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中央军委根据南海作战的需要,启动了空中加油机工程,并要求加油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首飞。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寄托着我国歼击机远程作战能力的J-8D飞机于90年11月21日首飞成功,并于95年底开始装备部队,结束了J-8系列腿短跑不远的历史。 J- 8D主要是加装了受油设备,使J-8B上的受油能力现实化。另外加装了563B惯导,JD-3II塔康,改善了导航性能;换装JHK-13E平显(J8B 有JHK-13),并与惯导,塔康,定向仪等交联,实现了综合显示;加装了RKL800A组合电子对抗系统;换装了YX5飞行员供氧系统;换装了 HTY-4A救生系统,可实现零高度,0-1100公里/小时速度的安全救生。对于雷达,发动机等关键部分并没有改动。 值得说明的是:从J-8B开始,所有型号的(B,C,D,F,G,H)J-8II系列都有空中加油能力 J- 8H是一种在J-8D的基础上改进的多用途飞机,在保证空战能力的同时兼顾了对地攻击能力。J-8D装备部队后,由于雷达作用距离短且不具备下视下射能力,难以满足新的作战任务的需要,601所和112厂于95年提出J-8D的改进方案,并自筹资金研制(有点象J-7FS、WP-13B的研制)。J- 8H主要的改进是换装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1492,应该是1471的发展型)、用无线电指令发射机替换连续波照射器、新的综合航电系统(包括外挂管理系统)、增大推力的发动机(WP-13BII)、改进机身强度和加强了2、6挂点(使之具有1000kg的外挂能力)、增大飞机的载弹能力等等。后来由于形势的需要,J-8H晋升为杀手锏工程。J-8H在空战中主要使用PL-11A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PL-8A近距格斗弹,在对地/海方面能挂载包括低空导航/红外瞄准吊舱(607&613所联合研制,同时也装备JH-7A,J-10,J-11A/B)、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在内的各种对地攻击武器。J-8H的诞生,标志着J-8真正拥有了精确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关键词:中国黑头战机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