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日感叹已无法监听:解放军核潜艇这一技术太狠了

2013-11-19 15:3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美国窃听海底光缆的丑闻最近被曝光。日媒称美国曾请求日本协助监听中国海底光缆。香港《大公报》今日刊文称,目前,防止信息被窃听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加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在潜艇上先行 ...

  美国窃听海底光缆的丑闻最近被曝光。日媒称美国曾请求日本协助监听中国海底光缆。香港《大公报》今日刊文称,目前,防止信息被窃听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加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在潜艇上先行先试,深海保密通信取得了成功,对“反窃听”意义重大。

  文章分析称,相比普通电缆,光缆更难窃听。由于光缆通信的载体─光波是在密封的内部传输,很难泄漏出来,即使在光缆转弯处,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如果在表面涂上消光剂,效果更好。因此,光缆通信一度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之后光缆通信的绝对安全性被打破,窃听海底光缆逐步由设想变成现实。

  文章援引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观点表示,如果不解决光缆窃听的问题,美国将损失70报能力。1989年,NSA(美国安全局)开始研究光缆窃听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NSA首次进行海底光缆的窃听试验,操作人员通过深潜器将一段海底光缆拉进特制工作舱内,成功切开一条光缆。

  这次试验并未被光缆运营商发现,这意味美国掌握了海底光缆窃听技术。不过当时的信息处理设备无法处理光缆中的海量信息,因此未广泛使用。

  安装窃听装置长期监听

  文章称,2005年3月,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吉米卡特”号服役,它具备海底光缆窃听功能,配备专门用于安装窃听装置的深潜器。该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10米,通过坐沉海底,释放深潜器实施窃听,或者将窃听装置安装到光缆上长期监听。

  据美方数据透露,光缆窃听主要有两种方式:光缆窃听和中继站窃听。窃听技术也有多种,有时需要用一根极细的“针管”,针管中空部分是一根引线,剥开光缆外皮后,把针插入光缆内,针头的光纤与光缆中的光纤连接,光束会被部分引入窃听装置。

  而光缆中的光强衰减并不影响光缆正常工作。另一种方法是将光缆剥开至裸纤,将光缆稍微弯曲,光束会在弯曲处泄出部分信号,对该信号进行截获分析便可达到窃听目的。

  中继站窃听更容易,通过打开光缆中继器加装窃听装置可以进行窃听,监听装置会通过和NSA的中继站保持通信,源源不断将相关信号传送到分析人员手中。

  美国研究出光缆窃听技术,别国就会找出防止被窃听的方法。文章援引一名中国信息安全专家观点指出,防止光缆窃听最直接的办法是进行监测,通过光缆的参数变化等情况,判断有无被窃听。

  最常见的是光缆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分为分布式和准分布式,分布式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光缆线路的工程和维护中。不过,这些技术还不足以灵敏地发现窃听,毕竟光缆泄漏的能量非常小,为此各国正研究更先进的反窃听技术。

  量子传输技术密不透风

  文章还表示,目前,最新的反窃听技术是对信息进行加密。用于光缆通信的加密技术主要有三种:量子加密、混沌加密和光码分多址加密技术。

  2011年10月,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内量子实现信息传输,这为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范围很广,凡需要保密的内容都可以用。只需要在现有的光缆上加一个量子技术,就能实现信息保密。尤其在关键领域里,无论是电话通信还是网络通信,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在背后都起“保护神”的作用。

  潜艇,以隐蔽性强而被称为“水下幽灵”。然而,潜艇在水下隐蔽得深也有一大缺点,很难与向其提供指令和信息的海军基地联络,也很难把信息传回基地。现在,量子技术可能会改变这一切,使下潜的潜艇能够借助激光脉冲,与卫星交换加密密码和讯息。本期特邀专家就量子技术进行详细解读。

  潜艇通信已不适应信息战要求

  现代海上局部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中心战,要求把各种作战力量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成一个网络,以提高信息的共享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倍增器作用。

  潜艇作为海军的重要作战力量,要发挥其隐蔽性和突然性的战术优势,必须下潜至混合层,亦即海平面以下60~100米的深度,在此深度下,声呐不容易发现潜艇。此时,潜艇同外界的联络是通过极低频或甚低频无线电通信(ELF或VLF)达成的,因为海水对极低频或甚低频无线电波衰减较小,电波可以穿透海水一定深度。

  然而,极低频和甚低频无线电通信有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现代网络中心战的要求。首先,发信台站十分庞大,抗毁能力差;其次,潜艇必须通过拖曳天线来收信,在此情况下,为了取得较好的收信效果,潜艇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方位和降低速度。第三,甚低频和极低频通信的最大缺点是带宽窄,影响了通信的速度:甚低频1秒钟能够传递几百比特的信息,而极低频每分钟只能传递几比特的信息,这势必影响了复杂数据的传递,比如视频数据。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对大量情报、侦察和监视数据的需要。

  量子通信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来实现通信的,量子通信是经典信息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量子信息学告诉人们,在微观世界里,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现象,这一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诡异的互动性”。

  量子通信系统的基本部件包括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对于量子信息的传播,需要某种方式来促使光子产生极化现象,这样,量子状态将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下,发射器和接收器中的过滤器可以发现量子。该系统使用的是特种光子激光器,而不是常见的激光器,因为后者产生的激光是散淡的,而特种光子激光器每次产生的光子和每个光子都有特定的量子态。

  与目前成熟的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优越性明显,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

  量子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会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被认为是未来IT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自1993年美国IBM的研究人员提出量子通信理论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都对此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欧盟在1999年集中国际力量致力于量子通信的研究,研究项目多达12个。日本邮政省把量子通信作为21世纪的战略项目。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储等核心领域也取得了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1年10月份,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通俗地说,就是两个相距100公里的量子实现了信息传输),这为我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风靡全球的电影及小说都是以间谍战和破译密码为主要内容,窃听、反窃听,加密、解密……很多人最关心的是,有没有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让窃听、破译者无计可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人和英国人成功破译了德国著名的“恩格玛”密码,盟军由此得知了德国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美军破译日本的高级密码——“紫密”,从而击毙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一举扭转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被动局面。这些都是密码攻防战中的典型战例。

  目前,潜艇使用随机生成的编码或“密钥”来加密讯息。这些密钥是潜艇和联络基地在执行任务之前制作的,每个密钥只使用一次,这样一来,敌人就算破解了密钥,也无法用它来解密之后的讯息。

  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它从后勤上讲是麻烦的。潜艇在执行一次长时间的任务前必须带上许许多多的密钥,而一旦潜艇遇袭,这些密钥就有可能落入敌手。此外,即便有足够多的安全密钥,潜艇和基地之间的联络速度也极慢。为了在海水传输,发射机必须使用频率极低的无线电波。这决定了每秒只能传输几个字符。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以及其他作战空间)都在进行高速联络的同时,潜艇却只能进行拨号联络。为了收发大量信息,或是快速收发信息,潜艇就必须浮出水面,这很容易使自身暴露,也很容易受到攻击。

  但是,英国ITT国际防务公司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点子。通过量子密钥分配,潜艇可以把一个密钥加密成光子(利用光子的极性来代表“1”和“0”),从而生成一个几乎无法破解的密钥——如果有人试图拦截这些光子,就将干扰量子系统,而讯息收发者可以测得这种干扰,从而知悉有第三方正在监听。

  制作好安全的密钥后,潜艇就能够——至少从理论上讲——待在水面下数百英尺的地方,通过激光向卫星发射光子,然后再由卫星把光子传回地面,到达基地。研究人员模拟展示了一种当潜艇在水下时,能够以每秒170兆字节的速率收发数据的系统。

  这一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可在实战中使用的程度。但是有朝一日,它可能会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和安全的数据传输,彻底改变目前潜艇的通信方式,从而为潜艇真正融入网络中心战创造条件。

  作为海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潜艇的发展,尤其是核潜艇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军事技术研发重点。战略核潜艇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依靠攻击力就可在海战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看核潜艇的反侦察、生存能力,以及综合作战效能等。2013年世界十大核潜艇新鲜出炉,美军俄亥俄级毫无悬念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国作为后起之秀,以094晋级排在第七,也是相当惊人。接下来一起去看看排在世界前十位的核潜艇吧。

  据前瞻网获悉,战略核潜艇,又称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

  1:俄亥俄级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排水量:18750吨,规格:全长560英尺(170.7米);全宽42英尺(12.1米),吃水36.4英尺(11.8米),主机为一具通用电气S8G自然循环压水冷却式核子反应炉(反应堆热功率250MW,堆芯寿期500满功率天,更换核燃料周期15年以上),2台蒸汽轮机,齿轮减速装置,单轴,1个7叶螺旋桨。航速20节以上,下潜深度400米,艇员编制155名(其中军官15名),续航力1000,000公里“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第四代战略核潜艇,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制造,共建造了18艘。每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拥有24个垂直导弹发射管,可发射24枚“三叉戟II”型导弹。该型导弹的最大射程在1.2万海里以上,命中精度90米,每枚导弹最多携载12颗弹头。

  攻击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兵力的中坚力量。其主要使命是用“三叉戟”导弹袭击敌方的大城市、政治经济中心、兵力集结地、港口、飞机尝人口稠密区及大片国土等软目标;也可以袭击敌方的陆地导弹发射井等重要战略硬目标。

  如果携带“三叉戟”-Ⅱ型导弹,共有192个核弹头,爆炸威力为91200ktTNT当量,对数亿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于“三叉戟”导弹的射程较以往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俄亥俄级潜艇只须部署在美国,即对敌人目标具有极大的威胁性。最初8艘俄亥俄级潜艇皆部署于缅因州的班哥外海,其余则部署于乔治亚州的京斯湾。这意味着俄亥俄级主要任务区域仅须在美国拥有控制权的海域即可,因而占了很大的优势。俄亥俄级潜艇的任务行程表是先以一组乘员执行为期70天的巡逻任务,之后有25天进行整修保养,整修完毕再由另一批乘员登舰执行任务。每九年进行一次为期一年的大整修,同时进行核能燃料棒的更换,每艘船的保险率高达60

  生存能力:“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全部活动,一定会受到反潜兵力的严密监视。因此,它的生命力至关重要。一般潜艇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抗沉性,而该级潜艇的生命力则由其隐身性、先敌发现目标的能力和自卫攻击能力来保证。由于导弹射程远,艇的战斗巡逻海域辽阔广大,可以靠近本国海域活动,或在避开敌方反潜兵力的区域活动,因此十分安全。该级艇采用了最先进的隐身措施,主要是声隐身,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噪声。

  因此辐射噪声很低。此外,采取了消除红外特性、消磁,以及减少废物排放等隐身措施。艇的下潜深度400m,在海洋垂直深度上增大了活动范围,隐蔽性好。“俄亥俄”级装备了高性能的观通设备,使艇能在高海情和高噪声环境的海域活动,使敌方反潜探测复杂化,不易被敌发现。为了提高先敌发现目标的能力,该级艇装备了AN/BQQ-6综合声呐系统,包括8部声呐,并采用先进计算机自动进行低频线状功率频谱检测和目标识别与分类。采用拖曳线列阵声呐,以被动方式探测敌方攻击型核潜艇,提高远程预警能力,能够尽早规避或机动。

  综合作战效能:“俄亥俄”级装备了先进的惯导系统和静电陀螺监控器,大大延长了惯导外部重调间隔时间,减少潜艇上浮次数,确保潜艇安全航行。由于惯导系统精度的提高,为“三叉戟”核潜艇准确发射导弹提供了保证。由于装备了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可对惯导系统的位置和速度输出进行校正,保证艇有效地完成作战使命。由于装备了极低频通信接收机,可使艇上浮到距水面9~15m的阵位,把天线伸到靠近水面处接收指挥部的指令,免于被敌方发现。艇上装备了先进的UYK43/UYK44计算机,可保证MK98-0型导弹射击指挥仪完成对“三叉戟”导弹的射击指挥。由于装备CCSMK2-3作战指挥系统和MK118鱼雷射击指控系统,可综合采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信息,进行战术态势评估与分析,指挥鱼雷有效攻击。

  在航自持力:该级艇各大系统和设备安全可靠性好,有效利用率高。平时,艇在海上巡逻70天后,维修保养25天。S8G反应堆堆芯寿命15年,在艇的全寿期内只需更换一次核燃料,艇的在航率高达650续航力达100万海里以上。为了提高艇的自持力,美海军十分重视改善居住性,增强艇员耐久巡航能力。每艇配备两套艇员,轮流休整与培训,有利于提高艇的战斗力和提高艇员的素质。

  2:北风之神级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也称955项目核潜艇)中的第一艘——“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潜艇于2007年15日出厂,预计明年移交给俄海军。另外两艘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潜艇目前正在建造中,将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建成。俄罗斯计划在2017年以前建造8艘“北风之神”级新型战略核潜艇。2015年以前将有7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建成并用于装备俄海军,第8艘将在2015年后建成。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长171.5宽13吃水10.5(米);水上排水量1.472万吨水下排水量1.7万吨;最高水上速度16节,水下速度27节;下潜深度超过450米。战略导弹方面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可载SS-NX-30“圆锤”洲际导弹,射程1.1万公里以上,命中精度为300—500米。常规自卫武器为6×533毫米鱼雷管可发射16枚鱼雷和SS-N-15反潜导弹,同时还配备SA-N-8近型反潜导弹,还将考虑装载速度达200节的“暴风”高速鱼雷。它的艇体表面贴敷了厚度超过150毫米的消声瓦,并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形措施。这些隐形技术使敌方无论在水中还是在太空都很难发现它。在电子系统方面,历来美国电子设备要强于俄国,但新式的“北风之神”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改进,装备了先进的艇艏声呐、舷侧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和水面搜索雷达,差距在逐步缩小。

  3:前卫级

  前卫级是英国新一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共建4艘。首艇1993年服役,目前已服役3艘,到本世纪末,它将部署英国全部的核弹头,承担英国战略核威慑的重任。该级潜艇仿照美国海军俄亥俄级设计,但吨位较校.

  英国前卫级核潜艇排水量:水下16000吨艇员:132人(两班制)喷水推进器1台主尺度:长149.5米,宽12.8米,吃水12米航速:水下25节。动力装置:核动力,l座RR2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27500马力(20.5兆瓦)单轴,2台柴油机交流发电机,2700马力(2兆瓦)。

  武器:潜射弹道导弹: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3级固体燃料火箭,星体惯性制导、射程12000公里(6500海里),热核弹头为8个15万吨当员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90米。D5能够装载12个机动分弹头,但英国制造的限制在7—8个分弹头。鱼雷4具533毫米发射管。马可尼公司的“矛鱼”两用鱼雷,线导、主/被动寻的,60节航速时射程65公里(35海里),战斗部定向能;“虎鱼MK242型,线导、主/被动寻的,主动寻的35节航速时射程13公里(7海里),被动寻的24节航速时射程29公里(15.7海里),战斗部重134公斤。

  电子设备:电子对抗系统2座SSDEMK10假目标发射装置置。电子支援系统雷卡UAP3,被动侦听系统。战斗数据系统道蒂塞马(DowtySema)SMCS。火控系统道蒂战术控制系统。雷达及导航系统凯尔文休斯(KelvinHughes)1007型,I波段。声纳系统:马可尼/普莱西(Mamconi/PIessey)2054型组合多频艇体声纳阵;马可尼/费伦递(Marcon;/Ferranti)2046型拖曳基阵。

  前卫级潜艇大量采用美园和本国生严的先进电子设备,包括导弹射击指挥仪、惯性导弹系统、光电潜望镜、综合战术武器系统和2054型多功能综合吉纳系统等,大大提高了潜艇的作战能力。20世纪80年代,英国着手开发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前卫”级,这也是英国最新一级战略核潜艇。首艇“前卫”号于1986年9月开工,1993年8月正式服役,计划共建造4艘。该级潜艇仿照美国海军俄亥俄级设计,但吨位较小前卫级潜艇在提高隐身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了降噪,采用了经过淬火处理的变额硬化齿轮,这种齿轮啮合力好,负载能力强;采用了筏式整体减震装置,将主汽轮机、齿轮箱、冷凝器和汽轮发电机组装在一个大型机械底座上,以便在满功率时衰减噪音;采用了英国首创的泵喷射推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噪声。此外,艇壳上的流水孔很少,表面光颇,减少了水动力噪声。艇体外表面加装了弹性塑料制成的消声瓦,可使对方声纳探潜能降低50~70

  4:台风级

  俄罗斯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它是西方国家冷战时期的噩梦之一。“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属第四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是世界上“块头”最大的潜艇,水下排水量达25000吨。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艇长170米,水线长165米,宽25米,吃水11。5-13米,以龙骨至指挥台围壳上部的高度25米。长宽比7:1,水上排水量18500吨,水下排水量25000吨。水下航速13-16节。艇的储备浮力占水上排水量的32艇的最大下潜深度为400米。艇员编制170人,其中军官50名,海军准尉80名,水兵40名。

  “台风”级核潜艇的艏部鱼雷舱中布置了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便发射53-65K型热动力反舰自导鱼雷,C3T-65型和CA3T-60M型电动声自导鱼雷以及65-75型大口径远程主被动联合自导和尾流自导的鱼雷以及相应的火箭助推鱼雷。在六个导弹舱内布置了20座能发射B-19战斗部系统的PCM-52型弹道导弹的导弹发射装置,其弹重100吨,长16米,直径2。5米,射程9000千米,带10个分导弹头,各为10万吨TNT当量。导弹为3级固体导弹,采用星体/惯性制导,圆概率误差300米,西方的导弹代号为SS-N-20。该艇还配备8枚“针叶”-1型对空导弹作为自卫武。

  该级艇也采用双艇体结构,但是2戈耐压艇体并列在宽敞的非耐压艇体内,且耐压艇体和非耐压艇体间有2米的距离,每个耐压艇体的直径为8。5-9米。原苏联海军之所以采用这种双艇体结构,是由于这种艇体结构能使整个潜艇强度高,抗破坏性能好。根据报道,一些西方小型反潜鱼雷(324MM鱼雷)对它也奈何不得。该艇有2个鱼雷仓,装备650MM的鱼雷发射管,发射65型尾流自导鱼雷或SS-N-15型和SS-N-16型反潜导弹。在指挥台围壳前布置2列20具SS-N-20型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所携带的20枚弹道导弹全部装在艇首,这是一种创新。它能保证潜艇在短时间内齐射多枚导弹,导弹连续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5秒。根据报道,在1980年10月的一次潜航中,它创造了4秒钟齐射4发的记录,其他弹道导弹不具备这种能力。

  5:凯旋级

  凯旋级艇体设计成拉长的水滴型,外型呈光顺的流线型。中部有较长的平行中体,用于布置导弹发射筒。指挥台围壳位置居中靠近首部,围壳舵布置于围壳前部稍高处的两侧。为了减小水下噪声,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安静化改进措施,其中包括将艇首改为流线形,减小导弹管上部整流结构,采用流线形指挥台围壳。此外,在艇尾水平舵端部设置了明显的固定板,使其操纵面布置形式呈H状,不再采用常规和大侧斜螺旋桨,而是泵喷推进器。据称,凯旋级安静性比现在美国海军的同型艇好。从1982年起,法国海军着手发展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凯旋”级。首艇“凯旋”号1988年2月开工,1996年正式服役,第2艘“鲁莽”号于1999年底入役,计划建造4艘。

  凯旋级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138米、宽12。5米、吃水10米。排水量:水上12700吨,水下14335吨。航速:水下25节。潜深:大于300米(可能达500米)。噪音量:110分贝。自持力:60天。人员编制:110人(军官15名)。动力装置:1座K-15型一体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1台推进电机,功率为41000马力,单轴。武器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飞鱼潜舰导弹和海鳝鱼雷。导弹舱有16枚M45弹道导弹,每枚携6个弹头,弹头威力为15万吨,射程11000公里。电子设备:“雷卡”1229导航雷达,SAD作战数据系统,SAT和DLA4A武器控制统。ARUR-13/DR-3000U电子对抗系统,DMUX80型多功能被动首/侧基阵声呐,DUUX5型被动测距/侦听声呐,DSUV61型拖曳基阵。

  6:德尔塔级

  70年代前苏联海军承担了以最大的努力来充实潜基战略核力量,奉行“有限洲际核战争”的政策。鉴于“扬基”级核潜艇装备的SS-N-6导弹射程仅3000km,稍高于美国“北极星”A-1导弹的射程2200km,不能覆盖美国本土,因此开始研制SS-N-8型弹道导弹,以便在巴伦支海、北冰洋以及西北太平洋前苏联控制的海域发射导弹,攻击美国所有主要城市。该级艇即为“德尔塔”(DELTA)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共有四型,即D-I(667Б)、D-Ⅱ(667БД)、D-Ⅲ(667БДР)、和D-Ⅳ(667БДРМ)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D-Ⅰ型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140米,宽12米,吃水8。7米。排水量:水上8700吨,水下10200吨。航速:水上19节,水下25节。潜深:300米。自持力:80天。人员编制:135人。动力装置:2台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60000马力,双轴,两个7叶固定螺距螺旋桨。武器装备:6具533mm鱼雷发射管,配备18枚53型鱼雷。12具垂直导弹发射筒,装载SS-N-8弹道导弹。

  D-Ⅱ型:就在D-Ⅰ型首艇服役的第二年,D-Ⅱ型的首艇建成了,共建了4艘。D-Ⅱ型主要增加了导弹的携载量,共携有16枚SS-N-8弹道导弹。这使D-Ⅱ型潜艇的艇长增至155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1300吨。

  D-Ⅲ型则是在D-Ⅱ型的基础上换装了16枚新研制的SS-N-18弹道导弹。导弹有3种型号。1型有3个分导弹头,射程6500千米,2型为单弹头,射程8000千米;3型则有7个分导弹头,射程6500千米。D-Ⅲ型在1976年至1982年间共建有14艘,其间停止了D-Ⅰ型、D-Ⅱ型的建造。

  D-Ⅳ型:1984年开始服役的D-Ⅳ型潜艇则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射程8300千米,有10个分导弹头的SS-N-23弹道导弹。同时还换装了2具650毫米的鱼雷管,用来发射65型反舰鱼雷。经过这些改装后,D-Ⅳ型的艇长进一步增至166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2150吨。

  7:094晋级

  中国海军094型是在093型的基础上扩大改进的,搭载16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094型采用双层壳体结构,水平舵安装于指挥塔围壳上,水下排水量10000吨,全长140米,高温气冷核反应堆2座,功率20000马力,水下速度每小时26海里。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已经不是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甲型,而是经过进一步改进,射程达10000至12000公里的巨浪2乙型。噪声水平也从夏级的初期的160分贝下降至与欧美核潜艇水平一样的115分贝。据(詹氏海军年鉴)透露,中国海军已设计出一种新型导弹核潜艇,估计在1990年代末开始建造,首艘应可在2002年左右下水,2005年前服役。

  8:不屈级

  法国发展核潜艇比俄罗斯、美国、英国三国晚一些。先是研制“电曼”号常规导弹核潜艇,接着于1958年开始自行研制导弹核潜艇,1964年开始建造法国第一级核潜艇“可畏”级,首艇“可畏”号于1967年3月下水,1971年服役。接着4艘姊妹舰“可惧”号(LeTerribleS610)、“雷霆”号(LeFoudroyantS610)、“不屈”号(LIndomptableS613)、“霹雳”号(LeTonnantS614)陆续动工,其中最后一艘于1974年下水。“可畏”级的建造自第五艘后停顿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数年后法国才决定建造第六艘--“不挠”号,“不挠”号是以“可畏”号为基础,将主机及电子系统略加改进,并搭载M4弹道导弹以取代原先的M20而成。“可畏”级首制艇“可畏”号于1991年退役后,此级艇改称“不屈”级。

  参数:艇长:12。5米,宽10。6米,吃水10米。排水量:水上7500吨,水下9000吨。动力装置:1台压水堆,单轴15000轴马力,传动方式电力推进。航速: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25节。工作深度200米。最大潜深:300米雷达:对海“卡里普索”雷达声纳:DUU*2被动测距站和DUUV23该级艇的结构近似水滴型,长宽比为12:1。

  武器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可畏”级最初两艘上配置有M1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仅有1000海里(2091公里),其改良型M2及后续的M20则在稍后配置于所有的可畏级潜艇上。M20拥有一枚具有120万吨黄色炸药威力的热融合核子弹头,射程约为1900海里(3974公里)。M20的扩大型M4潜射弹道导弹于1978年至79年间展开测试。M4导弹可携带6具15万吨威力的多目标弹头独立重返大气载具(MIRV),射程远达6114公里。法国海军在测试完成后,即将M4导弹部署于所有的可畏级潜艇上(可畏号除外)。

  9:拉斐特级

  拉斐特级是美国海军继乔治·华盛顿级和伊桑·艾伦级之后的第三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与前两代相比,该级潜艇装备了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改进了导弹发射指挥系统,使潜艇在海上能自己选择目标进行攻击,改善了艇员居住条件,改进了电子设备,使其小型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动力装置:1座S5WⅡ型压水堆及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万轴马力,反应堆一次装料可连续使用6年。尺度:长129。5米,宽10。1米,吃水10米排水量:水上7250吨,水下8250吨航速:水下18节,水上25节潜深:300米编制:140人。

  武器装备:16枚弹道导弹外,还携载12枚鱼雷用于自卫,它们由位于艇首的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鱼雷可以是老式的MK37或MK45型线导反潜鱼雷,也可以是新式的MK48型线导反潜鱼雷电子设备:主要包括BPS-11A或BPS-15对海搜索雷达和BQR-7被动搜索、BQR-4主动搜索、BQR-15拖曳、BQR-19主动及BQR-21被动声纳拉斐特级核潜艇从1961年首艇开工到1965年,共建造31艘。它们所装备的弹道导弹以及导弹发射指挥装置等都有所不同。

  该级艇前8艘装备的是16枚射程2700千米的北极星-A导弹,后23艘装备的是射程为4500千米的北极星-A导弹。后来由于反弹道导弹武器的出现,美国海军决定将拉斐特级潜艇全部改为装备海神-C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综合破坏力约为北极星-A的2倍,射程增至4600千米~5600千米,且有14个4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弹头,增强了导弹穿越敌力陆基导弹防御区的能力,并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这次改装工程历时8年,耗资33亿美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1 , Processed in 0.0465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