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报道 加拿大媒体8月号发表题为《从美印军售看大国军事合作》的文章,作者为平可夫。文章指出,美国的军事装备正在源源不断地首次历史性地进入印度,这是冷战期间、冷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态。 印度早就是英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军事装备使用者,同时也是俄军事装备最大的用户,但是从来都对美国军事装备戒心重重。传统上美国是巴基斯坦的主要装备供应国。 文章称,美印前所未有的军事合作速度相当之快。仅仅5年不到,在多数项目没有国际招标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就单方面决定购买美式装备,例如C-17运输机就是典型的例子。印度空军总共购买了14架C-17,印度空军号称还要购买更多的C-17用于替换现役俄制伊尔-76运输机。美在2012年向印度交付了5架C-17运输机,2013年交付4架,2014年交付最后5架。 印度空军还首次开始列装6架C-130J加长型运输机。这样,印度空军的战略运输机队伍几乎快要成为清一色的美式设备。 印度海军开始列装P-8I海上巡逻机,印度是首个使用P-8海上巡逻机的国外用户,一共进口了8架,2013年将进入交付高峰。 上述装备只是侦察、后勤支援设备。不仅仅如此,美式战斗装备也将很快进入印度。印度空军未来3年的主要优先项目之一是进口至少22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当然这将会伴随着美式空对地导弹等一系列装备的进口。仅仅这一进口就高达14亿美元的金额,至此,俄式米-28等武装直升机的投标活动落榜。 文章指出,美国还在积极向印度推销“爱国者”-3反导系统、F-35、F-16F战斗机,这些装备多次参加印度航 综合上述美印军事合作可以看出以下两大特点: 1.美国向印度推销的军事装备技术水平相当之高,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与向其他同盟国推销的技术装备水平相同。 2.美国向印度出售的军事装备水平大大高于向巴基斯坦出口的同类系统。这主要是防范中国与巴基斯坦可能的军事接触,美国还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绝不允许中国人接近美式装备。而对印度,却没有这样的限制。 大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政治因素远远大过市场需求本身,美印前所未有的军事合作、中俄重新启动苏-35等战斗机的购买意向,实际上都是现实地缘政治的需要,而不完全由武器性能、价格自身决定。 美国军事装备彻底进入印度,是双边战略关系的发展需要,一方面美国达到了排挤俄罗斯军事装备市场的目的,从政治上看,美国对印军售实际上是一箭双雕的。首先是针对中国的围堵,这一点印度的态度相同,因此积极把美国纳入印度围堵中国、美国也积极把印度纳入围堵中国的战略网络中。军售为进一步的具备同盟性质的军事合作关系积极打开了大门。 美国对印军售,还对巴基斯坦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政治、外交牵制作用,一旦伊斯兰堡对恐怖主义制衡不力,美国就会迈出更大的步伐,向印度出口更为高级的军事装备,制衡巴基斯坦。 就这一意义而言,美印军事合作,首要的目的是制衡中国,其次是巴基斯坦,对于俄罗斯,并无重大的战略牵制作用,只是损害了俄罗斯的装备市场利益。 文章指出,下一阶段的美、印军售已经启动,印度已经接近完成签约进口15架CH-47F运输直升机的合同。印度每接收一种美式装备,都意味着俄罗斯或者欧洲会丧失一笔同类交易。最为奇怪的是,一向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在本地组装的印度军事采购政策,在上述对美军购活动中,没有一次要求技术转移、以及在印度组装的附加条件。 兰德公司近日刊文称,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军事成功一直依靠绝对的空中优势。 美国的战争也一直随着它的空中绝对优势发展,使之能够在大型安全的基地和作战区域部署压倒性的军事力量。然而,这些明显的优势将会在其拥有利益的重要战区——西太平洋不复存在。 尽管美国和中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它们的关系也包含着危险因素。尽管美国不想使用武力,它必须加强对中国的震慑;使用武力保护美国的战略利益非常重要。事实上,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才会确信自己能够维护和平。 中国一直在快速推进军事现代化,为解放军装备了一些令人生畏的武器;这包括先进的第四代战机、最新的综合防空系统以及大规模的常规弹道导弹。中国军事现代化一直关注寻找“间接措施”,来让美国的强大军力失效。这份报告审视这些努力是否会成功,如果能够成功,在台海出现危机等情况下,将会在多大程度上消除美国的绝对空中优势。 为了评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安全状况,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中美两国在可预见未来发生军事冲突的前景如何?如果发生武装冲突,中国的反介入能力将能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美国空军的作战。 如果美国空军未能在西太平洋充分部署充分的战斗能力,它将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既定的作战目标?面对中国反介入战略带来的挑战,美国是否有方法缓解其带来的消极作用? 文章认为,中美如果发生冲突,将会与一定的政治背景有关,即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一般来讲,旧的衰落的霸权国家将受到新崛起国的挑战。国际秩序的变化一般会按照如下框架发展。 1)如果一国认为保持现行国际秩序更有利,它将会保持稳定; 2)如果改变国际秩序的期望利益超过代价,一个国家将试图改变现行秩序; 3)该国将会通过领土、政治或经济扩张来改变现行秩序,直到进一步的扩张所承受的代价会超过其所获得的利益; 4)如果维持现行秩序的代价增长的速度比一个国家承受这个状态的经济能力快,那么该国将会寻求改变现行秩序; 5)如果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现行秩序将会做出调整,新的实力分配将会建立。 现在我们用这些依据来审视中美关系,来确定中美之间是否会发生霸权之争。美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主导者,而且美国的权力基础在损坏。 其国际声望正在下降,因为世界各国认为美国在非法滥用武力,其盟友与其联合的意愿也在下降。维持霸权的结构基础,即上面提到的维持现行秩序的代价增长的速度要比霸权国家所能承受代价的大。 很多现象都在证明这一点。 1)联盟的领导一般会比成员投入的多,然而收获的相对较少。美国领导的西方集团在冷战中获胜,但美国所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国债,其财政需求达到了每年GDP的2/p> 2)随着经济的成熟,其增速在放缓,消费在上升,但投资却在下降,由此经济陷入停滞。我们都知道,美国现在的实际存款利率为零或负。 3)政府在社会服务、增加财政预算、增加国防支出和维持霸权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我们都知道,美国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服务、医保、债务和消费需求,这限制了美国增加安全投资的能力。 4)安全问题增加的速度比美国应对能力的增长要快,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一周要消耗20亿美元,这让美军发现它在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挑战时捉襟见肘。尽管维持西太平洋安全与现在的冲突所需要的不同,但美国财政的分散使其应对新危机的军事能力在下降。 霸权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存在能够取代旧霸权的挑战者;最近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让中国取代美国控制国际秩序变得可能。当今社会,经济是军事和政治实力的基础。因此,这是一个很方便衡量一个国家力量变化的标准。各国实力的不均衡增长是国际秩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长十分显着,1979-2005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9。7?拦??谠龀に俣冉鑫? 文章指出,自2003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优势就一直在下降。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消费,也因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美国经济优势就会很快结束。 实力的另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军事支出;中国的军事支出一直在增长,但美国的支出仍然拥有绝对优势。中国2008年军事支出的官方数字为590亿美元,而美国高达4814亿美元,差距达到了8倍之多。然而,实际差距可能没有这么大,中国的官方数字可能比实际支出要少。另外,中国各省也有相应的国防责任,它们的投入也应该考虑在内。 最后,国家还对许多为解放军提供装备和物资的企业进行补贴。中国2003年的名义国防支出为220亿美元,将上述包括在内的话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686亿美元。美国国防部估计,中国2007年的国防支出在970亿美元和1390亿美元之间。 此外,美国的国防支出被分摊到世界各地,这是维持霸权的必要安排。相比之下,解放军能够把支出集中进行能力建设,而且关注较小的范围。 以地区为基础的话,其支出已经足够中国在西太平洋自由活动,并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因此,我看看到美国维持世界霸权所付出的代价已经为对其构成挑战的国家创造了机会。伴随着经济和国防支出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实力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过美国。 霸权国家(美国)和崛起大国(中国)实力的相对转变促使后者挑战对世界秩序的控制,后者的目标将是改变旧的世界秩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文章认为现行秩序对中国有利,为中国崛起创造了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中国可能会调整现行秩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换句话说,从现行秩序中受益并不妨碍更有益规则与秩序的存在。中国可能采取措施改变现行秩序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改变禁止对台湾使用武力或严厉外交措施的现实。 文章对两个国家可能发生冲突的因素做出了分析,并就此对中美两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1)两国能力大致平衡; 2)两国接壤或接近; 3)两国存在极大的领土争端; 4)两国存在军备竞赛; 5)两国发展存在巨大差异; 6)两国之间存在持续的对抗。 一定的因素也会减少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最明显的是强劲的贸易关系。 不久之后,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将大致相同。而且中美两国的发展也存在差异,中国正在前所未有的从贫穷向世界大国过渡。中美两国的相对实力正在发生转变;中美两国并非邻国,美国占领的离中国最近的地区——关岛离中国沿海也有1600海里远。 从这样看来,中美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会降低。中美之间似乎也不存在军备竞赛。贸易会降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中美贸易正持续增长,且经济相互依赖也在加深;这就使得两国更倾向于用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而“台海发生冲突,中国大陆诉诸武力解决,从而引发美国干预”是中美两国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美国空军需要应对这些战略,如果台湾越过大陆设定的“红线”,大陆将采取敌对行动。但是,大陆也不会轻易采取军事行动,这样它会付出高昂的经济及政治代价。 中国可以采取多种选择: 1)低水平的威胁:演习、武器测试、颠覆或间谍活动等; 2)“海上封锁”将会重创台湾的经济; 3)导弹打击和其它有限的直接行动,可以威胁和惩罚台湾; 4)武力收复台湾。 此外,中国大陆还可以采取许多非常规行动。高空核爆产生电磁脉冲来瘫痪台湾的通信和信息设施;讨论最多的是大陆对台发起两栖打击,打败台湾军队,占领该岛。但是,这执行起来都非常困难。 如果大陆发起对台作战,最首先采取的就是空战。如果美国进行干预,中国可能对之采取相似的打击,甚至会先发制人,可能打击美国在冲绳的军事基地,迫使美国(和日本)军队放弃干预台海问题。 不管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美国空军应该对其进行反制;美国的强大战力可以应对西太平洋内的战事。如果不受反介入战略的威胁,美国将能使用足够的军力应对大陆的军事行动。如果美国干预,其空军需要打击解放军的重要目标。 美国可能采取的措施: 1)针对解放军的威胁即其它所有措施,美军在军事行动开始前部署足够的军队; 2)在所有的情况中,阻止大陆的信息优势,建立美军和台湾的信息优势; 3)在除了用导弹进行打击等低水平威胁外,阻止大陆的空中优势,确立美国和台湾的空中优势; 4)在大陆对台封锁的情况下,打破解放军的封锁,阻止解放军再次封锁; 5)针对武力收复台湾的情况,拦截攻台的舰队,阻止解放军进攻台湾; 6)在所有情况下,向台湾保证美国将会可靠的保护它。 如果美国采取军事行动干预台海问题,解放军将会对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设施展开公开行动,将采取信息战和心理战;用弹道导弹打击美军基地,随后将会是巡航导弹和固定翼飞机的打击。 考虑到当前情况和发展与部署真正有效防御系统的困难性,美国将很难应对中国上述打击手段;结果将会是美国空军在冲绳的基地遭受严重损毁。 如果美军对台进行保护,它需要安全的基地。然而,中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打击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设施,削弱其实力;而地区盟友将被胁迫禁止美军使用位于它们领土内的基地。 中国可能会打击美军基地及其活动区域,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将会面临许多挑战:政治介入、特种作战威胁、弹道导弹威胁以及巡航导弹威胁。在紧急事态中,受到威胁的基地将可能无法使用。 政治介入,美军离台湾最近的基地在日本。因为它离中国很近及中国的地区实力正在增长,日本对此将会极为紧张;本地区的其他盟友也会像日本一样。现在日本允许美国使用其领土上的设施,但是我们不敢保证未来它也会这样。 威胁空军基地,为了打败技术上比自己有优势的敌人,解放军一直在设计能够利用敌人的弱点,使自己的相对力量最大化的战略。一个很重要的依靠就是空军基地,军事威胁对战机活动尤其是个问题。因为,它们一般需要距离敌人不到1000-1500海里的基地。 对美国空军造成威胁的因素有中国的特种部队、大规模的常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中国的特种部队能够对敌人空军基地进行破坏,据相关消息,特种部队能够执行侦察、侵袭和直接对击飞机、设施和人员进行打击。 要应对特种作战部队的威胁,最好是采取加固措施、主动防御、与当地执法部门和军事人员加强合作相结合的措施。 弹道导弹威胁;打击敌人空军基地是中国作战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打击目标包括:跑道、飞机、油料和其他使飞机升空的重要系统。 中国的战略家们认为,弹道导弹尤其有效,因为敌人很难拦截它们。东风-15是中国一款主要的战区弹道导弹,它能够携带1100磅的弹头打击600公里以外的目标;而后续型号打击距离更远(据说可以达到嘉手纳空军基地)。 据称,中国拥有315-355枚该型导弹,另外数量不多的东风-21更让人感到担忧。这款陆基型导弹打击距离达到1100英里,可以覆盖日本、菲律宾大部、印度全境及马来西亚的部分领土。 据称,中国目前已经生产了60-80枚该型导弹。另外,中国在东风-21的基础上发展了改进型反舰弹道导弹。如果中国的弹道导弹装备特种弹头,那就更让人感到担忧了。 巡航导弹;巡航导弹对空军基地的威胁非常大,而且特别适合对空军基地这样的大型固定目标进行打击。中国正在发展能从各种平台发射进行精确打击的巡航导弹,DH-10是主要的陆基巡航导弹,能够与美国的“战斧”媲美,采用了地形轮廓匹配制导方式。 如果从中国大陆发射,它能够覆盖日本全境、菲律宾、印度支那到马六甲海峡。换句话说,该地区的每一个美军空军基地(除了安德森空军机场)都在该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 目前,美国国防部估计,该导弹的数量为50-250枚,其携带弹头重量与东风-15相似;而携带远程巡航导弹的轰-6能够对离台湾较近的外国空军基地进行打击。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