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1962年中印战争是两国历史上的小插曲。印度一名叫安尼尔的退役上校在论文中阐述了1962年中印 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安尼尔称,1962年中印战争的谢幕和边界争端的结束将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亚洲世纪"的和平保障。 印度和中国是现存最古老的两个文明。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保持和平。喜马拉雅山脉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与青藏高原接壤,距离中国内地有很长的一段距离。13世纪的图格拉克和19世纪的如拉瓦尔发起过零星的军事远征。当中国中央政府虚弱的时候,西藏处于半独立状态。 中印边缘地区的边界仍然没有确定。由于没有人口或者重要资源,那些地方变得无关紧要。简要的回顾一下边界争端的历史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理解两国关系的目前状态。 中印边界争议主要集中在拉达克北部的阿克赛钦边远地区。 最初的印度边界是在边远的昆仑山脉。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于害怕俄罗斯在东部的扩张和可能出现的俄罗斯西藏联盟,当时的英国在新疆和西藏之间的阿克 赛钦建立了一个据点。这样行动的考量是基于中国政府当时虚弱。俄罗斯的威胁消失后,那里仅仅是地图上的边界。事实上,英属印度和西藏并没有试图有效控制这 个没有战略意义的荒凉地区。 这个问题一直遗留下来。1956年,为了方便军队调动,中国修建一条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公路。这个地区特殊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公路只能从阿克赛钦经过。这条连接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明显的战略意义的。 由于没有公路连接,印度在拉达克的控制并不稳定。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认识到了印度的弱点。他努力淡化这个问题。由于受到不明就里的媒体和大声疾呼的反对派的鼓动,尼赫鲁开始了"前进政策",即在中国人声称主权的地区建立5至10个人把守的哨所。 从军事上和后勤上来说,这些哨所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在外行人的建议下,印度在NEFA(三泰虎注:即藏南地区,印度现在称其为"阿鲁纳恰尔邦")挑起了事端,以转移中国人对拉达克的注意力。 关键词:惊讶上校眼中 在军事上来说,由于两地几乎有上千公里之遥,期望NEFA给拉达克带来效果是不符合逻辑的。中国一直都对NEFA地区声称主权。然而,这只是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感兴趣的阿克赛钦而做出的讨价还价。 随着事件的进展,无能的军队领导层在NEFA地区将印度带入了一场灾难。中国人非常小心,在1962年10月发生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展开了对印度的攻击,取得了足够的领土来保护阿克赛钦公路。这就是今天的现状。边界现状符合中国人的利益。 在公众思维中,1962年中印战争唤起了无法想象的失败记忆。严格说来,这不是真的。在北部地区的拉达克前线,印度军队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中国人的收获很 小。达拉克山谷的丘舒尔机场仍然在印度手中。人们之所以印象中认为这是一场十足的灾难,主要是由于印度在色拉的溃败。就色拉溃败和恐慌撤退而言,1962 年中印战争最多只能被称为挫折,而不是一场灾难。 1962年中印战争的最大的"秘密"是印度没有使用空军进攻。整个1962年中印战争实际上是个别将军的个人秀。他们与印度空军的配合非常少。中国当时在西藏只有两个机场。中国的飞机也逊于印度的英国制"猎人"战机。印度空军实际上是拥有空中优势的。 如果使用空中力量的话,印度可能克服拉达克地区缺少大炮的战术劣势,可能阻截达旺地区的中国地面部队。但是,由于不理智的担心中国人对印度城市的报复性进攻,印度没有动用空军。 从根本上说,印度军队是在重复1947-48的克什米尔战争。那是一场针对部落入侵者的战争。而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朝鲜战争的中国老兵就像运作良好的军事机器。 1962年中印战争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印度人愚蠢的冒犯;中国人更有计划、更有效率,所以中国人成功了。从战术上说,中国在青藏高原有行动便利的优势;印 度为了到达边界地区,不得不越过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中国有一个主要的战略劣势,即中国的基地非常远、连接不通畅。但是,大量的军队部署在西藏处理内部 问题,这个劣势被消除了。 1962年中印战争对印度人心理的影响。 1962年10月20日是印度独立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前一天晚上,心烦意乱的尼赫鲁向全国发表致辞: 关键词:惊讶上校眼中 ""大量的中国军队进入了印度东北部地区。昨天,我们失去了卡门地区的一个小镇--班迪拉。我的心和阿萨姆邦人民同在!" 整个国家对战斗前线的溃败感到震惊。无论正确与否,至少从军事观点来说,人们认为印度处在危机关头。但是在那黑暗的冬天日子里,出现了一丝希望。所有内部争论和斗争似乎瞬间停止了。 10月23日,总理官方住所的哨兵看到一对年老的夫妇。很明显,这对夫妇来自德里附近的农村地区。他们要求见总理。哨兵以为这对夫妇是来上诉请愿的,所以 将他们带去见官员。当看到老农为了保卫国家而拿出捐赠土地的契约,官员震惊了。老农妇也拿出了自己的珠宝,用于购买和中国人作战用的武器。 在拉贾斯坦邦,来自巴德哈那村的250户家庭决定每户派出一名儿子参军。在全国,人们排着队踊跃参军。全印度的工会在国家紧急关头放弃BG的权利。全国捐赠的资金超过2.2亿美元。 反思1962年中印战争 1962年中印战争是误解、缺乏有效交流和互不信任的典型事件。 中国人的阿克赛钦公路被发现以后,尼赫鲁起初试图淡化这个问题。他在议会称阿克赛钦是块没有用处的地区,那里"寸草不生"。但是,这个问题很快被反对党抓 住。尼赫鲁被迫采取立场。当边界形势进一步紧张的时候,西藏的状况更加恶化,"光头"逃往印度。考虑到西藏和印度的古老文化关系和印度从不拒绝提供庇护的 传统,"光头"和追随者在印度得到了庇护。 1960年,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直接控制了政府。当印度对其施压,要求恢复民主的时候,马亨德拉开始打中国牌。 中国声称对整个NEFA地区拥有主权,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边界争端从而进一步升级。为了压制国内批评,尼赫鲁开始了"前进政策"。然而,这是没有军队支持的政治性冒险政策。考虑到印度与苏联和美国的友好关系,尼赫鲁自信"印度和中国不会有公开的战争"。 中国人误以为尼赫鲁的行动是印度试图干涉西藏和新疆的"宏伟蓝图"的一部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时候,美国和苏联无暇他顾。中国利用这个机会清除了阿克赛钦的哨所,保卫了公路。 印度在NEFA的无能行动向中国人赠送了一份胜利的大礼,这个礼物可能甚至连中国人都没有想要过。1962年中印战争对印度的影响是印度人从"印度中国亲如兄弟"的欢呼中摇晃出来,给印度人带来一种背叛的感觉。 关键词:惊讶上校眼中 1962年中印战争是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人首次感受到国家受到威胁。这种情况类似中国人在1950年10月24日的感觉。当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军队开始越过鸭绿江进攻。 1962年10月21日,中国人单方面停火,从NEFA地区撤退到"麦克马洪线"。从军事上来说,1962年中印战争让印度从美国那里获得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并且在短暂的时期里,实际上成为了美国对抗中国的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拉达克和NEFA地区爆发了冲突,但印度中部的喜马偕尔邦和北方邦的边界地区保持和平。 后来的发展 1962年10月14日,当中印战争处于高潮的时候,印度议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称"不管斗争持续多久,多么困难",印度将收复失去的每一寸领土。 1962年中印战争后,印度开始着手军队现代化和喜马拉雅边界地区的通信建设。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议会通过了那项决议,印度没有对中国采取任何进攻行动。 尽管中国声称对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拥有主权,中国只占领了声称拥有主权的阿克赛钦地区。中国也没有对藏南采取任何进攻行动。在1986年以前,中印 边界虽然保持和平,但关系一直冻结。起初,中印两国在苏联和中国的不和中互相对立。后来,中美默契盟友关系形成,印度鉴定的站在苏联阵营,这个选择更多是 出于被迫,而不是自愿。 中美和印苏的对抗在印度次大陆上催生了核扩散的政策,给印度的安全带来危害。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已经退去。它成为了印度和中国在更广泛的地区分歧和全球分歧的政治纠纷。 印度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导弹。中国人在198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印度在1991年开始这一进程。中国的经济进步是引入注目的。印度开始在后面追赶。尽管中印的政治纠纷,印度和中国开始扩大双边贸易。年贸易额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 1992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毫不夸张的说,极少国家预见到苏联解体。许多国家的长期政策是以苏联存在为考量的。中印关系的现状并不符合全球经济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的现实。确信的是,经济平衡的转变将伴随着军事平衡的改变,这将对世界地缘政治带来影响。 很自然的,这种改变会受到现有大国的各种抵制。如果印度和中国弥合关系,两国将有可能面对挑战和保持世界和平。这对印度和中国的进步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惊讶上校眼中 展望未来 如果印度和中国都能看到两国友好关系的互惠互利,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遗留的边界争端。在公众的认知上,有必要让1962年中印战争记忆"退去"。两国可以通过对中印战争表达"遗憾"来解决。1962年中印战争是由于误解、错觉和冒险政策而引起的。 两国公开声明将过去的隔阂忘却,可以为解决边界争端搭建一个平台。中印边界争端应该结合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势、以及两国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来看待。 只有两国重视彼此的安全关注和避免通过代理人来反对另一国,边界和平才有可能。如果没有做到以上两点,两国都不会有结束边界争端的意愿。 边界本身有三个部分:在"阿鲁纳恰尔邦"交界的地方,中国人声称对一直延伸到雅鲁藏布江的地区拥有主权,但中国人并没有占领这块地方。在缅甸与中国交界的地区,"麦克马洪线"已经被中国接受。 中部地区包括与锡金、北方邦和喜马偕尔邦交界地区。在这个地区没有大的边界争端。中国人也没有对该地区声称拥有主权。只是对锡金的地位有争议。 在阿克赛钦地区,中国人占领了印度声称拥有主权的大块地区。然而,由于中国人控制的地区有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战略公路,中国人对该地区的现状感到满足。 在阿克赛钦地区的争端中,印度方面可能会面临法律障碍。在未来的100年里,这个问题可能被"冻结"。实际控制线将会被共同划为边界,并被双方接受。 中部地区和"阿鲁纳恰尔"的边界可能被分开处理,并由双方共同接受为国际边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对抗,中印两国应该同意在该地区非军事化,允许彼此国家的人有限进入,特别是放牧者。 基本原则是,其他地区的边界确定应该不能和阿克赛钦的争端联系起来。1962年中印战争的谢幕和两国边界的划定,将为印度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奠定基础,也是"亚洲世纪"的和平保证。 关键词:惊讶上校眼中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