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肖复兴:的文化垃圾太多了 毋庸讳言,我国目前向世界展示的文化形象,和我国腾飞的经济形象,不成正比。很多外国人对文化的印象,还停留在李小龙的拳脚和节庆的舞狮上。 文化沦为杂耍文化、地摊文化,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给世界奉献更好的文化产品来替代它们。我们还只是满足于不惜撒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或到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幅广告屏上追求昙花一现的新闻效应。 几千年积淀下的文化遗产不可谓不丰厚。可惜,我们至今未能对它们进行长远规划,创作出真正富有影响力和信服力的产品,树立起与崛起的中国真正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作为大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品,我国电视剧的产量不可谓不丰,一年不知有多少部!但其中不知多少部是地地道道的文化垃圾。 即便那些收视率很高、商业上成功的电视剧,不少也是津津乐道于宫廷或职场那些心机旺盛的明争暗斗,家庭之间杯水风波的鸡吵鹅斗,以至于明目张胆对金钱豪宅娇妻美妾的物欲崇拜,仿佛如今全体人就是沉浸于如此酱缸一般的生活。 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美德,诸如男人的重义,女人的重情,为人儿女的孝道,为人臣子的报国忠心,知识分子不为权势、金钱所屈的风骨,都在这些灯红酒绿、一地鸡毛的日子和心态下被碾碎。 更要命的是,第一部谍战潜伏剧,或第一部媳妇婆婆剧,获得成功,便立刻蜂拥出一批跟风的电视剧。 投机取巧的急功近利,引入了大机器时代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方式,越发冲淡了我们文化中本该拥有的特色和品质,让它变得不那么可爱、可亲、可敬,甚至变得有几分可怕、可憎了。 令人深思的是近年来一些电视剧,尽管也是婆婆妈妈、家长里短,还有一些民族主义的问题,但相对于电视剧,它们呈现给大家更多的是朴素的亲情,东方人的家庭责任感、秩序感,社会对小人物自我奋斗的鼓励、对超越贫富阶层的真爱的祝福。 哪怕是在钩沉遥远岁月的历史剧中,更多展示的不是他们窝里斗的猥琐和战争的血腥或“戏说”,而是“大长今”式的自强和自尊。 包括在内的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深受文化的影响和营养,应该反躬自省的是,为什么他们深得汉文化的精髓,而我们自己却好像不那么珍惜,甚至将我们文化中的糟粕、痈疽当成鲜花一般用以招徕市场? 关于文化,坊间曾流传这样的民谚:唐朝在,明朝在,民国在。虽然是带有情绪化的调侃,但也委婉表达了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继承缺失的不满和痛惜。 在从政治时代到经济时代的变革时期,人们往往容易失去主心骨,误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也最容易忽略对文化的坚守和重视,不知道文化才是经济发展最坚固的保障和动力,是我们精神的定海神针。每一个文化产业的从业者,都担负着塑造我们民族文化形象的责任,并以这样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让我们珍惜和敬畏这种责任。 其他评论:萧寒:对“俗”文化请多些包容 “oppa江南style!”,如果你不知它为何物便说明你OUT了。由歌星PSY(也称“鸟叔”)创作的流行歌曲《江南style》现在不仅在韩国,甚至在全世界也掀起了一阵狂流,PSY独创的“骑马舞步”也成为了一种时髦,连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也用它为自己的胜利庆功。 在、、、、等国家单曲排行第一、打破YouTube最受人“喜欢”的吉尼斯纪录的成绩等诸多事例便能看出它现在究竟有多么的火。而国内对《江南style》的追捧并不亚于国外。短时间里,网上便出现了中学生版《江南style》、大学生版《江南style》等不同版本。 尽管《江南style》和“鸟叔”颇受欢迎,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日前,就有一位文艺界人士向笔者抱怨:国内京剧、昆曲那么多高雅的东西没人追捧,别人那么俗的东西,却趋之若鹜,真是让人想不明白。相信这位人士说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 一首歌,一个舞蹈,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不违背伦理道德,有人喜欢,总不是件坏事。毕竟,艺术活动除了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之外,是需要观众的。至于“俗”和“雅”只有品味之别,而决无好坏之分。 这就是艺术上的无高低贵贱。另外,对于艺术活动,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那是个人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用一己之喜好来决定他人之喜好。否则,如若对不喜欢的都加以限制,自己显得霸道不说,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看,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未必是好事。 而所谓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关系,也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俗”和“雅”往往具有历史的相对性。宋词相对于唐诗是“俗”,相对于元曲就是“雅”。唐诗宋词相对于明清小说又都高雅起来。民歌永远都是“俗”,历朝历代都有部分民歌俗得很,但这并不影响民歌整体活泼的生命力。 但如今,小说在现代影视艺术乃至电子媒介的冲击下,也差不多挤进了需要关照的高雅行列了。京剧和一切曲艺艺术都曾是当年的“下九流”,“俗”的不行,而今天正是需要抢救的高雅艺术。 电影刚出现时,是现代工业社会大众俗文化的艺术象征符号,今天在电视的冲击下,也常常以高雅身份寻求保护了。况且,“俗”和“雅”也并非势不两立。有麦当娜,也有波士顿交响乐团,俗文化发达的地方,雅文化也同样发达。 当然,笔者在这讲对“俗文化”的包容,并非鼓吹“庸俗”、“低俗”、“粗俗”、“恶俗”。“俗”也有高下之分。金庸、古龙,那是“俗”之大家,也是艺术天才。当下国内的文化界,确实是“庸俗”、“低俗”、“粗俗”、“恶俗”多了些,于是显得俗不可耐了,“俗”得失去了文化水准。 究其原因,自然是歌痞、影痞、文痞多了些,歌星、影星、文星少了些,艺术家更是缺乏。 针对当下“俗”文化的火爆,一方面固然不应“星空灿烂”地胡吹乱捧,另一方面亦无须“世风日下”地痛心疾首,特别应消除这样一种心态:您曾经因“雅”而红得发紫从未觉得过分,而现在别人因“俗”而红一阵子您就嫉恨交加,痛骂社会冷落了高雅、冷落了精华,甚至上纲上线说民族文化如何濒临危境。 总之,谈到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艺术现象,往往各有各的道理,各有自身的价值。西方谚语云“谈到趣味无争辩”,真乃千真万确。文化之事,切忌以宫笑角,以白诋青,爱吃川菜的不能强迫别人也必须喜欢辣,爱听京剧的不能强迫别人只谈生旦净末丑。合十生物,同则不济,这也是文化生态的金科玉律。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