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媒:中国年轻人重新定义啥是“好工作”

2013-10-24 13:53|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3| 评论: 0

摘要:   《华尔街日报》3月4日文章,原题:年轻人对雇主说我辞职 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职场人士而言,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也是他们辞职的日子。中国一家知名招聘网站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周,网上求职者 ...

  《华尔街日报》3月4日文章,原题:年轻人对雇主说“我辞职” 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职场人士而言,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也是他们辞职的日子。中国一家知名招聘网站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周,网上求职者和简历数量同比增长36而新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翻番。

  随着将年终奖收入囊中,许多年轻员工都在寻求改变,但今年希望获得新机遇的人大幅增加。“过去几年,节后跳槽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今年的增幅令我始料未及,”这家招聘网站招聘公关部的负责人表示。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北京小伙丹尼尔朱就是许多正另攀高枝的年轻员工之一。“我需要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他说,“我所在部门没发展前途,一些朋友也正考虑更换工作,因为他们为私企工作,而后者有太多加班工作。”

  这家招聘网站8000多份问卷的调查为年轻白领热衷跳槽提供了更多细节原因。62受访者表示他们最担心薪酬低。在23岁至25岁的受访者中,88示不满意当前薪酬。加班和低工资与高昂住房成本之间的巨大差距令他们怨声不断。健康和职场安全问题也是他们跳槽的原因之一,92受访者称加班使其健康受损。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最近一周曾受老板批评,其中62人表示曾因挨批考虑换工作。

  该调查发现,如今有关“好工作”的定义已发生变化。对“70后”而言,高工资和有地位是关键因素。但在“80后”看来,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以及在职场内受尊重也非常重要。28岁的赵斌(音)在上海某公关公司工作,每月工资6000元,她表示正打算更换工作。“我的收入还行,但工作压力太大。”她说,“希望找到比较舒适的工作,如在培训学校当老师。”安拓国际区合伙人普莱斯表示:“在中国,兼顾工作和生活是相对较新的观念。过去5年来工资一直稳定增长,随着薪酬增速放缓,其他吸引因素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丁雨晴译)

  

  其他评论:湖北孝感书记市长写信劝说外出务工者归家就业

  中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孙亚莉 张馨予)据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谁谁,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曾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最近几天,“市长喊你回家就业”再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段话的缘起是,2月18日湖北孝感市市委书记陶宏和孝感市市长滕刚登在报纸上的一封信,两位地方官员在信中挽留外出务工人员,请他们留在家乡就业创业。

  “当前,全市企业有3万岗位虚位以待……在外务工光荣,回乡就业同样光荣,今天的孝感需要你们回归就业创业……”这是孝感市建市20年以来首次以书记市长的名义来挽留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就业创业。书记市长为什么如此关注招工难题,孝感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徐树堂给出了答案。

  徐树堂:孝感市书记市长为了留住外出务工大量民工,所以以公开信的方式在孝感媒体上发表挽留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公开信,让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孝感的发展,同时也自觉为留在孝感为建设家乡,为孝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走在孝感城区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招聘点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在孝感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孝感市人社局外墙上,张贴着两张巨大的招聘信息单,31家企业需要3000多名工人。据孝感市人社局最新统计,今年孝感企业工人缺口至少有3万人,而孝感全市532万人口中,有100多万常年在外打工。一方面,企业缺人难招工,另一方面,有近1/5的人口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就业。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后发现,他们都在为招工难犯愁。孝感市矢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管理部负责人龚巧锋说,他们从正月初三开始在孝感城区以及各县市区设点招聘,但就目前的招聘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

  龚巧锋:人员需标量比较高,预计本来要达到1800人,到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只有1200人,大概有600人的一个人数缺口。

  孝感华工高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靖国安说企业主要是给美的,格力供给传感器,因为目前缺工1000人,造成企业有订单也不敢接的严重局面。

  靖国安:我们设计的日产传感器能力是100万只,目前我们只能达到50万只左右,那么对我们来讲一个是不完全订单,第二个是客户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湖北维达纸业招聘负责人郭成娟发传单极力推荐公司的优厚待遇,可即使这样,还是招不到人。一位接到传单的女青年钟丽霞不为所动。

  钟丽霞:我还是认为大城市的待遇方面更能吸引我,我觉得食宿工资方面比本地要高也要好一些,相对于我真正的心声还是更加青睐于向外地。

  招商力度加大、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订单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导致了企业缺工,然而,本地企业工资待遇和管理制度与沿区的较大差别,使本地人不愿留在孝感工作,致使企业招工难。 企业遭遇招工难,除了打情感牌,更加重要的还是依靠政策管理来留人。

  

  孝感华工高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靖国安:我们也是对于员工入职在工作时间的安排、在休息的保障、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我们有一系列举措。

  孝感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徐树堂表示,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出招,才能挽留外出务工者在本地就业,才能解决孝感市缺工难问题。

  徐树堂:在孝感有固定工作单位,有购买房屋的,对他们城市入户,子女就学,参加养老保险都是跟城市居民是一样的待遇。

  为此,孝感市从2月初开始,为提前留住农民工,全面启动了“2013春风行动”招聘会,孝感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胡德义说:

  胡德义:在孝感在火车站举行“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这样的话,在很多买到车票的之后准备外出的人看到跟外面一样薪酬待遇岗位之后就留了下来。

  胡德义表示,政府今年预计要举行155场次各类招聘会以解决孝感招工难问题。

  孝感市市委书记、市长发出公开信,挽留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就业、创业,凸显出了党政领导对本地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和问候。但也正如记者报道所说的,只有亲情牌是不够的。“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如果不是因为本地收入太低,令人满意的就业岗位太少,谁愿意背井离乡?因此,破解招工难最终需要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让务工者真正自愿留在本地就业。

  

  其他评论:志愿填报为兴趣还是为就业 谁“动”了我的志愿

  近期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连续多年的“艺考热”持续升温。据报道,中戏、北电的报考人数均在两万人次以上,录取率还不到1.5二是原本在高考前夕才需要进行的志愿选择,随着高校自主选拔的推进已提前半年进行,许多高校要求考生在自主选拔考试时就要进行志愿填报。面对提前到来的志愿选择,考生们准备好了吗?

  志愿填报,为兴趣还是为就业?如何理性对待家长的“好意”和高校招生老师的“诱惑”?本期关注,是什么影响了考生的志愿选择。

  小叶的日记

  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人,但是我很清楚,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在化学上欠下太多“债”的人来说,学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大一上学期,为了学好基础化学,压力之大,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总是对自己说坚持、坚持、坚持到底,终于熬到第一学期末,成绩很好,我释然了,但是接下来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带给我的只有恐惧,我该怎么办呢?第二学期,我开始了有机化学的痛苦学习,没有退路,课上我强迫自己听讲,课下我逼着自己理解那些根本理解不了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我早已经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呆子。想到考试我压力好大,我怕自己会交白卷,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痛苦。我讨厌化学,但我更讨厌自己、更恨自己。

  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悔恨与自责中煎熬,我很清楚我对化学是极度排斥了,甚至对数学、物理也无心学下去,我现在萎靡不振,浑浑噩噩,根本对不起父母和关心我的人。我必须寻找出路,经过再三思索,唯一可能的就是转专业,我恳请学校帮帮我。

  (注:小叶的理想专业是经济管理,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他并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相关专业。本文摘编自北京某大学辅导员手记。)

  志愿填报中的“VS”,谁和谁在“PK”

  小叶并非特例,在各所大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自己并不喜欢和擅长的专业中“熬着”。怎么会这样?难道,高考志愿不是孩子们自己的主动选择吗?

  从道理上讲,专业志愿当然应该是考生自我意志的反映,应当是其所向往的、立志从事的学业、事业,专业志愿填报过程应当是其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选择的过程,任何人没有权力、也不应过多干涉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但是,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考生们往往在这一人生大事前,面临着多重的博弈,多种复杂因素的叠加。

  记者曾在2012年的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现场采访到一位来自保定一中的考生,她告诉记者,她的兴趣是北大化学专业,但是学校只推荐她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即便她自荐到北大并获得考试机会,由于两所学校考试时间撞车,她也只能选其一。考虑到还是应该尊重高中校给自己校荐的机会,她最终选择参加清华的考试。当记者问她,如果清华大学给了你几十分的加分认定,那高考时你会尊重自己的兴趣、放弃这几十分、考北大化学专业,还是会报考清华大学,“不浪费”这几十分的加分,孩子的回答带着迟疑,“虽然我很喜欢北大化学专业,但是,我想家长和老师也不会让我浪费这几十分吧。”

  “家长”、“老师”重于“自我”;“加分”重于“兴趣”。几个关键词,在保定一中这位考生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排序,但显然,这排序并非孩子所愿。

  

  这位考生的情况绝非特例,一机构对某高校2008级新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表明,新生对所学专业,7.6学生满意,72.3学生中度满意,20.1示不满意。麦可思公司对2009级新生的全国网络调查也显示,本科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32高职(专科)新生则为35其中,本科和高职(专科)对专业“非常满意”、“很满意”者仅为23而对专业“很不满意”者则分别为3027

  采访中,不少学生反映,在志愿选择时,考生个人的意愿并不是决定因素,大多数考生都面临着兴趣VS就业现实、个人意愿VS家长意志等两难的博弈。

  “VS”的背后,什么在左右考生的志愿选择

  一位教育专家曾这样评价大部分考生在进行志愿选择时的尴尬处境:

  我国“高考志愿选择主体”不能简单界定为学生,而应该界定为学生、家长,甚至包括高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我国,考生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更多地体现为各利益相关主体不同意见相权衡的过程。在这个复杂决策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教师及其他人员对考生专业志愿选择的影响力。

  这样一个例子很具代表性。高校之间为“抢夺”高分生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吸引一高分考生,某校将最“热门”院系的知名学者作为“神秘武器”,请学者与考生亲自沟通,劝说考生报考该校、该院系。尽管考生的兴趣并非在此,但考生的家长、亲戚以及高中老师却都动了心,“这么热门的院系,这么有名望的老师,别人想去都去不了,咱得珍惜啊。”挨不住这么多人的游说,尽管心中并不乐意,该考生最终还是妥协了,将自己的高分“卖”了一个让家长和朋友都满意的“价格”。

  影响考生志愿选择的还不仅仅是高校招生老师和家长,还包括就业前景、专业冷热等其他现实因素。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2010级500名随机抽取的新生进行的一份专业选择导向的调查显示,高达35.10%的考生按专业冷热选择专业,19.55考生按就业导向选择专业,按往年分数选择专业的占17.90%,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考生仅占15.2这份调查说明,当饱满的个人兴趣遇到“骨感”的就业现实,考生往往会屈从于残酷的现实压力。

  而从逐年升温的艺考热中,我们更能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舆论与风气的影响。当电视、广播、报纸充斥着男孩女孩儿们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娱乐节目而一夜成名的报道,无形中渲染的价值观和迅捷的成功方式,让多少中学生在心中萌生了明星梦,自此孜孜以求,却忽略了自身条件与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所在。

  

  兴趣比黄金还重要,没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兴趣比黄金还重要。这句话在孩子们选择专业时,显得尤为可贵。

  据介绍,谷歌公司招聘软件工程师时,就有不成文的“十万行代码”定律。进入谷歌的工程师,几乎都有编写超过十万行代码的经历。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了解,如果只满足于完成课程作业,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量级的,只有对专业有着极高的兴趣和热情,在课余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参加项目,才有可能进入“十万行俱乐部”。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也曾建议,“选专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和才情。实现了‘温饱’的家长们,不该将孩子的明天赌在那些虚无缥缈的‘毕业生薪水排行榜’上,而应更多考虑孩子的志趣与才华。”

  理智看待热门专业,更是很多专家对考生的建议。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协会2009年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最需要的10种职业,在2004年几乎根本不存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变化和岗位需求,与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同样重要。

  还有专家针对许多高中生目前并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的现象指出,很多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意识淡薄,有的考生甚至将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理想,进入大学之后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潜能、梦想等问题,当对照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处的环境,才发现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为此,许昌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张永祥指出,“这实际上是把高中时应该完成的生涯规划任务推迟到了大学,反过来又影响了大学阶段生涯发展任务的完成,从而让学生的职业探索期延长,生涯成熟期滞后。”张永祥建议,在高中阶段应对学生加强自我认知的引导。

  专家们指出,让学生选择并进入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不仅关乎学生在大学四年间的幸福指数,更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率。别轻易“动”孩子的志愿,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理性选择,心中多一些充沛的理想、少一点对现实的妥协,大学生活才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赵婀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0 , Processed in 0.0424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