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吉林省今年国防生报名数和录取数的比例达到了4:1,不仅报考人数比去年多了近30%,而且考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他们在40所省级重点中学创建“国防生生源基地”的超前培养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喜中有忧:咋“漏掉”这么多优秀人才 在吉林大学选培办,笔者看到了该校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的丰硕成果:作为全军首批签约高校之一,自2000年以来,该校先后选拔招收了410名国防生。由于选拔严格、培养到位,这些国防生毕业分配到部队后,很快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0多名毕业生担任连长、指导员等职务,有40多人分别荣立三等功、二等功或一等功。 成绩令人欣喜,但让人担忧的“隐性”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 一直以来,国防生都只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中选拔。由于宣传不深入,不少优秀高中生因对国防生有关政策缺乏了解,错过了报考时机。 某高校学生张某从小热爱军营,梦想当兵,可由于对国防生政策不了解,直到大三时他才听说,原来高考时就可以直接报考国防生,小张为此后悔不迭。 据吉林大学选培办刘志文主任介绍,像小张这样的国防生“漏子”并不鲜见,吉林大学就经常有大二大三的学生找到他,询问还有没有机会当国防生。 由于国防教育普及不够,导致部分高中毕业生缺乏献身国防的精神,使部分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国防生生源不够充足。对此,某高校选培办领导很有感慨:前几年,我们在招生时总是“门庭冷落”,很少有人“问津”,有时甚至连招生指标都很难完成。一些大学生则直言不讳: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我们大学毕业干啥工作都比当兵挣得多,再说干啥都自由,部队里要求这要求那,我们不习惯。 学生李某刚考上大学时,听说当国防生毕业到部队后就是军官了,便毫不犹豫递交了申请。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入学后别的同学天天自由自在,他却要定期参加国防生军训,在毒辣辣的太阳下一站就是一小时,而且平时生活还要遵守这规定那规定。听说部队训练比这艰苦多了,这些让小李越来越感觉到当初自己的选择错了,毕业时便选择了违约。 对于上述问题,沈阳军区干部部的有关领导介绍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面试考察时间短,很难全面掌握考生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导致个别国防生献身国防、奉献军营的思想根基不牢,入学前热情高涨,入学后热情降低,毕业到部队后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极个别的违约现象。 积极探索:在中学建立“国防生生源基地” 这些“隐性”问题,引起了吉林省教育部门、驻高校选培办和沈阳军区干部部的高度重视。国防生,作为我军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如何才能从源头上把好关、确保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军地双方反复研究感到:提高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从军热情,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而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把国防生选培工作前移,从高中抓起,做好政策宣传、选拔苗子、国防教育、跟踪考察等工作,将对国防生选培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思路明确后,吉林大学选培办立即和吉林省教育厅、省军区政治部协调确定:从吉林省的150个重点中学中,遴选出40个作为“国防生生源基地”。2004年9月,40所省级重点中学挂上了“国防生生源基地”的牌子。 国防生生源基地创建后,军地各方积极探索创新,很快从荆棘中走出了一条路。 2005年5月,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防生生源基地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生源基地的组织领导,区分了军地双方的责任,初步形成了驻校选培办、生源基地中学和驻地人武部联管共育的运行机制。 随后,军地双方积极进行先期宣传、教育和选拔“准国防生”。他们在生源基地定期开展国防知识教育,举办军事知识讲座,强化在校中学生的国防观念;适当安排军政训练,初步奠定报考学生的军政素质基础;深入开展国防生招生政策宣传,及时通报沈阳军区签约高校国防生招生信息,做好经常性的政策咨询活动,鼓励引导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生。 他们还建立了以“宣传、教育、考察、交流、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五项制度,明确规定: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基地要对有报考意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跟踪考察考核,全程了解其思想素质、学习成绩、身体心理等情况,提出推荐报考意见。驻高校选培办要适时组织各生源基地召开研讨交流会,研究探讨生源基地建设规划和措施,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优秀生源基地活动,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好的学校,视情取消国防生生源基地资格。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让生源基地很快成为了打造“准国防生”的熔炉。2005年以来,吉林省各生源基地的学生报考国防生十分踊跃,每年填报高考志愿之际,省军区国防生招生办公室的公开电话每天都响个不停。 效益初显:“小基地”发挥大作用 调查中笔者发现,国防生招收选拔从大学提前到中学,虽然只是简单的“向前一步”,但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保证了国防生选拔有了稳定、充足、优质的生源。 工作中,生源基地既是国防生招收工作的联系点、宣传点,更是对有志报考国防生的青年学生进行超前培养的基地,对中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基地。虽然生源基地创建的时间还不长,但已初步显现出很强的综合效益。 ——构建了招生宣传的覆盖网络。生源基地成立后,各驻校选培办定期深入各中学,采取图片展、宣传板和现场答疑等方式,为师生介绍国防生政策和军队加强人才建设的政策。这种模式,把国防生招收宣传工作,由过去选培办独家宣传变成了通过40个基地辐射全省的宣传,由过去高考前阶段性宣传变成了长年不间断宣传,由过去依靠新闻媒体间接宣传变成了直接与中学生面对面的宣传。许多学生家长反映:“以前不了解招生政策,不敢让孩子报考国防生,现在知道报考国防生能同时圆‘大学梦’、‘军官梦’和‘就业梦’,我们都很支持。” ——开拓了国防教育的主阵地。选培办每次组织国防生政策宣传时,都积极宣讲国防基本知识、国家安全形势和军队建设成果等内容,增强了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同时,驻地人武部还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组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订阅军事报刊、开展军体训练等方式,使每个生源基地都成为了国防教育基地。如今,40个生源基地已组织50多场次国防教育活动,受教育的中学生近万人,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活动情况,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 ——建立了超前培养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他们对有报考意向的中学生进行针对性重点培养,设计制作了《国防生生源基地考生推荐表》,加强对考生跟踪考察考核,全程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并积极向省招生办、省军区招生办推荐生源基地的上线考生。这种超前培养的工作机制,极大提高了国防生生源数量和质量。2008年高考,在吉林省报考国防生考生中,生源基地考生与其他中学考生比例为5:1。省内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的大一、大二国防生中,有近60%以上学生是省内各生源基地输送的。与此同时,考生素质明显提高,仅今年报考吉林大学国防生的考生分数就比省重点本科最低控制线平均高出17分。 【责任编辑:参谋长】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