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月15日文章,原题:新领导层必须在2013年稳定经济再开始经济改革 新领导层必须在2013年稳定经济,提升就业率、避免房价飙升和通货膨胀,否则,这些因素都将成为中国改变出口驱动型经济模式的阻碍。 遗留的通胀问题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增长率不太过偏离7.5既定目标。经济增长过慢将对就业造成威胁,而过快将会刺激投资过热。 2008年底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例子。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贸易停滞、2000万工人失业,中国政府不得不拿出4万亿人民币来刺激经济。但该举措也使得房地产泡沫膨胀、地方政府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出现借贷狂潮。 的新一代领导层必须改变中国劳动力低廉、只能出口组装产品的现状,向世界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者,并发掘国内需求,使得增长更加平衡。 财富不均等 胡润报告指出,以美元为单位计算,有270万名百万富翁,251位亿万富翁,但中国还有13人口处于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下,城市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1810元。 有2.5亿农村劳动人口,其中1.58亿进城务工,但这些农民工无法享受医疗、教育等保障,他们不得不自己存钱。 内需有待提升 扩大内需将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 约30GDP都由出口贡献,中国约有2亿人受雇于外资公司或对外供货的公司。这是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因为2012年,欧洲遭遇了债务危机,也受困于财政悬崖。 然而,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没有理由停止出口。相反,中国政府希望鼓励中国公司提高产品附加值。 电视制造商TCL的CEO汤姆森说:“中国为我们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不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是我们全球市场的20” 其他评论:美媒:莫言“买房难”显示房价高得残酷 《侨报》10月15日文章,原题:当莫言也遭遇“买房难” 房价重压之下,人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与诺贝尔文学奖相距甚远的房价问题,因该奖中国第一人莫言的一番话成为大陆舆论焦点。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回应750万元的巨额奖金怎么花时笑称:“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方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方米。” 750万和买房子,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个是天文数字,一个是或许要倾家荡产才能实现的梦。但当获得巨奖的诺奖得主也无奈说出“不算多,只够买一套房”的现实时,就更显得房价高得扎眼、高得残酷。不少网民感慨,“莫言写作很有魔幻风格,但买房还是要回归现实。” 现实就是,莫言想在北京买房还须跨过重重门槛。地产界大佬潘石屹问得直接:“有北京户口吗?”除户籍限制外,没有暂住证的买不了;没有连续5年的在京缴纳社保或纳税证明也买不了……诸多“限购”,肇因正是高房价。 莫言尚且有着买房烦恼,普通百姓又情何以堪?而如果联系到近期层出不穷的“表叔”和“房叔”们,莫言的困扰则显得更具讽刺意味,也更令人心情沉重。 莫言此前曾说过:“如果依靠写作去买房,现在真的是很难的事。靠写作过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估计也就只有郭敬明了。”2011年,郭敬明以2450万元的身家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张榜单的前十名无一例外是商业类型化写作的作家,青春玄幻、盗墓穿越、职场小说等是主要题材。 给富豪作家们扣上“逃避承担社会责任”的帽子或许有些过分,但“莫言买房”的故事也正告诫着一种悲哀:与其搞理想主义的文学创作等待被巨奖砸中,还不如迎合现实赶紧赚钱买房来的快捷实在。 房价高企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已被广泛认知:人变得焦虑、没有安全感、不再从容平和;为了买房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背负高额的银行贷款,省吃俭用紧绷人生之弦……重压之下,人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 如此看来,眼下全国书店莫言作品专柜前的人头攒动,或许不久就会恢复以往的冷清,正如莫言本人对“莫言热”所说的那样:“顶多一个月,大家就忘掉。”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