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军事新闻的焦点无疑是在南亚大国印度身上。短短的几天内,看似正在狂飙猛进中的印度海军上演了一出乐极生悲的大戏:一边是该国第一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反应堆进入临界状态、首艘国产航母也正式下水,一边是自俄国改装归来不到半年的基洛级常规潜艇在船坞爆炸——这样的悲剧与印度海军的大跃进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另一方面,刚刚结束的中俄联合军演也在媒体上透露了假想剧本,到底什么情况能让中俄两个大国发起雷霆之怒?二战胜利日,中国辽宁号航母再次出港,这背后有何深意?在俄罗斯,涂的花花绿绿的坦克们像超级跑车一样在“大奖赛”上互相追逐,而明年还会迎来“外国运动员”同场竞技,届时会有什么有趣的看点?本周评论为您一一分析。 本周一,印度全国正沉浸在欢乐之中: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第一艘国产核潜艇启动了反应堆。考虑到这两件武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印度人民有理由欢欣鼓舞。中国人民很熟悉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位总理对现代印度国家形态的影响远大于圣雄甘地)曾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印度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毕竟没有它们,“有声有色”的大国梦只能是空谈。 客观来说,作为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和第一艘核潜艇,“维克兰特”和“歼敌者”从各方面来看都算是中规中矩。说“维克拉玛蒂亚”是“万国造”拼凑品而贬低它的设计恐怕不太合适。毕竟能够用多种不同来源的技术互相整合以达到本国的技战术要求,这本身就已经是相当不简单的事情。作为一艘四万吨级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能够实现滑跃起飞、阻拦降落、斜角甲板,这已经比日本的“准航母”强得太多了。虽然“维克兰特”号舰艏设计被人诟病,不过对于第一艘航母而言,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要说“维克兰特”真正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看看它的下水仪式。几乎所有的照相机和摄影机都对准了它雄伟的舰艏,然而尚未建造完成的舰艉则几乎被遗忘。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艘舰“正式下水”时竟然还没有安装动力系统,飞行甲板上巨大的开口表明了其舰体内的空虚无物。这艘舰如果要建造竣工,还要经历再一次进船坞和下水。不知道“维克兰特”完全竣工要等到何时。 为了方便大家估量印度造舰的工期,笔者选择了印度船厂里一些造的“差不多”算完工的军舰工期仅供参考。一型是印度海军雄心勃勃的15A驱逐舰计划的产物——“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它的设计性能不逊色于中国海军的052C型驱逐舰舰,但2003年开工至今,虽然全部三艘都已经下水至少5年,但它们至今还在科钦海军船厂等待着跳票多年的雷达和防空导弹。印度原本计划用它追赶中国052C舰的技术优势,结果却是十年下来一舰无成,中国海军到是已经得到了近两倍于它的052C驱逐舰,并且把更先进的052D驱逐舰送下船台。 相比之下,“什里瓦克”级护卫舰要好一些,毕竟它的首舰已经于2012年竣工服役。不过考虑到2002年该舰就已经下水,“十年磨一舰”的故事真的毫不光彩。更不用说竞争对手中国海军的054A护卫舰性能更好、开工更晚,却已经在不到十年内交付一打以上,彻底在造舰竞赛中甩开了印度。
至于印度的“歼敌者”号核潜艇,与向来自吹自擂的印度style不同,关于它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不了解详细情况实在难以对它做出评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具有很强的试验色彩,可能印度并没有打算让它真正的在战争中发射导弹或者鱼雷。不论如何,我们还是先预祝这艘潜艇好运吧,毕竟那上面可有一个令人生畏的核反应堆。 目前现场图可以看出,潜艇已经坐沉在船坞内,只剩指挥塔上的通气管、桅杆等还露出水面 然而就在印度人民还沉浸在喜悦中时,孟买港的一串爆炸,将一艘曾被印度媒体授予“海军的脊梁”名号的俄制基洛级潜艇连带18名艇员送入海底。噩耗一出,不等印度说什么,俄罗斯造船厂的专家们连连摆手:“我们的潜艇100全,就怕不按规程操作。”结果果然被他们言中,初步调查显示,装填导弹中的不慎操作很可能就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正在装载“俱乐部”导弹的印度潜艇,事故潜艇正是因为艇员在装填导弹时犯错导致短路引起爆炸 一面有声有色的造着大海军,一面发生这种极为丢脸的严重事故。印度似乎分身为两个国家向我们舞动她神秘的面纱——你不知道面纱掀开时下面究竟是妙龄少女还是一具枯骨。 不过,尼赫鲁那句“有声有色”的名言的完整版本,似乎更能显出一些别样的意味:“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就像是咒语,“二等角色”这个定位听起来不够响亮,但确是对印度的实力最贴切的形容。 印度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也就是国际事务中所谓的“二等角色”),事实上在当今的多极化世界里是很大有可为的。习惯站在喜马拉雅山上俯瞰印度的我们,不妨把视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审视一下印度的优势和成就。 首先,印度近年来经济上的成就不可忽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通过国际分工拿到的中低端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了其稳定的经济增长基础。同时印度政府也积极推进发展本国重工业的步伐,在短短的几年内,印度的钢铁产量就翻了好几番,去年已经达到八千万吨钢的年产量,而且在钢材质量方面也比过去有所提高,印度能够焊接完国产航母的外壳就是一个明证。钢铁产业的进步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印度造船工业也在最近几年里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近年来,印度海军依靠自造和外购装备了为数不少的舰艇,搭起了一副大海军的架子,对印度洋上的传统对手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长期的和平与左右逢源的国际环境也促进了印度的技术的发展。印度的航天工业作为本国高科技制造业的代表,其运载火箭单从技术先进性和纸面性能上来看还高于中国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火箭。在航天工业的“副产品”——导弹领域中,印度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已经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初步解决了战术、战役甚至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当然,印度也仅仅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已。面对许多具体技术项目,印度还是采取了“拿来主义”,从国际市场上“淘宝”。虽然“淘”来的未必是人家的先进技术,但是对于后进国家,其价值仍然是巨大的。中国在外汇匮乏的70-80年代也从牙缝里挤出钱来购买了一些国外先进装备用于科研,并从中受益匪浅。同样,印度大量采购外国先进装备当然也不会一无所获。 同时,印度通过外购获得了数百架第三代、三代半战斗机,加上从同样外购的预警机,组成了南亚地区无人能敌的强大空中力量。尽管与拥有完整军事工业体系的国家相比,这种“一次性”军事力量的弱点是明显的,但与综合国力相差悬殊的巴基斯坦相比,它却处于“压垮”对手的绝对优势地位。 从印度国内来看,尽管其中部农村地区出现了“毛派反政府武装”积极活动的景象,但未形成全国性影响。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现在就妄谈毛派在印度的全面胜利恐怕也只有头脑发热的印毛自己而已(印毛2008年左右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文件中热情地讨论了关于将革命推向全国的问题,近日却“务实”地将夺取全国政权的时间定在2050年)。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