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国人震惊:美国竟用中国国债支援日本对抗解放军

2013-8-19 08:49|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美国财政吃紧的现实迫使美国军方不得不采取诸如让雇员无薪休假等削减开支的举措。在美国军费被削减的背景之下,有美国专家指出,美军对盟友的军事援助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需要重新调整对盟友的军事援助。    ...

  美国财政吃紧的现实迫使美国军方不得不采取诸如让雇员无薪休假等削减开支的举措。在美国军费被削减的背景之下,有美国专家指出,美军对盟友的军事援助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需要重新调整对盟友的军事援助。

  美国丹佛“独立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巴里-费金8月15日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公报》上撰文称,在严峻的财政现实面前,美国应重新规划对其盟友的军费援助问题。文章以美国“最富有的盟友”日本为例,称美国若结束对日本的军事援助,则可省下1500亿美元。

  巴里-费金在文中写道,“冷战”期间,美日同盟用于对抗苏联在亚洲不断扩张的势力。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美日同盟便成为美国在亚洲抗衡中国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如今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作为世界第三或者第四大经济体的日本的军费开支只占GDP的1他认为,美国如果再向日本提供军事援助,意义已经不大。

  为了阐释自己的主张,巴里-费金还提及一种逻辑: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美日对于安保条约的解释可信的话,那么美国就是在用从中国借来的钱支援日本,让后者保护自己以对抗中国。不过,连巴里-费金自己也表示这种逻辑荒唐之极。他认为,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会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且在亚太地区担心中国影响力的并不只有美国。

  巴里-费金特别指出,从美国的盟友中专门把日本“拎出来”并非是为了找日本的“茬”,而是要强调——考虑到美国所面对的严峻的财政困境,美国应该对每一位军事盟友重新进行评估,以此对援助费用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

  美国谚语:要让鹿群强壮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狼群与他们住在同个草原。

  大家知道我是个陆军历史专家,谈到海军的时候并不多,因此就我目前所了解的简单谈谈。的确中国军事学者的观点大多出于美国提供的观点与研究结果,其中当然有许多是美国人有意释放出来的,这造成了中国学者跟着美国意图思考的弊病。

  德国军事教育一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与德国的民族主义与民族性有很大关系,这也让德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我父亲直到去世那天还戴着当兵时的手表,而且时间指针永远停在当年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这种情结让德国与美国和俄国都保持着某种距离。

  德国人承认二战罪行,但不承认自己比苏联人或美国人差,而日本人表面不肯承认罪行,但内心对美国、俄国乃至中国有深刻恐惧感。中国军事学者不但与西方军事教育脱节,而且也与中国老一辈军事家思想脱节,连艾妃俤岢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中明显一点就是缺少必胜精神,顾忌太多,自己吓唬自己。

  如今中国学者们在思考国际力量对比时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学会从对手的角度看问题,一味强调自身的弱点而畏惧对抗,这本身就是中了对手的讹诈之策。

  就保卫钓鱼岛战略而言,中国人并没有看清美日对中国的恐惧,处处强调韬晦,这导致丧失战略主动权。

  首先,应当了解中国的对手战略意图,然后评估对方的战斗意志与方式,再然后评估敌我实力对比,之后才能制定战略战术。我们明白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

  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美英两国在二战中就建立了所谓“围堵欧亚大陆”的战略同盟,那时对手是德国,德国与苏联交火让英美趁机攻入,最终德国失败。

  

  在二战后,那时的假设敌人包括了俄国与中国这两个潜在超级大国,一旦其中一个大国与其他一个大国开战,美国就将选其中一个联合制服另一个,从而用最低成本掌控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对于俄国和中国的经济与军事战略围堵计划依然有效,但其中外部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战略弱点有两个:一是伊斯兰国家的崛起造成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冲突升级,这带来了从来未有过的新挑战;二是欧盟、俄、中三国相互依赖加强,美、英、日联合向心力减弱。

  美国十分担心俄国与中国会因为发生动乱而走向伊斯兰式极端主义,故此并不敢相逼太甚,而且会继续制约日本与韩国的军事冒险。很大程度上,美国不敢真正触动中国的霍姆斯海峡与马六甲海峡生命线,担心中国背水一战造成美日韩战线彻底被摧毁。

  美国从中国历史中得出一个结论:每次中国打仗就会促进民族大团结,派发艾婔缔岢挽救家庭,同时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中央集权相应大大加强,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民主国家主动发动战争将极大的激怒国民。因此美国希望中国继续和平演变而对美国有利。

  中国对于保卫钓鱼岛不必担心美国真正介入,但可以适当选择时机给美国面子出来调停。从经济学角度讲,战争恢复能力比打赢战争本身更重要,看看德国与日本就是这样崛起的,再看看那些没有参战的南美洲国家,一个都没崛起,因为他们被既得利益集团拖住了”。

  我读过一些中国现代军事着作,但觉得像《超限战》之类的作品都缺少军事战略思想格局的,太过拘泥于技术层面,显然受到了西方武器制胜论影响。

  就目前美俄中平衡的格局看,中国相对最强的战争要素就是武器,尤其是核武器,这就是不怕打输的底牌,这让对手们明白无论战争如何发展中国都不会输,更不会割地赔款。

  中国最弱的是缺少实战经验和军事思想训练,在常规武器系统中缺少某些关键技术,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践迅速取得。

  因为中国对这些方面过多的顾忌,因此南海各国对中国不断讹诈,比如,越南每次向中国要钱之前必定先在南海制造事端,强化姿态,而后从中国把钱拿走,这和从前匈奴人逼迫中国提供物资钱粮有何区别?

  菲律宾也在试图用同样的方式从中国得到好处。其实,我预料今后在钓鱼岛和南海更多出现的武器是“冷兵器”,也就是装甲舰艇相互冲撞,这属于心理战范畴。

  日本人也在试图对中国实施心理战,他们正通过媒体与巡逻强化一个假象,那就是“日本对于钓鱼岛掌握实际控制权”,我到想问问日本人在那茫茫大海上凭什么实际控制了钓鱼岛?难道中国船去和日本船去有不同吗?难道日本建立的岛上海防吗?

  日本人使用这个心理战术的原因是他们认定中国人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往往误用陆地划分的思维划分海洋,让中国人心理上接受日本的战略主动权。

  日本债务深重、韩国惧怕朝鲜、越南经济依赖中国、菲律宾是个变相美国殖民地、印度本身陷于民族与社会危机,故此中国相对是形势最好的国家,仍在上升之中,没有必要惧怕他们。

  美国越是打压中国就越造成中国冷战思维加剧,这对于美国非常可怕。中国最可怕的就是畏惧本身,没有听说一个13亿人的国家整体怕失去朋友的,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就是最牢靠的盟友,比北约加上华沙国家人口更多。只要有“以战止战”的决心,没有哪个国家敢得罪中国,谁也不敢与永远无法消灭的中华民族战斗到底。与德国二战侵略别国不同,中国保卫钓鱼岛站在正义一边,保卫钓鱼岛是中华民族的永久责任,让日本人明白,中国人拖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胜利,绝不能因为一个战役得失而放弃国土,看看到底是美国日本害怕还是中国害怕战争。

  韩媒热议中国GDP 世界经济轴心正快速移向中国

  韩国央行6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中美两国GDP差距首次缩小到2倍以内,而在30年前为19倍。韩媒认为,世界经济轴心正快速向中国移动,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G2经济大国。有韩国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即使放缓至年增长5也将在2020-2030年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经合组织早前称,中国最早可于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不过,也有中国专家表示,美国7月31日公布GDP新核算方法后,修订后的2012年GDP总量增加3.6中国GDP接近或超越美国的时间将因此至少推迟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可能延后超美时间表。不过,韩国仍称,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与美国并肩的G2国,如无大的意外,中国经济将在10年内超越美国。

  韩国媒体6日说,韩国央行6日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GDP是中国的1.97倍,两国GDP差距首次下降到2倍以下,这是近代史上首次。

  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快速缩小,1981年时两国经济规模相差19倍,但美国经济规模在2000年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后就停滞不前,中国则一直高歌猛进,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经济总量之差越来越小。美国GDP总量1981年为3.1109万亿美元,去年增加到16.2446万亿美元,增至5.2倍;但同期中国GDP从1684亿美元增长到8.227万亿美元,增至48.9倍。美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年增长率从未超过4但中国数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也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韩媒还称,中国经济规模早在2007年就超过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德国。1981年德国GDP是中国的5倍,但去年中国GDP是德国的2.4倍。此外,直到2005年左右,中国经济还只是韩国的2倍,但去年已是韩国的7.3倍。韩国经济对华依赖度也持续增加,去年对华出口占韩国对外出口额的24.5不包括香港转口贸易),这相当于韩国对美出口额的2.5倍。

  韩国“HI投资证券”研究院朴尚贤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即使放缓,年增长5毫无问题,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将在2020-2030年间实现。

  有媒体报道称,习总组建了钓鱼岛应急小组,并下辖有军队部门。由此可见习总对钓鱼岛毫不手软,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样是领土争端,那么习总对中印争议的藏南,会有手软吗?该如何制定策略呢?目前世界局势紧张,地区冲突不断,印度国防秘书为何这个时候访问北京呢?到底藏有什么深意,首先来看一条新闻:

  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9日在八一大楼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五届中印国防部防务与安全磋商的印度国防秘书夏尔马。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地区等一系列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诉求,开展友好合作既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也顺应世界发展的大势。

  要深刻理解这段话,就必须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世界局势已经处在深度变革之中,美欧经济一片萧条,而中印俄等大国开始崛起,正是这一深刻变化挑战了美国霸权体系,世界重心的天平越来越倒向中国等新兴大国。当前美国正在积极谋划并推动世界性战争,而这正好破坏了中印俄等国的计划,所以中印俄三国在大国崛起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国防秘书访问北京,很明显就是想与北京磋商,并设防缓和因领土争端产生的军事对立关系。如果这一关系得到缓和或解决,中印则可以全心发展自身实力或应对各自的重大挑战。

  中印两国若取得相互信任,对美国构建围堵中国的阴谋将是一个严重打击。一旦中印关于领土争端,这一最根本性的矛盾得到缓解或解决,那么中印就可以进行更加深刻的合作。当前中印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又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有经验的国家,而且提供的产品成本低廉,印度又急于需要。

  中印应该从世界大局出发,暂时搁置争议。笔者认为,中印之间不可能用谈判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但可以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暂时搁置领土争议,例如可以搁置30年或50年,有了这一时间段宝贵期,可以积极发展相互经济关系,并积极推动双边安全关系向前发展。一旦在安全领域双方彼此信任,经济合作将不存在障碍。印度就可以放心引进急需的中国设备,并把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给中国。

  既然短期内解决不了领土,就应加强合作。中国短期内跟印度不可能动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因为中印双方都担心鹬蚌之争,当两败俱伤时,美国直接把中印收拾了,中印唯一崛起的历史时机将不复存在,美国却巩固了世界霸权。中印相互相信对印度来说,同样符合其国家利益。因为,美国为了转移国内危机,很可能通过美元而做空印度等国,毕竟中印经济联系紧密了,就有资本对抗美国实施的阴谋。

  中印一旦取得互信,中国就可以腾出手来应对东海冲突,避免双边作战。从当前的形势发展来,中日很可能会爆发冲突,另外南海方向也可能爆发中越冲突,越南一直的扩大军购,扩军备战大有誓死夺取岛屿的决心,所以与印度搁置争议联手不失为一个策略。

  总之,由于中国周边矛盾较多,当前中国不能树敌过多,毕竟中美矛盾才是主要矛盾,即使与印度有领土争端也属于次要矛盾,必须围绕着首先解决主要矛盾来定制安全策略。中国跟印度即使签署暂时搁置领土争议,也是明智之举。

  军事安全消除竞争,那么在经济合作上则可以有所作为,还可以赚印度外汇,用经济手段让印度崩溃,一旦印经济出现问题了,再加上复杂的宗教民族矛盾,印度不分裂已是万幸,不可能短期内就能恢复元气,所以说倒退30年也不为过。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实情况确相反,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真实的中国人比印度人生活艰难的多、苦的多。

  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象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的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不因没有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象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而象赶鸭子一样到处赶,印度也没有象中国一样到处打砸摊主的城管,也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被取第,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的多。

  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在中国的很多工厂里工作的中国工人的收入比印度产为工人工资低的多,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开工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相对高的GDP没有让人民得到实惠。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镇村的官员都可以座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总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这种情况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座的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印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实惠。

  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项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道,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上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但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只要进了官场,除非被腐败抓起来,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没有中国普遍存在的烂尾楼。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资金存入烂尾楼里多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1 , Processed in 0.0470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