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播公司(BBC)关注着两位经济学家设下的一场奇特赌局。赌局一方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佩蒂斯,另一方是《经济学家》杂志编辑西蒙·考克斯。两人的赌注是一瓶白酒,而他们要赌的是: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向疲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苏联将在70年代超越美国,但这一幕并未发生。” 佩蒂斯说,和也各自经历从经济奇迹到停滞不前的轨迹,都遵从由政府主导巨量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亦是如此。“投资已过剩,出口明显下滑,居民消费难以启动,这将导致接下来的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率会跌至3%。”
经济未来的图景成为人们竞相猜测的话题。图为俯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
然而,《经济学家》一方则认为,经济总量将在2018年之前超越。考克斯说:“中国经济存在不公和低效的问题,但并非不稳定。” 如这两位一样,全球经济学家、经济组织和各类商业机构都捧着一杯茶,试图通过读懂茶叶排列的次序,占卜中国经济的未来。 “七上八下”成常态 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一致表示,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模式将出现重大变化,一个重要特征即从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未来两位数以下的中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从未来的相关条件分析,预计出口年均增长率将降低到10%左右,国内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将降低到18%左右,消费(剔除价格因素)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左右。 “从需求增长角度分析,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7%~8%之间。” 经济增速降低之后,未来十年中,将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即经济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被上升到明年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经济规模跃升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过了‘长个子’的时候,应该努力‘长肌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说。 张立群说:“在即将进入的重大转型期,中国经济将面临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任务。” 东部下沉,中西部崛起 未来十年中,经济宏观层面的另外一个明显特点将是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崛起。 《福布斯》中文版最新发布的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显示,尽管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入选城市依然很多,但“东部下沉,中西部崛起”特征明显——深圳、广州等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排名显着下滑;中部地区却由于较高的人才素质、较低的经营成本以及完善的客运货运能力而强势崛起;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表现更是耀眼,他们与中部地区的优势类似,只是在消费能力及创新能力上略逊一筹。 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东部沿区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一部分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确实在向国外转移,但更多企业实际上是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主要是由于那里仍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而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短期内也仍将远远优于、、等周边地区。 发改委的研究显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全面超越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将逐渐形成从南到北、由西至东拓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版图。 内需成主驱动力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对外贸易增速大幅回落,因此,“中国未来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国家财富向民间转移,释放国内居民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以弥补可能长期持续的外部需求不足。”对于未来十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这样指出。 2012年“光棍节”当天,淘宝、天猫网购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同比增长260%……这些数字让人们看到依然强劲的内需。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中国经济增长已主要依靠内需拉动。 而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根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调查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拉动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全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人,可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万亿元。 “未来十年内,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在城市人口的聚集过程,城市生活方式将逐步周边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