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面对分别发生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和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的两起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第一时间发出强烈谴责。而对于同一天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发生暴徒袭击公安局事件,美国国务院12月30号却呼吁中国政府允许公民自由表达不满,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 发布会现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尔夫还就早前发生的天安门恐怖袭击事件作出回应,称美国仍在评估,还没有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事件。 对此,现场有中国女记者提问:“美国一边谴责俄国恐怖袭击,另一边则声称对中国两个月前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尚在评估。美国如何回应外界双重标准的质疑·……” 话音未落,哈尔夫粗鲁打断记者提问,宣称每起事件都不同,因此否认对恐怖主义持双重标准。 12月30号,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在美国政府之前,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就曾在报道我国境内发生的恐袭事件时屡失底线。 对于这两起事件,中俄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 我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12月30号晚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电话中,对恐怖分子的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并表示表示中方支持俄方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采取的措施。 拉夫罗夫对此表示感谢,强调俄方愿同中方加强反恐合作。 “这是针对21世纪先进舰艇的杀手,即便硕大的航母也不例外。”11月12日,当美国新型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在南加州外海成功进行第二次发射试验并摧毁一艘靶船后,该项目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导弹火控部门副总裁迈克·托斯基牛气冲天地发出这般“豪言”。 据美国媒体披露,为有效抗衡中俄等国在新式反舰武器研发上的进展,美国加速研制“远程反舰导弹”,以便能从更远的距离上精确攻击对方舰队乃至反舰导弹发射平台。 填补火力空白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许多最新最酷的武器都是其开发并“尝鲜”,而与美军交战的对手则成为新武器测试的“小白鼠”。但反舰导弹在较长的时间却成为被美军“遗忘的角落”,自1977年部署鱼叉导弹以来,美国海军几乎没换过什么花样,究其原因,无非是美国认为自己的海军超强,在大洋深处几乎没有对手。于是,“无需求,无科研”,让美军反舰导弹在“鱼叉时代”逗留了30多年。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环境因技术发展而持续改变。迄今为止,世界上有17个国家研制了100多种反舰导弹,比如:俄罗斯用潜艇发射的3M54E1型反舰导弹,对大型水面舰艇极具威胁性;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在射程、速度和打击精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能攻击距离在1500公里之外的航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重视“远程反舰导弹”。正如美国国防部一位官员所说的,美国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垄断地位正在被削弱,“特别是在可超视距攻击的远程、精确反舰巡航与弹道导弹领域,美国必须急起直追”。 具体到作战指标,五角大楼的要求是发展一种“远程反舰导弹”,能够在1000公里的距离上压制敌方舰队。更重要的是,该导弹要作为正在实施的“空海一体战”战略体系的一部分,是五角大楼的“撒手锏”武器之一。经过激烈的竞标,实力雄厚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击败各个对手,于2011年拿到研发合同。按照项目负责人托斯基的说法,一旦“远程反舰导弹”服役,美国海空作战平台将有能力“在敌方的反舰导弹射程之外发射该导弹,不用照面就赢得胜利”。 反舰导弹“家族”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远程反舰导弹”实际是一个反舰导弹家族,即分为两大型号:“LRASM—A”是一种亚音速隐形空射型,“LRASM—B”是一种超音速舰射型。对同时搞两种版本,经验老到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团队的解释是:导弹高速化是不二的作战突击法宝,“跑得快”留给对手的防御时间就越短,有道是“迅雷不及掩耳”。 可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开发传统意义上的巡航式超音速反舰导弹,离不开体型硕大且结构复杂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这令大多数舰艇和飞机有“难以承受之重”;另外,超音速导弹特别消耗燃料,同样的距离,超音速导弹所需燃料要比亚音速导弹多出一倍多,而且超音速导弹因弹体和高密度空气摩擦,会产生明显的红外热源信号,使防御方在很远距离上就能发现,无形中就抵消了超音速导弹的速度优势。可见,超音速和亚音速反舰导弹各有优缺点。 正是意识到反舰作战的复杂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索性在一个项目里安排两种导弹同时研发,好在这两种导弹都承袭了该公司的技术,因此相关研究非常迅速。“LRASM—A”导弹就是基于该公司已有的导弹技术发展而来的。该导弹重约1021公斤,弹长4.72米,弹径0.55米,翼展2.4米。其动力装置为一台威廉姆斯公司生产的F107—WR—105涡扇发动机。弹体采用大量的复合材料,并结合其弹体几何设计,大大降低了导弹的雷达辐射,增强了隐形性,从而提高了突防能力。 同时,“LRASM—A”导弹还增加了额外的传感器和子系统,使之具备较强生存能力,用来打击受到强大防空系统保护的目标。由于采用新型发动机,以及扩大了弹体内部燃料箱的容积,“LRASM—A”导弹射程将超过1000公里。今年美国进行的两次试验都由“LRASM—A”导弹完成。试飞过程中,该导弹靠自身传感器探测,飞向预想攻击区域,接近目标区域后,导弹进入低空飞行,后准确探测并击中移动靶船。 与“LRASM—A”相比,“LRASM—B”的研发难度要大得多。弹体重约900千克,长6.4米。它选择了改良型冲压喷气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无需携带助燃氧气罐,而是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助燃。更神奇的是,该导弹的燃料在流向发动机燃烧室的同时,还吸收掉了发动机的热量,从而给导弹降温,增强了燃料的燃烧效能。双重作用让“LRASM—B”导弹飞得比其他任何反舰导弹都快,速度可能会超过4倍音速,射程则与“LRASM—A”不相上下。 “LRASM—B”导弹还集成了众多的保障传感器以及航电设备,在速度和隐形之间实现了性能上的平衡。根据美国海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即使潜在对手对美国海军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干扰,试图影响导弹的飞行线路,LRASM—B反舰导弹也能有效击沉敌方舰只。 据分析,美军这套“远程反舰导弹”是其一套新型“常规快速全球打击系统”(C—PGS)中的一种武器,C—PGS将使美国具有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意角落的能力。如果它能成功实施,那么它将为常规打击能力赋予新的含义,并会对世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 香港媒体披露,美国抛出C—PGS概念,无非就是想使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网络战、反卫星作战、防空和反舰武器、潜艇以及弹道导弹领域的投入变得无效果,使美国在军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具有对全球任何区域进行军事打击的能力,即由过去通过把兵力派往世界各地来维系自己的霸权,转变为坐在家里“打击全球”。 香港媒体认为,五角大楼大力发展C—PGS系统,旨在向中俄等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要再白费心思,“因为事实将最终证明,美国海军仍将无可争议地保持着军事霸主地位”。而如何有效应对美国C—PGS系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该系统太特殊了,它除了LRASM,还包括“猎鹰”超音速飞行器计划、“黑燕”高超音速飞机、X—51超燃冲压发动机验证机和以民兵—3洲际核导弹为基础改进的常规打击导弹,等等。 据俄罗斯媒体12月25日报道,2013年的年底因印度在孟加拉湾水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而引人注目。发射“烈火-3”导弹以及史上首次日本-印度联合军演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清楚地表明,印度不只是准备击退来自海上的任何攻击,还有野心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展到印度洋之外。实质上,印度海军实力的增强正在证实许多政治学家认为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地缘政治关系中已经合而为一,即合并成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论题。 2012年马尔代夫发生了政变,亲印度的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下台。似乎印度洋的力量平衡曾倾向于对中国有利。随后发生的事件似乎证实了这一点:新的马尔代夫废除了与印度公司的管理首都马累国际机场的合同。 接下来,当纳希德的回归似乎成为定局,当局强行取消了第一轮的结果并指定了新的大选。在接下来,通过利用行政压力杠杆实现了纳希德未能当选。结果,阿卜杜拉-亚明-阿卜杜勒-加尧姆当选总统。他是前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的同父异母兄弟,在穆蒙执政期间,中国对这个岛国的影响曾被特别强化。 2012年马尔代夫发生了政变,亲印度的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下台。图为穆罕默德-纳希德 然而在2013年底,印度已经进行了坚决努力,以使马尔代夫回到受自己影响的轨道上去。马尔代夫国防和国家安全部长穆罕默德-纳齐姆于12月初访问了新德里。以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为首的印方向其保证,在国防领域,印度曾是并仍然是马尔代夫的主要合作伙伴。在阿卜杜勒-亚明总统访问期间,两国防务部门间的会谈应得以巩固。本来,访问被计划安排在12月底,然后却被推迟到1月,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鲍里斯-沃尔洪斯基提到: “马尔代夫——在地图上并不是中印国家利益交叉和冲突的唯一点。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已显着加强了自己在环印度洋周边国家中的地位。中国的地位不仅是在那些被认为是其可靠盟友的国家(比如巴基斯坦、缅甸),也在那些与印度有长期文化历史、经济、亲缘(通过大规模向外散居)关系的国家得以加强,比如在塞舌尔、东非和马尔代夫”。 但也有分析认为,中国等国面对美国新概念武器的“挑衅”,并非真的没有还手之力。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资深研究员罗杰·克利夫指出,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在对华军事较量中如何部署水上舰船,至少它会迫使美方军舰在导弹防御方面同时关注来自反舰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威胁。 他说:“我的理解是,单靠一艘宙斯盾军舰无法同时兼顾两方面的威胁,因此必须把一部分舰船用来防御巡航导弹和飞机,其他的用于防御弹道导弹。或许东风—21D导弹本身不能改变战局,但它使美军面临的威胁多了一个方面,从而给美国总统或太平洋部队司令官增加决策上的难度。” 印度当然要采取回应措施。印度于12月23日试射能携带核弹头的、射程可达3000至3500公里的“烈火-3”导弹就是印度准备抵御中国在其近海影响力增加的明显表现。 沃尔洪斯基说:“需要考虑的是,在当今趋向于压缩的世界,印度洋意义重大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因为作为全球政治重心所趋向的更为广泛领域的一部分。 美国声名狼藉的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转向’政策,中美在该地区的冲突增加,以及美国尝试通过怂恿该地区其他国家反对中国的其他手段解决自己的问题意味着该地区已经接近一个危险边缘,和平与大战的平衡正越过这个边缘”。 沃尔洪斯基还称,印度洋在这个大局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通过这个大洋进行着世界上大部分的海上运输,中国的燃料和其它原材料的供应通路正贯穿于此。 “证据表明,这个‘游戏’中的许多参与者的利益交叉到了一起,日本-印度举行联合军演在史上尚属首次。军演已于12月底举行。日本是中国近邻中的主要战略对手,自然要寻求对他们有意义的国家支持,比如印度。毕竟它和中国之间也有很多问题。对于印度而言,和日本(以及其它亚太国家)合作,是确立自己全球大国地位的机会”。 出现的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唯一问题是选择的方式是否可靠。是应该通过扩张军事实力来确立自己的全球大国地位,还是有发展关系的其他可能性?努力创造共赢、而不是使“游戏”变得毫无意义并最终导致全输的态势是不是更好?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