志着当年“舢板加步枪”的简陋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实力上去了,过去千难万险的突破岛链,如今已经越来越频繁。 比如2007年上半年,中国海军编队就两度刺穿第一岛链,在东海经由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通过台湾东部海域进入太平洋到达南海。2008年,中国海军现代级驱逐舰编队访俄归来后,168编队穿越日本津轻海峡进入太平洋,突破第二岛链。 在2013年,中国舰队多次穿越岛链进行远洋部署。10月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首次齐赴西太平洋,展开联合实兵对抗演习。有媒体称,此次演习标志着中国海军训练从近海防卫转向远海机动作战。 军事专家杜文龙则指出,远海训练的核心价值之一,便是提高和检验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这次长距离“跨海东征”是对我国海军战略建设方向的最好诠释。同时,演习区域本身较为敏感,存在触发武装冲突乃至作战行动的风险,这也反过来表明了我海军有所准备。如今,穿越岛链对于中国海军来讲,已从“奢侈的菜肴”变成“家常便饭”。随着中国海军三大舰队这次会师演练,等于是三把利剑,将“第一岛链”“肢解”成为数段。他更期待三大舰队继续穿越巴士海峡、大隅海峡、宫古海峡,把第二岛链也切开,从而彻底结束标志性的海洋封锁围困历史。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海军远征当然值得扬眉吐气,但也不宜过早乐观。现在我国海军相对美军依然有质的差距,甚至很多方面对日本海军也存在不足之处。这种情况下,过于看重“穿越岛链”这种非战争状态下活动的意义是不太妥当的。毕竟,第一岛链也好,第二岛链也好,都是美国人从几千公里外的本土,修到咱们国家门口来的防线。要真正实现中国海军和中华民族的蓝海之梦,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杨益) 上一张下一张 拥有战斗力才是一支军队应当追求的目标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