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教授语出惊人:日本人韩国人的祖先终于找到

2013-4-22 11:07|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时期在岳麓山修炼的韩终是朝鲜半岛的先祖。3月13日,在一场有关湖南文化大繁荣和湖南精神的文化沙龙上,湖南省法律顾问、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发出上述论断。 他指出 ...
    “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时期在岳麓山修炼的韩终是朝鲜半岛的先祖。”3月13日,在一场有关湖南“文化大繁荣”和“湖南精神”的文化沙龙上,湖南省法律顾问、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发出上述论断。

    他指出,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时期在岳麓山修炼的韩终是朝鲜半岛的先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韩终原为齐国方士,炼丹采药,名满天下,而其修炼的地点是楚国境内的长沙。
\
资料图:杜钢建教授

    唐代司马承祯《洞天福地记》记载︰“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在秦灭楚后8年,韩终带着罗氏、卢氏等楚国亡民有准备地逃 离了秦国,渡海到了朝鲜半岛东南,建立了三韩。而韩国的汉字传入时间大约在战国到汉初,这和韩终之属到韩国的时间吻合。

    汉代建立后,吴氏长沙国王和刘氏长沙国王的家族和后代又大规模移民日本,对日本国的形成和日本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湖南法文化影响了日本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

    针对是谁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国际问题,杜钢建教授根据史料记载,认为在哥伦布之前是常居湖南讲学的僧人出海最早发现美洲。湖南人开放进取,历代敢为人先, 凭借寥廓荒忽的湘江气派、与道翱翔的追求乘流而逝,具有开拓创新的历史传统基础。因而,他认为湖湘文化历来是一种开放性的“国际文化”。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此外,他重点介绍了儒释道合流的道林寺文化,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强地方文化瑰宝的珍惜、整理和保存,又要加强对湖湘文化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探 索,从中挖掘湖湘文化中之法治要义,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开启“湖湘新儒学”之学派。这是继海外新儒学、大陆新儒学之后,首次有学者在湖南本土提出 “湖湘新儒学”,续接了宋明理学以来的“道南正脉”。

    在此次沙龙上,《印象》杂志主编、印象网总编枕戈也赞同杜钢建教授在湖南本土提出“湖湘新儒家”的意义,并顺势提出了自己对“新湖湘学派”的一种设想,认 为当代湖湘文化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重新解释历史,随着永州道县玉蟾岩、常德澧县城头山、怀化洪江高庙等湖南三大考古的发现和受人重视,我们应当质疑建立 在黄河流域基础上的华夏五千年历史,而探究发生在长江流域尤其是湖湘大地的五千年前的中华历史;二,新的湖湘文化在面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挑战时,要解决湖湘 文化与现代宪政文明的融合,也即当下众多学者提出的“儒家宪政”的问题,同时要解决湖湘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也即媒体提出的湖南人会打仗、会从政但不会 经商的问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国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系谬论

    核心提示:因此,说汉字并非中国文字绝对是一种谬论。事实上,韩国人与中国争种种传统文化,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其文化本身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之一,是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5月3日第05版,作者:金子山,原题:《汉字居然成“外文”》

    韩国有人与中国争孔子、西施、屈原、李白、李时珍等名人,争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等发明,争端午、中医、风水等文化遗产,还要喊破喉咙来争汉字的归属。

    据4月21日的《环球时报》报道,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国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汉字居然不是中国文字,居然是韩国人的了,贻笑大方啊。

    纵观陈泰夏教授的言论,本身即是漏洞百出,破绽无穷,经不起推敲,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检验。

    其一,中国古有“东夷族”之称。东夷是华夏人对东方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民族,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之外东部的部族,包括了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部族或部落联盟,地域非常广泛。这样一个概念,笼统地把东夷族称为韩国人的祖先是否恰当,首先就是一个疑问。

    其二,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时候东夷族的主流血脉已经融入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当时东夷族创造的文化,不可分 割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东夷族的地域大致是在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至今仍在中国的地域范围之内。

    其三,陈泰夏认为,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汉字从起源、到发展、到最终基本定型,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殷商时代的甲骨 文作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节点,已经是比较系统、相当成熟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理所当然即为汉字了。不能排除东夷族 或者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做过贡献,但是对于在甲骨文基础上的发展,即称作是汉字的发明者,实属夸大其词了。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其四,陈泰夏教授所说的“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这一说法更加是属于井底之蛙。汉字难道是要属于汉朝发明,或者是汉朝命名,才能够 称为汉字吗?在此之前汉字存在的历史就可以一笔勾销吗?汉人,汉族人,难道是从汉朝才开始繁衍生息的吗?中国的历史难道是从汉朝才开始的吗?绝对不是。

    其五,陈泰夏声称“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他列举的有林语堂、王玉哲两个人,仅此两个人本来就存在缺陷。这两个人已经作古了,究竟说过什么话、持 什么观点,很难去考证。以此两人为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持有什么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学界。

    因此,说汉字并非中国文字绝对是一种谬论。事实上,韩国人与中国争种种传统文化,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其文化本身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之一,是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

    韩媒:东亚人源自东南亚日本祖先经朝鲜半岛迁移

    中新网12月11日电据韩国媒体消息,一项国际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是东亚人的起源地,日本人的祖先是经过韩半岛(朝鲜半岛)迁移到日本的。

    “韩联社”消息,“保健福祉家庭部疾病管理本部国立保健研究院”11日表示,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泛亚太地区SNP联盟(Pan- AsianSNPConsortium),自2005年起搜集亚洲73个人种、1928人的基因,通过SNP分析获得了亚洲人群SNP遗传多元化图谱,并 得出以上亚洲人群的历史移民路线。

    报道称,分析对象中包括90名韩国人。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上。

    本次大型研究首次分析出,东南亚人和东北亚人通过相同的路线移动到亚洲大陆。

    在地理位置和使用语言方面,亚洲民族的遗传多样性,从南到北逐渐减少,表明东南亚是东亚人的起源地。

    被认为是人类起源地的非洲,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表明非洲人是遗传学上最为悠久的人种。

    报道称,基因类似且地理上邻近的韩、中、日三国人从东南亚迁移到东北亚,而日本人是通过韩半岛(朝鲜半岛)移动到日本的。

    由包括韩中日的亚洲10国参与的SNP联盟,11日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中国人大吃一惊:日本天皇血脉已确认源于中国?

    关于日本天皇的血脉一直有三种推断,天皇是起源于中国?朝鲜?还是亚洲的某个游牧民族?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皇室被神化、关于皇室的史料记载充满断层,日本 皇陵又严禁外人进入,天皇的“身世”始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谜团。随着部分皇陵开放,日本国内对天皇血脉的争议越来越大,但是依照目前掌握的材料,还难以对 此下定论。

    早期皇陵身份成谜

    日本历史对天皇祖先的记载非常模糊,只说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一直到第十代的崇神天皇的身份才有实际文物支持。以至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历史学家都认为,日本天皇的祖先根本不是本地人,而是中国人或朝鲜人。

\
资料图:日本明仁天皇举行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这是胡锦涛主席和明仁天皇在欢迎仪式上。
    其实,不光学者怀疑,就连日本天皇本人也有所疑问。天皇明仁过68岁生日(2001年)时就曾谈起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桓武天皇(日本第50代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日本考古协会的专家和其他一些学者也一直在恳求官方开放部分皇陵,以“验明正身”。但专门负责打理日本皇室一切事务——当然也包括皇陵的日本宫内厅以担心打扰已故天皇灵魂安息为由,一直拒绝向公众开放天皇陵墓。

    不过,在漫长等待之后,日本宫内厅能够答应开放皇陵。据了解,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就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这些皇室坟地 中,古坟大多利用天然地形造坟,建于山顶、山腰位置。根据古坟堆土的形式,有圆坟,方坟,前方后圆坟,上圆下方坟等等的区别。其中以前方后圆坟的规模最为 雄伟,形状也十分优美,再加上它是国外没有而日本独具的形式,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日本高冢式古坟的代表。根据古坟外形的发展演变,一般又可分为前、中、后三 期。有趣的是,它恰好同日本国家开始统一、大和朝廷昌盛、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相一致。

    座落于大阪府堺市大仙町的仁德天皇陵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被认定为现存最大的天皇陵。日本人还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甚至大于胡夫金字塔和秦 始皇陵。19世纪,明治政府根据传说和部分日本史料,认定其中的部分古坟为古代天皇陵墓。但是,由于有关古代日本的史料极其缺乏,这些陵墓究竟是不是仁德 天皇或者其它天皇的,其实也很难确定。

    日本官方已经为8世纪前的绝大部分天皇分别认定了陵墓,比如奈良县的一座古坟就被认定为神武天皇的陵墓。打开这些“天皇陵墓”后,如果其中的遗体年龄与既有的说法对不上,将会对日本皇室的正统性构成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天皇起源的三个版本

    根据日本史学界的公开材料,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年即位,他一直被日本神道教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而考古学上最早可考的天皇是第十代的崇神天皇。

    这使日本关于天皇的记载充满了许多断层,由此便衍生出了关于天皇起源的各种版本,一种最为普遍而又备受争议的看法认为:天皇的祖先很有可能是中国人或朝鲜人。

\
资料图: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09年12月15日在东京日本皇宫会见了日本天皇明仁。
    血统说之一:中国人

    在中国史学界曾经比较盛行的观点认为,神武天皇就是当年秦始皇派遣出海求仙药的徐福。其最主要的历史论据是: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 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为止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

    不光中国人这么认为,连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持同样的观点。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人都尊徐福为“司农神”和“司药神”。至今,日本仍 保留着包括徐福墓、徐福宫、徐福上陆纪念碑在内的许多遗址。每年秋季,佐贺县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献“初穗”。每隔五十年,要举行一次 规模盛大的祭奠。

    但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些不足以说明天皇起源问题。他们认为徐福东渡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即便是真的,《史记》中也并没有讲明徐福渡海到了何处。

    一些史学界观点认为,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确有些部分起源于中国,生活特色、信仰特征也比较类似。但这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就是日本天皇的祖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 院教授李卓认为:“虽然秦、汉代远古时期,中国战乱,有大批中国人逃亡到日本移居,(但日本天皇)是不是起源于中国很难说。”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血统说之二:朝鲜人?

    与天皇血统来自于中国相比,天皇之根脉来自于朝鲜的说法似乎更具有遗传学上的“论据”。考古学家在1980年代,曾为一副日本原住民骸骨进行DNA测试, 得出的数据和现代日本人差异很大,仅和北海道一批现存的少数族裔稳定;东京大学医学院的德勇胜士也在2003年,比较了东亚各国人第六号染色体的 HLA遗传基因,结果发现日本人不像冲绳人或北海道阿伊族人,反而更像朝鲜人。

\
资料图:2010年6月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本皇宫会见日本明仁天皇。
    另一个被广为流传的例子就是,明仁天皇68岁生日那天承认,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他的依据是日本编年史上的明确记载:“公元781年即位的桓武天皇的母亲就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的王族中人。”

    不过史学界对此也存有质疑:“明仁天皇之所以这么说,有可能出于其他的目的,比如外交的考量等等。还有即便最后证明是朝鲜人,这无形中给当年日本侵略朝鲜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血统说之三:亚洲游牧民族?

    另有考古证据证实,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它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从陪葬品的考古结果来看,早期天皇古坟的陪葬品以镜、刀为主要祭祀用品。而中期天皇古坟与早期古坟相比,陪葬品中多了很多大陆化的贵族生活物 品,如金饰、玉饰等,还出现了马具。部分学者据此结合其它史料认为,5世纪以后的天皇和此前的天皇实际上并不属于一个家族,目前的天皇家族是从北九州一带 东征而来。

    部分史学家认为,天皇的起源最终可能还要从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去寻找。

\
    日本国内争议不断

    日本人能容忍皇灵被“打扰”,而且可能有朝一日被告之天皇是外国人吗?关于日本天皇的起源,日本国内考古学界看法不一。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四年级的保田德明认为,“以前宫内厅以怕打扰天皇灵魂安息为由拒绝开放天皇陵,这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背后肯定有对皇室真正血统的担心。但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还是个比较神秘的存在,如果什么都公之于天下,多少会有些抵触感。”

    虽然日本人现在已经不把天皇当神一般朝拜,但血脉论的争议充斥着日本各大网站的论坛中,其中包括很多关于天皇陵开放的讨论,很多人都对禁止进入天皇陵调查 的制度感到不满,认为有必要对考古专家开放。一位考古专家说,开放天皇陵甚至允许挖掘天皇陵,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日本天皇夫妇讲述:皇宫中很多仪式来自中国

    日本天皇夫妇每年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在皇宫中进行讲座和座谈。2007年2月26日,我的好友青木保教授获邀参加以“亚洲文化的相互理解”为题的专题讲 座,并受命再推荐两位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交流。得到青木保教授推荐的我由此得到了一次与日本天皇夫妇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对于涉及天皇夫妇的闭门谈话内容,与其他国家的规定一样,有一定的保密期。两年以后,这段谈话终于可以“解禁”。

    与中国相关的故事

    讲座当天,皇后还在感冒发烧,但天皇夫妇始终都饶有兴致地与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入交谈。原本计划的交流时间是从18时30分到21时30分,但当21时30 分宫内厅有关人员前来敲门时,皇后没等敲门者说话,就说请再给我们换杯茶,用这种方式将交谈时间延长下去,直到22时左右工作人员再次来敲门时,交流才正 式结束。

    专家学者们与天皇夫妇围坐在一张小小的餐桌前,一边共进晚餐,一边进行交流。也许是看到了当晚餐桌边有一位中国人,天皇首先谈到了他的二儿子在大学学中 文,而且去过云南,了解长鸣鸡,大学的论文就是鸡与人的生活关系及民俗。据说在古代日本,养鸡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听它的鸣啼,欣赏它美丽的羽毛。

    皇后则说,她小时候学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汉诗和汉文,还记得一首歌,讲中国的国土是那样的博大,中国人的胸怀是那样宽广,并把歌词全部背诵了一遍。她又讲到 在日本名著《万叶集》中描绘最多的是梅花和荻,而描写梅花就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虽然自公元十世纪日本平安朝以后,日本人开始多描写樱花,现在的 日本人说“花”,也多指樱花,但在《万叶集》问世的奈良时代,即公元十世纪之间,日本人说到“花”,则往往是指梅花。

    天皇接着介绍说,日本皇宫中有很多仪式都与中国有关,如凤冠、霞帔等。过去在日本皇宫中举行仪式时,皇后要戴凤冠,穿霞帔,宛如中国皇后的装扮一样,到后 来这种习惯才逐渐改变了。而他的号“荣”(即桐木)也与中国有关。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有传说,认为凤凰会落在桐油树上,具有吉祥之意。

    天皇和皇后回忆说,他们到过上海、北京和西安,现在感到非常怀念。皇后说,访问西安到大雁塔参观的时候,一个老人给她讲过很长一段话,她当时听不懂,但可以感到老人的善良和热情,这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

    亚洲文化是相通的

    我向天皇夫妇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100多年的历史。天皇夫妇听得非常认真。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事件非常熟悉,还问起光绪帝被软禁的年代与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的时间先后。

    谈到在日本的留学和生活经历时,我说看到许多日本人很喜欢汉诗,喜欢中国古代的文化,比如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也就是日本藏国宝的地方,那里面有从中国传来的琵琶等许多国宝,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保存下来,很不容易,有些古书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但在日本还可以看到。

    皇后说,听说汉语中的“宗教”、“社会“等词汇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我回答说,自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将大批留学生派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学习西方的文化,把日本人翻译的西方著作介绍到中国,随着这些译作,像“宗教”这样的词就传入了中国。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我接着提到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19世纪中期,美国的佩里率舰队来到日本时带了一位翻译——中国人罗森,他是日本明治开国之前跟随西方船只来日本的第一个中国人。罗森记录下了当时的见闻,其中提到当时日本人非常喜欢汉诗,一般平民都会背汉诗。

    天皇说,现在的日本人关于中国的知识不像以前那样丰富了,但仍然有很多人在学中文,仍然有很多日本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然而对韩国就不同了,知道韩国文化的日本人不多。

    我问天皇夫妇看没看过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天皇和皇后笑着说,我们都非常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孙女们也非常喜欢,看不到的时候,还要把它录下来。我说,据 说在中国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是20天皇问,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大长今》呢?我回答说,尽管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通过这部 电视剧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的深处到处都渗透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饭后喝茶的时候,吃的是团子。天皇和皇后对团子的材料和制作非常熟悉。天皇说团子里加了红薯,还用了一种新鲜的艾草,皇后则说团子上盖的树叶是山茶花的叶 子。我开玩笑说,如果大长今看到这个团子,定会自叹不如的。天皇和皇后听后笑了起来。皇后说,大长今做饭用一些中药作药膳,这也是来源于中国。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饭后,皇后问我,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太大,我仅举了一例进行解说。日本讲究清淡的美,花艺中有只插一朵花的作法,而在一些中国家 庭,插花追求明丽和艳丽,给人一种有活力的感觉,这种差异说明了中日审美意识的不同,也说明了两国价值观的基准不同。

    天皇夫妇又问起现在的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文化。我介绍说,现在中国人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很多,各个书店都摆着日本的书籍,从最古的《古事记》《万叶集》到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的日本作家,以及现在的村上春树,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大都被翻译成中文了。

    由于日本至今保存着一些在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消失的文化,所以有人说日本就像是亚洲文化的仓库。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以前我不知道七夕的仪式是怎样的,到了日本之后,才知道七夕节有什么摆设,吃哪些东西,举行哪些仪式。

    谈到翻译成中文的日本书,我表示我已经翻译了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一些作品,即将在中国出版。天皇和皇后听后很兴奋。皇后说她喜欢宫泽贤治《鹿舞起源》的故 事。我说这一故事是讲人和动物合为一体,人和自然融合的关系,与中国的庄子人与蝶的关系有相似之处。皇后问我翻译宫泽贤治时,拟态词、拟声词怎么处理呢? 我回答说,我尽量翻译得中国读者能够接受。

    天皇又问我对宫泽贤治作品的体会。我说,我最喜欢宫泽贤治《不怕风不怕雨》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发现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那么 平凡,又那样热爱和平,热爱生活。但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旧军人并非如此,这首诗给了我重新认识日本的机会,真正的日本人是我们一样的 人。天皇听后反复说,是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关键词:中国教授语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4 , Processed in 0.0465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