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监听国际政要“上瘾”。美国不仅监听中国,“偷窥”巴西、墨西哥总统,现在又曝光连自己的欧洲盟友都不放过。 要知道,欧洲比美国更看重个人隐私,美国此举的曝光将进一步打击欧美传统盟友之间的“信任”。此前,欧美已经就债务危机和银行业等问题出现诸多分歧。欧美还正准备就组建一个跨大西洋的自贸协定进行谈判。 法国媒体10月21日披露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提供的文件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对法国公民的电话通讯数据进行了多达7000余万次录音。 此外,美国情报部门还对部分法国电子邮件服务进行监控。除了被怀疑与恐怖活动有关联的人以外,监听活动还涉及法国政商界人物。 这是继巴西、墨西哥之后,又一被卷入监听门的国家。法国政府发表公报指责美方的做法“不可接受”,法国外交部召见美驻法大使,法国总统奥朗德连夜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阐明自己“强烈批评”的立场。法国总理埃罗也做出强硬表态,要求“美国必须做出回应”。 为使法国人“消消气”,美国国务卿克里21日将法国称为“美国最老牌的盟友之一”,还自称与法外长法比尤斯保持“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凯瑟琳·海登也试图将“监听门”淡化,发表声明辩称“美国收集情报的手段每个国家都在使用”。海登还表示,美国将会重新审视情报收集的手段,在保护隐私方面“更好地”为公民和盟友服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国政府得到情报,指总理默克尔的手机可能被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据悉,德国媒体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检举者斯诺登处得到有关泄露的情报,因而曝光监测事件。该周刊称其情报已经从德国对外情报局和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得到核实,监测情况已存数年。 默克尔已就此事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抗议、要求澄清。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24日罕见传召美国驻德大使,阐明德方立场。德国政府发言人萨伊伯特23日说,默克尔已就此事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话表示抗议,要求其对这一事件作出彻底解释。 在前往布鲁塞尔参加为期2天的欧盟领导人峰会前,默克尔对手机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一事做出回应:“朋友之间从事监听活动,那是绝不应该的。”默克尔还向记者证实,她已经与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强调盟友之间需要信任,现在这种信任需要重新建立。这是默克尔首次亲自就美国监听丑闻发表评论。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Elio Di Rupo)说:“事实就是事实,我们无法接受这种系统性监视,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表示:“我完全支持默克尔,这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表示,正在与“十分紧密的盟国德国”通过最高级别的外交渠道进行直接交流。不过有分析指出,从美国白宫的回应看,奥巴马只是在通话中表示“目前”没有监听默克尔手机,没有否认以前曾这样做。 另据英国媒体24日披露的有关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曾经监听至少35名国际政要的电话。目前,这35名国际政要的身份尚未曝光,也不清楚这其中是否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等人。 据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鼓励白宫、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等核心部门官员“分享通讯录”,以便NSA能够将外国政治和军事要员的电话纳入监听系统。这份标注日期为“2006年10月”的文件指,有一位未具名的美国官员向NSA提供了200多个电话号码,其中包括35名国际政要的号码。NSA立即展开了监控工作。 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莱塔等外国政要已纷纷向美方表达对监听事件的不满,要求美方尽快说明情况,确保类似监听事件不再发生。奥朗德甚至表态,要把窃听事件提到欧盟峰会的桌面上谈。 欧盟峰会于24日至2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原定议程偏重经济问题,但近来有关美方监视活动的报道和传言转移会议焦点。“欧洲民众视隐私权为基本权利,”巴罗佐说,“(东德时期,)一些民众的日常生活受监视……我们对极权主义意味着什么记忆犹新,我们清楚动用权力侵入民众生活会发生什么。”虽然巴罗佐在讲话中没有直接提及美国,但先谈隐私,进而谈“极权”,在一些媒体看来,似乎是把美国的监视活动与极权主义挂钩。 欧洲议会决定暂停与美国共享SWIFT协议,作为对美国窃听事件的回应。该协议用于银行间数据交换。据斯诺登爆料,NSA也对该数据协议进行监听。这被认为是美国情报部门监听经济数据的最直接证据。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则更主张,中止欧盟与美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以回应美方监视。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名顾问24日承认,监听之事对美国与盟国的关系构成了“重大”挑战。就有德国高官表示,“我料到我的手机多年来被监控,但我没料到会是美国人。”当被问及可能对德美关系和欧美关系造成的影响,该官员回答:“我们没那么容易平复,法国好像也是一样。” 有德国媒体指出,手机是默克尔的“政治调度枢纽”,她使用手机短信进行政治沟通的情景家喻户晓。对手机的监听是对她“政治心脏”的攻击。如果美国情报部门确实监听了默克尔的手机,那么这将成为NSA新的监听丑闻。 此前默克尔还一度排除德国政治家被美国情报部门监听的可能。媒体称,德国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之一,如果美国对待最紧密的盟友都采取这样的措施,那对敌对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令人无法想象。“奥巴马不应该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而是和平破坏者。” 虽然美国有意淡化此次监听事件的政治意义和破坏性后果,欧洲方面也不希望将欧美关系闹得太僵;但欧美关系进一步受损、信任进一步削弱,是毫无疑问的。欧洲可能会寻求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更加“独立”,而不是完全跟美国站在同一个战壕,这对中国非常有利! 当前,中德关系异常紧密,经济合作堪称典范,中法关系也保持总统健康的轨道,德法对中国都非常重视。虽然中欧存在意识形态分歧和经贸摩擦,但总体上,中欧关系进展神速、互利共赢的居多。 今后,欧洲与中国正在谈双边投资协定、还可能朝自贸区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和企业将更积极在欧洲投资,而不是将外汇储备去购买濒临破产的美国国债;人民币加速崛起,将和欧元一道,与美元“三足鼎立”,进一步削弱美元国际霸权! 美国国家安全局可能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23日以来美德发生激烈外交冲突。图为默克尔使用手机的资料照片。 德国总理默克尔23日连夜打电话质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国家安全局是否在监听她的手机,大西洋两岸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在美国福布斯全球最具权势人物排行榜上,奥巴马与默克尔分居第一、第二位,世界媒体因此将这场冲突称为“世界上最具权势的男人”vs“世界上最具权势的女人”。 德国媒体23日在网站刊文称默克尔的手机可能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目标,危机如野火般迅速延烧,默克尔向奥巴马说了很多硬话,声称若监听属实将是“对信任的严重践踏”、“完全无法接受”。 美国看上去很心虚,白宫发言人说,奥巴马向默克尔保证“现在不会监听”、“将来也不会监听”默克尔的手机通信,这被解读为对过去监听的证实。默克尔是“手机控”,德国媒体称,攻击她的手机就是“攻击德国的政治心脏”。 就在本周,法国和墨西哥已经因为美国的监听向美国发了脾气,24日28个欧盟国家首脑齐聚布鲁塞尔,荷兰首相称“完全支持”默克尔。峰会可能变成一场对美国的批斗大会。 苏-35战斗机未来会飞翔在亚马孙河上空吗?近日,多家外媒都开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作为美制武器的传统市场之一,巴西最近在战斗机采购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不禁让人生惑:美国“军火之王”的地位保不住了? 斯诺登的“礼物” 巴西新式战斗机采购项目的正式名称为FX-2计划。据报道,该计划的要旨是用40亿美元购买36架战斗机及其机载武器。该计划已历多年,最初的竞标者包括美国F-16、F/A-18E/F“超级大黄蜂”,法国“阵风”,欧洲“台风”,俄罗斯苏-35,瑞典JAS39“鹰狮”。进入第二轮竞标后,竞争者剩下了美国的“超级大黄蜂”、法国的“阵风”和瑞典“鹰狮”NG(又称“超级鹰狮”)。 据美国媒体报道,巴西前总统卢拉主政时,曾倾向于购买“阵风”战斗机,因为法国给出的军售条件相当优厚;而巴西军方则倾向于“鹰狮”NG战斗机,因为该机最为廉价。 然而,最终巴西现任总统罗塞夫拍板购买的却是F/A-18E/F战斗机。谁料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罗塞夫总统即将访问美国签署战斗机购买合同前夕,斯诺登事件发生。斯诺登出逃后曝出猛料,揭发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巴西总统办公室。
这样的行为和新闻简直等同于扇了巴西一记耳光。在美国至今拿不出令巴西满意的道歉和解释的情况下,罗塞夫9月底决定将FX-2计划的竞标截止时间延后至2015年。 就此而言,之前曾无缘第二轮竞标的俄罗斯显然没有白收留斯诺登。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14日率领俄军事代表团访问巴西,双方就战斗机项目交换了意见。俄方表示,愿意让巴西参与俄罗斯T-50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计划。 巴西国防部长阿莫林在会谈后表示:“我们对有关第五代战斗机和新合作伙伴的讨论很感兴趣。”对此,俄新社等很多媒体解读为,俄罗斯是要用参与研制T-50为条件,吸引巴西重新考虑选择苏-35战斗机。 美式武器神话终结 俄罗斯代表团的南美之行收获还不止这些。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访问期间俄巴双方签订了巴西购买俄“铠甲”-S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针”式便携式地空导弹的合同。该代表团在访问秘鲁时也签订协议,未来将在秘鲁兴建俄式直升机的维修中心,面向全拉美提供俄式直升机大修服务。秘鲁在去年购买了米-35武装直升机,俄罗斯力图在今年再向秘鲁出口米-171直升机。 在南美以外,美国武器也吃了一回闭门羹。据报道,伊拉克总理顾问阿里·穆萨维17日表示,俄罗斯已经开始向伊拉克提供米-28NE武装直升机。俄伊两国于去年签署了此项合同。今年8月,已经有伊拉克学员赴俄罗斯学习驾驶该型直升机。 美国对自身武器订单的流失显然是极为不快的。据德国媒体16日报道,在土耳其宣布计划从中国购买FD-20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后,一名美国将军即对该刊宣称:“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不让安卡拉的购买计划得逞,不能让一个北约伙伴从中国购买涉及安全的如此重要的武器系统。”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接连失地,与其自身实力下降有很大关系。武器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国国际军事地位的风向标。南美的巴西、秘鲁以及土耳其和战后的伊拉克等国曾经被认为是美国武器的传统市场,但如今,这些市场正面临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有力竞争。 近些年来,美国若干地区政策饱受这些地区国家反感,而美国总体实力的下降更让这些国家认识到,不能将国家安全全部寄希望于美国。对此,美国在心知肚明的同时也难免会恼羞成怒。
近日,斯诺登终于获准俄罗斯政治避难,这不仅是对反美集团来说振奋人心大快事,就连美国铁杆盟友都是幸灾乐祸。英国《卫报》则用曝光“惊天绝密”的方式替斯诺登完成个人信誉上的“救赎”。该报大曝光从斯诺登处新获得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内部资料,再度揭露了,NSA通过一个名为XKeyscore的项目--“数码黑衣人”监控地球上几乎所有人的网络活动,不论平民百姓、联邦法官,包括美国总统。 斯诺登早前曝光:美国自2009年起就对中国数百个目标发动了大规模黑客攻击。而美国政府曾指责中国对美国军用和商用电脑进行攻击,美总统奥巴马甚至敦促习总制止解放军的黑客军事攻击行动,尽管中国一直反诉美国诬告称中国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但美方始终不依不饶。这下好了,斯诺登却印证了中方一再重申的说法,即中国遭到来自美国的网络袭击。 斯诺登新曝光的美国监控项目,即美国为监视中国设立有数百个服务器,还借打着反恐旗号的项目对向美国特工提供中文搜索服务。这一消息令中国很震惊,但也好兴奋,因为,美国视中国为威胁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 事实上,美国人从来就没有怕过中国人,即便是朝鲜战争,但是,美国人害怕的是明天的中国人。不可否认,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潜力令美国感到恐惧。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总体上相当于美国的30但是,中国陆军和杀伤性武器即双方的摧毁能力应该是均势力敌,因此,美国人惧怕中国也就属于正常了。 《卫报》指,由于“Xkeyscore”产生的监控数据太过庞大,内容只能保存在系统里3到5天,元数据可以储存1个月。NSA因此建立了新的数据库,分析员可以将其“感兴趣”的情报“另存”在那里,并可存放长达5年时间。 有分析人士说,《卫报》当天公开斯诺登提供的大部分与“Xkeyscore”相关的资料和技术信息。斯诺登曾表示,为了获得俄政治避难地位,同意“今后停止损害美国的利益”。 NSA在发给《卫报》的声明中说,有关情报对象只限于“美国境外目标”,其中也包括“Xkeyscore”计划在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及其作战部队”。 7月12日,美国“棱镜门”揭秘人爱德华·斯诺登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与13名人权活动人士及律师会面。 由于“监控门”事件7月31日又掀起了风暴,美国情报机构当天将此前斯诺登披露的一小部分文件解密公开,显示美国官方曾授权大量搜集电话数据。 斯诺登6月23日由香港飞抵莫斯科,至今仍滞留在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美方持续向俄方施压,要求交出受到间谍罪指控的斯诺登,但遭俄方多次拒绝。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