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前后,西方媒体都会黑“中国制造”。当“中国制造”不再是质量低下的代名词后,《纽约时报》找到了新的切入点,称“中国制造”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并且会毁掉美国的经济! 韦拉札诺海峡大桥 这是中国侵入美国经济的一个象征:连接布鲁克林和史坦登岛的韦拉札诺海峡大桥(Verrazano-Narrows Bridge)。这座地标建筑于1964年投入使用,是北美最长的悬索桥。它同时还是一座急需整修的桥。不幸的是,这项3400万美元(约合2。08亿元人民币)的钢铁生产与建造工程已经被外包给中国。 这是怎么回事呢?大都会运输署(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称,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建造商是因为两家前来接洽的美国公司都缺乏工程所需的生产空间、特殊设备和财力。但是,钢铁工人联合会(United Steelworkers)声称,它很快就找到了另外两家可以接下这个工程的美国桥梁建造商,距离纽约市不到100英里(约合160公里)。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次交易没有考虑购买“中国制造”为美国带来的全部额外代价。实际上,这个未能考虑所有代价的错误,与我们作为消费者每次只根据价格选购中国商品的问题一样,虽然中国制造的商品总是更便宜。 考虑一下安全问题:这实在是个可怕的问题,因为中国在生产劣质、往往还很危险的产品上可谓臭名昭著。这样的产品多种多样,包括含铅玩具、含硫石膏板、掺入三聚氰胺的宠物食品,以及被多硫酸软骨素污染的肝素。 在桥梁这一特定领域,自2011年7月以来,中国各地已有六座桥梁坍塌。官方媒体新华社承认,豆腐渣工程和劣质建筑材料都是促成因素。此外,还有一个令人警醒的故事与美国关系更大。 在2002年启动的一个项目中,加利福尼亚州购买了中国钢材来维修和扩建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中国钢铁厂家造成的焊接缺陷等问题让该项目延误了几个月,导致了巨额成本超支。加州本指望通过选择“便宜”的中国钢材,来节省成本,结果这些延误抹去了大部分成本优势。 不买“中国制造”产品还有另一个理由:就业机会。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是,钢铁生产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量补贴,从人工操纵的偏低汇率带来的巨大利益,到人为降低的能源、土地、贷款和水资源成本。 由于中国的补贴政策——按照国际贸易协议,其中大多数可以说是非法的——该国生产商能够以生产成本价或者更低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铁制品。这一问题目前尤其严重,因为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在遭受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问题。 当然,每个通过向美国市场倾销而产生的中国就业岗位,都意味着一个美国就业岗位的流失。而每个美国钢铁工人的工作机会又能够在经济中创造出额外的工作机会,同时产生更多的税收收入。如今有2000多万美国人没法找份体面工作,我们肯定需要这些维修韦拉札诺大桥的就业机会。 大都会运输署不仅忽视了社会代价,还忽视了在环境和人权方面更广泛的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吨钢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超过了美国工厂。这不仅会对全球变暖做出贡献,还会对美国本土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因为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污染物正通过高空急流穿越太平洋。 最后,当美国企业和政府部门弃美国钢铁而选择中国产品的时候,它们是在间接支持一个禁止组建独立工会的威权政权,而禁止独立工会不过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黑色讽刺中的一例。结果,美国工人被迫与常常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六七天的中国工人竞争。两国的钢铁工人最后都成为了牺牲品。 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购买“中国制造”,无论是修桥的钢材,还是孩子的玩偶,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多数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时候没有考虑这种代价,悲哀的是,就连我们的领导人也没有。这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国家,还会毁掉我们的经济。 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或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日前,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或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此调查一出,立即引发中国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环球网“第一话题”栏目也就此发布调查,征询中国网友的意见与态度。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中国网友并不认同“中国超越美国将成世界第一”的说法。有网友称,即使再过几十年,无论是从综合国力还是国民素质来讲,中国都难超越美国。 皮尤研究中心对全世界39个国家进行了舆论调查。其中,约占7027个国家认为,“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或“已经成为第一大国”,超过了认为“中国不可能赶超美国”的比例。调查称,只有日本和菲律宾有逾60民众认为“中国不可能赶超美国”,日本的这一数字更是高达72 对此,环球网“第一话题”栏目7月24日发布调查,征询中国网民对这一观点的意见和态度。截至记者发稿,共有23576人参与这项调查。调查显示,94人对“中国或超美成世界第一”观点并不认同,而仅有6人表示赞同这一观点。 支持者认为,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而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迟早会超越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反对者指出,虽然中国经济总量或将超越美国,但如果平均到人头,却没有多少。而且,中国仅在经济方面占有优势还远远不够,教育、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都亟待发展。 有网友指出,中国除了京沪深等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以外,许多地区发展还较为落后。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中国发展不应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应当同时注重人类发展指数(HDI)等其它指标。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素质等跟不上发达国家,中国人对所谓“世界第一”的名号也不会有太大兴趣。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关于中美到底“谁是世界头号强国”的争论已并不鲜见。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很“谦虚”,自称不是“老大”,都说对方“厉害”。而此前美国盖洛普一项民意测验调查显示,逾半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对此,有网友戏称,看来国内外对此的看法有巨大差距,那就是“外国人看好,自己人不看好”。 启动于2008年的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经历了九轮谈判之后,终于在第五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 此举就意味着,我国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将首次延伸至“准入前”。专家表示,我国外资管理体制也将迎来重大改变,对外资或从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全面转向“负面清单”模式。这一在投资领域的重大开放,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迈进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堪比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综合新华社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美国在华累计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对美累计直接投资接近200亿美元。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对中美双方投资者都是有利的。当然,双方需要就协定条款等内容进行深入磋商,最终反映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 最终完成谈判还需一两年 专家指出,此次中美就‘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一模式达成的共识,双方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将大大加速。专家普遍预计,未来除了负面清单本身内容需谈判商定之外,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条款、环保要求等具体内容也需经谈判予以确认,因此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全面谈成签署,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表示,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进展,在前九轮的谈判主要是在条文等前期的方面谈判,现在是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达成原则一致,那么后面的谈判就是实质性的。 接下来,中美双边将就负面清单的具体内容展开实质性谈判。何伟文分析称,一些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国民经济全局的,比如军工、国防等具体行业可能会列入禁止类,电信等行业也有可能会有所限制。哪些具体行业会放进去,还需要经过谈判。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关注美方列出的负面清单。“其实美国也有禁止类和限制类。比如银行保险有的不可以跨州经营,房地产上也有一些规定。有的限制可能不是限制你无法进入,而是可能在高管有要求。美国也有这样的要求,比如有些合资的里面高管必须全部是美国的。” 何伟文进一步指出,现在国内主要担心是竞争的压力,另外担心国家的安全,但其实要把它们分开处理。 “我们宁要一个‘慢一点’,也不要一个‘差一点’的协定。”何伟文说。 专家同时表示,双边投资协定对签署双方而言是对等的,同样也会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正面作用。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若能达成投资协定,两国的商业机会均将得到显著扩大。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市场之路也将更加通畅。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分析,在多边贸易体制目前难有突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特别需要在区域和双边层面有更大的作为。一方面,应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继续推进,另一方面则需要在与重要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美)的贸易和投资谈判方面“破局”。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无疑是这方面的积极进展。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趋弱,投资复苏力度不足,“此时世界两大经济体投资协定谈判取得进展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名词解释] [准入前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分为准入前(pre-establishment)国民待遇和准入后(post-establishment)国民待遇。“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将国民待遇延伸至投资发生和建立前阶段,其核心是给予外资准入权,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负面清单] 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负面清单”是除了这些都可以投,而“正面清单”是指只可以投这些。 [影响] 1。中国投资领域重大开放意义堪比入世 “我认为这一步在投资领域的重大开放,其意义堪比中国当年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说,“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如果得到推进并成功,具有类似入世时对贸易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 复旦大学龚柏华教授表示,过去我们往往是“一事一议”,“具体情况再看”,但现在“负面清单”是事先就议清楚,如金融领域的“金融监管例外”条款,规定外资的某些做法不享受国民待遇,但如果未在此条款中列出,言下之意就是同意给予外资和国内企业一样的准入待遇及其他国民待遇,包括股权比例等。也就是说,之前的一些“情况谈不清楚”的审批权将“交出去”。这将带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理念的巨大变革。 2。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或终结 值得关注的是,这将是中国首次在外资领域采用负面清单的做法。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一项具有更大意义的变革,即我国外资管理体制的重大改变,对外资或从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全面转向“负面清单”模式。 卢进勇说,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正式签署后,就可能涉及到我国外资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改革。“当前,我国一直强调政府要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为企业松绑、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中美投资协定和上述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它既是政府简政放权的一个突破口,也树立了一个标杆,意味着以后整个外资管理体制改革都会按照这个模式推进,逐渐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变为负面清单。” 3。中美投资协定将成范本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表示,这种情况也有两种处理的方法,一种是明确规定哪些是最惠国待遇不适用的,作出明确的例外;如果没有明确的例外的话,那么最惠国待遇就可以适用。 而对于其他未与我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的WTO成员,龚柏华表示,因为WTO规则主要涉及的是贸易,而中美谈判是投资协定,所以没有直接的适用关系。 [总结]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部分) 综合新华社电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1日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双方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战略及经济等议题上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经济对话:及时讨论沟通 在经济对话中,美方承诺增加投资,提高储蓄率,削减赤字,降低债务,致力于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关注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国际影响。双方将及时与对方讨论重大经济政策。 投资协定: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美方承诺公平对待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赴美投资。美方承诺外国投资委员会所有审查都仅限于国家安全,而不是其他国家政策。 公平待遇:中方希望美国能切实放开对华民用高新产品出口,美方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过程中给予中国公平待遇,认真考虑中方关切。美方承诺以合作的方式,向迅速、全面地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方向努力。美方承诺向中方通报《天然气法案》中关于向中国等非自贸协定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进行评估的法定要求。 金融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包括金融机构监管执法、跨境监管、影子银行、场外衍生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等领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