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孔孟之道能否拯救回中国的“礼仪之邦”?

2013-2-16 09:06|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30|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为:张胜军:还是礼仪之邦吗   北京冬日的一个上午,我来到国子监孔庙,参加一项祭孔活动。从国子监牌坊下车,不久便看到国子监中学,对面就是孔庙。北京的国子监始建于元,历明清两朝,一直是中央官学所 ...

  原标题为:张胜军:还是“礼仪之邦”吗

  北京冬日的一个上午,我来到国子监孔庙,参加一项祭孔活动。从国子监牌坊下车,不久便看到国子监中学,对面就是孔庙。北京的国子监始建于元,历明清两朝,一直是中央官学所在地。

  信步入园后,首先看到的是孔子塑像,据说是孔子行教的形象。园子很有气派,拱桥、碑林、殿堂依次排开,参天翠柏更增添肃穆之气。

  活动中有一司仪,带领大家穿上汉服排练。此番祭孔仪式名为“释菜之礼”,司仪称此礼沿用汉人明礼,去夷狄之俗,复华夏正宗。随在队伍中依次进入,见孔子神位,揖拜而跪,凡四次,恭退而出。

  礼毕,司仪问我身着汉服有何感受,我笑答有“穿越”之感。其实,峨冠博带的汉服和谦恭肃雅的礼俗只是表面的形式,我更加感慨的是圣人的用心。

  圣人当年所处的时代虽未身居乱邦,却礼崩乐坏,官员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人民行为放诞乖戾,随性顽劣。如何教化百官众民?内心焦灼的孔子提出复兴周礼,其用意岂不正是为了教化万民收束身心、敬天畏地?

  站在大成宝殿上,想到华夏悠悠千载,不正是孔子奠定了读书人的气节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把自己拉成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及其承载的文化教化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成为人须臾不可离的精神食粮,锻造出中国人独有的品格,并深深融入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灵魂和血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思想带给人天朝上邦的道德“优越”,并使中国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

  然而,曾经的“礼仪之邦”在今天已经是徒具其名,教化始民的后代竟一代不如一代,直至一些粗俗鄙陋的游客在海外丢尽人颜面。当历史再次把大国之门向中国开放的时候,我们却突然发现,今日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道德优越感。

  今天的要“行大国之道”,难道不应该从“学大人之礼”开始吗?无意间在街旁看到一则广告语“取先天之优势,补后天之不足”,不由又信心百倍起来,滋养中国人千年的儒家精神,不正是可以补今日中国之不足的先天优势吗?

  其他评论:付瑞生:从中华礼仪到公民精神,该归队了

  这个黄金周,有人在国内晒幸福,也有人在国外晾品位。面对媒体满大街“你幸福吗”的追问,虽然有人回答“我姓曾”,也有人表示“我耳朵不好”,不过大部分人依然回答:我很幸福!不过,有一部分国人在国外“晒幸福”过了火,让洋品牌甚至洋百姓直呼受不了,太二了!

  例如近日有某着名洋品牌表示,将于2014年在巴黎开张的新酒店不接待来自的游客。其原因是,“在巴黎,很多人都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和一个安静的环境”。

  虽然该品牌创始人随即道歉,但显然他对顾客的成见并非一日之功。面对一大群中国人买奢侈品像买大白菜,吵吵嚷嚷地相互敬酒,昂贵的葡萄酒一瓶一瓶地干,那些在烛光下小口呷酒的欧洲人只能摇头不止……

  花了钱却没买来尊重,晒幸福却被人嗤之以鼻。这背后当然有欧美先富起来的人民对咱的羡慕嫉妒恨,但如上种种丑态显然既不符合西方人的品位,也有违中华礼仪。

  例如古人琴棋书画饮茶都要讲书道棋道茶道,对涂鸦喧哗牛饮等等粗鄙的举动也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在讲品位、懂礼仪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差异,关键还是和群体素质有关。

  有奢侈品商人直言,“人是暴富,没品位没文化,虽然买得起我们的东西,但是我们不会请他们到家里吃饭”。虽然刺耳,但也点到问题的要害。胡润奢侈品排行榜近年的调查显示,中国新贵很多人属于暴发户,缺少品位。经济学家张维迎则说,一个依靠自我奋斗点滴积累的富人和一夜暴富人群的消费习惯会有本质差异。

  前者依靠自身的血汗积累起身家更懂得金钱来之不易,因此往往很节约甚至很抠门。后者因为财富唾手可得往往不懂珍惜。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衣着朴素有目共睹,一百年前,那个“世界的债主”摩根带着妻儿出国旅行时,便随身带着一本账本详细记下每一花销。

  这和当下国人国外一掷千金形成鲜明对比。换句话说,富人没品位也折射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当然这种“暴发户心态”不仅是富人的问题,也是国人普遍面临的难题。“你幸福吗”采访中,当被问及“十年来您遇到最坏的事呢?”,某大学生答,“在跟你说话的时候,队被人插了”。这无疑是个反讽。当我们天天追求GDP、高速公路、奢侈品的时候,公民精神的培育却被人插了队。从中华礼仪到公民精神,该到归队的时刻了。

  其他评论:刘梦熊:儒家文化是两岸四地最大公约数

  香港《文汇报》12月13日文章 原题:儒家文化是两岸四地最大公约数 今天,2012年(澳门)两岸四地经济合作交流峰会暨第二届文化传媒发展论坛在此隆重开幕,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除了澳门,2012年对、大陆、香港而言都是换届年。1月台湾大选,坚持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胜选连任;3月香港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梁振英出任新一届特首;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产生了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领导层。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两岸和平发展及四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势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毫无疑问,两岸四地虽然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一个,但社会形态、价值观各有特色。因此,认同一个中国,尊重四地差异,两者不可偏废,是彼此合作、交流的基石之一。

  论及四地差异,大陆实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服膺三民主义,选举政治最为成熟;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崇尚英式法治,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澳门的资本主义颇为独特,博彩旅游业为主要支柱,社会非常和谐平静,与葡语系国家有特别联系。

  既然两岸四地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存在决定意识,有差异是正常的。但差异之中,除了共同发展利益之外,能否找到四地都认同、都不持异议的最大公约数呢?有!这就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道统承载者

  中华民族有绵延数千年的道统,其核心就是孔孟之道;中华民族道统的承载者,就是儒家文化。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孔子学说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

  孔子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人类精神文明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没有孔子确立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就不可能有人的伦理道德基础;泱泱大国的数千年灿烂文明,没有儒家思想作为支柱,又怎会源远流长呢?怎会屹立不倒呢?中国现在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力有了很大提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0 , Processed in 0.0443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