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省市高官"坐地升迁 中央破晋升“天花板” 中新网12月21日电 中共自本月17日开始十八大后第二轮人事调整。继11省份党委“一把手”调整后,21日陕西省又有调整,娄勤俭任陕西省代省长。海外华文媒体对地方高官调动非常关注,及时发表快讯,多角度解读。有文章称,在近期内地密集的人事调整中,多省市高官"坐地升迁",打破了所谓地方官员晋升的“天花板”效应。 对于21日陕西的人事调整,香港《星岛日报》、《文汇报》、《旺报》等多家海外媒体第一时间发表快讯,文章称, 21日召开的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娄勤俭任陕西省代省长。接受赵正永辞去陕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 事实上,早在19日香港《大公报》已关注到该省将有人事调整。该报文章称,贵州、陕西、浙江已决定新候任省长,分别是贵州省委副书记陈敏尔为贵州省长候选人,陕西省委副书记娄勤俭为陕西省长候选人,浙江省委副书记李强为浙江省长候选人。 海外媒体多角度解读了此番地方高官调整,香港《大公报》文章认为,习近平曾指出,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对比新任高官经历,可谓真正是做到了“五湖四海”,也优化了省级领导结构。本轮省级党政高官调整,在调整方式上多属于本地内部递升,凸显“稳中求进”布局思路。
香港中通社文章认为,在近期内地密集的人事调整中,类似地方大员“坐地升迁”的现象还出现在陕西、吉林、浙江等地,成为与京官“空降”、异地升迁并行的第三条官员提升路径,打破了所谓地方官员晋升的“天花板”效应。 文章称,在此前完成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人事部署中,天津、重庆分别由异地升迁的孙春兰、孙政才接掌,京、沪市委书记则均由市长升任,凸显出本土官员在关键地区的晋升空间和“权重”。 文章称,长期以来,大多数地方官员达到一定级别之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在现实效应上,地方大员升迁无望容易产生拖沓、懒惰风气,甚至加剧滋生腐败。而十八大报告及新一届中央主导的人事部署表明,中共更加倚重官员的基层和地方工作经验,注重官员交流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官员擢升渠道。 文章引述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的话称,在仕途“天花板”现象背后,实质上是干部选拔、晋升路径问题。要从根本破除这个问题,有赖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选拔任用中的民主。
其他评论:华媒:高官调整重"五湖四海" 中央用人有审慎考虑 中新网12月20日电 17日中共开始十八大后第二轮人事调整,已有11省份先后“换将”。海外媒体对此非常关注,纷纷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有评论认为,中央此轮对地方高官的调整是经过审慎考虑,“优中选优”,体现“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思路。 香港《文汇报》发表系列文章对新任命的官员进行评论,解读中央用人思路。文章称,作为参与过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的尤权,将以其资深的中央经济工作背景,为福建经济新一轮跨越发展获得更多自上而下的支持;同时,亦对提升两岸经贸合作层次大有帮助。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出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履新将有助于带动香港及珠三角的资本与广西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合作。 文章引述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栾荣杰的观点认为,山西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一煤独大”的财政局面依然很严重。“凭借李小鹏多年在央企、特别是能源龙头企业的历练,下一步对山西的能源产业的开发等工作会有引人注目的作为。” 《旺报》文章《布局省领导 闽桂晋吉林换将》认为,李小鹏步步高升接位。按照陆官场惯例,各省一般有2名副书记,排名第一的副书记兼任省长。李小鹏职位的变化,为接任山西省长铺路。
香港《大公报》文章称,族的巴音朝鲁,此番成为目前政坛唯一的少数民族省长,而他也是从共青团内自治区委走出来的又一位高官。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曾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1986年至1992年任书记,而巴音朝鲁继巴特尔之后任书记。一个地方涌现如此多高官,实属罕见。 文章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广东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中央在对广东政治主官的安排上,往往要经过审慎考虑和综合考虑,派出“优中选优”的精兵强将。年轻低调务实的胡春华受命入粤,外界普遍认为中央这一人事安排乃通盘考虑、反复酝酿的结果,展示了实干新风,体现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 该报另一篇文章《高官调整体现五湖四海》说,习近平曾指出,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对比彭清华等四人的经历,可谓真正是做到了“五湖四海”,也优化了省级领导结构。彭清华曾长期在党务部门工作,在中组部工作长达18年,后在香港中联办担任领导职务9年;尤权则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达20年,从事经济政策研究和协调工作,先后负责过金融、工业、交通等领域;巴音朝鲁曾长期在共青团系统工作,1993年当选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年升任常务书记;而李小鹏则是“商而优则仕”的典型。 《联合早报》文章认为,香港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出任广西党委书记,一方面表明高层希望促进两广与香港的交流合作,也表明中共正拓宽选拔地方大员的渠道。 BBC文章称,十八大后,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党委一把手纷纷换班,此番是十八大后第二轮调整,主要针对11月份调整后带来的岗位空缺。
其他评论:华媒谈24岁正处村官:“火箭升迁”应让掌声响起来 中新网12月14日电 《侨报》14日刊出评论说,年仅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日前当选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乘着火箭升迁”的年轻官员无疑挑战了大陆民众对官员晋升的传统认识,无一例外承受着外界褒贬不一的质疑。对此,如果官员能凭自身政绩向公众证明,官方愿向公众充分说明,相信鼓掌之声取代质疑之声,将不久矣。 文章摘编如下: “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的帽子,让刚当选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年仅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又火了一把。舆论之关注,在于他似乎仅用4年半就走完了大陆多数官员18年的升官路。虽然官方已澄清他仍然为“副处级”,但疑声依旧。 官员年轻化,并非新话题,前些年屡受热议的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就是典型。此番新闻,还在于十八大期间石磊与胡锦涛曾经对话,在对话一月之际即当选新职,不免留给公众猜想:是否与领导人对话有关联?是否系因领导人祝福而受益? 这样的质疑,有着长期的现实背景。在“萝卜招聘”、“拼爹”、“朝廷有人好做官”等语境之下,大陆民众对裙带关系等官僚习气义愤填膺却又逆来顺受,对官本位体制及环境无可奈何却又忍辱负重,纵然不情愿,官场“任人唯亲”的群体性思维定势却根深蒂固。
但如此思维定势的发挥有些舍本逐末。为政之基在民意。对石磊而言,只要能凭借自身,为他的一方百姓办了实事、谋了福利,只要民众对他满意、对其拥护就可。从这一方面来说,公众的质疑,忽略了事件本身利益攸关方之感受,更多的只是满足窥探欲之猎奇心理的延续而已。 对当地官方来说,应对质疑应做到积极有为。如通过及时公布石磊家庭背景、参选过程、竞争对手条件等方式,更充分、更耐心的为公众释疑,就不会是官方简单说明导致的质疑不散境地。如果官方认识到化解微小质疑的重要性,重视起利用质疑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以点滴的人文关怀取信于民,不正是打破陈腐建立良性循环的好时机么? 进一步言之,政府应做到在根源上消除公众对官员选拔的质疑,进一步加大权力运行透明度,实施广泛有效监督,实现官员推选公开化,营造透明开放的平台,让民众内心真诚认可官员,如此,才是化解一些官员年轻化个案频受质疑之本。 总之,像石磊这样被调侃为“乘着火箭升迁”的年轻官员如星星之火偶有出现,大有燎原之势,他们无疑挑战了大陆民众对官员晋升的传统认识,无一例外承受着外界褒贬不一的质疑。对此,如果官员能凭自身政绩向公众证明,官方愿向公众充分说明,相信鼓掌之声取代质疑之声,将不久矣。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